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工作彙報> 彙報課《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彙報課《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彙報課《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

  彙報課《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一

  一、抓主線,破難點

  因為課文是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的,所以我決定還是帶領學生抓好情感主線,逐層深入探究。緊緊抓住這條線索,引領整堂課的教學。首先抓住“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這條心理變化的線索,先找出詞語,初讀感知“我”的心理變化,然後再順著文理,以讀為主,讀中感悟“我”的心理變化。就這樣,一條主線貫穿整課的教學,做到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讀中體驗,突出學生的主體感受。在隨“我”的情感變化起伏中,學生“入境始親”,層層深入,與文字自然對話,內化感悟,共鳴共振。這篇課文還有一條主線,就是剪枝,冬進桃園和夏進桃園,確實和剪枝有關係,那春進桃園和剪枝有沒有關係呢,粗看好像是沒有關係,剛開始在備課的時候也只是停留在“美”字上,包括試上的時候也是這樣的,但是實際上這一部分也和剪枝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如果不剪枝,桃園就不可能這麼美這麼有生機,桃花能開的這麼美,靠的是什麼?這個問題一問,就能把“剪枝”這條線也串起來了,兩條主線,一明一暗,相得益彰。

  那麼如何突破難點呢?本文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在品讀中理解感悟“剪枝的學問”,因為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概括性地總結出一個道理,確實不容易。為了突破這個難點,讓學生能讀懂剪枝的學問,並能進行概括性地表述,我在教學中進行三次鋪墊,巧妙搭設三個階梯。第一次是在讀王大伯的話時,引導學生知道剪去的是“只吸收營養,不結果實的枝條”;第二次是在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後,將之前將信將疑的想法改用肯定的語氣來說,即“剪去那些只吸收營養不結果實的枝條,來年就能長出更多更大的桃子。”第三次是回顧王大伯的話,同桌討論,剪枝的學問是什麼,這樣,學生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剪枝的學問,也學會了表述。同時,透過拓展,懂得的道理也更深刻。這樣給學生巧妙地架設三個階梯,體現理解的層次性。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由感性到理性,由點到面。學生對“剪枝的學問”有個全面立體的感悟理解。

  二、讀中悟、悟中導

  這節課“讀”貫穿始終,但不是沒有目的的讀,每次讀都有具體的目的。如:王大伯為什麼要剪枝?帶著問題自由輕聲地讀,避免了學生漫無目的,又能使學生更快地圍繞問題、解決問題;又如:看到王大伯和幾位叔叔正在剪枝,我為什麼會疑惑?這是感悟邊讀。

  我對學生讀課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讀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體讀,個別讀,老師讀、學生讀,大聲讀、默讀……等等。不同形式的讀也是有不同的功能。默讀有利於對文字的揣摩;出聲朗讀能加強感受、增強記憶;指名朗讀可以給對文字有不同感悟的學生施展個性的空間;自由朗讀可以讓學生很好地感受文字,品味語言。集體朗讀有增強氣勢、激發共鳴的功能;教師範讀對學生不僅有示範作用,而且有激勵作用……比如王大伯剪枝的原因,讓學生在默讀中找出具體的詞句,學生透過細心揣摩都能找到有關句子,產生體驗;再比如,“啊!果樹上結滿了又大又多的桃子”這句,我採用了集體讀,在朗讀中作者又驚又喜的感情。“剪刀飛舞”這四個字我採用了自主讀,著重表現出了王大伯剪枝的熟練。

  當然,課堂教學中也存在許多不足,“剪枝的學問”是什麼,我想:從文字上升到哲理還是有一定的高度和難度的,而我可能在教學道理時太快,太激進了,其實我可以在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之間搭一座橋樑,讓所有學生順利地跨過這道鴻溝。其次這節課上我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過多,學生難以接受,評課的`時候老師們也都跟我指出,一節課上只要滲透一兩個學習方法即可,真正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課雖然上完了,思考卻在延續,努力還將繼續……

  《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二

  本文記敘了“我”在桃園看剪枝並瞭解剪枝的原因,啟示我們:“減少”是為了“增加”;生活處處有學問,我們要做有心人,我們必須留心周圍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學習。

  文章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以“我”“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的心理變化為線索,以輕鬆活潑的筆調娓娓道來。最後,“我”的感悟寫得含蓄蘊藉,雖未一語道破,但給了讀者回味揣摩的空間。

  我上這一課時是抓住“我”的心理變化這條明線(即書後第四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感覺這樣上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的。檢查完字詞掌握程度後,我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閱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在生生、師生的交流互動中探究。接著,在精讀課文時,注重引導學生透過對關鍵詞、句的朗讀、品析,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體驗,激勵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促進學生在回味品析中領悟到課文內容中蘊含的道理;並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去思考、發現和探索,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

  這篇課文在我看來,“減少”是為了“增加”蘊含著深刻的哲理,甚至是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禪機”。在備課時我就比較為難到底把學生引領到哪一步,如果只講課文中浮在表面的意思,那對學生是一種損失;講得深一點,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不大可能領悟得到,但是也許會觸動他們的靈感。我也看了別人的設計,有的比較發散,放開來讓學生談談從課文裡受到了什麼啟發,這對學生來說要簡單一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學生的答案是豐富的。但是我想了想,我們的教材中不乏啟示學生要仔細觀察,處處留心的課文,也不缺教導學生勇於探究的文章,但是像這樣一篇,蘊含著“有‘舍’才有‘得’”的人生智慧的課文真是絕無僅有的,——至少在我教過的課文裡是這樣的。所以我決定在深度上拓展一下。於是我在學完課文後擴充了一個《“捨得”的故事》,透過這個故事中蘊含的哲理促進學生對課文中:“減少是為了增加”的道理的理解。結果也在預料之中,學生能有所感悟,但理解不夠深刻。不過,我認為,對孩子們來說,現在還不能完全明白這個道理,但隨著他們漸漸長大,人生的經歷越來越豐富,也許有一天,他們會想起我們曾經上過的這堂課,想起有‘舍’才有‘得’的道理。

  在教學之前,由於不允許見學生,造成我對學生情況估計錯誤,有損於本節課的教學效果。我校學生本課早已授完,因此,我在試講時學生駕輕就熟,對於文字的理解比較輕鬆,其中的道理和我設計的拓展內容的理解也比較到位。但是,在本節課授課前2分鐘我見到要上課的學生後,我才發現他們不但沒有學這一節課,而且沒有預習,甚至連課文都沒有讀過,是一篇完全陌生的文章,因此我立刻調整了我的一些教學環節的設計。捨棄了對一些心理方面的深挖環節。其實在教學過程中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感受王大伯是名不虛傳的種桃能手”,從開頭的“初聞大名”到“目睹剪枝”,最後他的話得以驗證,“我”也心悅誠服,很多細節都與“王大伯是名不虛傳的種桃能手”這句話暗合。在教學的分析過程中,我也注意了這條線的引導,但由於時間的關係,不是很明顯,朗讀的也不夠充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意如何在文字與拓展之間協調,使二者互相融合,以加深學生理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方面的研究。

【彙報課《剪枝的學問》教後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