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國中試卷分析及其基本方法

國中試卷分析及其基本方法

中學試卷分析及其基本方法

  一、關於試卷分析

  (一)為什麼要做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對於教師來說早已是司空見慣的事,而其具體做法也大同小異。譬如統計一下本班考試的平均分、及格率、各分數段分佈等等,然後跟別的教師比較一下;若成績不理想,則設法加大訓練量、或增加課時,並督促學生認真學習、繼續用功,……。然而仔細觀察試卷分析的過程,就可以發現一些問題:許多教師往往沒有深入研究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而一味在與他人比拼分數上下功夫,以致造成同事關係緊張、師生關係對立、學生更加厭學等問題。

  “試卷分析”的重要功能是瞭解教學效果,瞭解學情,瞭解教學定位、方法、策略是否得當,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哪些知識點的掌握還不到位,學習效果與教師的預期有怎樣的差距,等等。根據發現的問題,尋找產生的原因、尋求解決的辦法,由此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因此,需要我們科學的手段進行試卷分析:收集資料、啟用資料,反思教學過程,找到問題的答案。換言之,用資料說話,而不是憑感覺下結論。

  (二)試卷分析與試卷講評區別

  很多教師將試卷分析與試卷講評混為一談,往往在教室裡將試題逐一講解,就以為是進行試卷分析了。實際上,“試卷分析”是根據考試的卷面結果所反饋的大量資訊,透過資料收集與處理,進行知識掌握、能力培養等一系列教學效果分析,得出定量或定性結果的教學反饋環節之一,是為教師進行教學調控提供依據的`重要手段之一,簡單的說,就是給教師自己“看”的。而“試卷講評”則是根據試卷分析的結果,面向學生進行的、著重於反饋與更正的一種教學行為,即是給學生“看”的。

  (三)幾個概念:

  1、難度與難度係數。

  難度:指應試者解答試題 的難易程度,是描述性語言。通常說“這個題目難度大”,就是指該題比較難。

  難度係數:“難度係數”也可以理解成“容易度係數”,是0~1之間的量值,難度係數越大,說明題目難度越小。“難度係數”一般分整卷難度係數和單題難度係數。

  2、期望難度與實際難度。

  期望難度:根據應試者的實際情況和考試所要承當的功能,命題時預設的難度係數。譬如:對於選拔性考試,如高考,一般設定期望難度係數為0.55左右,使其能夠較好地區分考生的學業水平,達到選拔的目的。而水平性考試,如高中學業會考一般設定期望難度係數為0.80~0.90,平時教學質量檢測等考試一般設定為0.70~0.75。

  實際難度:是應試者考試的結果,與應試者實際學業水平有關。透過比較“期望難度”和“實際難度”,可以瞭解教師教學重點把握情況;可以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真實情況,譬如教學目標的達成水平、模組掌握水平、某種題型的解題能力等一系列問題。

  3、幾個常見的概念:

  (1)區分度:區分度D是試卷分析的一個指標,反映了試題對考生素質的區分情況。其數值在-1~1之間,數值越高,說明該試題的區分性越好。D≥0.4時,說明該題目能起到很好的區分作用;D≤0.2時,說明該題目的區分性很差。D值為負數時,說明試題或答案有問題。如果測試的區分度高,則該測試的信度必然理想,因此提高區分度是提高測試信度的方法。測題的區分度和難度關係也很密切。太難、太易的題目,區分度都不很好.只有中等難度的題,區分度才比較好。

  同時,區分度也是衡量題目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篩選題目的依據。 計算方法:選取高分組(試卷總分得分最高的27%應試者成績)和低分組(試卷總分得分最低的27%應試者成績)

  整卷 A、客觀題區分度DA的計算公式:D=PH-PL(PH、PL分別為試題高分組和低分組考生的難度值);

  B、主觀題區分度DB的計算公式:D=(XH-XL)/N(H-L)(XH表示接受測驗的高分段學生的總得分數,XL表示接受測驗的低分段學生的總得分數,N表示接受測驗的學生總數,H表示該題的最高得分,L表示該題的最低得分。)

  區分度:D=2(XH-XL)/W(其中XH指高分組平均得分,XL指低分組平均得分, W指試題總分)。

  (2)標準差:標準差是反映學生成績離散趨勢的指標,一般來說,S>15時,離散程度就比較大。 計算公式 (S表示標準差, Xi表示第i位考生成績,表示平均分,N表示考生總數)。

  (3)正態分佈: 統計規律表明,考生的智力水平,包括學習能力,實際動手能力等呈正態分佈。因而正常的考試成績分佈應基本服從正態分佈。成績

  分析要求繪製出學生成績分佈的曲線或直方圖,以“中間高、兩頭低”來衡量成績符合正態分佈的程度。綜合考察標準差與平均分以及成績分佈的曲線,可以瞭解學生成績的分化程度、分佈密度等情況。

  (4)相關係數: 反映個體與相關群體差異性、異常性關係分析。具體應用方法參考高中新課程數學《獨立性檢驗》。

  二、試卷分析的內容

  1、整卷難度分析:瞭解難度把握(平均分)、離散程度(標準差)、分數段分佈(正態分佈)、試題得分分佈(期望難度的佈局與實際情況的差異)。

  2、難度層次分析:透過對“容易題”、“稍難題”、“較難題”的得分情況分析,瞭解學情把握、教學定位是否準確等問題。

  3、知識結構分析:透過對知識板塊得分情況分析,瞭解學生知識板塊的掌握結構以及教學目標達成情況。

  4、題型得分分析:瞭解“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題型的解題能力水平。

  5、命題質量分析:考察試題區分度,瞭解試題質量以及考試結果的信度水平。

  6、相關性分析:透過研究某些特性的個體與整體的相關係數,進行該特性的個體差異性分析,如女生群體與整體的相關性分析。

  三、試卷分析的步驟與操作方法

  選拔性測

  (一)設定期望難度係數等初始資料:

  1、期望難度係數的參考量表:

  試(表1):一般適合高考命題或高考模擬考命題要求。

  整卷期望難度 難度層次

  容易題A

  0.55~0.60 稍難題B

  較難題C 難度係數 0.7~1 0.4~0.7 0~0.4 比例 3 5 2

  常規教學要求(表2):適合平時教學質量檢測。

  整卷期望難度

  0.70~0.75 難度層次 容易題A 難度係數 0.80~1 比例 3

  稍難題B

  較難題C 0.5~0.80 0~0.5 5 2

  水平性測試(表3):適合畢業考或高中學業會考命題。

  整卷期望難度 難度層次

  容易題A

  0.80~0.90 稍難題B

  較難題C 難度係數 0.85~1 0.5~0.85 0~0.5 比例 7 2 1

  2、編制初始資料

  (1)根據考試的功能要求,參考上述量表,由命題者編制初始資料。初始資料量表的具體內容和形式如下表:

  其中“整卷期望難度”是由(D4×D5+E4×E5+……+AE4×AE5)/試卷總分計算得到的,需要注意的是,“整卷期望難度”是由“難度係數”、“ 比例”決定的,因此,在按相應比例部署各難度層次的題目時,要不斷調整相關題目的難度係數,使其符合所需要的“整卷期望難度”。

  (2)給定“難度層次”題的範圍根據所佔比例要求,給定“容易題”“稍難題”“較難題”的難度係數範圍,譬如“容易題”的難度係數範圍為0.80~1,稍難題”的難度係數範圍為0.50~0.80,“較難題”的難度係數範圍為0~0.50。

  (二)收集資料:

  利用下表,收集每個學生每題的原始得分,以備資料分析使用。

  (三)資料統計與試卷分析:利用Excel或《試卷分析助手》統計得到所需資料以及相關圖表。以上表為例:

  1、整卷難度分析: (1)成績分佈:呈正態分佈。

  (2)試卷平均分為99.66(滿分150),實際難度係數為0.66(期望難度係數為0.60),說明學生實際成績比教師的期望稍理想,且成績呈正態分佈(上圖);標準差為18.86>15,說明成績有一定程度分化。

【國中試卷分析及其基本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