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工作彙報> 新課程實驗背景下學校管理工作情況彙報

新課程實驗背景下學校管理工作情況彙報

新課程實驗背景下學校管理工作情況彙報

  安徽省潛山野寨中學創建於1943年抗日烽火之中,歷時六十四個春秋。校園北依天柱,南臨潛河,風景如畫。1993年被命名為省花園式學校,2002年被命名為省示範高中,2004年被命名為省級綠色學校、省級家教名校。2005年第22期《人民教育》以《為了塑造更美好的心靈》為題對野寨中學進行了長篇報道;2005年12月,野寨中學被批准吸收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華東師範大學教師教育教席聯絡學校。學校現有教職工220人,在校生3200人,學校佔地面積230餘畝,建築面積五萬平方米。優美的自然風貌與諸多人文古蹟構成其獨有的辦學環境,人稱

  “風景佳絕處,嶽麓清華園”。

  野寨中學作為皖西南的一所名校,一直廣受潛山縣乃至安慶市各級領導、廣大群眾的關注。2003年學校管理層新舊交替,新的班子上任後,四年來,在上級領導的關心關懷下,學校班子團結、依靠和帶領全體教職工,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按照重要思想的要求,高舉“改革”與“發展”兩面旗幟,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加快發展為目標,以強化管理為槓桿,堅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結合,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推進學校各項管理工作上臺階,穩步推進新課程改革的紮實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主要作法是:

  一、 確立目標,制訂規劃。

  新班子上任後,按照上級領導的指示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在認真聽取廣大教職工意見的基礎上,制訂了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學校近期奮鬥目標,即在三至五年內把野中建成一所擁有48-5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000人左右的一流省級示範高中,出教育理念、出人才、出效益。再用五至八年時間把野中申報建立國家級示範高中,打造“野中”品牌,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為潛山教育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學校於2003年請同濟大學對新徵的60畝操場建設區及175畝老校區進行高標準、高起點的校園規劃編制工作。四年來,根據規劃,我們已經完成了兩大系統,十二大工程的建設(校園廣播系統、校園監控系統等兩大系統,教學樓、三產區大樓、博物館、大門圍牆、高標準綠化廣場、學生公寓、老公寓改造、運動場土石方、運動場排水、運動場司令臺、運動場平臺及運動場平臺室內乒乓球室等十二大工程)。我們明確提出了“堅持一箇中心、打造兩支隊伍、推進三項改革、實現四個目標”的總體工作思路,到目前為止各專案標已基本實現。

  堅持一箇中心就是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在有限的經費支出中實行“四個傾斜”即:向教學傾斜、向教師傾斜、向骨幹教師傾斜、向畢業班教師傾斜。

  打造兩支隊伍,就是行政班子、教師兩支隊伍建設,這是實現學校發展規劃的根本保證。為此,學校把如何建成一支“團結、勤奮、務實、高效”的領導班子和一支“數量足夠、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作為學校發展的關鍵因素。三年來學校黨支部堅持把建設一支過得硬、群眾信得過的領導班子和一支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作為學校發展的關鍵因素來抓,以支部為核心,帶動團、工、婦齊頭並進,充分發揮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2004年6月上級黨組織命名我校黨支部為“五個好黨支部”,2005年10月,縣電視臺以《走向輝煌》為題,對我校黨支部進行了專題報道,2006年7月,縣委又授予我校黨支部為“優秀基層黨組織”。

  三項改革即“住房制度改革”、“後勤服務管理體制改革”和“進一步深化學校內部‘四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自2003年五月份啟動,同年七月底順利完成。按國家有關政策法規,教師住房實行貨幣化、市場化,到目前為止,這在我縣教育系統是唯一實現的學校。後勤服務管理體制改革主要是學校臨街門面房實行公開拍租;將學校食堂分成上下兩個班組,引入競爭機制,績效掛鉤;大宗物品實行招標,公開採購;校請臨時工崗位實行競聘。學校內部四制改革方案在原來方案的基礎上充分聽取教職工意見,經過幾上幾下的討論,做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和修改,使方案更加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透過以上措施,初步實現了“教學常規管理更加規範;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安全工作萬無一失、校園綜合治理及德育工作再上新臺階;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同步甚至超前為教學服務及經費籌措渠道進一步拓寬”四個方面的目標。

  二、 解放思想,注重文化。

  野寨中學誕生於抗日烽火年代,有著獨特的辦學背景和優良的辦學傳統。到過野中的人都知道,野寨中學有著豐富的校園文化教育資源,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唯其如此,野中人才特別強調文化品味,強調在管理中綿綿不斷地輸入文化元素。

  第一、 注重物態文化建設,讓校園處處閃現文化的光輝

  一是注重學校歷史文化的歸集,讓歷史告訴未來。我們請園林建築專家編制了“景忠園”建設規劃,對校園內的抗日陣亡將士墓、忠烈祠、景忠廳等省級重點保護文物集中修繕整理,使之成為更加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最近,我們又投資近百萬元建成野寨中學博物館,它將對學校的歷史進行集中陳列和展示。在野寨中學學校文化建設程序中,學校博物館將是一項標誌性建築。

  二是注重現代傳播手段的引入,讓農村中學的校園也瀰漫著現代文明的氣息。校園網路讓學生感觸外面的世界;校園閉路電視使學生每週週六都能觀賞一部文化大片;校園廣播系統使優美的輕音樂飄蕩在校園的上空;音樂教室數萬元一套的高階音響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展歌喉的機會。網路讓校園更精彩,藝術讓校園更溫馨。我們的校園讓農民的孩子品賞到了現代文明帶來的清新與快樂,他們衣著也許依然簡樸,但他們的舉止、談吐和氣質因此會變得高雅。

  三是注重建築文化的刻畫,讓掩映于山谷翠微之間的朱樓畫棟都能透析出人文之美。莊重典雅的教學大樓,依山面水的建築群落,小巧玲瓏的曲拱石橋,精巧怡人的樓臺亭閣,造型多樣的文化牆,這些大大小小的建築,我們在造型風格佈局乃至色彩的選擇上都要著意思考;點綴於校園不同區段的文化廣場和各式園林小品與優美的自然環境相映成趣。不同時段師生們三五成群,徜徉其間,或暢談、或小憩……文化對於人心靈的'陶冶就這樣“潤物無聲”。

  第二、加強軟環境建設,讓人的精神綻放文化之光

  傳承歷史,張揚特色

  作為一所為紀念抗日陣亡將士而建的學校,“愛國、報國”自然是學校文化的精神核心,是野中校園文化中最鮮明的特色。我們製作了校園文化專題風光片——《青山忠骨,永式斯人》來彰顯愛國志士的浩然正氣,以激後人。新生入學都要觀看這些影視資料並實地參觀,這是他們入校的第一課。

  野中人這幾年做的一件大事,便是在總結學校的建立、起步、發展幾十年的風風雨雨走過的歷程中,逐步形成的自己的辦學特色與文化特點,結合學校的現狀及教育發展形勢,透過反覆徵集、師生討論,進而交由教代會透過,將之提煉成學校的教育哲學、校訓、 校風、教風、學風,系統地闡釋了野寨中學的辦學思想與追求目標,從而進一步引領著學校的文化建設,引領著學校前進的方向。

  立足實際,凸現創新

  校園文化建設不僅要傳承歷史,更要創新文化,賦予學校文化時代色彩。我們樹立“以文化立校,以法紀治校,以名師興校,以科研強校”的辦學理念,調整和完善了學校的管理策略。根據辦學理念與辦學思路,學校德育工作、教學工作、後勤工作出臺了科學規範的管理制度,《野寨中學管理工作手冊》篇目208條。並建設起與之配套的機制合理、科學系統的管理文化。

【新課程實驗背景下學校管理工作情況彙報】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