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充分利用教材圖例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教育論文

充分利用教材圖例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教育論文

充分利用教材圖例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教育論文

  摘要: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利用教材圖例,聯絡拼音識字、學詞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觀察、思維、想象能力。

  關鍵詞:科學性;看圖;誘導

  教材圖例是穿插在語文課中用來幫助說明語文內容的圖畫。圖畫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運用圖例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觀察、思維、想象能力。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利用教材圖例進行教學,做到圖文並茂顯得極為重要。

  根據兒童易記好動,喜歡模仿,好奇心強等特點,充分利用教材圖例,聯絡拼音識字、學詞,學句、學文、說話、寫話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發展智力等具有很大作用。

  一、看圖學拼音,牢牢記字形

  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識字的有效工具。要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就必須首先教會學生運用漢語拼音,獨立拼讀音節的本領。我們利用教材圖例,幫助學生讀準字音,掌握字形。如教聲母g、k、h時,每個聲母有一幅既象聲又象形的圖。第一幅圖:幾隻鴿子在樹洞邊,“鴿”讀得輕短些,就是g的音。圖上的樹洞就象聲母g;幫助學生記憶字母的形。第一幅圖:幾隻蝌蚪在水草邊遊,“蝌”讀得輕短些,就是k的音;圖上的椅子很像h,小孩坐在椅子上喝水,“喝”就是h的字音。這樣幫助兒童讀準字母的音記憶字母的字形,把看圖和拼讀音節結合起來進行,效果尤佳。

  二、看圖識生字,越學越牢固

  課文中有許多圖畫,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圖把字的意思想象地表達出來,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如教“日、月、水、火”四個字時,利用四幅教材圖例,進行教學,圖一;畫著光芒四射的太陽,告訴學生,太陽也叫“日”,圖二:畫著彎彎的月亮,告訴學生月亮簡稱“月”,圖三畫著小河流,河裡有水,指導學生學習“水”圖四:畫著一盒火柴和燃燒起來的火苗,引導學生學習“火”。這樣透過看圖從字音到字形再到字義。使學生在腦海裡留下深刻印象,使之牢固掌握。

  三、誘導看圖畫,要求完整話

  教學中注意發揮圖畫的作用,誘導學生觀察圖畫,幫助學生理解詞句內容,為看圖學文和寫話創造條件。如教《金色的秋天》這一課,老師出示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上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這裡有幾張“秋天”的詞卡,然後讓學生上講臺,覺得圖上哪兒是秋天就把詞卡貼在哪裡,根據孩子們的回答,相繼學習生字詞。秋天、飛、樹葉等,然後再引導學生說完整話:秋天來了。樹上的`葉子有的變黃了,有的變紅了,一陣風吹來,一片片的樹葉在空中飛舞著。透過一幅一幅的圖畫進行教學,在說話中還可以分組討論,最後把這些句子連成一段話,多請幾個同學說。這樣使學生懂得,每一段話是由一句一句的話連起來的,而且是有條理的。

  四、看圖精學文,內容記得清

  看圖學文與講讀教學不同,看圖學文要從圖畫入手,由教學插圖透過掛圖或幻燈等多種形式達到學文的目的,再指導學生寫話。在教《曹衝稱象》時,首先引導學生觀察插圖顯示的情況:圖上畫有哪些人?右邊站著哪些人?曹衝在幹什麼?在分析左邊情形時學生看到又高又大的大象站在船裡,船身多半沉到水裡,表明大象很重,一個人正拿著筆沿水面畫線,作為下一步放進石頭和大象一樣重的標誌。再讓學生根據情境複述課文,這樣就利用插圖,理解了課文,最後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曹衝提出“稱象”辦法中為什麼要有“畫線這一步”引導學生沿著曹衝“稱象”的思路,憑藉插圖的提示抓住“畫線”這重要一步,使學生在自己的頭腦中重複一下曹衝的推理過程,體會其過人之智。如《憫農》一課第一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充分體現了農民勞動的辛苦,糧食來之不易。讓學生深刻體會這句話的重要含義,要讓學生仔細觀察插圖:啟發學生想象這時的天氣怎樣?正在幹活的農民會覺得怎樣?體會農民勞動的辛苦,接著再觀察圖畫,從農民頭上流下的是什麼?流到哪兒去了?

  為什麼會流那麼多的汗?使學生對農民辛苦的理解達到一個新境界,最後讓學生看圖說一說這句詩的意思,這樣邊看插圖邊講讀,把關鍵詞寫在板書上,指導學生看圖複述故事,進行詞和句的訓練,培養學生有條理的說話能力,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看圖聽故事,情節更分明

  看圖聽故事,複述故事,再進行寫的訓練,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一環。如《小白兔運南瓜》這個故事,老師可以設幾個小問題讓學生回答,小白兔要把南瓜運回家,遇到了什麼困難?誰在旁邊經過?它騎了一輛什麼車?小白兔看到這輛摩托車想了什麼?小白兔把南瓜運回家了嗎?

  然後讓學生把回答的話連起來說,多請幾個小朋友多說幾遍,也可以同桌互相講,加深對故事的印象,然後分段把故事抄下來,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充分利用教材圖例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教育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