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國小教師年度個人教學計劃

國小教師年度個人教學計劃

小學教師年度個人教學計劃

  一、學情分析

  這一學期我將要擔任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1班2班科學教學工作.三個年級學生不同,有的已經有兩年的科學學習經歷,有的還沒有任何一點學習科學的經驗.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還好教一點.而對於高年級的同學已經有一些基礎性的科學知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原先的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現在卻要改成新的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會不適應.為此必須讓他們認識到科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科學。從而為學生對本學科學習打下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條件。

  二、教材分析

  現在教材是以整套教學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體現比以往教材不同的風格與特點。教材遵循《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順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基礎性的、淺顯的科學活動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主題,同時注重對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的整合。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主要線索構建單元,做到了“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

  為讓學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發展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做計劃如下:

  三、所教年級學生現狀分析

  1 ,所教三年級學生共三個班,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方面可能非常缺乏,動手實驗時,常常是在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計劃有目的的去玩,想出辦法了再玩。因此學生課堂上常常表現的是玩完後,一問三不知,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的科學課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要對學生主動探究科學知識的能力進行專門的訓練,發展學生們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學期中我要從抓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入手,在小製作、小種植、小實驗、小調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結合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合理的運用電教媒體,創造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把科學課的新課程標準落實到科學教學中去,使科學教學進入到一個走進新課程改革的新時期。

  2,所教四年級共有三個教學班,這些學生經過一學年的科學學習,對科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本學期還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絡。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展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3, 所教五年級共有2個教學班, 這些學生經過兩學年的.科學學習,對科學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了解。本學期必須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展兒童的智力,更加註重培養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 目的、重點、難點

  教學目的:從科學課的特點出發,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線索切入到基礎性的、規範的科學探究活動之中。教材主要圍繞“走近科學”、“親歷科學”、“自主探究”三個專題選擇內容,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既注重知識的傳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獨立操作中觀察、思考,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有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志趣和能力。

  重點:《我們怎麼知道》、《天氣與我們的生活》、《水的科學》

  難點:使學生以自主體驗為手段,以科學探究為核心,

  教學的重點、難點:在能力培養方面,主要培養以下幾種能力:

  1、 觀察能力:學習用目測方法觀測風向、風力,用測力計測力。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教給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葉的內部構造。

  2、 實驗能力: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以及做彈力、摩擦力、熱傳導、熱對流、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說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雨的模擬實驗。

  3、 探究能力:學習運用探究的方法,認識水蒸氣凝結的條件,水的三態變化。

  4、 分析綜合能力:學習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認識水的三態變化、水在自然界裡的迴圈及熱傳遞的方式。

  5、 推理能力:學習運用演繹推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認識露、霧、雲、雨、雪、風等天氣現象的成因。

  6、 想象能力: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想象蒸發的本質,葉、莖的內部構造。

  7、 動手能力:學習製作植物動物標本等。

  五年級教材由“微小的生物”、”認識自己”“光與聲”、“物質的變化”、“機械與運動”五個單元組成。

  《微小的生物》單元從最小的病毒開始,再研究細菌,要求知道真菌是既不屬於動物也不屬於植物的一類生物.意識到科學要尊重證據,學會欣賞,平價他人的作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認識自己》單元首先引導學生們瞭解生命世界;瞭解骨骼,肌肉及其作用,瞭解人體的消化,呼吸,血液迴圈的過程.能認識到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光與聲>>觀察光的傳播(直線傳播和反射)特點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運用;接著指導學生認識許多光源在發光的時候也在發熱,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陽光下物體得到的熱與受到的光照強弱有關係,也與物體本身的性質有關係。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震動產生的,知道聲音要透過物質進行傳播,瞭解噪音的危害與防治辦法.

  《物質的變化》單元內容主要包括:一是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質,知道物質的變化有兩大類;物理和化學變化.有的變化可逆,有的變化不可逆.

  <<機械與運動>>.知道利用機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瞭解一些簡單的機械.能進行測量並記錄一個沿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知道描述物體的運動需要位置,方向,快慢.

  教學目的:

  1、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過程與方法技能,如觀察、記錄、簡單實驗等,本冊將引導學生經歷更為完整的探究過程。

  2、透過學習讓學生強調實驗前後的推測、解釋要有充分的依據。

  3、掌握控制變數實驗的技能,並學習實際控制變數實驗。

  4、運用模擬實驗探究自然事物發生的原因、變化及規律。

  5、面臨幾次較長期的觀察研究活動:能用線條、符號、圖畫、文字等方式記錄觀察現象,用柱狀圖、折線圖處理資料,並認識到重複實驗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透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

  五、主要教學活動型別:

  蒐集資訊 現場考察 自然狀態下的觀察

  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製作 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

  科學遊戲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 社群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 科學幻想資訊釋出會、報告會、交流會

  六、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 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列表法 暗示法

  七、基本措施:

  三年級措施∶

  從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入手,以實驗為主,社會實踐為副,力爭讓學生從親自動手實驗,把課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現象運用電教媒體進行再現,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實驗方式加以驗證,並對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思考,寫出觀察報告。同時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的精神培養,及過程的培養。

  四年級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課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課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五年級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閒時間,認真學習科學課程標準、科學教材,認真鑽研科學教法學法,儘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儘可能在課堂上創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採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儘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透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穫。

【國小教師年度個人教學計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