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資訊科技> 討論如何設計高中資訊科技課堂作業

討論如何設計高中資訊科技課堂作業

討論如何設計高中資訊科技課堂作業

  摘要:課堂作業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它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效果。而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資訊科技教學中的課堂作業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手段。該文就高中資訊科技為例,探究高中資訊科技課堂作業的設計思路,從而保證最佳的教學效果。

  1 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課堂作業

  資訊科技課作業一般是在課上完成後,提交給老師的主機。與傳統學科不同,資訊科技課的作業易於複製,而且抄襲現象很普遍。很多學生在這樣的抄襲中嚐到了甜頭,長此以往,便會對資訊科技課缺乏重視,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多設計一些充滿趣味性的作業,儘可能地吸引學生,讓學生自發地去探究,去完成作業。

  高中生往往喜歡形式活潑、內容有趣的新鮮事物,教師可以將所學知識寓於遊戲中,透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和創新意識。比如:教師在教授高二網路技術選修課《因特網上的資訊檢索》時,可以就所學的資訊檢索知識佈置一個作業。作業以比賽形式開展,老師可以將全班分為四個小組,分別進行“故宮”、“長城”、“頤和園”、“圓明園”等北京著名旅遊景點的相關搜尋,看哪組快速準確地完成作業。透過這種活潑而又充滿吸引力的遊戲形式,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培養了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有效地實現了教學的目標[1]。

  2 設計讓學生自由發揮的課堂作業

  一般資訊科技課上,老師為了方便作業的提交與批改,往往會要求學生完成指定的作業內容,這樣產生了不少的負面影響。一方面,指定的作業內容,限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受到了約束;另一方面,指定的內容還會導致學生的懶惰,這也是抄襲現象頻發的重要原因。針對這點,教師應當設計開放性的課堂作業,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作出更多充滿新意的優秀作品。

  教師在進行作業的設計時,要注意兩個方面。第一,題目要具有開放性。教師應當設計一些有利於開拓學生思路的問題,讓學生能多多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第二,內容不能限死。所設計的題目,內容不能一樣,可以就題目的特點提出一定的要求,這樣不僅有利於不同水平的學生展開發散思維,而且還減少了抄襲的現象[。

  比如:教師在進行Word軟體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完成一份精美的班級小報。要求學生綜合運用Word的相關內容,包括建立、編輯文件,設定字型、字號、段落排版,設定藝術字、插圖等學過的知識,主題定為“父親節”,內容、插圖自己構思,讓學生自由發揮,創作出充滿創意的作品。開放性的作業,沒有固定的內容,既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又可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發揮,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 設計貼近實際的課堂作業

  資訊科技課程中,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是檢驗這門課學習情況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開設這門課的初衷之一。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作業時,要儘可能與學生生活實際相一致,建立生活與資訊科技學科之間的聯絡,將兩者融為一體。這樣的作業,一來可以提高學生對資訊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除此之外,可以鍛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知識的價值得到體現,從而引起學生對資訊科技的重視。比如在進行表格處理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題目:“現在有高一年級全體學生的.學習成績記錄Excel表,表中包含有班級、姓名、學號、成績、學科五個欄位,如果要從中找到高二(3)班所有學生數學學科成績記錄,最快捷的操作方法是( ),A.排序、B.篩選、C.替換、D.查詢”,透過這樣的題目,逐漸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實際應用 [3]。

  4 引導學生自己設計作業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傳統教學中,課堂作業都是由教師提前設計好,上完課之後佈置給學生完成。學生在整個過程中,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學生的主動性不能發揮出來。透過調查發現,學生更喜歡自己給自己出題,這樣的題目對他們的吸引力更大,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自己出的題目,更能貼近他們的學習情況,難度符合他們的實際。教學除了要教給學生書本知識之外,更需要的是怎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根據課堂所學內容,設計課堂作業,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慾望。這樣就是一個二次學習的過程,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還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

  5 分層次設計作業

  高中生在資訊科技的學習方面是有差異的,一方面是學生的基礎有差別,有的學生經常接觸電腦,對這方面比較熟悉,基礎比較好。而有的學生平常接觸不到電腦的,相應的基礎就要差一點。此外,學生的接受能力也是有差異的,有的學生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而有的就差點。如果在教學中採取一視同仁的做法,容易造成這樣的結果: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作業,甚至可以做些拓展內容,而基礎略微差點的學生,面對同樣難度的作業,可能難以獨立完成,會出現抄襲現象。[4]舊的知識不能吸收,新的知識也很難學下去,這樣長此以往,問題越來越大,這些學生漸漸對資訊課堂失去了興趣,甚至對學習產生厭惡。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作業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次進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對於基礎不好的學生,教師應當適當減少他們的作業量,降低作業難度;對於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應當提高他們作業的難度,從而讓每個同學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一定的提高。

  6 結語

  總之,在高中資訊科技教學中,課堂作業的質量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作業設計時,應當時刻以學生為中心,結合教學內容,增加一定的趣味性,提高課堂作業的開放性,並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有針對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完成作業的同時,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與自主學習的能力。

【討論如何設計高中資訊科技課堂作業】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