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金融/投資/銀行/保險/財會> 淺論現行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對上市公司投資者的影響的論文

淺論現行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對上市公司投資者的影響的論文

淺論現行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對上市公司投資者的影響的論文

  【摘 要】 在我國現行企業會計準則實施中,收益確認計量觀、會計計量屬性和財務報告目標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對上市公司投資者行為和決策方式等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文章透過對現行企業會計準則實施中這些變化的分析,探尋其對上市公司投資者的影響機理與原因。

  【關鍵詞】 會計準則; 投資者; 實施影響

  一、引言

  會計準則作為資本市場的規則之一,其本質目標是保護投資者利益和對資本市場的投資信心(賀建剛、劉峰,2006),它對於完善市場秩序、促進市場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質量的會計準則是高質量會計資訊的一個重要保證條件(葛家澍,2002),而能否獲取高質量的會計資訊將直接影響到投資者的投資決策。現行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於2007年在上市公司首次實施後,財政部高度重視其在上市公司的執行情況,已連續三年成立會計準則實施情況工作組,採用“逐日盯市、逐戶分析”的方式,對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情況以及企業相關財務資料的變化進行監督和分析,足見國家對這次企業會計準則修訂後上市公司執行情況的重視程度。現行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在其實施過程中,收益確認計量觀、會計計量屬性以及財務報告的目標等傳統的會計理念都發生了本質的變化。這些變化對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造成了較大的影響,這些影響以會計資訊的形式表現出來,進而又對上市公司投資者產生重要影響。為此,本文透過分析現行企業會計準則實施過程中關於收益確認計量觀、會計計量屬性和財務報告目標發生的變化及其特點,探尋這些變化對投資者的影響機理與原因。

  二、收益確認計量觀的轉變對投資者的影響

  從收益的確認與計量角度來看,現行會計準則在其實施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由收入費用觀向資產負債觀的轉變。收入費用觀認為,企業的收益應該透過計算收入與費用之間的差額確定,會計確認與計量應該以利潤表為中心;而資產負債觀則認為應該基於企業資產與負債的變動來計算收益,會計確認與計量應該更加關注資產負債表。現行會計準則實施過程中,收入費用觀向資產負債觀的轉變具體體現在所得稅的計算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長期股權投資對子公司的核算方法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無形資產開發支出、借款費用中符合資本化條件部分可予以資本化,將棄置費用確認為預計負債等諸多方面。

  現行會計準則實施中會計收益計量觀由收入費用觀向資產負債觀的轉變,逐漸引導投資者從單純關注被投資單位的收入費用情況向更加關注企業的資產負債及其變動情況轉變,促使投資者進行理性投資。收入費用觀強調利潤表在企業財務報告體系中的首要地位。然而,由於利潤表存在著收入與費用計量的口徑不同、不能反映企業長期盈利能力等諸多侷限性,投資者對利潤表的過度重視會使企業更傾向於追逐短期的`利益,這也成為企業操縱利潤的主要動機。而資產負債觀本著根據資產和負債的變化來確認收益的理念,使得企業的收益中既包含了當期已實現的利潤,又包含了當期未實現的利潤,是一個“全面收益”的範疇。“全面收益”能夠更真實、更全面地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經營成果,使投資者進行決策時能夠獲取更充分、更適當的資訊,提高投資的收益水平。

  財政部在2008年出臺的《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中,明確要求企業在利潤表的“淨利潤”專案下增設“其他綜合收益”和“綜合收益總額”專案,同時要求企業在財務報表附註中詳細披露“其他綜合收益”各專案的具體金額,以反映企業當期實現的全面收益。利潤表的這一變化打破了傳統收益的披露模式,更加直觀地反映出資產負債觀下所確認收益的種類、金額及其構成情況,便於投資者獲取與全面收益有關的資訊,進行投資決策。

  由收入費用觀向資產負債觀的轉變能夠使投資者更加關注企業資產負債的變動情況。資產負債觀克服了收入費用觀的缺點,防止企業虛增資產、虛增利潤、超前超額分配利潤等短期行為,更有助於投資者對企業進行長期的可持續的投資決策,獲取更加長遠的利益。

  三、公允價值的運用對投資者的影響

  公允價值的運用是現行會計準則實施過程中的一大亮點。公允價值是指熟悉市場情況的買賣雙方在公平交易和自願條件下所確定的價格。在我國,公允價值曾經被允許在企業會計核算中運用,但由於大量出現上市公司藉助公允價值操縱利潤的情況使得公允價值最終被限制使用。近年來,對符合一定條件的資產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是國際會計準則以及多數市場經濟國家會計準則的普遍做法。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形成、完善與發展以及現行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實質性趨同,公允價值的再次運用已成為大勢所趨。

  公允價值是市場中交易雙方公平交易下所確定的價格。採用公允價值屬性對符合條件的資產、負債進行計量能夠真實地反映出這些資產、負債當前的市場價值,這為投資者評估企業價值、把握投資機會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在現行會計準則的實施過程中,公允價值被應用於金融工具的計量、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形成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的確定、投資性房地產的後續計量、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等具體業務。這些業務的共同特點在於,其價值或金額受到市場因素的影響,波動幅度較大。以金融工具為例,企業持有的金融工具多為公開發行的股票、債券以及衍生產品等,它們的歷史成本已經無法真實反映金融資產預期能夠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而公允價值反映了金融資產當前的市場價值,它所提供的會計資訊具有較強的相關性和及時性,與歷史成本計量屬性相比更能滿足投資者決策的需要。從2007年上市公司首次執行現行企業會計準則的情況看,由執行現行會計準則引起的企業年初股東權益變化中,增幅最大的專案便是“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專案。現行會計準則規定這兩類金融資產應該按照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調整年初股東權益。經統計,這一專案所產生的差額涉及454家上市公司,共調增年初股東權益795.04億元,佔2007年1月1日按舊準則編制的股東權益總額的1.92%,佔期初股東權益淨增加金額的比例為79.29%(如表1①所示)。

  由此可見,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與採用歷史成本計量屬性會提供截然不同的會計資訊。毋庸置疑的是,在2007年我國股市整體大幅上漲的背景下,採用公允價值對公司持有的上述資產進行計量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資產的價值,進而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企業的價值。而如果採用歷史成本或其他計量屬性,則會對投資者的決策造成很大的影響。

  單從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本身來看,其在實務中準確的獲取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一旦利用不當,公允價值中就會含有大量人為估計的因素,甚至被舞弊和造假所利用,這些資訊一旦被投資者所獲取,投資者的利益就很可能受到損害,早期對公允價值的禁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歸結於此。因此,現行會計準則對於其實施過程中公允價值的應用採取了十分謹慎的態度,要求公允價值的運用必須符合特定的前提條件。《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明確規定了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採用歷史成本,只有在會計要素能夠取得並可靠計量時才能採用其它計量屬性。各項使用公允價值的具體準則也嚴格限制了其適用條件,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公允價值的“公允”表達,同時也有效地遏制了利潤的操縱,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以投資性房地產準則為例,該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採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後續計量,只有在投資性房地產同時滿足“具有活躍房地產市場”、“企業能夠對其公允價值作出合理估計”等特定條件時才允許使用公允價值。準則同時還規定:企業一旦採用公允價值模式,不得再將其轉換為成本模式。這種做法使得企業在選擇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過程中變得格外謹慎(具體情況如表2③所示),從而有效地擠掉了公允價值中的“水分”,同時也杜絕了利用投資性房地產後續計量模式轉換調節利潤的行為,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

  四、財務報告目標轉變對投資者的影響

  受託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是兩種不同的財務報告目標。受託責任觀認為,財務報告的目的是向資源的所有者如實反映受託資源的管理和使用情況,財務報告應該主要反映企業歷史的、客觀的資訊,強調會計資訊的可靠性。而決策有用觀則認為,財務報告目標在於向會計資訊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的資訊,其核心是提高會計資訊的相關性。

  在現行企業會計準則實施之前,我國財務報告的目標一直強調受託責任觀。但隨著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和會計資訊使用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使得原有的財務報告目標已經不能滿足投資者決策的需要。現行會計準則的頒佈與實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財務報告體系,完善了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提高了會計資訊使用者、特別是投資者的地位。現行企業會計準則要求財務報告的目標在受託責任的基礎上,還必須同時滿足決策有用的需要。《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資訊,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的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在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38項具體準則中,30項確認計量準則規定了企業應當向投資者披露的與該準則有關的資訊,8項報告類準則直接對企業所提供的財務報告作出要求。這表明,現行企業會計準則將保護投資者利益、滿足財務報告使用者資訊需求放在重要位置。這將使投資者獲取更多有助於投資決策的會計資訊,從而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提高投資者投資的積極性和持續性。

  從遼寧省部分企業的總會計師對企業實施企業會計準則的反饋情況來看,在被調查的總會計師中,有84.62%的總會計師認為,現行會計準則所提供的資訊對於外部投資的決策有很大用處。另外有78.57%的總會計師認為,現行會計準則的實施提高了會計資訊的相關性。具體情況如圖1、圖2所示。④

  五、結語

  現行企業會計準則在上市公司實施已有四年的時間。四年來,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在我國實現了平穩的過渡,得到了有效的實施,經濟效果也得到了明顯的體現。現行企業會計準則摒棄了原有會計準則中的一些弊端,它的實施大大改善了會計資訊的質量,把保護投資者的利益放在了一個重要的位置,更加有助於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同時,現行會計準則也在推動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應該注意到,現行會計準則的實施也給我們帶來了一系列新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將直接關係到企業會計準則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值得進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賀建剛,劉峰.司法體系、會計準則導向與投資者保護:一項案例研究[j].會計研究,2006(11).

  [2] 葛家澍.關於高質量會計準則的幾個問題[j].會計研究,2002(10).

  [3] 劉永澤.從新會計準則體系看會計理念的更新[j].財會學習,2008(3).

  [4] 財政部會計司.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3號[j].

【淺論現行企業會計準則實施對上市公司投資者的影響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