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電影> 淺析電影《秋雨》

淺析電影《秋雨》

淺析電影《秋雨》

  看完整部電影,也許萬千言語都難以表現出其中的意境之美,思尋許久,或者納蘭性德《減字木蘭花》中的一句詞“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才能恰當描述我的感受。何鳴與梔子的愛情,沒有俗氣的傾訴和海誓山盟的誓言,他們之間的愛是不需要語言的情愫,所有的故事隨著京戲的演出而不斷髮展,情便在京劇中的一戳一站,一腔一喉生根發芽。

  電影的片名是模糊的意象,似乎與所有的情節扯不上任何關係,就連拍攝的季節也不是秋而是冬;但換一個角度,從情感上講,雨,特別是秋季的雨,則是最好的體現。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雨所帶來的寒氣,正如那場持續了8年之久的抗日戰爭一樣,殺戮與流離是寒,中國人民與日本的關係是水火不容的寒。但是無法忽視的是,秋雨帶來了豐收的喜悅,就像年輕一代的何鳴和梔子,他們的愛情如秋雨一般化解了寒的溫度,跨越歷史之殤,描繪屬於和平時代的畫卷。

  電影選擇的切入點小,從小人物身上入手,描寫何翼初及其兒子何鳴、徒弟徐妙春和日本姑娘橋本梔子的交集,故事平淡如流水卻牽起了一段難以忘懷的歷史,何鳴與梔子沒有雜質的愛情,化解了不該延續至今的仇恨,本來巨大的歷史國際問題,被愛感化。以小見大,以情化仇,正是電影最動人之處。

  京劇經典《四郎探母》貫穿整部電影,其中楊四郎與遼邦鐵鏡公主的夫妻之情與何鳴與梔子的愛情交相輝映,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正是戲中有戲,情中存情。戲中楊四郎在遼邦多年,鐵鏡公主都未能識破他的真實身份;而劇中的何鳴,起初也並不知道梔子的爺爺曾經在抗日戰爭中殺害了自己的爺爺,所以他們都是單純的愛著一個人。在這份無雜質的愛面前,曾經為敵的仇恨怎能不戛然而止?長安大戲院裡何鳴正式演出《四郎探母》,搭檔鐵鏡公主臨時換成鬧了矛盾的梔子,一句“我的妻”中的“妻”字猶豫半晌終於唱了出來,這一聲呼喚不僅僅是戲中四郎對鐵鏡公主的尊重和愛意,更是舞臺之外,何鳴與梔子冰釋前嫌,愛情阻隔昔日仇恨的宣告。何翼初轉身的離開,帶著太多的感慨,自己無法原諒梔子爺爺的弒父之仇,可他不願將仇恨延續,那套陪伴自己多年的珍貴戲服,送給了梔子就是最好的印證。作為一名父親,他願意把最美好的事物情感傳遞給兒子,就像當初讓何鳴學習京劇,繼承至美的國粹一樣。一個情字,在京劇《四郎探母》和親情愛情中體現得淋漓盡至。

  最美輪美奐的一場戲,當數何鳴舞劍並念著京白,跟梔子講述四郎探母的故事的場景。何鳴年輕俊秀的面孔畫上了戲曲裝扮,沒有帶髯口十足小生的模樣;身穿一襲白衣,剃了精神爽朗的短髮;在陽光的照耀下,揮動的寶劍熠熠生輝。破舊的小屋光輝燦爛,梔子沉醉在何鳴所講的故事之中,幻想著跟楊四郎與鐵鏡公主一樣的唯美愛情。兩人的感情在光和故事的催化下漸漸達到高潮,相擁,相戀。此時,所有人都能忘記這是日本人、這是中國人的定義,更不會聯想起那段不堪的歷史,只會感嘆,他們的愛情,真美。

  不得不承認,演員們的傾心演出相當精彩。梔子的演員找了一位日本演員飾演,說著坑坑窪窪的中文格外清新可愛,樣貌非是傾國傾城卻俏皮活潑,頗有梔子的清純氣質。她的一抬手一投足,跟劇中描寫刻苦學京劇的梔子極其相似,足見她為了飾演好此角色,在學習京劇上下了不少功夫。她在面對自己心愛之人時,那雙沒有雜質水靈的眼睛,看似笨拙的一樣一行,足以塑造成功單純的梔子。飾演何鳴的演員靳東,面容俊秀,身材削瘦頎長,一米八的身高穿上厚底靴完全沒有違和感,身段與唸白一氣呵成,足見演員本身對京劇的喜愛,以及為演好角色作出的努力。靳東在採訪中曾說當時表演青澀,更多的`是程式性的表演,但我覺得,能把握好一個放浪不羈的叛逆少年與一板一眼表演京劇的演員的不同感覺,作為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實屬不易。亦柔亦剛,懵懂單純,也許正是需要青澀的演員,才能把握住這些心靈純真的角色。

  最後,對電影做得不足的地方提出一些拙見。首先,何鳴的回心轉意有些突然,畢竟這是牴觸京劇而離家的叛逆青年,也許因為生計而無奈回到家中,可是理由力度不夠,而且與劇中人物的聯絡不大。我覺得何鳴應當是返回家中,認識了這個熱愛京劇的可愛日本姑娘,漸漸被她感染,才接受京劇,直到愛上京劇,這也為兩人愛情的深厚增強力度。

  我由衷帶著一份感恩之心看這部電影。繼《霸王別姬》之後,已經難有一部影視作品,能將戲曲作品剖析得如此深入,與生活在戲外的人物角色緊密相連,其情感絲絲入扣。戲中戲,情中情,收穫的不僅是一份唯美,更是一份情懷。作為一名戲曲學院的學生,一名熱愛戲劇創作的學生,希望對傳統文化的情懷不變,對人類情感的重視程度不變,銘記任何精彩絕倫的獵奇故事,都無法打動人心;唯有充滿情與愛的作品,才是留在人們心中的永恆。

【淺析電影《秋雨》】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