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業/專業/職能> 淺談數學教師專業問題

淺談數學教師專業問題

淺談數學教師專業問題

  論文關鍵詞:問題意識,專業成長

  論文摘要:教問是教師值得追求的高境界,而要教問,教師首先自己要有較強的問題意識。數學教師的問題意識主要指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意識到各種問題的存在,對數學教學內容保持關注和質疑。數學教師的問題意識能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從外在訓導監督轉向教師的內在自我教育,架構了數學教師的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經驗的雙向拓展橋樑。一個新手教師可以透過在自我學習中尋問、在教學過程中思問、在教學實踐後反問來增強自己的問題意識,從而走向專業發展之路。

  教師是一個教書育人的職業,而教師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問。因為知識來源於問題,學生的求知過程就是求問的過程。亞里士多德說過“求知是人類的本性”,同樣,求問也是人類的本性。如果說教學是教師工作的最初層次,那麼教問則把教學大大推進了一步。教問是教學值得追求的高境界,它需要教師反過來審視自己的教,而最基礎的審視是指向自己的問題意識,自己的問題意識很強,才可能自覺地去教問。

  一、數學教師問題意識

  教師的問題意識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具有解決問題的意識、具有解決問題的信心,同時也指教師對學科教學內容的關注和質疑。對數學教師而言,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實際問題和理論問題,數學教師的問題意識主要表現在:

  1、在教學活動中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具有問題意識的教師,能夠及時、敏銳地發現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不足,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其中一個基本方面在於是否常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有哪些困難?如何有效地引導學生?是否作出了好的教學設計而便於學生提出疑問?在課堂教學中出現問題是哪方面的原因?等等。因此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是沒有問題,而是能不能發現問題。例如,一位工作不到兩年的年輕教師執教“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教學過程中,教師努力尊重教材,將“擺小棒”原原本本用到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擺小棒,理解算理,可是學生還是不理解,計算頻頻出錯。這時,教師就應該意識到自己在理解教材以及實施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擺小棒”是操作活動,操作活動的真正目的是什麼,進而產生“以小棒操作來引出豎式到底價值何在?”,“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關鍵到底是什麼?”。而這兩個問題的解決,就意味著教學的極大改進。

  2、能夠關注和質疑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數學課程改革帶來教學內容上的巨大變化,教材的編排體系、知識的呈現方式、增加的具體內容都給教師帶來了全新的感覺。同時課程改革也帶來了教師觀念上的轉變,數學教師不能唯課本教,必須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因此教師必須要關注學科內容。具有問題意識的教師能在備課時多思考,提出問題。如,教學內容的數學本質是什麼?它有助於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素質?小學數學教材中增加了機率的知識,它能給學生帶來什麼?為什麼教材在低年齡學段出現了檢視、位置等內容,這樣安排能帶來哪些變化?學生學習數數的過程其中蘊含了怎樣的數學思想?同時,對於教材中增加的知識與教師原有數學知識相沖突的,教師應當敢於質疑;對於教材中提供的教學素材,也應當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使用。

  二、數學教師問題意識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

  教師的專業發展有三種理解取向:理智取向、實踐反思取向和生態取向。三種理解取向都揭示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基本路徑:外源性的知識學習和內源性的實踐反思。外源性的知識學習重視客觀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內源性的實踐反思將教師的發展理解為內在經二、數學教師問題意識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

  驗的改造與生長。由於教師專業具有不確定性和情境性,帶來了在外源性知識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能將客觀知識針對實踐中的問題加以總結、反思逐漸領悟。因此外源性的知識學習和內源性的知識學習都將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的問題置於教師專業成長的中心地位。具體而言,數學教師的問題意識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意義表現在:

  第一,數學教師的問題意識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從外在訓導監督轉向教師的內在自我教育。一個教師的成長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剛踏上教育工作崗位的新教師;第二階段,適應教育環境的適應型教師;第三階段,經過多年教育工作積累的經驗型教師;第四階段,經驗型教師透過研究、實踐、反思成長為研究型教師。一般說來,一個新教師可以透過上崗培訓、職後教育以及一段實踐的教育實踐快速成長為適應性教師,再經過較長時間的經驗積累過度為經驗型教師。對上述過程的轉變而言,教師只需要透過外在的教育以及實踐中經驗的積累就可以順利地完成階段的過渡。而經驗型教師成長為研究型教師,需要教師在自身的教育實踐中關注、批判和思考教育教學活動現象,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而其中教師的問題意識促進教師不斷思考、研究,自覺追求自身專業水平的提高,為教師自我教育提供持久穩定的內在動力。

  第二,數學教師的問題意識架構了數學教師的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經驗的雙向拓展橋樑。對教師的專業成長而言,波納斯提出了教師的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實踐經驗的積累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一個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而言,經常在教學上會產生很大的困惑,究其原因是職前的數學教育理論與學校數學教育實踐之間往往脫節。而教師的問題意識有利於教師運用數學教育理論反思實踐活動,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同時,教師的問題意識有利於教師對數學教學實踐活動進行自我審視和反思,在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持續地關注某個有意義的教學問題,並詳細設計瞭解決問題的思路之後,日常的教學問題就可能轉化為研究課題,教師的問題意識就上升為課題意識,從而實現教學實踐經驗向教育理論的轉化。

  三、增強教師問題意識的策略

  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問題意識對數學教師的專業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但教師要養成問題意識,能在備課時對教學內容產生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能用數學教育理論反思實踐,其過程並非一件易事。數學教師如何才能獲得並增強問題意識呢?

  1、在課前準備和自我學習中尋問

  對一位數學新手教師來說,在其職前教育階段學習的數學專業知識可能是零散的,同時又是以記憶、接受性的學習方式獲得的。而當教師進行教學前,需要教師自己先學習教學內容,將認知結構中零散的、缺乏聯絡的知識系統化。教師可以透過自己在知識學習、準備素材的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入手,透過以啟發教師解決問題的'方式促進教師問題意識的養成。同時教師還要在不斷的自我學習中尋問。數學教師可以透過讀書學習教育專業知識與數學學科專業知識。現有一些專門針對教師且基於教學實踐的教育學和心理學書籍、雜誌,以及關於各數學教學的專門期刊,都是教師專業閱讀的可選材料。在閱讀理論知識的時候思考教與學、心理學的理論知識是怎樣應用於實踐,在實踐中有怎樣的幫助。另外,教師還可以選取自己比較欣賞的教學專家或者特級教師的著述甚至教案進行系統的閱讀,思考專家教學的特色在哪裡,對自己的教學有怎樣的借鑑。

  2、在教學過程中思問

  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思問貫穿於數學教學全程,是對數學教學的元認知過程。同時教師可以在思問的過程中,及時應對課堂上的生成,調整最佳化教學過程。數學教學過程一般指課堂教學的決策、課堂教學行為、教學的技能和技術的有效性等。在教學決策過程中的思問,實際上是教師對自己數學教學思維的元認知監控,體現為自己有意識的發問思考。如,自己如何對教材進行再創造?確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合理?教學體現了什麼教學理論?等等。對課堂教學行為的思問,一方面體現在對教學行為的元認知監控,另一方面體現在對課堂教學過程的審視。如,自己的設計是否創造了好的課堂環境而讓學生樂於發問?這樣的設計是否符合學生的思考,是否要調整?等。對教學技能和技術的有效性的思問表現在對教學過程中具體細節上的處理。如,啟發是否到位?提問是否適當?課堂調控是否得當等等。

  3、在教學實踐後反問

  反思、反問是問題意識的基礎,而且反過來也促進了問題意識的養成。凡是有過反思、反問經歷的人都知道,反思、反問不僅可以總結經驗解決問題,更可以促進發現問題,提高發現問題的能力。善於反思、反問的人必然善於發現問題。一旦養成了教學實踐後反問的習慣,問題意識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數學教師在實踐後反問的內容包括數學知識、數學教材、學生、數學學習以及數學教師的教學等。數學教師可以透過撰寫教育日記,及時記載實踐過程中的問題來提高實踐後的反問能力。如一位教師從課後佈置的計算作業發現學生對利用運算性質或定律進行靈活計算缺乏自覺的意識。由此讓教師反問:簡便計算是什麼?簡便計算怎麼教?如何在簡便計算中提高學生良好的數學意識?教師對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各種狀況進行分析反思,可以提高對教學的認識,避免今後教學實踐的盲從性。

  一位數學特級教師這樣說到自己的研究的感受:“研”起于思,起於質疑,起於對教學問題的思考,數學教師需要有問題意識。問題意識增強了教師對教學的理解,指導教師對數學教學實踐進行自覺的思考,引領教師走向自身專業發展之路。

【淺談數學教師專業問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