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管理> 如何加強高職院校美術教師的培養和管理教育論文

如何加強高職院校美術教師的培養和管理教育論文

如何加強高職院校實用美術教師的培養和管理教育論文

  摘要:市場需求像只無形的大手,實用美術專業一時間紅紅火火起來,高職院校紛紛增設這類專業,但實用美術教學的組織者們(教師們)卻難免有倉促上陣的感覺……高職院校都應該對此引起高度重視,正視問題,解決好問題,真正辦好高職實用美術專業。

  關鍵詞:高職院校;實用美術;師資

  我國很多高職院校是國家為了適應21世紀經濟現代化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需要,對現有職業大學、專科學校和獨立設定的成人高校的改革、改組及改制,並選擇少量的重點中專透過轉制發展起來的(即三改一補)。21世紀的經濟現代化促使美術教育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實用美術領域展現出美好的前景,很多高職院校都看好這塊就業市場,紛紛增設了實用美術專業。然而,高職院校是20年規模高速擴充套件的,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出現了許多問題:其中高職院校實用美術師資及配備特別不讓人感到樂觀,存在的問題刻不容緩。

  一、教師對高職實用美術專業教學專業性和職業性認識不到位

  高職教育圍繞“上崗”“就業”轉,高職實用美術專業培養目標非常明確,即培養有美術這“一技之長”的技術工人或從事美術工作的基層人員而不是畫家;高職實用美術專業的美術課是實用美術課程而不是欣賞性美術課程。現今一些高職院校存在這樣一個客觀事實——實用美術骨幹教師基本上畢業於師範院校,接受的是欣賞性美術教育影響,由於受專業教育的影響以及接觸高職教育時間短,對高職實用美術專業教學職業性和專業性認識不到位。素描、色彩等基礎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比較明顯,教學內容雖然改了,但教師採用傳統教學的指導思想實施教學的現象比較嚴重,他們自覺不自覺地以傳統的高師美術專業的知識結構為出發點,訓練學生時題材、技法形式單一,達不到課程設定的目的。繪畫對於設計的貢獻是顯而易見的:“藝術家對於空間透視的認識,對於色彩及形態構成的研究,為設計師提供了大量的表現手法”。但是,“設計對藝術的借鑑具有選擇性和改造性”,教師對習作訓練不能只是強調繪畫的藝術性,訓練目標應該指向設計應用的範疇。如果教師對專業基礎課教學的專業特性認識到位,專業主幹課教師教學有針對性地搞好實習、實訓,學生的操作能力將大大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也因此而具備了,高職教育需要的就是這種教學結果。我國高職教育起步晚,高職實用美術教育更是處於研究探索階段,實用美術教師應儘快調整好對專業方向的認識和職業教育目標的認識,以適應教學的需要。

  二、教師理論與實踐存在著一定的'脫節

  現在高職院校的許多實用美術教師,無論是剛從學校畢業分配到學校從教的,還是從教多年的教師,他們往往具有紮實的美術造型功底和良好的審美品位,但實踐經驗明顯不足。由於很多高職院校辦學條件限制,沒有與社會聯合辦學的計劃,沒有實習基地,教師從事相關實踐的機會不多,教師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聯絡難以做到統一。反映到具體的教學中則表現為對實用美術設計這種面向市場的商業行為掌握不足。例如,在廣告教學中缺乏生動的例項教學,對學生反覆強調圖形、色彩、字型、版式等要素的唯美表現及技巧,而對廣告理論、投放媒體、消費調查、受眾心理、廣告效果反饋等重要內容卻常常捨棄,學生的作業經常是設計幾幅公益海報。

  不少畢業學生反映,學校老師教的到了社會上不實用,畢業了還得從實踐中重新學……

  高職院校一直強調配置“雙師型”教師不無道理,職業學院美術教師應該既是教育者,同時又是藝術家,他們必須參與社會實踐,密切注視行業發展新動態,掌握相應的技能,獨立地完成藝術作品創作,教師必須時時瞭解科技、材料,審美需求的變化……並重視其對美術教學的影響,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

  三、教師參與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積極性不高

  很多改制、轉制高職院校辦學機制陳舊,不重視引入市場機制,教師的教學和教研依然徘徊在老的學校環境中,教師缺乏對市場環境的瞭解,教師的教學教研因盲目而缺乏針對性,談不上對教育教學觀念、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更新和轉變;有的高職院校由於投入不足,阻礙了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提高而陷入辦學困境的情況更甚,這類學校生源素質較差,學生學習積極性低,教師的挫折感特別強,“身在曹營心在漢”……據統計表明,目前僅廣告行業包括廣告藝術設計就有50多萬從業人員,室內設計、服裝設計、音樂製作、電視藝術製作、動畫藝術製作與設計、網路藝術製作等從業人員需求可能在數百萬以上……高職院校擔負著人才需求量較大的藝術專業應用人才培訓的重大任務。因為教師參與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積極性不高,他們就不可能教會學生客觀地分析、研究市場,設計創業方案,激發學生的創業動機。高職院校辦學也因此而陷入惡性迴圈的泥塘之中。

  高職院校美術師資暴露出來的問題,有新舊體制轉軌形成的問題,有專業、大環境的問題,有教師自身素質的問題……完全解決這些問題需要調查研究,找到客觀規律,漸進解決。以下是筆者的幾點看法:

  (一)職院加快改革步伐,完善辦學機制為教師營造教學、教研新環境

  世界各國高職院校的發展告訴我們,在社會變革、轉軌時期,一所學校要立於不敗之地,最為關鍵的是認清形勢,站在時代與科學發展的制高點,從適應社會需求,促進學校發展的角度,正視現實,高瞻遠矚,明確學校自身功能發展定位,大膽改革、銳意進取。學校定位明確,各項改革措施配套落實,學校就會具備好的管理模式、好的教學場所和設施,也因此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師教學、教研的水平。好的環境是出成果的外部條件。

  (二)學院要堅持“加速培養、積極引進、聘請結合”的辦法造就“雙師型”師資隊伍

  1.學校應當加大投入,鼓勵教師更新自身知識,有兩條路可走:一是自學,學院可拿出一定的資金,作為獎勵基金,獎勵那些透過自學透過各種學歷、技能考試獲得證書的教師。二是送出去學習,有一些前沿性的新知識、新技術還沒有普及和公開,這些東西靠自學難以做到,學院必須有計劃地拿出資金送教師去學習培訓。2.吸引社會上的專業人才來校任教,與企業合作,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成果的設計師,將市場上的精英們請進學校。3.公開招聘實習基地或工作室責任教授或學科帶頭人,有效地補充和改善師資及配備。

  (三)建成適應市場的實習基地

  實習基地是學院聯絡市場的視窗,實習基地運轉要引入市場機制。電腦美術工作室實習基地就是很好的範例,這個基地充滿活力,它類似包豪斯的“手工作坊”。它可以吸引在校的學生,吸收校外的電腦美術學員,除完成教學實習任務外,可利用自身資源與市場緊密結合,承接各種市場業務,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它的特點是:一、靠市場規律運作,經濟上自負盈虧,業務上獨立自主。二、學校給予一定的扶持。三、由權威的教授領導,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四、實行開放式管理,教師有來自學校的教師和市場行業的高手,他們的工資是浮動的,收入與質效聯絡,人員可以自由流動。五、基地學員也可能參與承接市場業務,邊學習邊工作,可憑自己的能力獲得收入。生機勃勃的實訓基地是加強教師與行業市場交流與溝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

【如何加強高職院校美術教師的培養和管理教育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