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淺談語文中語言文化的藝術

淺談語文中語言文化的藝術

淺談語文中語言文化的藝術

  近年來,中學語文一直是教學改革最活躍的學科,但觀點紛紜,做法各異,尤其在新課改下語文課本反覆修改,討論聲此起彼伏,大有百家爭鳴之勢。然而,面對這種情勢,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最困惑的還是一線語文教師。作為一門必修的文化課,語文應該有其相對穩定且不易改變的核心靈魂或精髓。語文的本質到底是什麼,語文應該如何教,本文擬從語言的角度淺談語文藝術。

  一、對語文教學現狀的看法

  語文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課程性質一欄中明確指出: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不禁讓人產生這些疑問:語文是工具,那是人文,還是科學?是語文文字,還是語言文化?

  新課程改革試圖將語文的學習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大力強調語文的延伸、拓展,使得語文學科似乎真的成了無所不裝的乾坤袋,語文老師也變成了無所不教的知道家。語文課一時成了集歷史課、政治課、文化普及課甚至於天文、地理乃至於物理、化學課等等於一體的學科。語文教師無所不教、無所不為,忙得不亦樂乎:一會兒是研究建築的專家,一會兒變身探索宇宙奧秘的科學家,還要懂得物理學的知識,更要兼顧對學生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新課標要求教師不肢解課堂,不搞一言堂,也不能滿堂提問,只要文字涉及什麼,語文教師就得努力扮演好相應的角色,給你上成什麼課,這下算是課改了吧?可是,授課之餘,教師冷靜思考,這樣的語文教學究竟是創新還是迷失?語文到底成了什麼?語文教師究竟是誰?

  二、對語文教學的分析

  實際上,語文直接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篇篇的文章。他們都是有著悠遠綿長的中國文化歷史的一個個漢字精心雕琢的表情達意的文章。漢字作為表意文字,起源於古人的比類取象、依類象形,漢語言文字的意蘊之優美,容量之龐大,啟迪性之強,為其他語言文字所罕見。

  在摒除那些跨學科的教學內容不言,無論文字如何,它們都是作者運用一定的語言表達方式,表現情思主旨,傳達不同的文化資訊。從這個角度講,語文,作為承載人類社會特定的教育使命的精品語言文化,是以優秀的語言為載體,履行著傳遞知識,培養情操,傳承文化,培育人文精神的使命,可以說語文是言志載道的。古人載、言二字,實際上就是作者在寫作中透過對語言的駕馭,表達自己思想認識的過程。因此,語文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還原語言文化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每當筆者聽了一堂好課,常會有這樣的感慨,好的教學過程是藝術的享受,就像是聆聽一首名曲,餘音繞樑,三月不絕。教師教學語言的運用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與教學效果的有效性。語文課達到這樣的境界,學生絕對不會昏昏欲睡或如坐針氈,教師執教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更是難以言表,然而這些均離不開教師的語言表達。

  多年來,從我們語文教師自身的角度來看,就存在著嚴重的輕視語言表達以及脫離實際語言運用的缺點,教師往往是靜態地、孤立地分析語言的各要素、各成分的系統性,致使語文課往往成為機械地、肢解式地分解課文。因而,迴歸語文的語言教學,迴歸語文教學的本體,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是當前語文教學走出困境,值得嘗試的一條有效途徑。

  三、具體的實踐探究

  語文只有立足於對作者的個性化的語言形式的分析,才有可能將語文教學的主體性、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成為真正獨具個性的教學。筆者認為,這個過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文字、教師、學生。

  文字的`作者的創作是源於情,發於聲,形成於文的。一般而言,作者在表達自己內心的志時,會按照相應的文字特徵與語言方式,兼用詞語、語句、句段等語言形式形成篇章,即文字。從而表現人的情操、精神和境界,這本身就不是單純的用語言去刻板地反映世界,而是發揮個人主體精神,駕馭語言的能動性的創造過程。這種神形的完美融合即是文篇、詩篇。無論是《詩經》還是《離騷》,無論是李白豪放飄逸的遊仙還是杜甫沉鬱頓挫的詩史,都是作者的思想情感透過這些主體化的語言表達的呈現。

  教師的主體性在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名篇《學記》有言:善教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謂繼志也。教學語言有時候一種專門的語言,它既不是純粹的書面語,也不是日常的大白話,它須有文化含量,於淺顯中見內涵,於通俗中有端莊,是科學性、教育性、藝術性的融合,具有獨特的傳遞資訊、開啟心智、交流情感的魅力。

  作為文字與學生之間語言活動的橋樑,教師必須注意對語言藝術的研究,加強自身的語言修養,不能為教參是瞻,亦不能人云亦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用自己的閱歷、人生的感悟,進而增添教學語言的文化含量,用最恰當的語言把文字的思想意圖充分的表達出來。哲學家馮友蘭說過:一個教師講一本教科書,最好的教師對這門課的知識,定須比教課書多許多倍,才能講得頭頭是道,津津有味,信手拈來,皆成妙趣。如果他的知識和教科書一樣多,講來就難免結結巴巴,看起來好像不能暢所欲言,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可言。如果他的知識少於教科書,他就只好照本宣科,在學生面前唱催眠曲了。我想語文教師真的應該在語言表達上多多下功夫。

  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筆者很贊成這樣一句話,課是為學生上的,是為學生解決問題的。這充分體現了學生作為語言的學習者,不能僅僅一味的被動接受,而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去汲取知識養分。這充分體現了教學中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學生要學習作者是怎樣使用個性化的語言形式,表達怎樣的語言內容,又是怎樣使得兩者達到和諧統一的,這就需要學生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孔子有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焉。就是要學生充分地發揮主體性作用,積極感悟、解惑,習得語言的規律,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汪曾祺說過:探索一個作者的氣質,他的思想,必須由語言入手,並始終浸在作者的語言中,語言具有文化性,作品的語言印照出作者全部的文化修養。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傳情達意的語言形式,進而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形式,最終形成語用的能力,並學以致用,這才是語文教學的真正目的。因此,學習語文就是學習語言文化、語言藝術。語文課,就應該一門學習如何發揮主體性,引導學生把握語言規律,感知語言的優美,培養語感,掌握語言運用規律,感悟人文的精髓,這樣的語文教學才是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活動為主體,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為目的的本色語文課堂。

【淺談語文中語言文化的藝術】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