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用數學教學實錄與評析

用數學教學實錄與評析

用數學教學實錄與評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需要透過計算來解答,進一步鞏固20以內的加、減法,感受數學的工具性作用。

  2.經歷用加法和減法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一個問題應具備的條件,初步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初步懂得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並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3.在學習活動中,使學生體驗到解決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新性。

  4.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態度以及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初步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例3主題圖、“做一做”插圖)、練習卡紙、評價用的“智慧星”等。

  教學實錄: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春天來了,小草綠了,花兒開了,公園可美了,老師想帶同學們去公園玩,大家願意嗎?

  (評析:採用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由教師談話匯入新課的情景圖。這樣安排既利於學生立即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又可以節省不必要的時間,為下面的學習創設更有利的時空。)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把握重點,整體感知。

  (1)課件顯示。電腦出示“公園圖。”

  (2)觀察提問。

  師:瞧,多漂亮,多熱鬧的公園呀!仔細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麼?

  (3)學生髮言。

  生1:我發現公園裡有高大的樹木、綠油油的草地還有許多小朋友在做遊戲。

  生2:我發現有的小朋友在捉迷藏,有的小朋友在丟手絹,還有的小朋友在踢足球。……

  (4)師小結:大家觀察得很認真,說得也很好。公園裡真熱鬧,讓我們先來看看這邊的小朋友在玩什麼遊戲?

  2.分步引導,循序漸進。

  (1)解決“捉迷藏”圖中的問題

  ①出示“捉迷藏”圖

  ②引導觀察提問。

  師:仔細觀察一下,玩捉迷藏的有幾個人?(13個人)

  你們平時是怎樣玩捉迷藏的?(有的找,有的藏)

  找的有幾個?(6個人)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什麼問題?(藏起來有幾人?)誰能把這道題中的數學條件和問題連起來說一說(課件顯示並板貼)

  ③引導列式、說算理。

  師:應該怎樣列算式?為什麼用減法?怎樣算?

  ④小結:像剛才這道題,只要知道兩個條件,就可以提出一個問題。也就成為一道完整的應用題了。同學們,我們已經參觀了捉迷藏的遊戲,又為他們解決了一個問題,真厲害!其他小朋友在做什麼遊戲呢?大家想知道嗎?

  (評析:第一個圖採用在教師的引導下藉助情景圖,邊觀察邊提問邊補充的方式,給出條件問題完備的應用題,讓學生列式、理解算式的意義以及演算法,有利於學生更快地感知解決一個數學問題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2)解決“丟手絹”圖中的問題

  ①出示“丟手絹”圖

  ②觀察:這些小朋友在做什麼遊戲?(丟手絹)誰也來了?(小精靈),他說:“哇!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他們玩得多開心呀!”

  ③比較:從小精靈的話,我們知道了兩個條件,跟剛才的那道題比少了一個什麼?(問題)

  ④討論: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什麼問題?怎樣解決呢?請同學們獨立思考後,再在四人小組裡說一說。(討論時要注意:一個人在說,其他同學要注意聽,等他說完了,再發表你的意見。)。

  ⑤彙報交流評價。哪個小組願意先來說一說,你們提出什麼問題,又是怎樣解決的?

  組1:一共有幾個同學?列式是:8+6=14(個)。還可以列成:6+8=14(人)。

【用數學教學實錄與評析】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