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稅務> 淺析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計量屬性之異同論文

淺析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計量屬性之異同論文

淺析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計量屬性之異同論文

  會計計量也就是針對經濟活動金額實施記錄及會計處理的過程中,其中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計量屬性之間具有一定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本文則對其具體異同進行分析。

  關鍵詞:稅務會計;財務會計;計量屬性;異同

  作為企業會計體系的重要組成,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之間存在十分緊密的聯絡,但也存在一定的區別。例如,在會計計量屬性等方面,二者及存在一定的差異。本文即在對計量屬性簡單瞭解的基礎上,分析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計量屬性異同。

  一、會計計量屬性的基本認識

  會計計量是對應該進行記錄的各種經濟活動的金額予以記錄的會計處理的過程,即採用貨幣單位量度財務報表要素變化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所依據的標準為一定的計量尺度,並需要用到的計量屬性和單位。會計計量相關問題及為計量屬性的選擇問題,會計計量屬性

  指的是被計量課題的外在表現形式或者特定形式[1]。根據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提出的相關計量屬性標準,計量屬性包括現行市價和現行成本,以及歷史成本和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以及可實現現淨值。我國基本會計準則在“會計計量”一章中提出了五種計量屬性,包括公允價值和歷史成本以及重置成本和現值、可變淨現值。五種計量屬性下資產和負債的計量如表1所示。與國外的標準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我國的計量屬性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最突出的區別在於我國對公允價值的引入,但是,在引入這一計量屬性的時候,需要保證一定的前提條件,並保證嚴格的謹慎性和適度性。我國目前尚處於新型市場經濟發展階段,在引入公允價值的時候,需要予以嚴格的限制,以免出現公允價值計量不可靠的情況。對會計計量屬性的選擇會對整個會計系統的執行產生一定的影響,選擇過程中,要保證足夠的可操作性。

  表1不同計量屬性下關於資產和負債的計量分析

  計量屬性資產負債

  歷史成本以購置時具體金額為準以承擔實際義務時金額為準

  可變現淨值按現時銷售的金額/

  重置成本按現時購買的金額按現在償還的金額

  公允價值按交易雙方自願進行交易的金額按交易雙方自願進行債務清償的金額

  現值根據由處置產生的以及預計使用的未來現金流入量進行金額折現根據預計期限內需要予以償還的淨現金流出量進行金額折現

  二、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計量屬性之異同

  (一)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計量屬性之相同

  稅務會計是對納稅單位的納稅活動引起的資金運動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稅務會計以財務會計為基礎,與企業的稅負問題緊密相關,並負責對企業的實際生產和經營活動予以密切的關注,以更好的進行稅負核算以及監督等。因此,對稅務會計而言,其處理過程中所用到的各種資料大多從企業的財務會計過程中得到。而對於財務會計處理中根據企業實際稅收籌劃的需要而進行調整的事項,或者與國家現行稅法不相符合的會計事項,則需要由稅務會計進行負責,結合不同的方法予以調整和計算,並進行會計分錄,然後與財務會計進行結合,對其報告等予以補充和融合。稅收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正是優於稅收徵收的存在,導致了稅務會計的產生。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以及稅收制度的不斷完善,更是進一步推動了稅務會計的發展[2]。

  在不同企業的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各種以貨幣為具體表現的稅務活動均屬於稅務會計的核算物件範疇。稅務會計具有一定的特點,包括核算方法的融合性和業務處理的法律性,以及會計目標的雙重性和會計差異的互調性。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在計量屬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同之處,首先,二者適度採用公允價值這一計量屬性。對二者而言,在實際運用公允價值的時候,均以自願和公平為根本前提,並以實際市場價格為參考標準,來確定具體的金額,並透過科學、合理估值實現對資產價值的計量。其次,二者在進行計量屬性補充的時候,選擇的物件均為重置成本。財務會計中重置成本的應用大多用來計量盤盈固定資產,而稅務會計方面,在對重置成本進行具體使用的時候,更注重扣除成本的'“合理性”。另外,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主要計量屬性均為歷史成本。從本質角度進行分析,歷史成本屬於“過去交易”的公允價值,並具有十分突出的客觀性和可靠性特徵,並因為被應用於對各種事項或者交易的發生時刻進行“初始確認”。

  (二)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的計量屬性之不同

  1、公允價值應用方面

  (1)使用態度。稅務會計在使用公允價值的時候,需要嚴格按照國家稅法的具體規定,保證稅基計算的可查核性以及準確性。而受到歷史成本自身可驗性以及真實性和客觀性的影響稅務會計在採用歷史成本的時候,需要滿足各種經濟活動真實發生這一根本條件。而且,對於真實發生的各種經濟活動而言,還需要擁有相應的交易記錄,才能保證稅務會計公允價值的正常使用。如果因為業務型別特殊性等原因的影響,缺少相應的記錄,例如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和債務重組以及視同銷售等業務。那麼,為了避免出現稅收流失而給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稅務會計便需要使用其他型別的計量屬性。因此,稅務會計採用公允價值的時候處於十分明顯被動和消極狀態[3]。而與稅務會計不同,財務會計在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時候,處於主動和積極的狀態。針對無法獲得歷史成本的情況,採用公允價值可以十分方便的進行金融資產計量,更好的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2)使用範圍。除了使用態度之外,二者在公允價值的具體使用範圍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稅務會計應用公允價值的時候,如果沒有歷史成本交易記錄,則公允價值為所取得資產的計稅基礎。如果出現資產移出企業的情況,則需要利用公允價值來對資產轉讓所得予以確定,並進一步計算企業的所得稅和流轉稅等。因此,稅務會計使用公允價值的時候,計量的是多方面的內容,其中不僅包括資產,還包括收入。其中,計量收入時的出發點是產出,資產則為投入。而財務會計則與之不同,其計量負債和資產的出發點均為投入。在所計量的專案中,金融負債以及金融資產是較為典型的專案型別。而且,經過大量的實踐應用也發現,公允價值還有可能被推廣到更大的範圍中,包括非金融負債和資產等。從而對傳統的會計模式產生極大的影響,對以歷史成本為計量基礎的模式予以徹底的改革。

  2、歷史成本應用方面

  歷史成本指的是企業在透過不同方式和手段得到一定的財產物資時所付出的等價物或者現金。處理過程中,資產按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財務會計屬於對外報

  告會計,主要的服務物件是外部利益相關者,目的是為了為利益相關者提供有機質的會計資訊,幫助其更好的進行決策。其中,相關的有用資訊包括各種能夠對未來現金流量和風險予以反映的資訊。但僅僅透過初始計量歷史成本資訊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因此需要修正歷史成本資訊,予以後續計量。稅務會計則服務於利益相關者,為其提供相應的納稅資訊。納稅資訊具有較強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歷史成本只反映初始確認的金額。因此,對財務會計而言,初始計量會選擇歷史成本資產,但在後續計量中,則大多會利用其他計量屬性予以一定的修正。而對稅務會計而言,採用歷史成本計價的資產,都始終選擇歷史成本。

  三、結束語

  總之,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並在計量屬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透過本文對二者相互關係以及計量屬性差異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到二者之間的異同。

【淺析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計量屬性之異同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