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小明的一天》評課稿

《小明的一天》評課稿

《小明的一天》評課稿

  郭老師在執教《小明的一天》一課時,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學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情況下學習新知識。又能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充分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理念。

  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能根據學生的認知和年齡特點選擇教法,創設教學情境,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潑好動、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郭老師結合教學內容,使用了許多直觀教具,創設了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例如一開課分享微課收穫“鐘面的好朋友” 課上分享課前收集的小知識的方法很快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郭老師利用課件,伴著音樂欣賞各種各樣的表,學生非常感興趣。學生看到各式各樣的鐘表發出驚喜的叫聲,露出喜悅的神情,透過聽覺、視覺走進鐘錶的世界,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二、讓學生透過觀察、操作、探究等方式來獲取知識。

  郭老師在這節課上,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觀察、操作、探索,讓學生透過自己的努力發現知識、掌握知識。在認讀整時時刻時,讓學生探究幾個鐘面的共同特點,進而總結出認讀的方法。在認識大約幾時這一難點時,郭老師藉助數學繪本,讓孩子們聽故事看繪本學數學。讓學生在觀察中比較,在交流中發現,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認識大約幾時,較好的突破了難點。為了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進行運用,郭老師還設計了師說生撥,同桌互撥鐘錶的練習,學生在操作中學會了方法,學懂了知識。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 注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郭老師在教學本課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從生活中找數學,在生活中用數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此對數學產生興趣和親切感。根據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透過一些具體事件如:幾時起床,幾時睡覺,早上8時升國旗等,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再比如出示小明早上10時上學,晚上10時睡覺,同一個時刻卻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兩個10時、7時、9時等。既聯絡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精心設計練習,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

  在練習的設計上,郭老師能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設計形式多樣,趣味十足的練習活動,如:最喜歡的時間,找朋友、指標跑丟了。透過“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等形式,既是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更有利於學生審美意識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五、對本節課的二點建議。

  在認識鐘錶時,僅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會看、會寫鐘錶和電子錶上整時的時刻,初步建立時間觀念,這樣顯然是不夠的,數學學習的目的不應該是學生“經驗”簡單的在再現和累積。鐘面的學習孩子們有一些實際的經驗,讓學生從生活中的鐘表中,動態感受幾時整、幾時半,時針和分針的位置。

  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先看分針,再看時針,在實際教學中,先看時針位置,再看分針位置,利於孩子清楚確定時間和後續學習。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繼續關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透過此次“新教學探索實踐,手骨頭引領示範”的活動,充分展示了數學教師的活力、有經驗教師的穩健、和學習生本教育理念的良好效果,真正體現了“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有問題找學生’的生本教育教學新理念,從而促進了教師專業水平和學校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也為全校老師上了一桌豐盛的生本教育視角大餐。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如有不足,敬請諒解!

【《小明的一天》評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