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化產業的發展

  中華五千年文明是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源泉

  中華五千年文明,深蘊著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積澱了中華民族深厚的精神底蘊,飽含著大量文化素材和豐富多樣的文化形式,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巨大精神寶庫,也是人類文明的巨大寶藏,是我國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源泉。

  中華民族豐富多彩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為我國電影、電視、動漫等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意來源;五千年文化典籍和詩書作品,為文化數字產品準備了豐盛深厚的表現內容;紛繁複雜的文化表現形式,為文化產品創造探索了群眾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遍佈全國的文化古蹟,為文化產業開發留下了可以豐富想象的巨大空間。即便是好萊塢也在積極吸納中國元素(如《功夫熊貓》等),希冀從中華五千年文明中找到創意的靈感和文化產品內容(如《花木蘭》等)。

  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文化的再開發、再創新,將使得中國文化產業保持長久生命力。

  精神生活需求是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強勁推力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髮展,城鄉居民物質財富不斷增強,與之相適應的精神生活需求變得日益強烈。

  人們不斷增長的精神生活需求,將形成龐大的文化消費市場。文化消費總量將大幅提高,發展經濟學理論及實踐證明,當一國的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追求個性化、時尚化和精神享受的文化消費需求將快速上升;文化消費形式將呈現多元化傾向,人們渴望高質量的國內外影視大片享受視覺盛宴,渴求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訴說幸福生活,期望形象逼真的動漫體驗新技術成果,需要形式多樣的休閒娛樂緩解壓力;文化消費內容要求將越來越高,人們在文化消費中不僅注重文化產品的表現形式,更加要求文化產品有深刻的積極向上的內涵,能陶冶情操,鍛鍊意志,淨化心靈。

  人民群眾精神生活需求多樣化和高階化,客觀上要求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的多元化、高質化,這將強勁推動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

  創意創新是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創意創新是文化產業化、產品化的轉化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轉化為滿足社會大眾文化消費需求的產品,需要透過創意創新來實現。

  文化產品消費具有不同的層次,需要創意來銜接。高雅經典的文化產品和歷史文化背景深厚、內容形式複雜的文化產品,常常曲高和寡,不易為大眾理解和接受,需要有大眾化的創意來進行轉化;文化產品消費追求趣味性,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需要詼諧幽默的創意來表現;文化產品蘊含時尚特性,反映時代旋律,體現時代潮流,受文化環境和氛圍影響,時而形成人們文化需求和實際文化消費錯位,需要創意來引領。

  面對紛繁多樣的文化產品,植根於傳統文化土壤、挖掘文化深層內涵和整合現代元素的創意,可多方位、多渠道、多層次地滿足大眾的精神和心理需要;貼近群眾、貼近現實、貼近生活的文化創意是解決人們“精神渴求”和“文化貧乏”矛盾的有效途徑。要實現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文化產品創意,在創新中求發展。

  成熟的商業模式是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有序的產業鏈和成熟的商業模式。絕不能急功近利、一哄而上、粗製濫造,必須在注重文化底蘊和文化品位的前提下,按照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系統構築文化產業鏈,探尋切實可行的商業模式。

  文化產業有其獨特的產業鏈,表現為上游的內容產業、中游的設計製作產業、下游的營銷服務產業及其衍生產業。整個產業鏈圍繞智慧財產權的形成、發展、保護、升值以及轉化,透過智慧財產權的價值傳遞,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產業鏈。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一批由原事業單位企業化改革組建的實力雄厚、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骨幹文化企業發揮龍頭作用,成為我國文化市場的主導力量,引領和帶動文化產業向上下游延伸,獲得整體發展;各種形式的中小文化企業、工作室等,在產業鏈上形成有效補充,組成有序的文化產業鏈,保障文化產業持續發展。

  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需要成熟的商業模式作保障。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依靠引入商業模式來保持文化產業生存和發展極其重要。商業模式是企業創造利潤的思維方式,文化產業突破傳統文化體制侷限,引入市場機制,改革創新商業模式,以“創意+科技+資本”為經營理念,以非凡的創意作為基點,透過科技手段將創意理念轉化為現實的文化產品,然後再依靠新型營銷模式,拓展國內市場乃至全球市場。符合產業發展規律的產業鏈構建和延伸,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商業模式有效運作,是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

  高新技術是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

  達芬奇說:“藝術藉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飛。”文化產業是文化與科技的完美結合。世界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技術的應用和網際網路的普及,帶來文化創新和傳播領域的重大革命。

  文化產業需要廣泛採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文化生產和傳播、營銷模式,延伸產業鏈,以高新技術為支撐,促進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數字廣播、數字電視、數字出版、動漫和網路遊戲、創意設計與新興產業,建設大容量的數字文化資源庫,推動傳統媒體與網際網路、移動通訊的互動融合;利用技術進步加快技術裝置更新,統一技術標準,建設先進安全的現代廣播電視傳輸網路,促進網路整合,更好地利用和發揮廣播電視傳輸網路延伸文化產業鏈的平臺功能;積極營造有利於集體和個人充分發揮創意和技藝的氛圍,有效促進各種有影響力的不同文藝形式的作品相互改編和移植;充分發揮高新技術的支撐優勢,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內容整合、加工、製作、傳播生產平臺和運作機制,推進文化產業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國際化是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國際地位的大幅提升,使世界充分認識到了迥異於西方的東方文明,催生了全球“中國文化熱”,為中國文化產業走向世界創造了巨大的消費需求。遍佈全球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孔子學院,成為推廣漢語教學、傳播中國文化及國學的全球品牌和平臺,為我國文化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在文化產業國際化過程中,一批國內有競爭力的文化企業透過直接投資或注資海外文化企業,建立文化產品的國際營銷網路,以多元化渠道進入國際文化市場;中小文化企業根據自身實力,以合作出口、積極參與國際性文化展銷等方式,適當尋求國際合作,實現文化產品服務“走出去”。文化企業要瞄準國際市場,透過區域差異開發符合文化產品進口國價值準則和精神需求的產品,分地區、分階段佔領國際市場。中國文化元素的區域本土化開發,將促進我國文化的國際化發展,從電視到電影、從漫畫到遊戲及其衍生產品均可全方位進軍國際市場。

【文化產業的發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