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科技> 《尋找身邊的科技》國小品德與社會說課稿

《尋找身邊的科技》國小品德與社會說課稿

《尋找身邊的科技》小學品德與社會說課稿

  這次我執教的是五年級上冊的品德與社會課題,為了把我們的每一節思品課紮實有效,總結好每堂課的好的上課經驗,特從設計理念、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後反思等方面來總結一下我講的這堂課:

  設計理念:

  “尋找身邊的科技”是“身邊的科技”的第二主題活動,本堂課的設計理念我旨在引導學生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中尋找身邊的科技,體會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極大便利。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廣泛尋找科技產品,充分調查研究、蒐集資料,課上交流、共享、互相學習的我方式,旨在培養學生積極參議調查研究,用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學會與人交流,提高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設計“我的發明”,給學生留有書寫的空間,目的是培養學生關注生活,改善生活,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鍛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教材分析:

  人類社會經過漫長的發展歷程,生存環境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現在我們的周圍都已成為科技的世界,可以說科技無處不在。人們創造了科技,科技又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我們與科技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身邊的科技”由“我家買了洗衣機”和“尋找身邊的科技”兩部分內容組成。“尋找身邊的科技”是上一主題的拓展延伸,由對一種科技產品的研究,擴充套件為對科技的全方位的關注:領域設計家庭、學校工廠、農田,生活涉及衣食住行。透過調查研究,整理資訊、交流共享,使學生親身感受科技的普遍存在,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可喜變化。

  安排魯班發明“鋸子”的故事,是為了激發學生創新欲,讓學生掌握創新的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到現代生活離不開科技,科技就在身邊,科技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2、知道一些常用物品所包含的科學道理。

  3、能嘗試和改進生活中的不足,進行發明創造,培養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情感。

  4、積極參與調查研究,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學會與人交流,提高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其中教學目標1、3、4是本課學習的'一個重點,教學目標3、4既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又是本課學習的難點,為了有效地抓重點、突難點,在教學過長中我設定了以下環節:

  一、問題探討,形成共識。

  主要分三步進行:

  1、以小組為單位整理自己課前的調查表,在整理的過程中如果發現有同學的說法有錯誤,小組中的同學一定要一起把它改過來。

  2、小組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3、談在“尋找身邊的科技”這個活動中的感受。

  (這樣做的目的是透過調查研究,整理資訊、交流共享,使學生親身感受科技的普遍存在,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可喜變化,並且透過積極地參與調查研究,培養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學會與人交流,提高和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二、體驗內化

  以魯班仿照小草的齒髮明鋸子的故事激發學生嘗試“我的發明活動”,這樣做的目的是啟迪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去發現與改進生活中的不足,培養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設計“我的發明”,給學生留有書寫的空間,目的是讓學生關注生活,改善生活,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鍛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三、課後延伸

  課後繼續進行“我的發明”,把自己的作品和同學交流,評選班級發明大王。

  教學反思:

  整堂課我採取創設兩個大的場面,力求為學生的研究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從而起到深化學習的效果。兩個場面都起到了相應的效果,但是第一個場景調查表交流過程中由於自己引導方面的原因,學生回答方面欠條理。對於思品課的教學,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我還需要再下功夫。

【《尋找身邊的科技》國小品德與社會說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