閱讀屋>重陽節> 重陽節碑林介紹

重陽節碑林介紹

重陽節碑林介紹大全

  西安祖庵碑林

  重陽宮祖庵碑林亦稱祖庵石刻,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西南約40公里處的戶縣祖庵鎮北。現存石刻文物80餘件,其中碑石55通,絕大多數為元碑。大多數為螭首龜跌或方趺。許多碑文由趙孟頫、韓衝、姚燧、王重陽、尹志平等名家高道所書。

  此外還有少量金代及明清碑石。碑石中以31通巨型元碑最為著名,記載道教全真派的歷史、教義和修煉要旨等,內容可分為宗教歷史、書法、內丹功法等四種。以《十方重陽萬壽宮記碑》、《全真教祖碑》、《皇元孫真人道行碑》及《皇帝璽書碑》等為代表。另有7通元代聖旨碑,其中5通是蒙漢文合刻碑。祖庵碑林中的蒙漢文合刻碑對於研究元代文獻中蒙漢對譯及演變有重要價值,也是研究古代蒙古語言的第一手資料。碑銘比較詳盡地反映了重陽宮和道教全真派發展起落軌跡和狀況,較為集中地反映出全真教與金、元社會政治發展的緊密關係,所記載的全真教修煉方法,為研究道教文化和中國傳統醫學提供了翔實的資料。碑石還提供了大量有關寺院經濟的重要資料。所有這些對於多方位研究元代歷史和道教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

  明肅王墓

  明肅王墓位於蘭州市榆中縣來紫堡鄉黃家莊村北側平頂峰的南麓,海拔1560~1600米,距蘭州市區約15公里。墓群依山就勢,坐北向南,枕山面野,排列井然,南北約300米,東西約3000米。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皋蘭縣誌》記載,肅王墓葬有明代十位藩王:肅康王朱瞻焰、肅簡王朱祿埤、肅恭王朱貢、肅靖王朱真淤、肅定王朱弼桄、肅昭王朱縉炯、肅懷王朱紳堵、肅懿王朱縉炯、肅王朱識;二位妃子:肅莊王妃孫氏、肅懷王妃王氏;一位夫人:肅王朱識夫人薛氏,共十一座墓葬。墓群規模之大,埋葬時間跨度之長,墓葬之集中,在國內實屬罕見,被人們譽稱為蘭州的“十三陵”。根據墓區封土周圍散佈的磚、瓦、柱頂石等遺物分析,原墓葬地面應有建築物,但其規模和特點均無據可考。部分墓葬封土被夷為平地,但地下墓室除1、2、7號墓被開啟外,其餘均儲存完好。

  據《明史》記載,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冶地位,於洪武二年(1369年)定“封建緒王之制”,以起到“屏藩王室”的作用,洪武三年(1370年)夏四月,下《冊封諸皇子為王詔》,首封秦、晉、燕、吳、楚、齊、潭、趙、魯、靖江等十王。數年後又封慶王、肅王。肅王先後襲封十二個王位,直到明朝滅亡為止。肅藩王墓群的修建,始於明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止於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4年),時間跨度226年。肅莊王朱,明太祖朱元璋庶十四子。洪武十一年(1378年)始封漢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封肅王,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就藩甘州,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內徙蘭州,永樂十七年(公元1419年)卒。在位42年。肅康王朱瞻焰,莊王庶一子。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襲封,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卒。在位41年。肅簡王朱祿埤,康王庶一子。初封洵陽王,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襲封,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卒。在位12年。肅恭王朱貢,簡王庶一子。初封汾州王,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襲封,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卒。在位50年。肅靖王朱真淤,恭王嫡一子。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封世子,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卒。追封為靖王。肅定王朱弼桄,靖王嫡二子。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襲封,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卒。在位24年。肅昭王朱縉炯,靖王嫡一子。封為世子,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卒。追封為昭王。肅懷王朱紳堵,昭王庶一子。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襲封,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卒。在位2年。肅安王朱弼柿,靖王庶四子。懿王繼位後追封為安王。肅懿王朱縉,安王庶一子。隆慶五年(公元1571年)以輔國將軍嗣封,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卒。在位18年。肅憲王朱紳堯,懿王庶子。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襲封,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卒,在位28年。肅王朱識,憲王嫡一子。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封為世子,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襲封,崇禎十六年(公元1644年)冬,李自成兵進蘭州,識被處死。無諡號。明肅藩王共傳九世,連同追封的靖王真淤、昭王縉炯、安王弼柿三位藩王,共計12王。除安王弼柿、憲王紳堯分別葬於蘭州市七里河區圃子灣和周家山外,其餘均葬於榆中縣來紫堡鄉平頂峰下。肅藩王墓群的選址十分講究,很有特色:“頭枕峰巒(平頂峰),腳踩玉帶(苑川河),坐北向南,次第排列”。墓與墓之間的距離50-1300米不等。已開啟的1號墓位於墓區內的中北部,依山而建,坐北向南,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封土底徑35米,高8米。墓室由前、中、後和中室左右的兩個側室組成。設兩道石門、一道木門。

  肅懷王墓誌為正方形,長、寬各79釐米,四周陰刻龍紋,上塊志蓋陰刻篆書“御賜肅懷王志”字樣,下塊楷書墓誌文。肅懷王妃王氏墓誌亦為正方形,長寬各73釐米,厚10.5釐米,四周陰刻鳳紋。上塊志蓋陰刻篆書“明薨肅懷王妃王氏墓”字樣,下塊楷書墓誌文。肅藩王墓群是我國西北地區品位最高的明代墓群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研價值,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研究明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肅藩王墓群是我國西北地區規模最大、時間跨度最長、埋葬最為集中的明代藩王墓群之一,為研究明代藩王喪葬制度的發展、變化,提供了完整的實物資料;其二,墓室結構及精美隨葬品組合,對研究明代藩王的儀仗、服冕制度以及當時社會不同層面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重要的佐證;其三,明代藩王的食俸各不相同,這與一定的區域政治、經濟以及與皇室的親疏關係等有著密切的聯絡。透過與已發掘的蜀世子、魯荒王、潞簡王、益端王及其它明代藩王墓的比較研究,對揭示上述問題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駱駝城墓群

  駱駝城墓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單位,漢唐古墓葬。駱駝城墓群位於甘肅省高臺縣駱駝城鄉,分佈於駱駝城遺址南、西、北三面戈壁中,地表有封土堆。其中城南墓葬群東西9公里,南北3公里,分佈面積27平方公里,地表封土堆達二千餘座,部分墓葬周圍有塋圈、門闕遺蹟。墓葬有礫岩洞室墓、磚室墓。駱駝城西南的土墩墓群範圍9公里,分佈有23座大型夯築土墩墓。

  汪氏家族墓地

  汪氏家族墓地位於甘肅省定西市漳縣城東南兩公里的徐家坪東坡地,系元代隴右王汪世顯家族的墓地。佔地面積三萬多平方米,墓區呈三角形。從蒙古海米矢已酉(公元1249年)至明萬曆丙辰(公元1616年),歷經十四代,計三百六十多年。據史書記載,汪氏系旺古族,金、元、明三代,累官多人,史書上有傳記及列名者達三十餘人。

  自金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至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汪氏家族人死後,均葬於此地。在《重修漳縣誌》上也有“南山在城五里,一名汪古山,元陵右王世顯墓在東麓”之記載。於元代統治者實行“薄葬”的墓葬制度,元代大型墓很少,汪氏墓群是我國儲存完整且比較少有的家族元墓群,是我國最大元墓群,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被稱為“海內之最”元墓群。1972年的夏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從天而降,雨水從光禿禿的山嶺上傾瀉而下,匯聚一處,沿漳河咆哮而去。洪水退後,當地正在平田整地的群眾在河岸邊驚奇地發現一座座被水衝開的墳墓及塌陷的墳坑,在發現許多金銀玉器的同時,也看到了墓穴中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磚雕刻畫。得知這一情況後,省文物部門有關人員迅速趕赴當地,專家們得出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這座佔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古墓,是元代隴右王汪世顯及其後裔的家族墓地,為我國迄今發現最大的元墓群。後來有關部門組織相關人員先後發掘清理墓葬17座,迄今共出土陶、瓷、銅、竹、木、金、銀、玉、絲織品及墓誌等文物735件,其中225件由省博物館收藏。其中元代衣帽、木屋模型、花草飛鳥紋瓷壇、彩繪陶俑、雙龍銅鏡、玻璃蓮花托盞、高足青瓷杯、蒙古民族服飾等極為珍貴,為國內同期墓葬所少見,極為珍貴。其中元銅鏡、彩陶侍俑、雕漆供桌、御賜金牌等物特別是元哥釉青花大碗均屬國內少見的文物精品。

  據《汪氏族譜》及有關資料記載,從公元1243年汪世顯葬此開始,至明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止,在370餘年內,共有墓葬120餘座,葬有汪氏家族14代200餘人。從考古發掘來看,其墓為方形墓室、圓形穹頂,漢族傳統的磚木結構,多數墓室四壁有雕磚鑲嵌,整體形狀又呈蒙古包狀,具有明顯的“蒙漢一家”民族大融合特色。現已發現、清理墓葬十七座,出土各類文物七百多件。其中以花草飛鳥紋瓷壇、元代的衣帽、木房屋模型等最為珍貴。墓冢由墓門、俑道和墓室三部分組成。墓室有卷頂、方形覆鬥頂、頂式等形狀,還有豎穴土坑墓、墓室內的壁畫,反映了當時流傳的神話故事,畫像磚反映了墓主生前的生活場面,磚雕的天馬、白鶴、飛天、牡丹、花草等形象生動、另外,還有磚雕的二十四孝圖案等。

  從墓室結構看,汪家墳元墓群與宋墓相似,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有方形、復鬥頂或卷頂和盈頂式,並有豎穴土坑墓。墓室結構極為繁華,有反映墓主人和當地人民生活的畫像磚,有神話故事的壁畫,有刻有二十四孝圖、鶴鳥、花草、天馬、牡丹和飛人的磚雕。如M20墓,墓壁由刻花磚砌成,起基四平,自下而上互動壘砌。壘至1.5米左右後,順壁砌成交錯的7座迴廊、樓臺和仿木構門窗。門側閽人侍立,門內刻著端坐的墓主人。樓上層雕仿木結構的斗拱、椽、簷、瓦壠。然後逐次分收。疊澀砌成攢尖頂,最高處懸銅鏡。墓室置二棺,棺前置供桌,其上放盅、碟和供果等,棺左右也置供物。

  1972年以來,甘肅省、漳縣等文化主管部門組織有關人員先後發掘清理墓葬17座,迄今共出土陶、瓷、銅、竹、木、金、銀、玉、絲織品及墓誌等文物735件,其中225件由省博物館收藏。其中元代衣帽、木屋模型、花草飛鳥紋瓷壇、彩繪陶俑、雙龍銅鏡、玻璃蓮花托盞、高足青瓷杯、蒙古民族服飾等極為珍貴,為國內同期墓葬所少見,極為珍貴。其中元銅鏡、彩陶侍俑、雕漆供桌、御賜金牌等物特別是元哥釉青花大碗均屬國內少見文物精品。而那些反映當時人們生產、生活的磚刻及24孝人物,造形生動,形態逼真,表現的神話人物故事更是線條流暢、栩栩如生。還有大量的墓誌銘,書體或篆或楷,遒勁有力。

  元墓群所呈現的汪氏家族的顯赫鼎盛歷史罕見,是元明政冶軍事、經濟文化、社會習俗、建築技術以及少數民族與漢族大融合的實證。這些文物及墓窯本身,為研究元代的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生活習俗以及建築技術、房屋殿宇結構等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實物資料和文字資料。專家們指出,該處墓葬群不僅成為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的元代墓葬群,而且因葬儀豐厚而具有其他元墓不可望及的歷史、科學和文化藝術價值。

  蔡倫墓和祠

  蔡倫墓在陝西省洋縣龍亭鋪南二百米處,墓區面積五畝,冢高七米;墓前現存石碑三通,正中真書“漢龍亭侯蔡倫之墓”,是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倫字敬仲,湖南桂陽人,東漢明帝時,曾任宮廷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

  漢和帝劉肇元興元年(105),他成功地改進了造紙的方法,用樹皮、麻頭、破布、破漁網等為原料,造出了物美價廉的紙,朝廷批准推廣從此,天下都用他的方法造紙,稱為“蔡侯紙”。漢安帝劉祜元初元年(114),鄧太后以蔡倫供職宮廷,年久有功,授封“龍亭侯”,其封地即為現在洋縣的龍亭鋪。後世以蔡倫是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對他的故墓著意保護,以示敬仰之意。墓祠佔地30多畝,祠區有拜殿、獻殿、蔡侯祠、東西配殿、樂樓等清代歇山式建築及多株古柏和漢桂;墓區有石人、石羊、石馬等翁仲,有明、清碑碣多通肪單簷歇山頂方型祭亭。高大的墓冢呈漏斗狀。幕後有明月池。蔡倫墓祠是集墓冢古建園林文物石刻於一體的旅遊勝地。2006年05月25日,蔡倫墓作為清代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張騫墓

  張騫墓座北朝南,南北長35.6米,東西寬20米,高5米,成覆鬥形。四周古柏參天,竹影婆娑。墓前一對漢代石虎雕工粗獷,姿態雄偉,格局大方。百姓緬懷張騫,賦予石虎以神話色彩:傳說他們是張騫泛搓時所得天宮織女的一對支機石。解放前,這一對石虎一直是當地百姓禱病乞嗣求雨的神靈。陵園整體以獻殿為中軸,對稱分佈。

  獻殿內建著名書畫家張重光所繪大型壁畫“張騫出使西域圖”、“鑿空圖”。東西配殿為展室,分別推出“張騫生平偉績”展覽和具有鮮明陝南特色的民間藝術展覽。闕式大門青磚筒瓦,古樸大方,兩闕相對,飛簷斗拱,再現了兩漢宮闕的建築特色。1986年與1993年,兩屆“張騫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這裡召開,大力弘揚張騫“敢為天下先”的開拓進取精神,在國際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如今,城固每年舉辦一次張騫文化藝術節。張騫墓坐北朝南,東西寬15米,南北長15米,高8米,呈覆鬥形,周圍有古柏環繞,墓前有石碑四通、漢代石虎一對。大門前豎高8米、由座杵、鬥三部分組成的石華表一對。1988年修起了雄偉壯麗的漢代闕式大門門樓,鋪設了墓園甬道,栽種了名貴花木。1991年又修建了氣勢雄偉的三間獻殿,東西牆壁上懸掛有“張騫出使西域圖”和“鑿空圖”。1993年7月,又修起了長3公里、寬10米的全縣第一條旅遊專線公路,可由縣城直達紀念館。如今,修葺一新的紀念館花木扶疏、竹影婆娑,景色宜人,頗受遊客青睞。

  2006年05月25日,張騫墓作為漢代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重陽節碑林介紹】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