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管理> 《如何成為有效的管理者》的學習心得體會

《如何成為有效的管理者》的學習心得體會

《如何成為有效的管理者》的學習心得體會

  最近開始執行學習計劃。首先看的是《如何成為有效的管理者》,是華南理工大學陳春花教授講得一門課程。

  剛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理論性過強,我是一邊做運動,一邊硬著頭皮看下去。但是看完第一集的時候,感覺確實講得不錯,於是,在上週六,花了一個上午全部看完。以下就談談我的理解。

  一、課程中的主要觀點

  (一)為什麼需要管理

  關於這個部分,課程中對管理學理論的發展做了一個簡單介紹。並著重對中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均引進了這些理論,可結果並不是令人非常滿意,中國企業依然存在各種問題。例如中國與美國的GDP仍然有巨大的差距,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的佔比仍不大,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還是很短,中國企業中工人的收入仍然很低……

  透過各種資料,就是想說明,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髮展,儘管引進了各種管理理論,但是中國企業的管理始終沒有跟上經濟增長的步伐,其中最為關鍵的原因在於,管理本身是生產力之一,而中國經濟的增長,管理作為生產力並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與釋放。

  (二)什麼是管理

  對於管理的定義,課程中試圖去重新對管理進行定義並作出說明。

  定義:透過人員及其他機構內的資源而達到共同目標的工作過程。並將管理的定義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說明:1、決策制定者,關鍵在於讓下屬清楚的瞭解什麼是重要的;2、一門學問,管理的重點在於讓解決問題;3、一個過程,管理是一個“管事”,而不是“管人”,因為人無法管理;4、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的統一,是衡量管理水平的關鍵;5資源:人力、財力、其他,管理的核心就是對各種資源的'有效運用。

  (三)我所提倡的管理觀

  陳春花在課程中提出了她所提倡的管理觀,主要包括:

  1、用績效說話:管理只對績效負責。其中對三種現象做了說明,包括(1)功勞與苦勞,功勞的作用才是關鍵;(2)能力與態度,能力可以直接產生績效,態度要轉化為能力,態度才有用;(3)才幹與品德,德才兼備最關鍵,但是招人的時候,德比才重要。

  2、等邊分配法則:管理是一種分配。提倡管理要做到責任、權力與利益的對等。

  3、經營大於管理。這是我最為認同的觀點,管理必須服務與經營,應根據經營的需要來設計管理,否則管理不僅不能為經營帶來收益,甚至產生負面作用。

  (四)管理的演變

  將管理的演變分為三個階段:

  科學管理,關注勞動效率,其中最為重要的手段是進行分工;

  組織管理,關注組織效率,核心是專業化與等級制度;

  人力資源管理,關注個人效率,說了六個觀點。

  (五)有效的管理

  提出有效的管理者,應把握三方面:時間管理、系統思考及培養接班人。

  其中提出,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技能分別是時間管理、溝通、主持會議及概念效能力(即複雜問題簡單處理)。

  對於系統思考,作為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幫助系統實現效率最大化。

  對於用人,提出,做得好應授權;做不好,如是不會做,需要培養,如是不願做,需要激勵。

  (六)組織的認知

  這個部分開始談組織,提出了組織的定義:

  組織的定義:為了完成具體目標而從事於系統化的努力的人的組合。

  並提出,組織的存在是為了實現目標,組織管理的存在是為了提升效率。有以下觀點(1)管理是面對正式組織的,所以更多是權力、責任和目標而非情感、愛好和興趣;(2)組織裡的人是公平而不是平等;(3)分工是組織管理的根本方法;(4)組織因目標而存在

  (七)個人與組織

  這個部分用於說明個人與組織之間的關係。提出組織存在的三個必要條件:1、構成各自願意做出貢獻;2、有共同的非個性化的協作目標;3、彼此能夠互相進行資訊交流。

  組織存續的關鍵過程:價值創造、價值評價與價值分配。好的公司的標準就在於,員工在創造價值,有一套好的價值評價、激勵與分配體系。

  提出組織存在的關鍵,是個人對組織的服務,即對組織的目標有所貢獻的行為。

  (八)組織如何面對不確定性

  提出組織處於不確定的商業環境中。而研究管理,應該研究所處的經營環境。最後提出,打破平衡是組織面對不確定性的最佳方法,可以保持組織活力、激發員工的辦法。

  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向上管理、向下負責,這是課程提出的最後觀點。

  二、我收穫最大的地方

  1、管理是為經營服務

  這是我所認為最大的收穫。其實以往無論是做諮詢,還是在企業裡做管理方案推進,一直都是老闆讓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很少跳出去思考,究竟企業要的,是什麼。

  任何企業都要面臨複雜、多變的經營環境,戰略是什麼、市場競爭情況怎麼樣、企業的文化又是什麼樣、管理者的能力如何、員工的構成等,都直接會對“管理”產生直接影響,盲目建立管理體系,套用其他公司的管理模式,最多隻能使企業看上去很規範,卻未必能夠使企業真正得到管理上的提升,也未必能使管理促進經營效率的提升。

  因此,管理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要為經營服務,找出企業經營所需的關鍵要素,設計經營效率提升所需要的管理。

  2、有效的管理者

  提出的三個觀點,我非常認同:

  時間管理。其實,很多管理者整天忙忙碌碌,可未必都是忙在點子上,甚至很多管理者把大多時間花在了價值創造最低的工作當中。因此,對於管理者而言,時間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技能,應該說,時間管理有問題的管理者,絕不是一個稱職的管理者。

  系統思考。我想,這也是管理者最核心的能力和態度。很多管理者,甚至做到高層管理,也未必能夠真正擺脫片面和區域性思考的境地。把更多精力關注在自己所管轄的小小的領域內,短視或關注區域性,只會讓管理出現偏差,甚至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所以,系統性思考,全域性而長遠的眼光,是管理者的關鍵。例如最近公司所做的績效考核的變化,就是再明顯不過的問題,充分說明了管理層在這個問題上,“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路。

  複雜問題簡單處理。我想對於管理者而言,如果不能做的複雜問題簡單處理,必然會讓複雜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問題則很難得到真正處理和解決。

  這裡其實我想補充一點,有效管理者還有一項技能非常重要,那就是——堅持原則。管理最容易被人挑戰的地方,就是朝令夕改,因此,政策推出需要嚴謹,而政策的執行,則需要強有力的原則性。

  3、組織存續的關鍵

  對於個人與組織的關係中,理出組織存續的關鍵是:價值創造、價值評價與價值分配的觀點,我認為是再重要不過了。組織與個人之見最為緊密的聯絡就在於價值是否得到了公平、客觀的分配,一旦員工任務,自己的努力並未受到組織的認可,自己在組織中發揮的價值,未得到客觀的認定,以及價值創造所產生的利益分享,沒有得到員工的期望,那麼員工的目標則很難與組織的目標保持一致。

  例如最近熱播的《楚漢傳奇》,其實劉邦的勝利,則正是因為在個人與組織之間關係處理上做得很好,對於組織存續的關鍵得到了很好的把握。而項羽的失敗,則正是因為在這個問題處理上的失敗。

  以上是在《如何成為有效的管理者》中,我的最大收穫。

【《如何成為有效的管理者》的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