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觀後感1400字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觀後感1400字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觀後感1400字

  導語: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編收集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觀後感1400字。供你參考。

  沐浴著溫暖的陽光,伴著微風清爽的吹拂,我們花都工學結合基地300多名同學在學生部領導和輔導員老師的組織帶領下,來到了偉大革命家洪秀全的故居所在地,進行參觀和學習。

  中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著曲折而輝煌的歷史,偉大的歷史創造者以及革命前輩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新時代中國大學生,學習我國的歷史以及先輩們的革命精神,這成為了我們人生中重要的一課。

  洪秀全是近代中國的農民運動領袖,也是最早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的先進中國人之一,他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是一次偉大的反對中國封建統治和西方資本侵略者的農民運動,是近代中國民主革命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故居洪秀全曾寫下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和《百正歌》等革命文獻,號召人們為實現“天下一家,分享太平”的理想而鬥爭,為指導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奠定了理論基礎。

  洪秀全故居的所在地,是洪秀全成長、耕讀和從事早期革命活動的地方。位於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大抪村,佔地面積25000平方來。官祿抪過去是一條窮村,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官祿抪,官祿抪,食粥送薯芋;烏蠅咬飯粒,追到新街渡。”這首民謠,正是當地農民貧苦生活的寫照。洪秀全的長子幼天王洪天貴福在此出生。故居在清軍“誅九族”時被燒燬,1959年經考古挖掘,在原牆基上覆原,1998年曾維修過。

  一踏進洪秀全故居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雄偉的洪秀全銅像。該像是由著名雕塑家梁明誠設計、製作,於2005年12月12日落成的。像高3米,以青銅澆鑄;基高1.5米,用紅砂岩製作。洪秀全銅像昂首朝東,手按劍柄,英姿颯爽,表現了洪秀全反清起義的決心。

  故居大門的左邊是“書房閣”——官祿抪的村塾,清軍“誅九族”時已被焚燬,現在的建築是1959年根據文物考古資料復原的,1998年曾維修過。洪秀全7歲在此讀書,勤奮好學,“五、六年間,即能誦讀四書五經、孝經及古文多篇,其他更自讀中國歷史及奇異書籍,均能一目瞭然,讀書未幾即得其業師及家庭之稱許。”後因家貧失學,隨父兄耕種,到18歲時又被聘為該村塾師,任教於“書房閣”。

  站在書房閣的門前一眼望去,是一口大池塘,這口半月形的魚塘非常奇妙,不僅能把官祿抪村貌整個倒映出來,還可以看到遠離村子10裡外的丫髻山的.倒影。

  洪秀全故居中,給我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立在池塘邊的那棵奇妙的龍眼樹。這棵形狀奇特的龍眼樹,是洪秀全青少年時期親手種植的,距今已有170多年了。在太平天國農民運動失敗那年,它被雷電從中間劈成兩半,奄奄欲絕。當時清軍曾藉此殘枝示眾,並揚言“誰敢再造反就像這棵樹一樣遭雷劈死。”,可是這棵樹非但沒有死,反而奇蹟般活了下來,並以它那頑強的生命力長成了一棵青龍體態的大樹。革命前輩謝覺哉與1959年9月到洪秀全故居參觀時曾提詩一首詠贊此樹:“天王理想今全現,掃盡不平才太平;留得千載龍眼樹,年年展眼按分明。”

  最能全面和深入瞭解洪秀全及太平天國曆史的景點,就數“洪氏宗祠”了。以洪秀全為首的太平天國領袖們,為組織、發動、領導這場運動,曾嘔心瀝血,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文章和詩篇。這些太平天國文書、太平天國領袖們的詩文以及一些偉人對太平天國的崇高評價文書精選就展示在此祠中,透過這些文書精選我們可以更好地瞭解“地上天國”的基本思想和美好理想。官祿抪洪姓祠堂,為青砙木瓦結構,三間兩進,廳堂列有祖宗牌位,上書對聯“有嘉應徙楊梅祖德宗功經之營之力圖官祿之基礎,籍花峰貫花邑光前裕後耕也學也恢宏敦煌之遺風”,說明了洪氏世系源流。宗祠在太平天國失敗後被清軍燒燬,後於1911年由洪氏族人修復。宗祠內輔助陳列洪秀全及太平天國的歷史。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觀後感14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