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中班語言活動《想要媽媽的木木鴨》課後反思

中班語言活動《想要媽媽的木木鴨》課後反思

中班語言活動《想要媽媽的木木鴨》課後反思

  《想要媽媽的橡皮鴨》是一節語言活動,我覺得這個活動非常有趣,而且小朋友也很感興趣。故事生動形象的表現木木鴨想要媽媽的渴望。也讓孩子們感受了自己擁有媽媽的愛是多麼的幸福。活動以“將心比心”的方式展開情節,幼兒便隨之進入了母子親情的話題,營造了“有媽媽的孩子像塊寶”的體驗環境。

  這個“想要媽媽的木木鴨”的故事很吸引幼兒,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也很能讓幼兒懂得故事中所表達的意思。我為這節課設計提出的問題孩子們也基本能用語句回答出並瞭解,但我感覺我們班裡有一部分的孩子孩子懂得故事的意思,可無法用完整的言語表達自己想要的的意思。都是斷斷續續的,這可能是中班幼兒所要加強培養的,教師應該更多的引導幼兒,將幼兒想說的內容表達出來。再我覺得以後在一日生活中要更加培養我班幼兒的語言水平,給幼兒一個展示的平臺。

  故事中的語言很有趣也能讓人感觸深刻,特別是那一句“好孩子,可別受涼了。”這句話在故事中出現了好幾次,也讓幼兒感受了有媽媽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從而也體現出了木木鴨想要媽媽的渴望。當到最後活動的高潮部分,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回答自己的媽媽是怎樣照顧自己的,有的說媽媽給自己蓋被子,有的說媽媽幫我穿衣服,有的說媽媽給我買好吃的等等。孩子們都洋溢在自己媽媽的愛中,感受有媽媽的愛是非常的幸福的。從而我延伸了另一個活動,我們應該怎樣愛媽媽,感謝媽媽的愛呢?我想如果我能在課前準備一隻木木鴨的道具,在開場的時候出示,可能幼兒的興趣會更高,當然在這節課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我相信自己會在下次的教學中繼續努力。

  【設計意圖】

  看到《給熊奶奶讀信》這個活動,勾起了我對小時候關於信件的些許回憶。升學了,同學們互相留下聯絡方式,常常寫封信來傾訴生活學習中的煩惱和對彼此的思念。那時候寫信和等信是一件讓人覺得又神秘又期待的事情。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話、網路等發達的通訊工具便捷了我們的溝通,現在的孩子們幾乎沒有見過信件,更不知如何寫信,所以我在給熊奶奶讀信的環節後又加入了幫熊奶奶回信的環節。讓孩子們透過收信——讀信——回信,瞭解這種用信件來溝通交流的方式。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知道不同的心態對待同樣的事情會有完全不同的語言表達。

  2。能根據畫面展開想象,用親熱、懇切的語言進行表達。

  3。感受奶奶和小熊之間的祖孫情,聯絡生活經驗幫熊奶奶回信。

  【活動準備】

  PPT課件、自制信封、信紙、筆、膠棒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引出小熊給奶奶的信。

  ——“熊奶奶收到一封信,是她的孫子小熊寄來的。”

  用課件出示信封,引導幼兒觀察收信人和寄信人位置的`不同。

  二、幫熊奶奶讀信

  ——“熊奶奶年紀大了,請小朋友幫忙讀一下。”

  重點引導幼兒猜測畫面所要表達的意思。

  ——講述故事“熊奶奶請小老鼠來幫忙讀信”至結尾。

  ——為什麼同一封信小老鼠讀得讓熊奶奶生氣,而小松鼠讀得卻讓熊奶奶滿臉都是笑呢?

  ——再次請幼兒讀信,重點引導幼兒讀信時的語氣要溫柔、真摯,充滿愛。

  三、幫熊奶奶給小熊回信

  ——如果你是熊奶奶該怎樣給小熊回信呢?討論回信的內容。

  ——每人一份信紙和信封,給小熊回信,提示幼兒信封上收信人和寫信人位置的不同。

  四、各種各樣的信封

  ——用PPT出示正式的信封、明信片、卡通訊封等,引導幼兒觀察信封的格式。

  ——生活中,如果我們想給親人或朋友寫信的話要用正式的信封,而且要寫郵編、貼郵票。

  【活動延伸】

  共同欣賞給小熊的回信,討論猜測畫面的意思,鍛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反思】

  教育來源於生活,更要回歸到生活。在這個活動中我從故事中的信迴歸到生活中的信,儘量的穿插更多的知識在裡面,比如故事題目的認讀,孩子會因為認識奶奶這兩個字,再看到畫面上的信封,聯絡猜測到這個故事是和奶奶的信有關的,又如信封的寫法、正式的信封等知識點的滲入,都會在孩子的頭腦中留下一定的印象。但正式因為這些知識元素的加入使得本次活動的語言目標不是那麼的明顯,而且佔時比較短,所以孩子們在讀信時語言目標完成的不是很好,多數孩子只能簡單的陳述一句話,如:“小熊想送給奶奶一罐蜂蜜”,而不能聯絡生活經驗進行拓展,讓信的內容更豐富。《綱要》中強調“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我想可以利用延伸環節,讓孩子們繼續練習讀給小熊的回信,或者讓孩子們每週一到園跟大家說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來發展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設計意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我們人類也有一個共同的家。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每個人都應當愛自己的家。但是,這種感情是需要培養的,而且這種培養應當從小的時候開始。懷著對家的熱愛,選擇了這個主題,旨在激發孩子們愛家、愛集體的積極情感。

  活動目標:

  1。 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萌發熱愛家園、保護地球的情感。

  2。 發展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理解詩歌所表達的"家"的含義,結合自己所瞭解的動物的"生活地區和活動範圍"等知識經驗,運用一定的形容詞進行詩句的創編。

  活動準備 :

  1。 物質準備:磁帶 ( 回家 ) ,課件,毛絨玩具若干。

  2。 知識準備:對常見動物的"生活地區和活動範圍"等有所瞭解。

  重點分析:理解詩歌所表達的"家"的含義,萌發熱愛家園、保護地球的情感。

  難點分析 :結合自己所瞭解的動物的"生活地區和活動範圍"等知識經驗,運用一定的形容詞進行詩句的創編。

  活動過程 :

  一、匯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陳老師和小朋友們也有一個共同的家,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回家。回家的心情怎麼樣?臉上什麼表情?讓我們帶著微笑,輕輕地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作為坐下吧!

  二、展開

  1。 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詞彙量。( 1 )增強幼兒對地球的認識。指導語:回到家的感覺真好,我都想和大家做遊戲了,我給大家猜個謎語吧:有一個地方,是你的家也是我的家,是我們大家共同的家,這是什麼地方?地球什麼樣子呢?你在哪裡見過?引導幼兒討論。指導語:老師這裡有一張地球的照片,是宇航員在太空裡為地球拍的照片,我們來看一下吧。觀看結束,引導幼兒來形容一下這是什麼樣的地球。指導語:地球上是誰的家?激發幼兒愛護地球的積極情感。( 2 )透過觀看圖片,豐富幼兒對詩歌中主要情境的瞭解。指導語:有一個小朋友也很愛我們的地球,他也很愛旅遊,在旅遊中拍下了許多美好的照片,我們來欣賞一下。分別出示四幅圖片:大海、森林、沙漠、南極,分別提問:這是什麼地方?誰能來形容一下這個地方?這裡是誰的家?

  2。 欣賞詩歌,熟悉詩歌內容。指導語:老師這裡還有一首關於家的詩歌,裡面都是用的你們自己說的話,我們來認真聽一聽:詩歌裡說了誰的家,在什麼地方?聽完後提問:詩歌裡說了誰的家,在什麼地方?鼓勵幼兒的完整回答,教師儘量用詩句作為對幼兒的積極應答,例:對,廣闊的大海是鯨魚的家。

  3。 再次欣賞詩歌,增強幼兒對"家"的含義的理解。指導語:我們再來欣賞一遍詩歌,這一次,大家可以小聲地跟老師一起朗誦詩歌,聽完後請小朋友回答:為什麼說——是——的家?小結:原來,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只要是我們出生、生長的地方,有豐富食物的地方,喜歡去的地方,都能給我們帶來快樂,使我們感覺到家的溫暖。

  4。 引導幼兒創編詩歌。指導語:你們還喜歡什麼動物?它的家在什麼地方?引導幼兒形容一下這個地方,並創編出詩句。例如,幼兒:我喜歡小白兔,它的家在草地上,教師:什麼樣的草地?幼兒:綠綠的草地,教師:綠綠的草地是誰的家?幼兒:綠綠的草地是小兔的家。

  三、延伸活動

  1。 簡單小結。

  今天,我們知道了,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那小朋友們知道嗎?幼兒園也是我們大家共同的家,中一班是李老師、艾老師、陳老師和小朋友們的家,我們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2。 送小動物回家。

  指導語:我們都有自己的家,可是有很多小動物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這些小動物在哪呢?讓我們找找它們。找到後到老師這裡來,我們帶著它們回家。(薩克斯"回家"的背景音樂)

  附(詩歌內容):廣闊的大海是鯨魚的家,冰冷的南極是企鵝的家,一望無際的沙漠是駱駝的家,密密的森林是松樹的家。美麗的地球,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所以,我們要愛護它。

【中班語言活動《想要媽媽的木木鴨》課後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