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絲綢之路的優秀評課稿

絲綢之路的優秀評課稿

絲綢之路的優秀評課稿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下午,我來到湖中第四中學教育集團聆聽了年輕的張老師的《探尋絲綢之路》這一探究課,感到受益匪淺,特總結如下:

  一、開場略

  二、從教師本身的素質來看:

  語言親切、教態自然。永遠的微笑像暖暖春日,為膽怯的學生鼓起學習探究的勇氣和信心,好幾個學生在怯生生地站起來,靦腆地回答老師問題的時候,是老師的微笑感染了羞澀於回答的學生,我聽到學生的回答因此變得響亮了,不敢回答問題的學生,手臂升得又高了一點,越上到後面,孩子們的笑臉越燦爛,就像看到了豐收在望的紅石榴一樣喜悅,課堂氣氛因此活躍輕鬆,水到渠成,體現了一個年輕老師沉穩嫻熟的課堂駕馭能力,令我這個老教師感慨,後生可敬! 從教學過程來看: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流暢,教學環節緊湊。

  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凱撒大帝為何穿得上中國的絲綢衣服?”提問,緊扣本節課的中心和主題,又巧妙地連結上同時代的漢朝中國,即絲路開創的那個年代,可謂構思精巧,縝密之至,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瞭解的興趣,又有效地複習了學生已有的關於張騫通西域的歷史,可謂一舉兩得。開頭費思量,巧把課來導!緊接著從絲路之遠-----絲路之通------絲路之盛,三大版塊入手,用演繹的手法,富有邏輯的設計,將三大版塊順理成章地一一呈現出來,既符合歷史事件認知的規律,是怎樣?怎麼會這樣?會怎麼發展?又綜合了各種歷史學習的多種教學資源,即歷史地理地圖、古籍摘錄、文物圖片、現代歷史專家的研究成果,使學習過程內容充實,形式多樣,學生喜聞樂見,最後用簡單明瞭的.板書加以小結,化繁為簡,匠心獨到!

  三、 從教學方法上來看:

  注重學法指導,各有側重,絲路之遠版塊側重讀圖學史的方法指導,從圖的整體到區域性,從方位到圖例,耐心細緻地教學生一一關注,自然得出學習成果,如從地形圖和絲路圖的對比中,得出絲路漫長艱難,從絲路圖和亞洲政區圖的對比中,發現絲路和今天哪些國家相關;在絲路之通中,注重引經據典,但不忘從學生實際出發,即時加括號內註釋,讓學生在現有水平下輕鬆讀懂,理解得出問題的答案;在第三版塊中,偏重文物悟史,用墓磚壁畫,形象生動展示絲路沿線古時百姓的生活、生產場景,讓學生在感性認識中,加強對絲路之盛的理性思考,而且不時提醒學生如何觀察,怎麼發現歷史資訊,一堂課講三種潛移默化中滲透到學生的課堂學習中,可見張老師的用心之至。

  四、 從教學目標來看:

  三維目標自然達成,透過對地圖、文 言文、壁畫的觀察、閱讀、鑑賞,完成了對學習方法的訓練,在三大版塊的學習中,絲路的起點和終點,經過的地區和國家,絲路的艱難和漫長、絲路的積極影響和對歷史的貢獻,學生一目瞭然地掌握了這些基本的知識和分析理解的技能,最後油然而生對開拓者的敬佩,對絲路繁榮影響巨大的認可,感受和平對發展重要意義。不用過多的教說,只要在歷史圖、文的觀察和思考中,就可以深深地印入學生的腦海裡,這是歷史教學的獨特性,此時無聲勝有聲!

  五、 從教學評價來看:

  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注重對發言學生的評價,而且以鼓勵肯定為主,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所以學生在這種激勵性的評價影響下,課堂發言的學生表情越來越輕鬆,聲音越來越響亮。要是能從個體到整體都能關注,及時給與恰當的多樣化的激勵性評價,那麼也許敢於發言的學生可能更多!

  六、 商榷之處:

  一、是否可以從學生實際水平出發,設計更加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習。

  二、是否可以適當調整三大版塊的學習時間,使後面版塊的學習更加充分。

  三、是否可以挑選絲路和地形都具備、絲路和行政區劃都具備的綜合性地圖,使學生更加一目瞭然。

  四、是否在壁畫鑑賞時,設計更細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從易到難順利得出結論。

  感謝張老師的奉獻,百忙之中為我們帶來了這次學習和欣賞的機會,好課無止境,關鍵是落實學習目標,師生和諧,快樂學習,讓我們一起努力!

【絲綢之路的優秀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