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批判性思維與國中生物教材教學的探討

批判性思維與國中生物教材教學的探討

關於批判性思維與中學生物教材教學的探討

  批判性思維與中學生物教材教學

  我國正在深化的高中課程改革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整個高中課程設計的出發點和歸宿。高中生物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也將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為目標。在學生髮展的核心素養體系中,批判性思維(或理性思維)是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因此,有必要探討批判性思維與中學生物教材和教學的聯絡。

  1.什麼是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譯自英文中的critical thining。鑑於“批判”一詞在中文中的含義有特指,有學者提出應翻譯為審辯式思維或思辨能力,以顯示批判性思維不等於批判和質疑。20多年前有學者給批判性思維下定義為:對於決定相信什麼、決定做什麼而進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維[1]。近些年來,關於什麼是批判性思維的討論仍在繼續:批判性思維是指做出有目的、自我監督的判斷過程;目的是就觀點和行為構建一個合理且公正的判斷;自我監督是自我監控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以及發現錯誤和進行更正的能力[2]。簡而言之批判性思維就是理由充分、邏輯嚴密的反思判斷。批判性思維已經很難和我們以前常說的理性思維劃出明顯的界線。在我國,當前許多網路爭論中出現的未審視即接受、無理由卻懷疑、無證據就批判都不是批判性思維。輕信與盲從,包括輕信權威、盲從大眾,也包括輕信自己的經驗,盲從自己的判斷而不會自我反思和校正都不是批判性思維。可以說,批判性思維是目前我國公民素養中的一個短板,亟待加強。

  2.批判性思維的內涵:能力+願望

  批判性思維,包括如何講道理的一系列技能,也包括願意講道理的意願,它實際上包括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的願望兩個方面。

  2.1 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需要哪些核心技能?

  批判性思維的核心技能:判斷資訊是否恰當;區分陳述的理性和情感;區別事實和觀點;辨識證據的不足;洞察論證的陷阱和漏洞;獨立分析資料或資訊;識別論證的邏輯錯誤;發現數據和資訊與其之間的聯絡;處理矛盾的、不充分的、模糊的資訊;基於資料而不是觀點建立令人信服的論證;選擇支援力強的資料;避免言過其實的結論;識別證據的漏洞並建議收集其他資訊;知道問題往往沒有明確答案或唯一解決辦法;提出替代方案並在決策時予以考慮;採取行動時考慮所有利益相關的主體;清楚地表達論證及其語境;精準地運用證據為論證辯護;符合邏輯且言辭一致地組織論證;展開論證時避免無關因素;有序地呈現增強說服力的證據[3]。

  2.2 論證是批判性思維的核心

  論證是用以支援某種觀點或思想的一系列斷言或陳述[4]。呈現出來的論證,包括理由+論斷。

  論證的理由有兩種,一種叫證據(evidence),可以是事實、研究成果、統計數字、個人經驗等;另有一種叫呼籲(tivatinal appeals),它訴諸讀者自己的價值、信仰或觀念[5]。“社會共識”等在關於社會公共事務辯論時可以是論證的理由。在進行科學論證時,理由主要是證據,特別是來自於科學觀察、科學實驗所獲得的科學事實。

  論斷是根據理由得出的結論。

  論證的方式上,有歸納和演繹兩大類。歸納是從個別事實概括出一般原理。分完全歸納和不完全歸納兩大類。科學研究中常用不完全歸納法。在生物學教學中,也常用不完全歸納法。演繹是從一般到個別的推理。三段論是演繹推理的主要形式。

  科學論證的典型模式

  論證時常見一些論證謬誤,典型的有:大家都這麼認為、歷來如此、訴諸恐懼、訴諸權威、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混淆相關性與因果、偷換概念、錯誤類比、非此即彼、隱藏不可靠的假定、迴圈論證、滑坡謬論等。

  2.3 批判性思維的願望

  批判性思維的願望,主要有好奇心,有求知慾;相信合理調查的過程;相信自己的推理能力;思想開明地對待不同的世界觀;靈活地考慮其他備選方案和觀點;理解別人的觀點;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偏見、思維定勢和自我中心傾向;謹慎地判斷,適時地做出判斷或改變判斷;留心可以運用批判性思維的機會。

  3.中學生物教材教學中的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能力和願望,是忘卻知識後還留在頭腦裡的素養,它的重要性超過很多具體瑣碎的知識。高中生物課程標準中所列出的4方面學科核心素養中,有一項是理性思維。生物學所研究的生命系統,是非常複雜的系統,其中的因果關係往往是非線性的,揭示現象背後的本質需要積極調動批判性思維。因此,對於中學生物學科來說,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也是它的重要任務。

  雖然在2014年開始的高中課程標準修訂才將批判性思維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近十多年來出版的人教版初中和高中生物教材中,已經有不少體現批判性思維培養的內容。比如,有顯性化的“批判性思維”旁欄,有以批判性思維技能訓練為主的.“技能訓練”;在很多的科學史介紹、探究活動的指導等方面,批判性思維也滲透其中。十多年來的生物課堂教學,體現批判性思維的教學也不鮮見。這些都是面向未來的中學生物教材、教學中,做好批判性思維教學的基礎。面對新的要求,未來的中學生物教材教學在培養批判性思維方面,需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3.1 中學生物教材教學中發展批判性思維的基礎──必要的生物學知識

  批判性思維的形成,需要以基本知識為支撐。當前,社會上很多人對轉基因的非理性恐懼,與對轉基因技術的誤解有關;對進化論的無證據否定,也和不瞭解進化論有關。我們也需要注意到,知識的積累不必然帶來素養的發展,僵死的生物學知識的積累對批判性思維的建立並沒有益處。依託知識但不止於知識,而是以知識為載體發展素養。

  什麼知識是發展核心素養的依託?對於學生來說,讓他們形成理解生命世界、理解生物學必需的基本概念,並由此建立生命觀念和生物學基本觀點,是今後遇到有關生命、生物學的問題時可以運用批判性思維的必要基礎。理解生命包括理解生命是什麼、生命活動怎麼運轉、生命為什麼會這樣3個問題;在建立理解生命概念的過程中,學生透過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提高科學探究能力,透過概念網路化的過程中領悟生物學思想,並由此達成對生物學的理解[7]。在此基礎上,作為自然科學的生物學,進一步引導學生建立生物學概念與科學通用概念的聯絡,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運轉與規律。

  3.2 批判性思維訓練方式──更加註意情景化、綜合化、系統化

  批判性思維難以透過灌輸、死記硬背而建立。在真實的生物學問題情景中,思考、解決問題,是訓練批判性思維的有效途徑。因此,設計合適的問題情景,是教材和教學需要特別重視的。中學生物教材教學中,訓練批判性思維的情景,需要與所學知識內容結合,精選生物學事實、現象。這些事實、現象,或者以科學事實(來自科學史或來自科研報告);或者來自日常生活中與生物學有關的問題。教材個別章節,或者某個學習單元的教學,可以考慮用有內在聯絡的情景串聯,將概念建構、思維訓練融合在一系列的情景之中。

  批判性思維難以透過一兩次訓練就形成,因此,需要有綜合、整體的訓練。從教材編寫的角度看,需要在實驗教材的基礎上繼承創新,在探究、實驗、課文敘述等處滲透批判性思維技能的訓練。在科學實驗、探究活動中,更加註意引導學生理解證據的作用,更加強調合乎規範地獲取證據,評價證據,並運用證據和邏輯去質疑、辯論;在概念形成過程中,要更加有意識地滲透歸納、演繹的價值和作用。在介紹科學史時,更加關注科學家基於新證據提出的新的假設,關注證據到結論的推理邏輯;在闡述理論、觀點、規律時,呈現更為完整的論證過程:提供充分的事實證據,呈現由事實到觀點、規律、理論的邏輯過程。訓練批判性思維的內容,不但繼承原教材以欄目形式顯性化,而且可以考慮在欄目的設定上既有思維技能的訓練,也有必要的對思維技能的提煉總結以固化。不但進行批判性思維訓練,也用練習、檢測來測評思維。不但在教科書中體現,也在配套資源中體現。從教學的角度看,則可以用好教材又超越教材。

  從思維技能訓練的具體途徑看,不但訓練批判性思維的技能,也訓練批判性思維的具體運用方法(如圖示推理的方法)。既讓學生鍛鍊運用思維技能尋找證據、運用邏輯、得出結論,也設計證據不足、邏輯不清、論斷片面絕對等錯誤的例子讓學生辨析。正反結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批判性思維的技能。在學習較高階的階段,可以呈現比較複雜的情景,呈現科學史或者當前的科學爭議,讓學生評價觀點、分析證據、辨析邏輯。

  3.3 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目標──能力與願望並重

  批判性思維不僅有能力因素,還有願望因素,因此,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應該是能力提升與願望增強並重。在訓練批判性思維時,不但重視能力,也要重視引導學生建立尊重實證、尋求論證邏輯的嚴謹以及發展理性的懷疑精神,形成多元思考、平等討論的意識和寬容的品質。願意運用性批判性思維、習慣審慎思考、保持頭腦開放、善於自我反思,和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是同等重要的。

  教師自己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和意願,是提升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前提。具有批判性思維的教師,有開放的頭腦、平等的態度,才能營造多元爭論的課堂氣氛。這樣的課堂教學中,予以學生平等、寬容的環境,才能真正有利於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和精神的建立。

【批判性思維與國中生物教材教學的探討】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