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的法眼觀察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的法眼觀察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的法眼觀察

  《西遊記》中的“大鬧天宮”膾炙人口,國人早已熟知。即使沒看過小說,動畫片《大鬧天宮》或者電視劇《西遊記》總看過,那故事原不陌生。不過,近來看了3D魔幻大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算是徹底亂了。原來此前在小說《西遊記》上讀到的故事只是一個表象啊!影片揭示:大鬧天宮的真正原因是“衝冠一怒為紅顏”,背後操弄者是牛魔王。額的神吶!這個“神話故事”完全顛覆了國人對於《西遊記》的認知,摧毀了孫悟空蔑視權貴、追求自由的反叛者形象。繼《赤壁》、《畫皮》(新版魔幻劇)、《關雲長》等港產爛片之後,電影人再次用港式劣質的商業電影文化將國人殺得流水落花。不過,看了這部胡編亂造的所謂“大片”,也可以有一個意外收穫,人們可以思考一下這個故事引出的一個另類問題:甄子丹主演的《大鬧天宮》活脫脫是一個現代法治故事。

  《西遊記》中的“大鬧天宮”:國人的共同知識

  把《西遊記》當作一種娛樂作品,不去多想它可能有的深意,要省事得多。胡適謂《西遊記》“全書以詼諧滑稽為宗旨”,“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並且“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儘管這種說法被後來的評論者認為“不免貶低了《西遊記》主題的積極思想意義”,但與盛行於政治極端年代的那種過度詮釋相比,不失為一種可取的讀法。

  《西遊記》中“大鬧天宮”是小說中前七回的高潮。深究起來,對於《西遊記》中這段神話故事的解讀,可以有不同立場。例如神仙的觀點與妖魔的觀點就不大一樣,官的立場與民的立場也有所不同,政治力量在朝與在野的立場也可能有所不同。我國文學理論界對於《西遊記》中“大鬧天宮”就曾深受政治影響進行過階級論解讀,“都是企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方法來解決問題的”,給神佛妖魔唐僧師徒都劃分了階級成分,故事衝突塗抹成階級鬥爭的濃墨重彩,“認為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代表著封建社會的農民起義者,玉皇大帝就是人間封建帝王的形象”,由此引申,“有人認為孫悟空‘皈依佛法’就是向封建統治者投降”。看這種天馬行空的評論,真覺味同嚼蠟。好在絕大多數人在讀《西遊記》的時候大概都是為了消遣,不大會去仔細琢磨,所以體會不到文學研究者挖掘出來的那麼多深意。

  還是直接看故事比較靠譜兒。話說那孫悟空頗有些來歷:有一塊仙石,“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通靈之意,內孕仙胎。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目運兩道金光,射衝斗府。”先是驚動了玉皇大帝,讓千里眼、順風耳查明緣由。這石猴因勇闖瀑布泉而受眾猴擁戴,成為“美猴王”。做王久了,秦始皇式煩惱就來了,“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住天人之內”,於是雲遊海角,遠涉天涯,學不老長生之術。在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跟隨菩提老祖學得72般變化,十萬八千里筋斗雲,告別之時祖師告訴他:“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悟空道:“決不敢提起師父一字,只說是我自家會的便罷。”

  孫悟空學得非凡本事之後,初出茅廬就赤手空拳剿滅了混世魔王,但沒有趁手的兵器不是個辦法,就到龍宮明為“借來”、實為“搶得”天河鎮底神珍鐵(如意金箍棒)和鎖子黃金甲、鳳翅紫金冠,只對眾龍道一聲“聒噪”就縱身返回花果山。四海龍王不服,進表上奏天庭。不僅如此,孫悟空還趁靈魂被套了繩索去之機深入“幽冥界”,將兩個勾死人打為肉醬,將生死文簿上自己的名字連同有名字的猴屬之類一概勾銷了賬,惹得幽冥界各王和地藏王菩薩奏聞上天,齊來告狀。孫悟空自得其樂,平日裡結交了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等閒散妖精常在一起廝混,社會關係自此越來越複雜。

  解讀大鬧天宮的不同視角

  從神或官的立場看,孫悟空龍宮借寶、地府銷名的行為顯然是嚴重挑戰和破壞既存秩序的行為,四海龍王、冥界十王成了被害者和控告者的角色,玉皇大帝扮演著事實裁判者和刑罰施行者的角色。對於孫悟空這種公然擾亂秩序的行為,正當的措施是擒拿懲處,變通的做法是招安撫慰。在太白長庚星建議下,玉帝寬嚴相濟,先是招撫孫悟空授予其“弼馬溫”一職,自此孫悟空進入天庭,算是在中央國家機關工作,倒也歡喜。好景不長,一旦懂得“弼馬溫”乃屬“不入流”的官職,且屬於最低最小的品位,美猴王心頭火起,一怒打出御馬監,出了南天門,回到花果山,並且扯起大旗,號稱“齊天大聖”。按說對於孫悟空由他胡鬧去也就罷了,招惹他做甚?偏偏天庭不這麼想,託塔李天王率三太子奉玉帝御旨前來討伐,卻大敗而回。又是太白金星建議安撫,於是孫悟空再次來到天宮,這次得授了一個有職有位無權無祿的“齊天大聖”空銜。

  由於孫悟空日日無事,閒遊結交,天上眾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玉帝擔心他身閒生事,便派他暫管蟠桃園,讓孫悟空找到機會將那蟠桃撿熟的都吃了下肚,剩下毛蒂青皮的留在樹上,又將蟠桃宴上的瓊漿玉液、百味珍饈吃喝一個夠,趁醉還將太上老君五個葫蘆裡的金丹“如吃炒豆相似”吃個精光,然後一溜煙又回到花果山。這次玩大了,惹下的禍非小,玉帝派天兵來拿,經過好一番艱難,才將孫悟空拿下,押往斬妖臺綁在降妖柱。太上老君建議將孫悟空置於八卦煉丹爐裡用三昧真火燒死,不料未能如願,反而讓美猴王煉得火眼金睛,出得爐來讓一根金箍棒擾得天宮混亂不堪。玉帝奈何不得,只好請出如來佛祖來鎮壓。佛祖法力無邊,孫悟空居然跳不出如來佛掌,佛祖反掌一撲,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行連山,將他輕輕壓住,算是殄滅了妖猴,天宮歸於太平。看這段故事,明顯感到是一個關於罪與罰的故事,天上刑事政策靈活多變,也是一奇,最終還是鎮壓手段有效。值得一提的是,孫悟空所作所為,幾乎都出自利己動機(順便惠及猴屬),其對如來坦言:“因在凡間嫌地窄,立心端要住瑤天。”聽起來也算不得高尚,因此《西遊記》中有詩評論道:“欺天罔上思高位,凌聖偷丹亂大倫。惡貫滿盈今有報,不知何日得翻身。”不知這是否是作者的真實想法。

  從民的角度看,卻又不然。孫悟空大鬧天宮,那是反抗精神的表現,其行為具有無可爭議的正當性。記得我少年時看課本介紹《西遊記》,配的圖正是美猴王大鬧天宮,大體的議論內容都如下述評價:《西遊記》作者“以滿腔的熱情歌頌了孫悟空反抗天庭的行動;讚揚了他反對束縛、要求自由、蔑視傳統、否定權威、敢作敢為、天地不怕的性格。”對於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一言以蔽之曰:反抗。反抗尊嚴的皇權,反抗對自由的禁錮,反抗思想束縛和反抗傳統勢力的壓制。他隨意搗亂天宮‘社會秩序’的造反行為和‘皇帝輪流做’的造反思想,是對天宮的威嚴、永恆、至高無上、君臨一切的權威的挑戰。這對處於鬥爭中的人民,是一種鼓舞;對受醫學專用禁錮的人們,是喚起他們思想覺悟的鐘聲。”

  耐人尋味的是,在孫悟空挑戰之下,如來佛祖不得不出面解釋玉帝統治的合法性,這合法性在於“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當如來詰問猴王之時,孫悟空將如下一番理由和盤托出:“他雖年幼修長,也不應久住在此。常言道:‘玉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予我,便罷了。若還不讓,定要擾亂,永不清平!”在書中還吟詩道:“凌霄寶殿非他久,歷代人王有分傳。強者為尊該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四句揭示了歷史上改朝換代的道理,強力是獲得國家權力的資源,但又極力壓制反對者使之不能形成強力。但非民主條件下權力更迭的道理,已經被一個妖猴一語道破。

  大鬧天宮的故事最終以孫悟空失敗告終,但並沒有減損孫悟空受讀者喜愛的程度,原因是“孫悟空反抗傳統勢力,沖決天庭羅網,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卻並沒有同時給埋進五行山下。他在大鬧天宮時指東打東、指西打西,所向無敵、擋者披靡的赫赫戰功和聲容光輝,

  已長留天地之間;他所高高樹起的‘齊天大聖’的旗幟,似乎還在人們心中不斷招展。”另外,孫悟空的失敗只是暫時的失敗,未來還要在西天取經路上大顯神通,這就使他的失敗少了許多悲情色彩。實質上,猴王背景望之不似人君,要是真的奪了天庭,招一群猴子到了天庭,造就一個猩球世紀,也不像個樣子,他的失敗也就沒什麼可悲愴的了。

  這一場大戰,“孫悟空雖然失敗了,但重要的是他在大鬧天宮的戰鬥過程中,終於暴露出天庭虛弱、殘忍、外強中乾和欺瞞哄騙的真面目。”事實正是,專制主義靠欺瞞維持,統治者最擔心的是真相外洩,因為在某些神聖的符號下往往有著不可告人的暗汙事實,這些事實一旦披露,神聖的大殿就變成雨中紙糊的大廈了。

  讀《西遊記》,可以體會到文藝作品往往是作者思想意識的反映,甚至是時代精神的反映,吳承恩的創作具有一定的既存社會的批判精神和質疑意識,孫悟空是代表這種精神與意識的形象,他手上的金箍棒對於舊制度與舊秩序的搗毀代表了一種革命精神,這種精神恐怕不是作者所處社會具有的,這反襯得作品更加富有社會價值。

  我感到好奇的是,在解讀同一作品的時候,不同職業群體會不會有自己的專業意識摻入其中,例如法律界人士要不是純為娛樂而閱讀《西遊記》,而是以法律觀點審視大鬧天宮的神話故事,那麼是不是更看重秩序,對於暴力破壞秩序的行為較為敏感,更傾向於保守態度?

  3D魔幻版《大鬧天宮》:比孫悟空還天馬行空

  華語電影的技術水準已經有了令人驚豔的提高,要不是依託這種技術,真人版《大鬧天宮》完全沒有拍攝的必要。第一部電視連續劇《西遊記》裡,六小齡童的表演可謂活靈活現、出神入化,但那時候的電視技術水準卻武大郎床底下打拳——出手太低,好端端的神話素材給拍得山寨十足。好在這部作品和動畫版《大鬧天宮》、《人參果》一樣,能夠忠實於原著,沒讓胡編亂造徹底摧毀了西遊故事。

  3D魔幻版《大鬧天宮》就不同了,一上來就開始搗漿糊,一直到結束都胡扯個不停,這顯示編導者在編造這部作品時大概只想著圈錢,毫無藝術真誠可言。這部電影不出預料地雷聲滾滾,糟點多多,本來《西遊記》前七回幾乎都是男性活動,並沒愛情什麼事兒,但觀眾需要美女養眼,於是就加入愛情,讓無性人士孫悟空也談場轟轟烈烈的戀愛;女性太少不行啊,就讓菩提老祖的徒弟裡面也添幾個美女吧。編導者為迎合西方觀眾和不讀原著的國內觀眾,還硬拉進個魔界與仙界爭鋒……這種自作聰明的胡編亂造,我們在《赤壁》、《畫皮》、《關雲長》之類影片中已經有所領教,如今又添了這部雷死人不償命的《大鬧天宮》。

  故事改編成了這副模樣:牛魔王為達到取玉皇大帝而代之的目的,率領魔族屢次進犯天庭,玉皇大帝乃文武兼修的英明領袖,屢次親上火線,帶領天庭神仙打敗牛魔王的進攻。一次玉帝大勝,正要將牛魔王殄滅之時,皇妹鐵扇公主不失時機出現了,她悽婉哀求皇兄放過牛魔王並保證今後永不來犯,還打破仙魔不可通婚的戒律,要隨牛魔王到火焰山居住。噫!儘管天庭已經被牛魔王鬧得房倒屋塌、支離破碎、慘不忍睹,天庭律法也可以賣個親情。玉皇大帝見其妹楚楚可憐,就放過牛魔王,饒了他一條牛命。接下來女媧出場補天,她可不是煉石,而是直接把自己解了體,不但犧牲自己成全了天庭,還順手搞了個南天門遮蔽工程,類似秦始皇萬里長城的功能。玉帝派二郎神楊戩把手這門,魔族的妖怪不可放進來。一座石獸一時為女媧感動,留下仙淚,這淚落下凡間變成晶石,孕育成猴子(奇怪的是猴子還在胎裡就已經可以睜大眼睛與九尾白狐調情了)。觀音見石猴出世,知道他血統高貴,就派出菩提老祖教他武功。菩提老祖親上花果山,正趕上猴王因不小心捏死蝴蝶而懊惱,菩提老祖拿出劉謙的魔術手段玩了一把起死回生,引誘猴王隨他前往自己的仙山教他功夫。

  功夫學成後,孫悟空回到花果山,打敗混世魔王,到龍宮搶來金箍棒。魔王進犯天庭失敗,卻沒死了霸佔天庭之心,知道猴子的來歷便想到戰勝天庭的機會來了。牛魔王派九尾白狐到花果山臥底,勾引猴子陷入愛河,又趁孫悟空到天庭做弼馬溫之機將花果山上的留守猴子與九尾白狐一併消滅並嫁禍天庭。孫悟空果然上當,打上天庭,大鬧天宮。再說那楊戩,自視武功高強,卻只落得南天門守門當保安,心中不忿,牛魔王趁機策反,楊戩就成了牛魔王的.內應。孫悟空頭腦簡單,被牛魔王和楊戩利用,菩提老祖勸阻不得,孫悟空還跳到太上老君煉丹爐中讓三昧真火燒斷捆仙索,意外獲得了一副火眼金睛,武功增高百倍。

  菩提老祖被牛魔王打敗,死時身上黑色妖氛環繞,跟狐女死後縈繞不去的黑色妖氛一模一樣。孫悟空一見立即醒悟,馬上轉變為天庭衛士,轉而大戰牛魔王。牛魔王現出本相,孫悟空也變成大猩猩,“金剛”與牛怪跨物種作戰,將一隻牛角扭斷,最後把牛魔王打落塵埃變成一隻白色的犛牛。鐵扇公主又不失時機地出現,這次帶著長成少年兒童的紅孩兒,到犛牛面前進行了一番海枯石爛、不離不棄的表白。孫悟空見天庭破碎滿眼狼藉,追悔莫及,與玉帝並坐在廢墟上,詢問需要多少時日可以將天庭修復。正當孫悟空決心修復天庭將功補過之時,如來佛祖很多餘地出現,將巨靈之掌化為五行山將孫悟空壓住。孫悟空在這個過程中抽空莫名其妙地寫下“孫悟空到此一遊”並嬌嗔地說:“如來你的手好沉啊”。甘心俯首接受鎮壓,等待五百年後完成護送唐僧西天取經的光榮任務。

  這就是3D魔幻版《大鬧天宮》的基本情節,估計吳承恩不大認得出了。在這個故事裡,玉皇大帝不再是外強中乾的昏庸帝王,而是英明神武又和藹可親的親民之帝,他笑眯眯允許孫悟空以“朕”自稱,還多次採取懷柔政策,允許孫悟空犯錯誤並期待他自己醒悟,表現出劃分兩類不同矛盾並分別處理的雄才大略。玉帝派孫悟空做弼馬溫,也改了他見孫悟空與馬有緣之故才有意做這一安排。最顛覆的是,與牛魔王鬥爭時,這位玉帝總是親身披掛直接上火線,完全不同於玉帝在小說中的文職形象。牛魔王在小說《西遊記》前七回中只是一筆帶過,根本沒涉及鐵扇公主和紅孩兒,更不要說牛魔王參與大鬧天宮還成為魔界代表了。在電影中,牛魔王是黑暗勢力的領袖,一門心思要破壞天地和諧穩定,自己折騰不算,還拉上孫悟空來墊背。

  不一樣的神魔形象

  在3D魔幻版《大鬧天宮》裡,天庭是始終是正確的,玉帝是勤政親民的明君,中下層官員中有人因缺乏正確的權力觀而被壞人利用,有些不明真相的群眾也被壞人煽動形成破壞力量,但他們本質是好的,可以教育挽救,至於以牛魔王為代表的敵對勢力,一心要顛覆政權,註定沒有好下場,廣大幹部群眾一旦認清他們的本質,必然站到玉帝和天庭一邊,將他們孤立、唾棄。改編後的電影《大鬧天宮》更像是一個法治故事,要是不較真,也許法律人更能接受這個故事。這個故事大體上可以這樣重述:孫悟空是一個熱血青年,自小就在同儕中稱王,又兼學得一身功夫,在體內荷爾蒙的刺激下闖下禍端,但由於他血統高貴,根紅苗壯而又大有前途,有關領導對他還是寬大為懷,以教育、挽救為主,希望他儘快成熟起來,因此不但沒有責罰他,還讓他擔任一點領導工作。不料他嫌官職太小,竟然甩手不幹。因對上級領導存在誤會,在壞人牛某的挑唆之下,大鬧了一場,搞得人仰馬翻。在這個過程中,孫悟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轉而與牛某展開堅決的鬥爭,並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自己造成的危害後果,孫悟空幡然悔悟,積極補救。但法不容情,覺悟已經提高了的孫悟空最終心甘情願接受有期徒刑處罰,並積極自我改造,等待重新做人、再次立功的機會。讓人“毀童年”的是,原著中那個不畏權貴、不喜束縛、勇於追求自由的鬥士一下子變成洗心革面、知錯能改的失足青年了。

  仔細推敲,這個故事本身頗顯俗套,從觀眾的一般反應來看,編導者對原故事的改造不夠成功,要是拋開神話的外觀和魔幻的銀幕展現,這個故事相當乏味,()暴露出編導者觀念之陳腐、想象之貧弱和精神之蒼白。不過,這樣的改編倒也符合時代精神,原著具有的批判精神包含的對於舊制度、舊秩序的質疑和反抗,大概已經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失去了現實意義,這種意識的轉變對於編導者來說是一種自覺的塑造還是無意識的流露,多少令人好奇。

  看《西遊記之大鬧天宮》,我想到的是,我國有著豐富的古典文化資源,要改編成電影可謂源頭活水源源不絕。可惜如今的編導大概早已陷入誤區,他們心中票房

  至上,缺乏藝術追求,在他們看來,迎合當今觀眾的喜好才能票房大賣,掐著手指算能夠賺幾個億是他們唯一關心的,於是自作聰明XX名著,肆無忌憚改篡經典。前已有《赤壁》之覆轍,後又有《畫皮》之扯淡,如今又添上這部《大鬧天宮》,真讓人感嘆在電影技術已經精進的今天,本來已有絕佳條件將古典名著展現於大銀幕,但庸俗的商業電影文化怎麼將這些前景弄得一片黯淡,甚至使精緻的傳統文化也變得俗不可耐!我想問的是,一個號稱“文化大國”之電影界是不是該有真誠的藝術追求,拍一些真正經得起推敲的藝術鉅作呢?《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給我們提供的,不是滿意的答案。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的法眼觀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