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計算機/網際網路/通訊> 初中生資訊素養與電腦創新制作指導的研究課題研究計劃論文

初中生資訊素養與電腦創新制作指導的研究課題研究計劃論文

初中生資訊素養與電腦創新制作指導的研究課題研究計劃論文

  一、課題的提出

  在資訊化社會的今天,資訊素養已成為人的基本素養之一。“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已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迅速地篩選和獲取資訊、準確地鑑別資訊、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資訊,將是每個學生應具備的、如同“讀、寫、算”一樣重要的、終生有用的基礎能力之一。如何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作為滲透整個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素,亦成為新的研究熱點。

  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是中小學資訊科技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開展這項活動,有利於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於創新的良好環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資訊科技教師可以藉助這種活動的形式來豐富並活躍課堂教學。電腦作品製作活動,多年來始終是中學生樂於參加的一項活動,湧現出了許多優秀作品,生動地映射出了他們的興趣、視角和智慧,體現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作能力。

  2001年至今,我校組織學生參加該活動已多屆,雖參賽作品眾多,但作品總體水平不高,思想性、創造性、藝術性、技術性普遍存在缺陷;選題、原創、版面、技術規範成為幾個突出的問題,全國獲獎作品較少。我校各班均已開設資訊科技課,但課堂教學質量高低不一,自由度大。將優秀的電腦作品作為資訊科技課實作範例,有效整合原教材內容,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佳化教學過程,提高資訊科技課的教學質量。中小學電腦作品製作水平也可以作為衡量中小學資訊科技課教學質量的標準之一(但缺乏具體的評價指標和方法)。

  為此,我們結合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和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的開展,制定“學生電腦作品製作與資訊素養培養研究”課題,面向學生創新思維,把研究的重心指向學生的發展、資訊素養的提升。

  二、研究目標:

  透過課題,研究、改進運用資訊科技進行創作的過程和方法,探索一條促進中小學電腦製作水平、提高中學生資訊素養的有效途徑,提升我校“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參賽作品質量。

  三、研究內容

  1、初中生資訊素養提升策略的研究

  2、初中生常規電腦製作普及策略的研究

  3、初中生創新電腦製作指導策略的研究

  4、初中生創新電腦製作評價的研究

  四、研究觀點

  目前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的教學偏重操作技術的訓練,對培養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處理資訊的能力及利用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還嚴重不足。大部分學生受教材和知識面的侷限,思維僵化,作品脫離學習、生活實際。為此,結合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及資訊科技課程整合的深入,我們提出以下觀點:

  1、學生是學習發展的主體原則

  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發現學習、生活中的問題,透過自主探究來解決問題,透過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同進步。

  2、資訊科技課程與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相互促進原則

  做好本課題,必須使資訊科技課與學生電腦作品製作活動真正融合,透過“活動”的形式來豐富並活躍課堂教學;透過“活動”,激發學生探索與創新,使學生在課堂所學的知識得到豐富擴充套件,讓學生將自己的精神風貌和聰明才智以作品和競賽形式盡情釋放。

  3、以評價促發展

  評價要著眼於學生的發展,注重激勵、反饋與調整。注重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現狀、潛力及發展趨勢。本課題運用定量資料分析,過程性評價、量規和反饋。課題的評價包括了對現狀的綜合評價,對作品個案的評價,對指導策略的評價和對整個實驗體系的評價等。

  五、創新設計

  學生參與電腦作品製作評價:中小學電腦作品集中反映了作者及作者年齡階段學生的興趣、看問題的視角和智慧,體現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作能力(與成人的思維不同)。往屆評委認為:指導教師、評委在評價學生作品時,往往把握不準學生作品體現的原創思想(電腦繪畫類作品尤為突出)。讓學生參與評價,不僅對優秀作品進行示範點評,而且還要對不理想的作品進行剖析,還可以與往屆優秀作品進行比較,從中發現問題。透過答辯、座談等方式,讓學生闡述創作思想,創作方法和技術實驗,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思維,還可以透過評價進一步修訂調整,改進作品的思想性,技術性,藝術性等各方面,從而提高作品質量。也有利於指導教師更好地瞭解學生的想法和資訊素養程度。

  六、研究思路

  1、對現行資訊科技課程和中小學電腦作品製作活動的現狀(資訊科技課程教材教法、中學生資訊素養、電腦作品製作過程、作品個案、評價方法)進行調查、分析,收集實驗資料,形成系統評價,完善評價體系,以評價促發展;

  2、結合電腦製作活動對資訊科技課進行教學設計,將優秀作品成為資訊科技課實作範例,開展教學實驗。分析影響中學生創作的因素和存在的問題,開展作品賞析、專題講座、培訓交流等活動,對各類作品製作,提出適用的指導策略和具體方法。

  3、選擇實驗物件(實驗組學生),提供支援創作的資訊資源,引導、啟發學生思維(注重原創思想的創新),提高學生獲取、處理、分析和運用資訊的能力;組織作品製作競賽活動,提高學生實戰能力。

  4、研究用電腦作品製作水平衡量資訊科技課教學質量的過程和方法,建立評價指標。

  七、技術路線

  以評價為引導,在資訊科技課堂教學中結合電腦作品製作進行教學實踐和評價。改進教學方法,實施針對性強的指導,在作品製作過程中培養學生資訊素養。最終透過實驗資料分析和評價,提出促進中小學電腦製作水平、培養學生資訊素養的有效途徑。

  八、研究方法

  主要採用實驗研究方法和行動研究法,選取恰當的變數(學生、指導教師,製作資源、評價體系)和控制方法相結合,收集、處理、分析和總結實驗研究的基本結果,輔之調查法、比較研究法、個案研究法。

  九、實施步驟

  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對現行資訊科技課程和中小學電腦作品製作活動的現狀(資訊科技課程教材教法、中學生資訊素養、電腦作品製作過程、作品個案、評價方法)進行調查,收集、分析實驗資料,得出調查結果。

  2、結合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對資訊科技課進行教學實踐,提供創作資源,引導、啟發學生創作作品,形成具體的教學案例,同時對教學目標與創新方法進行思考和剖析;開展作品賞析、專題講座、培訓交流、作品競賽等活動,提高學生實戰能力;選取實驗變數和資料,進行資料處理和分析,目的是利用定量分析,確定實驗績效。

  3、根據綜合評價,提出有效的指導策略,並進行教學實踐,在此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資訊素養。

  4、完善評價體系,對整個實驗系統進行評價。

  5、撰寫實驗研究報告,進行課題總結。

  具體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11年6月~2011年8月)

  1.制定《初中生資訊素養與電腦創新制作指導的研究》課題研究方案;

  2.配置相應的課題研究資訊科技教育環境;

  3.組織實踐教師學習課題研究的理論、方法

  4.制定相關資訊素養與電腦創新制作培訓的方案。

  第二階段:課題實施、中期評估階段(2011年9月~2013年6月)

  1.課題實施前的有關專題問卷調查與測試;

  2.開展作品賞析、專題講座、培訓交流、作品競賽等活動;

  第三階段:深入開展課題研究,交流、推廣研究成果階段

  (2013年7月~2014年10月)

  1. 修訂完善課題研究方案;

  2. 實踐課展示、檢測、評估與小結;

  3. 完成實踐課錄影資料及測試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5. 撰寫個案分析、專題研究文章或研究論文;

  6. 繼續深入開展本課題研究,交流、研討、推廣研究成果。

  第四階段:課題總結階段(2011年11月~2010年12月)

  1.進行研究資料分析與資料檢測統計,撰寫課題研究總報告與有關論文;

  2.組織專家鑑定;

【初中生資訊素養與電腦創新制作指導的研究課題研究計劃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