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哲學> 《哲學與幼童》讀後感

《哲學與幼童》讀後感

《哲學與幼童》讀後感範文

  閱讀完《哲學與幼童》這本書之後,其實我對兒童哲學的內容也並沒有把握多少,但是我至少知道了保護兒童“愛智慧”的天性。兒童其實是一個天生的學習者,就像他們從出生開始就不斷學習走路、說話一樣。當我嘗試著把保護兒童“愛智慧”的天性同自己的教學工作聯絡起來時,我發現只要我們順應兒童的天性,用心呵護他們的求知之心,那麼我們的教學工作也必將是“順風順水”。

  從十八歲入職算起,我從教也有20餘年。18歲剛入職的我在中秋節的晚上帶著班裡一個寶寶買花燈。那雙亮晶晶的眼睛深深印在我心裡。我希望在教室裡的孩子都有一雙亮晶晶的眼睛充滿信任地看著我。在音樂課中,故事課中,我看到了。我一度以為這樣就夠了。30歲那年,在全國音樂觀摩活動中展示活動。我也以為這就夠了。但是,我錯了。人類社會在發展,教育形式和內容也不在不斷變更。而變更的根本原因,其實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兒童的潛能,呵護其“愛智慧”的天性,並將他們培養成新時代需要的人才。

  我開始像一個初學者那樣接觸專案學習,開始吸納新的教育理念,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用專業知識武裝自己的大腦。並不斷思考,兒童到底需要什麼?我們又應該給予他們什麼?

  只對方法感興趣,但並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的老師一定會失去力量,或者產生職業倦怠。但如果讓學會做研究,嘗試用哲學思辨的眼光去看待教室裡發生的一切,那麼他自己所做的事情在感受中根本不是一種堅持,而更是一種不斷更新的.源泉。為什麼呢?“讀書筆記·如果他能瞭解到人類在物質中的出現所給予的精神規律;如果他能瞭解到所有的事情與人類發展的關係,他就能從自己的觀察中找到自己的做法,就能感受到一種巨大的使命感”

  我們需要把生活中的事情當成學習機會,實施從發現環境的需要來培養幼兒。這就是專案學習中最重要的原則——真實。在幼兒園裡,讓還沒有被固定標準的思維,盡情地自由發揮。在老師的幫助下,想象越來越具體。

【《哲學與幼童》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