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農業經濟管理> 淺析省級農業科研機構技術轉移工作的實踐與思考論文

淺析省級農業科研機構技術轉移工作的實踐與思考論文

淺析省級農業科研機構技術轉移工作的實踐與思考論文

  技術轉移(Technology Transfer)又叫科技成果轉化,是指技術從一個地方以某種形式轉移到另一個地方。農業技術轉移是指農業科教機構、涉農企業及其他農業技術持有者向農業生產者轉移農業技術成果的過程,包括技術轉讓、技術轉化和技術擴散等環節。2008 年 8 月以來,科技部先後啟動建設了 5批 371 家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透過探索和完善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和有效執行機制,加快了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推動了全國技術轉移工作的深入開展。甘肅省農業科學院作為第三批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之一,針對甘肅省省情,探索了農業技術轉移的模式與路徑,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1 農業技術轉移取得的主要成效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技術轉移工作以 14 個專業研究所和 3 個試驗農場,以及 12 個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18 個農村綜合試驗站、10 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及重點實驗室和 11 箇中小型科技企業為主體,每年有 400 多人從事技術研發與轉移工作。“十一五”以來,全院把推進農業技術轉移應用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每年投入技術研發經費5 000 多萬元、技術轉移及轉化經費 1 500 多萬元,轉移示範面積達到 1 170 萬 hm2,新增糧食 53 億 kg、油料 1.7 億 kg,成果應用率達到 85%以上。

  1.1 強化品種源頭創新與應用,支撐全省糧食和主要農產品生產 “十一五”以來,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先後選育出馬鈴薯、啤酒大麥、胡麻、小麥、玉米、小雜糧和蔬菜等農作物新品種 96 個,促進了農作物品種更新換代,為全省糧食總產由“十五”末的 836.9 萬 t上升到 1 100 萬 t 作出了貢獻。選育推廣的隴薯系列馬鈴薯新品種佔甘肅馬鈴薯種植面積的 1/2 以上,佔西北地區年種植面積的 1/4 以上;選育的甘啤系列啤酒大麥品種佔甘肅產區 95%以上,佔全國啤酒大麥播種面積的 1/3 以上;選育的隴亞系列胡麻新品種佔全國胡麻播種面積的 40%,選育出了世界首例胡麻雜交種隴亞雜 1 號和 2 號;抗鏽抗旱小麥新品種選育及推廣工程入選甘肅 60 年成就地標。

  1.2 整合創新應用節本增效技術,提高農業產量和資源利用率 一是完善了以全膜雙壟溝集雨和秋覆膜保墒為主的旱作玉米節水技術,配套耐密品種、一增四改和機械化覆膜等技術,創造了旱地玉米高產噸糧田;提出了全膜覆土穴播小麥、蘋果高光效樹形修剪及壟膜集水、壟作溝灌等重大節水高效技術,創新了綠肥生產與應用技術模式。二是整合示範了河西沙石荒漠地日光溫室蔬菜有機生態種植及設施食用菌高效栽培、蘋果和高原夏菜標準化生產等高效技術,研究提出了馬鈴薯試管薯生產環境控制及大田直播關鍵技術。三是實施以調整種植結構和抗病品種基因最佳化佈局為主的小麥條鏽病防控策略,推廣了一批抗鏽耐鏽新品種,為確保國家小麥安全生產作出了重要貢獻,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3 研製中試農業新產品和新材料,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研製開發出了納米 SiOx 專用保鮮果蠟、果蔬保鮮劑、護色劑和馬鈴薯抑芽劑,以及植物源農藥、新型植物源農藥表面活性劑、啤酒大麥和馬鈴薯專用肥等,建立了中試車間。設計研製了小麥玉米帶田小型收割機械,改造完善了壟作溝灌播種機械,設計建造了“日光溫室+集熱器+水迴圈式換熱器”果蔬太陽能脫水乾燥車間。

  2 農業技術轉移的主要模式

  2.1 專案引導模式 以承擔實施科技推廣專案,如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國家或省級成果轉化專案、星火計劃專案、豐收計劃、農業綜合開發專案和院列成果推廣專案等,促進農業科技成果、新品種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技術的完善和提高,是目前農業科研院所科技推廣的重要模式。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透過實施專案帶動戰略,提高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農作物新品種、優質高效安全生產技術和農業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技術應用率達到80%以上,成果轉化率達到 60%以上,發揮了科技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作用。

  2.2 示範園區帶動模式 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是指由政府、企業、外商、農戶等社會各界共同投資興建的農業高新技術開發、中試和生產基地,園區以科、教、研及推广部門為技術支援,對農業新產品及新技術進行集中試驗開發,憑藉其示範效應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一種方式。在全省不同生態區建立了新品種和新技術展示區,透過觀摩與培訓、科技下鄉等活動,讓政府和農民現場看到技術效果,極大地促進了農業技術的轉移與轉化。

  2.3 科研單位主導模式 即農業科研院所積極與地方政府對接,採取向地方派遣科技副職領導、科技特派員、共建科研教學推廣基地等方式,加強科研活動與農業生產的緊密聯絡,試驗、示範和推廣科技成果。一是實施“開放辦院”戰略,先後與省內 10 多個市州簽訂了院地合作協議,為促進科技與地方經濟結合,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改造提升傳統農業,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搭建了平臺。二是透過省委組織部幹部掛職鍛鍊活動,每年選派一批縣處級幹部和高階研究人員到市縣掛職,建立政產學研結合機制,加快科技成果服務地方農業的步伐。同時,透過幹部掛職,協調地方科技和行政等資源,有效解決了全院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不足、科技與生產脫節和成果轉化線短等重大難題。

  3 農業技術轉移的制約因素

  農業技術轉移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工作環節多,受制因素多,具有系統性、綜合性、多樣性和時效性等特點。目前,我國每年約有 6 000~7 000 項農業科研成果問世,但其轉化率僅為 40%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 70%~80%的水平,在體制機制、政策扶持和環境建設上,都存在不少問題,制約了科技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支撐和引領作用的發揮。

  3.1 轉化機制不健全 我國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仍然是利用行政手段的推廣體系,在執行中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現為農業科研、技術推广部門與農民彼此分離,缺乏統籌協調。一方面,農業科研和推廣分屬不同的行政部門管理,二者之間沒有建立起經常連線的機制,致使農業科技系統內部技術轉移的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農技推廣工作與農民之間缺乏有效聯絡,農民獲得新技術資訊的機會較少,致使技術創新成果擴散、轉化的速度降低,範圍也相應縮小。

  3.2 技術源頭創新與產業發展結合不夠緊密 由於科研立項機制與農業產業發展需求錯位,科研專案選題與生產脫節,導致部分科研成果與產業發展連線不夠緊密,創新性差、成熟度低,轉化價值不高,甚至不具有轉化的價值。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是輕簡化、集約化和機械化程度較高的配套整合技術,但在具體立項中,專案過於零散、雜亂,單項技術多,難以實現技術的有機銜接和配套整合。還有部分農業科技成果、品種和專利雖有技術上的先進性,但缺乏後續的中試示範及技術熟化過程,很難推廣應用。

  4 加強農業技術轉移工作的建議

  4.1 健全執行機制 有效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執行機制,是在政府、農業科技系統、農業科技中介系統與農業產業系統之間建立的協調互動的聯絡,使農業科研與市場需求趨勢相一致,形成和完善“政策導向-科學研究-科技成果-技術產品-示範基地”的執行機制,實現社會效益與自身經濟效益相統一。必須對現有執行機制進行改革與完善,充分發揮科技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4.2 增強源頭創新和有效供給 農業科技成果必須具有技術上的先進性、經濟上的合理性和生產上的可行性等優勢,才能進行有效轉化。科研人員要以社會需求和市場導向為目標,直接或者間接地參與生產,跟蹤服務,瞭解農業生產中的現實需求和主要問題,因地制宜地選準研究專案。同時,在研究過程中,還要根據生產變化特點、科技發展的新動向,不斷完善、修改課題,使研究成果不但價值高,而且易轉化。科研管理部門也應以市場為導向,對那些技術先進、應用性強、與生產實際聯絡緊密和有明顯經濟效益的選題優先批准立項。

  4.3 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 要透過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推行農業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遠端教育和終身教育等,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勞動技能和技術水平,改變落後觀念,增強科技意識,使科技能更好地服務於生產,促進農民增收。

【淺析省級農業科研機構技術轉移工作的實踐與思考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