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圖形影象/多媒體> 國小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優勢

國小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優勢

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優勢

  多媒體課件能提供文字、圖表、圖形、聲音等多種教學資訊,它能化靜為動,化平淡為神奇,化艱深為平易,可將不易發現的內部結構展現出來。由於它有形有聲,有聲有色,動靜結合,給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在激發學生求知慾,啟導數學思維,調動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等方面具有強大的優勢。

  一、發揮多媒體的優勢

  1.增大容量,提高效率。

  由於多媒體省時、快速、高效,可以增加課堂密度,擴大資訊量,對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有獨到的優越性。

  如:教學“面積和麵積單位”,在引入面積單位時,運用多媒體設計一系列矛盾衝突:面積有大小,怎樣比較兩個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呢?多媒體顯示兩個大小差異明顯的圖形(可以直接觀察);又出示兩個面積相近的長方形,用觀察的方法不能獲得正確答案,那怎麼辦?(學生討論後得出用重疊的方法)多媒體重疊兩個圖形,把剩餘部份再重疊,還是不能正確判斷,又該怎麼辦?(畫方格,數個數)多媒體動態演示得出正確結論。緊接著又出現兩個面積差異明顯的正方形,都有4個方格,能說面積一樣大嗎?(方格大小不一,不能直接比較)看來必須對方格的大小作出統一的規定,這個規定就是面積單位。這樣不斷地揭示矛盾,解決矛盾,使學生思維一直處於積極的探索狀態。可見利用多媒體資訊容量大,資訊搜取、提取、顯示及轉換方便快捷的特點,大大地增加了教學的容量,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再現過程,豐富想象。

  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法則、公式及應用題中敘述的情節,數量關係之間的內在聯絡等,學生無法親身體驗,必須藉助表象進行想象,體會語言文字描述的內涵與情境。多媒體能打破時空的限制,展現事物發展的過程與結果,濃縮更多的表象,為學生的合理想象提供感性材料。

  如,行程問題的教學,運用多媒體演示,讓學生明確運動的物體是一個還是兩個;運動的起點是同地還是異地;運動的方向是同向還是反向;運動出發的時刻是同時還是不同時;運動的結果是相離還是相遇,特別是相遇的濃縮過程等。這樣憑藉多媒體課件,展示物體的發展變化過程,學生就擁有更多的表象,今後解答相關應用題時能借助表象進行合理想象,為正確理解和解答打下良好的基礎。

  3.化靜為動,誘導創新。

  數學課本上的例題、插圖等是靜態的材料,單靠抽象的語言描述,難於激發學生主體參與意識。根據小學生認知特點,運用多媒體把靜態的知識動態化,把抽象的知識情境化,有利於創造主動參與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求異思維,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如,教學“5以內數的加減法”,多媒體顯示動畫,一隻小猴揹著水果高高興興地跑回家,邊跑邊唱:“今天我小猴真高興,揹回了5個大蘋果,媽媽一定誇我是好孩子……”不料布袋有一個破洞,掉出兩個。這時教師定格畫面,提問:“猜一猜,小猴回家還有幾個蘋果?”(閃動5-2=+2=5)這樣一個問題啟發學生思考。一個學生說:“口袋裡應該還有3個蘋果”。列式是5-2=3+2=5。另一個學生提出不同意見,認為口袋裡可能剩2個,並講出理由。這時學生的思維的閘門開啟,紛紛發表意見一致認為口袋裡可能剩3個、2個、1個,或1個也沒有,並說出相應的算式。正當學生沉浸在心理滿足之時,一個學生站起來:“我認為還剩5個,因為小猴邊跑覺得口袋輕了,發現口袋有破洞,它把掉了的蘋果檢回來了,回家後媽媽誇它是好孩子”。回答得多麼精彩,出乎意料,卻在情理之中。學生尋求的`答案是多樣的,思維是創新的。教師操作電腦,按課前預設,給以驗證,並透過配音給予鼓勵,學生異常活躍,主動參與的意識得到激發,初步的創新思維得到有效的訓練。

  二、及時有效的把握時機

  1.輔助於建立清晰表象之時。

  表象是思維想象的依據,能否在學生的腦中建立清晰的表象,直接關係到教學的成敗。在幾何形體知識教學中,往往要求學生掌握一些作圖的方法,常規教學中,教師常用三角板、圓規等教具在黑板上的板演,但由於受到教師的手、粉筆或視角的不同而形成視覺阻礙。我們在製作課件時,將這部分內容均用計算機模擬演示,使模擬作圖過程或其它知識點的講授,既不受視覺阻礙,又產生強烈的感官刺激,易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深刻的感性認識,為教學過程的進一步深入埋下伏筆。

  2.輔助於滲透數學思想及方法之時。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要求“在教學中要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及其方法”,在幾何形體知識的教學中有一些公式的推導往往涉及到一些中學才涉及的數學思想方法,這些數學思想方法只可讓學生意會,不可言傳,這在常規教學中往往是令教師頭痛的一件事,而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往往化難為易。課件《圓的周長》中,周長公式C=2πr的推導涉及到不完全歸納法,我在課件中是這樣設計的:先出示直徑分別為8cm、12cm、14cm的圓,然後令其依次在一線段上滾動,在滾動直徑的1倍、2倍、3倍距離時依次出現記號,滾完後顯示其滾過路程的距離。演示完後,老師讓學生觀察圓滾過的路程既周長與圓的直徑關係,學生有這三個圓環滾動的動畫作為依據,很容易歸納出圓的周長是圓的直徑的三倍多一些的結論。

  3.輔助於培養學生空間觀念之時。

  小學生的年齡特徵決定了學習“體”部分知識的困難性,而採取常規教學手段往往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針對這一情況,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軟體中,我充分發揮了多媒體的三維動畫的功能。如圓柱體的表面積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在該課件中,我運用了三維動畫的變形功能,將圓柱體的側面展開變為一個長方形。學生看了動畫後就很容易明白圓柱體的表面積是二個圓形面積加上以圓的周長為長、圓柱體高度為寬的長方形面積之和。這裡三維動畫軟體中所製作的動畫,為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空間觀念,弄清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的特點及其表面積公式的由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國小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應用的優勢】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