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圖形影象/多媒體> 淺談漢語國際推廣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策略的論文

淺談漢語國際推廣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策略的論文

淺談漢語國際推廣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策略的論文

  論文關鍵詞:漢語:國際推廣;多媒體:教學資源

  論文摘要: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建設應整合所有能整合的優勢力量,從漢語推廣的整體著眼,統籌規劃,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凸顯“實用性”“國際性”“系統性”“趣味性”;“現代化”“多樣化”“立體化”“特色主題系列化”,以用於孔子學院的教學資源為重點,以漢語成語為切入點,建設多媒體教學資源,以保證有效的服務於漢語國際推廣教學工作。

  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建設,是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個重大的基礎性系統性工程,必須深入研究、系統謀劃、科學設計、精心開發。應特別注重漢語國際推廣的實際需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凸顯“實用性”“國際性”“現代化”,以保證有效的服務於漢語國際推廣教學工作。

  一、漢語國際推廣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意義

  新形勢和新教學任務都表明當前我國的漢語推廣教學資源承待開發。為了儘快解決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加快漢語教學資源的研究與開發是目前的首要任務。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的研究和開發要整合所有能整合的優勢力量,聯合全國乃至國際範圍的同仁,從漢語推廣的整體著眼,統籌規劃。一是教學資源體系的完善,要涵蓋各種語種、各階段、各行業和各教學環節;二是前瞻性和指導性,能夠把握全球漢語國際推廣工作的關鍵,制定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標準,指導孔子學院使用規範、科學的教學資源,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建設,實現資源的共建和共享;三是圍繞教學資源的建立和使用,建立漢語國際推廣教師發展平臺,啟用教學和學術研究評估體系,帶動世界範圍內漢語教學和推廣的科研工作。

  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應有準確的理解與定位。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是指直接服務於漢語國際推廣教學工作的可以廣泛使用、反覆利用的各種資料、設計、工具等等。它大大突破了過去的“教材”概念,具有多型別、多載體、容量大、使用方便靈活等特點。從單純的“教材”概念到“教學資源”的提出,這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提法或術語的變化,而是教學理念和教育觀念的轉變。從內容上講,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應具有充分的廣泛性和豐富性,應囊括教學有用的一切資源(包括語言的、文化的、教學設計的等);從功能上講,應該能服務於教與學兩個方面,能滿足整個教學過程的需要和不同物件的需要;從效能上講,應具有靈活性和再生性,能根據不同需要進行不同組合;從形式上講,應多型別、多載體,不拘一格。簡而言之,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應能滿足漢語國際推廣教學的一切需要。

  二、目前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對外交往的擴大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國對漢語學習的.需求急劇增長,這種需求已經從學術和教學領域走到民間以及xx層面,擴充套件到經濟等各個領域,已經形成學習漢語和中華文化的熱潮。但與此不相適應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表明,目前漢語國際教育教學力量弱、底子薄。除了師資嚴重缺乏之外,教學資源也嚴重匾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種類單一。漢語國際推廣主要是在海外開展漢語教學,其教學物件千差萬別,有國別差異、語言差異、文化差異、職業差異、年齡差異、學習目的差異等。已有資源基本上侷限於教材和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參考資料,缺乏針對不同物件、不同需要的特種教學資源。

  2、形式單調。現有的教學資源以紙製教材為主,輔以視聽材料,缺乏多媒體網路產品,遠遠不能滿足漢語教學的時代需要,不利於提高教學效果,不能適應遠端教學。傳統教材的模式固定,體例單一,靈活性差,難以適應當前漢語學習者需求分散、個性化強的形勢。

  3、功能單一。當前出版的教學資源主要是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缺少具有媒介功能、文化交流功能和激發學習動機的各級各類資源。就教與學來說,絕大部分教學資源是適應於教的,方便學生自主學習的很少。適用於教的資源也通常使用面窄,沒有再生性,不能夠自由組合生成不同的教學資源。

  三、漢語國際推廣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策略

  1、教學資源應突出適用性。漢語國際教學和推廣應該根據使用者的特點,將教學資源建設成一個學科體系,使其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推廣漢語是讓外國人自學漢語或者跟著老師學習,教學物件是在中國的外國人以及教這些外國人的教師,與教來中國的留學生不完全一樣。教學資源所服務的物件,如果是教師,就要涉及教師的母語是漢語還是非漢語,是否熟悉現代教育技術,老師教授的課程以及物件又是什麼等問題;如果是學生,學生的母語是什麼?學習興趣是否濃厚?外國人有不同的漢語水平,也有初級、中級、高階的分別。另外,外國人有不同的職業、信仰和習慣,他們會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和目的。只有真正觸控到外國人的興奮點,瞭解他們為什麼學習中文,瞭解他們的國家和xx在相關方面的態度和政策,有的放矢地推廣漢語,才能讓他們覺得學有所用。在這個基礎上,再引導外國人進一步瞭解中華文明和系統學習漢語。

  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建設,還應深入調研,及時掌握各國的政策動向,跟蹤歐盟語言標準、美國21世紀外語標準等。瞭解外國人學習漢語以及漢語教師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基本要求,以此為基礎,再進行系統的教學資源研究和開發,包括個性化教學資源和綜合性資源。個性化資源是指適用於不同物件的資源(如不同的教師、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語種等資源)。綜合性資源是指能適應各種教與學需求的資源,包括學生可以自主選擇的具有廣泛適應性的資源。一方面,每個人都是區別於他人的個體,資源建設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個性化”到每個個體;另一方面,也沒有“萬能”的綜合性資源能滿足所有的需求。因此,一切應從實際出發。

  教學資源建設還要兼顧個性和共性,要達到很好的適用性,也要控制成本。解決方法之一就是要注重教學資源的多功能性。同樣的資源,教師可以根據需要用於教學實踐或者理論研究,可以透過選擇和組合用於不同教學物件或者課程。

  2、教學資源力求多樣化。目前漢語推廣教材匾乏,尤其是能適應國外漢語教學需求的少之又少。

  (1)系統性。明確教學資源是一個科學的體系這一基點,各教學資源之間是相互聯絡、相互補充的。最終建成的教學資源系統應該是一個層次分明、功能完備的有機體,而不是雜亂無章的混合體。教學資源建設的成果也應該是教學產品成果和學術研究成果的結合體,既要為從事漢語國際推廣的教師提供豐富而實用的教學資源,又要注重總結和推廣教學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理論與經驗,一方面注意吸收己有的漢語本體以及對外漢語教學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更加註重對漢語國際推廣的新問題的研究,突出“國際”和“推廣”。

  (2)立體化。採用紙本、網路、課堂課件、學習軟體等不同形式的教學資源,並輔以配套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彌補單純的教學方式所帶來的問題。目前,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路優勢,為適應不同水平、不同目的的使用者的需求,開發具有實用性、整合化和個性化的各類產品。

  (3)特色主題系列化。注重挖掘語言中凝聚的中華文化,開發適用於各種主題的漢語文化體驗是培訓需要的專題性教學資源。例如儒家文化、三國文化、楚文化、武當山道教文化、神農架等主題,內容包括漢字教學、基礎口語、唐詩宋詞、文化知識、服飾文化、茶藝、特色小吃、絲綢之路、瓷器、中國古典園林、特色旅遊觀光等(專題活模組)。除了日常交際用的常規教材外。還應該開發適應主體的教師用書、特色教材和自學教程。

  由於漢語國際推廣與在國內進行的對外漢語教學具有完全不同的語言環境,因此在相關教學資源的設計中必須儘量為學生模擬出漢語的交際環境,這種模擬應是全方位的,既有為課堂學習設計的教學軟體,也有為學生課下休閒、娛樂設計的軟體(如電腦遊戲、影視、歌曲等),讓學生即使身在國外也能“浸潤”在漢語的語言環境中。

  文化教學內容除了中國傳統文化外,還應該包含中國當代文化,尤其是和西方文化碰撞後產生的新內容。文化,可以理解為狹義文化,也可以理解為廣義文化。就外國人而言,不僅對傳統、古色古香的東西感興趣,更想了解現代的中國和中國人。對於某些想到中國來體驗或與中國有不同聯絡的人而言,更想知道中國目前的狀況。特色主題也可以增加當代中國的介紹,甚至細化到具體的行業,如中國教育、神奇的中醫、中國改革開放30年等。

  (4)趣味性。寓教於樂,採用外國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做到這一點,前提是要進行充分的調研。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既要有體系性、正確性,又要兼顧生動有趣,是非常現實的問題。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要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自學能力,提供豐富、有趣的自學條件,包括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生動而有序的學習資源。使用者擁有學習的主動權,可以高度自由地控制學習的方向、內容、進度。例如,透過學習在現代生活場景和語言環境中演繹的成語故事和應用例項,使用者能夠正確理解成語的含義,並在實際交際中恰當的加以運用。針對海外漢語師資匿乏的特點,開發針對海外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測試軟體很有必要,比如利用語音識別技術開發漢語語音糾錯以及測試系統,利用文字識別以及影象識別技術開發漢字書寫練習以及測試系統等,還可以大量開發網路學習系統。類似軟體的開發既能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又能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有利補充。

  3、正確處理語言教學資源和文化教學資源的關係。漢語國際推廣的任務不僅僅是對外漢語教學,而且還要在全球範圍內弘揚中華文化。教學資源建設必須兼顧二者。

  語言教學是文化教學的重要部分,語言反映和記載著文化。從一定角度看,語言教學又是文化教學的基礎,不掌握語言則很難深入全面地瞭解文化。語言教學資源主要是涉及漢語的文字、語音、詞彙、語法和語義等知識,著重於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文化教學資源則介紹中國社會的歷史、經濟、法律、風土人情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側重於讓學生全方位地瞭解中華文化,從而加深對中國的瞭解。目前的漢語國際推廣教學資源存在語言教學資源與文化教學資源脫節的問題。實際上,語言教學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文化知識,文化教學也常常以特定的語言材料為依據和載體。所以語言教學資源和文化教學資源要統籌建設,要考慮二者的差異性,同時要考慮二者的交叉性和互補性,考慮在不同語言教學(文化)階段引入文化(語言)知識的難易程度和教學方法等問題。

  4、重點抓住“兩點”,滿足漢語學習者的需求,實現“快樂學習、學習快樂”的教學理念。

  (1)突出重點。教學資源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有全面細緻的設計,又要有輕重緩急的權衡。突出的重點是用於孔子學院的教學資源建設,拓展充實“漢語學習國際網站”“網上孔子學院”“廣播孔子學院”之類的教學平臺,彙集國內優質教學資源,更好地滿足世界各地漢語學習者的需求。

  (2)找準著眼點。從細微處著手,精雕細刻,深挖內涵,找準突破口。漢語成語可作為突破口。漢語成語是固定短語,是漢語詞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音、語義、語法方面具有特殊性;也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具有傳承文化的功能;集中體現了漢語以及漢民族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資源。透過對漢語成語文化資源的系統整理和研究,構建漢語成語的教學資源,進而建立與漢語知識與技能教學相匹配的教學系統。該教學系統具有系統性、靈活性和生動性的特點;系統性是指他自成系統,有教學梯級,又將文化、漢語知識與技能的教學相結合,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和級別的教學需要;靈活性是指它有多種分類,既可以按語言單元編排,也可以按文化專題編排,可以適應不同教學的需要,可以成為其他教學內容或方式教學的輔助資源;生動性是指本成果突出現代化和故事化手段,努力實現“快樂學習、學習快樂”的教學理念。

【淺談漢語國際推廣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策略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