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探討安陽傳統民居的柱礎藝術

探討安陽傳統民居的柱礎藝術

探討安陽傳統民居的柱礎藝術

  摘要:柱礎作為傳統民居建築的基本構件,隨著歷史文化的發展逐漸演變為一種藝術形式,成為民居建築裝飾藝術文化不可或缺的閃光點。在實地調研安陽地區散落的古民居建築基礎之上,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分析柱礎的造型特色,揭示其中的寓意。

  關鍵詞:柱礎;造型特色;寓意

  柱礎是古建築物的柱子底端的一個構件,其直徑一般比柱子大,多呈圓鼓形或多邊形。墨子書中記載:山雲蒸,柱礎潤。宋代的《營造方式》也有對柱礎的形制、裝飾、用工、用料等方面做出了相應的制度與規定。柱礎應用歷史久遠,早在安陽殷墟房屋遺址上就發現了許多排列成行的石柱礎,這些柱礎多為直徑15cm-30cm的天然卵石,梁思成先生認為這當系最古礎石之遺例。

  安陽曆史文化深厚,是八大古都之一。現存許多古民居建築,大多為清末到民國初期,民居平面佈置有一字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等多種形式,屋頂形式以硬山式為主,少數的懸山頂和捲棚頂,常年降水量並不充足,所以屋頂的坡度比較小。柱礎作為安陽古民居建築的構件,受到本地民俗文化、傳統習慣和技術性原因的影響,形式和裝飾圖案雖然沒有南方那麼細膩,但是也獨具特色。造型形式多樣,在建築例項中,有圓鼓式、覆盆式、基座式,兩種或兩種以上形式的組合疊加是最多的,組合的形式很自由;裝飾圖案不失豐富,十二生肖、獅子、麒麟,蓮荷、牡丹、如意紋、卷草紋、回紋,無所不包,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柱礎系列。

  1造型特色

  柱礎作為安陽古民居建築的結構構件,多為石質,材料以青石見長,最大原因在於安陽地區石料豐富,青石的抗壓性和耐久性強,便於開採,加之色澤與整體民居建築的磚瓦相一致而廣泛運用。其實用功能是首要的:作用之一使木質柱子落在堅實的石料之上,經過柱礎將承受的荷載傳遞到地面上,保護木柱不移動或是下沉;二是石料內部密度大,結構緻密,可以阻止雨水和避免地面溼氣對木柱的直接侵蝕;三是防震等特殊作用。

  安陽古民居的柱礎藝術並沒有困於或侷限於功能,在滿足了實用功能的前提下,創造出了眾多優美的柱礎藝術形式。其造型形式的多樣,裝飾圖案的廣泛,雕刻技法的精卓,已經成為了安陽古民居建築裝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柱礎藝術中始終貫穿著實用性和審美性相統一的宗旨。在即完成用的活動下,把能代表傳統倫理綱常和人祈望吉祥平安、繁榮昌盛的一些美好願望的紋飾,運用一系列寓意、象徵、借喻、諧音的手法雕刻在柱礎上,這些具有鮮明教育性、娛樂性的、人文氣息的紋飾藝術形式,使得實用與審美、理想與現實、娛樂與教化的諸多關係在人們的日常起居生活中得以確立,實現了藝術審美雙重目的和作用。安陽古民居建築的柱礎藝術價值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化的。

  1.1形制之美

  安陽古民居建築的柱礎形式很少有單純的圓鼓式或覆盆式,大多是兩種或兩種以上樣式的疊加應用,如基座式和圓鼓式的結合,覆盆式和圓鼓式的結合,樣式豐富多樣,組合銜接流落自然,沒有一丁點的簡單拼湊之意。柱礎的造型有圓型、四邊型、六邊型、八邊型、上圓下四邊型、上圓下六邊型等。即使是同一種造型樣式,也有多種變化。

  單層的圓鼓形或覆盆式柱礎形制質樸,雖沒有複合式柱礎千變萬化的式樣,但也不失靈秀。圓鼓形柱礎,從上面向下看,有上鼓面到鼓肚,從小到大,看上去很穩重;再從鼓肚到下鼓面,又由大到小,看上去有很靈巧,且鼓肚加之紋飾,整體造型給人以穩定秀氣之感。而鼓式柱礎也是運用最多的,工匠們把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器物形式融入柱礎形制的創作,其柱礎的藝術效果是變化無窮的。

  複合式柱礎頂、肚、腰、腳的結構層次感較強,從頂到腳的轉折過渡自然流暢,由於視覺衝擊力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民居建築的繁華,所以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其結合的方式也不是純粹的,圓鼓形與四邊形(或六邊形)的組合,有傳統文化中的天圓地方之意。此外在安陽武官村一民居里發現有仰覆蓮花與半截扁圓鼓的結合;水冶鎮民居中的扭曲變形的素面覆盆形柱礎;安陽上毛儀澗孫氏故居的素面柱礎,形式是玉帶纏腰的覆盆形與扁圓鼓形的結合;林州前峪石老九宅院中圓鼓形與兩個八邊形及兩個四邊形結合的柱礎樣式。

  從安陽古民居柱礎的形制中我們不難看出,工匠對柱礎的造型創造是相當自由、隨意的,且不拘形制。柱礎形制不僅控制在在一定的法度之內,又有多樣、華麗的造型,堪稱是安陽地域文化的萬花筒。

  1.2圖案之美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裝飾圖案一方面美化了柱礎,另一方面使所修飾的物件從物質世界進入精神世界,讓人在精神領域得到愉悅。文與質的結合是適度的,文質彬彬所傳達的正是一種適度為美為善的審美境界。安陽古民居柱礎的裝飾圖案取材廣泛,修飾適宜,種類有動物、植物、幾何紋樣等。

  1.2.1動物

  比較常見的有獅子、梅花鹿、蝙蝠、麒麟,還有龍、虎、猴子、蛇十二生肖等人們喜愛或是吉祥瑞意的動物圖案。麒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仁獸的代表,是吉祥的象徵,相傳能為人帶來子嗣。林州任村張翰林宅院柱礎雕飾麒麟,詮釋了主人追求美好生活和多子多福的期望。白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等多種神力,馬氏莊園嘉禾堂房前的柱礎陽刻白虎,左右圖案對稱,並配有祥雲圖案,白虎頗具動感,活力且不張揚。在劉三禮祠正房前柱礎以用作記年的十二生肖為題材,左邊為鼠、牛、虎、兔、龍、蛇,右邊為馬、羊、猴、雞、狗、豬,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猴的圖案也出現在了林州前峪石老九宅院中(圖1),四隻猴子各蹲坐在柱礎的四個角落,雙手扶膝,眼觀四方,設計感十足。

  獅子是百獸之王,繡球又被視為吉祥喜慶之品,舞獅子為民俗喜慶活動,且寓意祛災祈福。獅子滾繡球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裝飾題材,僅在馬氏莊園中就有三組獅子滾繡球的柱礎(圖2),雖為本色,但形象活潑可愛。   尚有蝙蝠圖案等,蝙蝠意之福, 安陽縣水冶鎮阜城李氏大院一進正房前柱礎,頂面呈方形,通高約65釐米,中間兩根立柱,鑲心靠裡陰刻蝙蝠圖案,圖案精美,雄渾大氣等等。

  1.2.2植物

  植物題材有朵花、纏枝花、簡單的卷草等,以蓮荷和牡丹用得最多,尤其是蓮荷,既有豐富的喻義,本身造型比牡丹等其他花卉簡單,易於圖案和程式化,被廣泛地用在安陽古民居柱礎上,有纏枝蓮荷、單個的荷花朵,蓮瓣有平鋪、直立的、單層或多層疊加的,姿態各異(圖3)。

  此外,在林州石陣劉家大院的柱礎上還有葫蘆等題材。

  1.2.3其他紋樣

  象乳釘紋、回紋,吉祥紋樣如意紋(圖4)、雲紋、古錢紋、壽字等,也作為裝飾出現在了柱礎的邊角和區域性。壽為五福之首,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吉祥;古錢寓意財源滾滾,這些吉祥圖案以它簡潔的方式烘托出化生類的生動活潑,襯托了整個柱礎裝飾圖案的精美,它那明瞭清晰的含義極大地豐富了柱礎的文化內涵。

  1.3雕刻技法之美

  在宋《營造方式》卷三石作制度造作次序中有對雕刻技法有詳細的闡述。其雕鐫制度有四等:一曰剔地起突;二曰壓地隱起華;三曰減地平鈒;四曰素平。這四種雕刻技法在安陽古民居柱礎上都有體現。剔地起突起伏大,立體感強,馬氏莊園南區二門前柱礎上的的獅子滾繡球的圖案就是剔地起突的做法(圖2)。壓地隱起華、減地平鈒兩類屬於淺浮雕形式,多見於花卉和動物圖案,林州石老九宅院正房的柱礎雕飾也不僅限於淺浮雕,四隻猴子的雕塑技法應該歸為圓雕形式(圖1)。除了以上幾種雕刻技法,還有最古老的線雕方式,柱礎的圖案樣式其實都是每個雕刻技法的集合,淺浮雕中有線雕,圓雕中有淺浮雕,多種組合技法的運用對柱礎的藝術形式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浮雕形象的高低起伏和線雕的凹凸空間的組合,在光的作用下產生了多層次的變化,增加了柱礎的觀賞性,感染力作用強。

  安陽古民居柱礎的形式代表了當地民間工匠雕刻的最高水平,在設計圖案樣式上,充分考慮當地的地域人文因素和主人的社會地位,結合整體建築的藝術風格;然後做承重分析,選作石料的色彩,質地等;接著做與柱身銜接面、中心柱眼位置大小等結構關係的'功能分析;最後雕塑成型。各式各樣散發著古香的柱礎形式,足以領略中國傳統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2安陽古民居柱礎質樸的寓意美

  《考工記》中講: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安陽古民居柱礎簡潔質樸、風格迥異的藝術形式傳遞的不單單是精美的造型和雕飾工藝技法,更多是承載了民俗、思想、情感、審美的一系列文化元素。柱礎,安陽人叫作柱頂石,本地區青石石料儲量多,工匠們就地取材,以石得形,以形造意,一絲不苟的展示出它最動人的魅力。柱礎的上圓代表天,下方代表地,暗含著天圓地方的樸素觀。而圓鼓形的柱礎能得到人們的喜歡並廣泛應用,不論是扁圓鼓形、束腰圓鼓式,都源自現實生活,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鼓的歡樂、勝利、辟邪的象徵意義。安陽古民居柱礎的裝飾題材囊括了動物、植物、其他幾何紋樣,透過象徵、諧音或是特定直觀物件組合的創作手法,傳達吉祥的寓意,寄託了屋主望家宅平安、繁榮昌盛的美好願望。動物題材中獅子滾繡球圖案寓意的是事事如意,十二生肖中的羊象徵吉祥,梅花鹿諧音祿,麒麟是和祥的象徵,有麒麟送子之說,又比喻傑出的人才,蝙蝠諧音為福。植物題材中蓮荷本是佛教圖案,荷和和同音,寓意和睦,牡丹的花開富貴,其他的如意紋、古錢紋等等都傳達了人們對幸福、富裕生活的希冀。這些細節裝飾都與當地居民的愛好和習慣密不可分的,是社會心理和民俗的一種體現。

  安陽古民居柱礎是外在藝術形式價值與內在人文意蘊價值的完美融合。古拙的造型,形制的多樣統一,是它的藝術價值;精雕細琢的紋樣符號,其獨特的寓意性和寓意美,是它的人文價值,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對美不懈的追求。在生活和設計發展的今天,尤其是在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裝飾工藝藝術的問題上,我們不單是要重視民間多樣化的、精緻的工藝技術,更重要的是分析它內在的文化精神要素,分析它對傳統民居建築的影響,借鑑取其精華部分,棄其糟粕,為我國現代設計的發展服務,以提高人們現代生活的品質和文化內涵。

  參考文獻

  [1]劉安.淮南子說林訓[M].北京:中華書局,2009.

  [2](宋)李誡.校注:鄒其昌.營造法式(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0).

  [3]李硯祖.工藝美術概論[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5).

  [4]樓慶西.磚雕石刻[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4).

  [5]樓慶西.鄉土建築裝飾藝術[M]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

  [6]王其鈞.中國傳統建築雕飾[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3).

  [7]梁思成.中國建築藝術圖集[M]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7,(1).

【探討安陽傳統民居的柱礎藝術】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