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電影> 淺談英語電影與大學英語教學論文

淺談英語電影與大學英語教學論文

淺談英語電影與大學英語教學論文

  [論文關鍵詞]英文電影英語教學方法能力

  [論文摘要]英語電影有著地道的口語表達,真實的語言環境、豐富的文化內涵,欣賞英語電影不僅可以學習語言知識,同時可以獲取文化知識,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學習語言是學習文化的過程,只要正確的運用教學方法,堅持語言與文化並重的原則,優秀的英語電影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達到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實現語言和文化雙收益。

  電影作為一門視聽藝術,它能真實地反映社會的各種文化,透過塑造藝術形象,表達一定的思想情感,體現時代和民族精神。電影是反映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體現了大眾文化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優秀的英文影片是包羅永珍的文化載體,它從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了英語民族的文化。英語電影有著地道的口語表達、真實的語言環境、豐富的文化內涵,是英美國家特定時代社會生活和文化最直觀、最集中、最生動的反映。影視欣賞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法,是進行文化和語言教學的重要媒介。看電影不是最終目的,而是達到教學目的的有效手段。對高校大學生來說英文電影可以使他們更加直觀地瞭解西方國家的文化,可以培養語感、提高聽說能力,擴充學生文化背景知識,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掌握英語語言風格,豐富語言文化知識和技能。

  一、電影用於英語教學的優越性

  1、營造完整的語言情境,培養學生語感,提高聽說能力

  喬姆斯基認為:語言是某種天賦,人類天生就有一種語言習得機制,即使不經過學習也可以在某種語言環境中刺激中習得。英文電影不同於課堂上的場景模擬,它創造了真實的語言環境,提供了練習聽說的絕好機會英文電影中有語言交際的自然環境,加上人物的面部表情、手勢和體態,最大限度地體現語言的感染力,使語言形象化,生動化。學生必然容易接受那些恰到好處的語言表達,這種語言涵蓋了語言學習中語音、語調、節奏、用詞、思維和感情等幾大要素。這種和學習、生活、感情和思維結合在一起的英語語言更具有生命力。學生在觀看電影時會不知不覺中、自然地習得純正的語音、語調和豐富地道的語言,而輕鬆地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九達到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

  2、寓教於樂,激發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人會自然記住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遺忘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的“情感過濾假說”(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認為:學習動機、學習態度、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對語言輸入起著過濾的作用。若學習者學習動力大,自信心強,焦慮小,對語言輸入的過濾作用就小,獲得的輸入就多:反之,過濾作用就大,獲得的輸入就少。因此,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調動,學習興趣得到激發,接受英語的能力就會越強。由於電影題材廣泛,情節生動,畫面逼真,富有極大的感染力,觀看電影時學生們興趣盎然如《魂斷藍橋》、《泰坦尼克號》和《阿甘正傳》等或以波瀾壯闊的場景,或以優美迷人的畫面,或以至純至深的情感,或以演員高超的演藝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感受情節的同時,耳濡目染,對大量的語言資訊輸入自然、輕鬆地領悟。每觀看一部影片,適當地注意收集、積累生活化的經典語句將這樣的語言用在口語交際中讓入耳熟通俗易懂口語質量自然提高了。

  3、培養語言文化差異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美國學者Hanvy把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識別表面的明顯的文化特徵;第二階段是識別細微而有意義的,與自己的文化迥異的文化特徵:第三階段與第二階段接近,但人們的反應有所不同;第四階段是能夠做到從對方立場出發感受其文化。無論對於培養學生哪一階段的文化敏感性,電影教學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英文電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瞭解西方文化,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西方人的生活點滴以及思維方式等許多實用的英語知識,只有理解西方的文化才會以西方的思維方式,才能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來感受其文化,才能更好的瞭解、掌握一些跨文化交際方面的知識,為以後與外國人充分溝通、無障礙交流打下良好基礎。東西方文化差異會很大程度地體現在電影語言中。如《碰撞》、《盧安達飯店》、《通天塔》和《刮痧》等一系列以文化衝突為主題的影片。置身於真實的英語環境中,學生透過英語電影故事的敘述,情節的發展以及人物關係的變遷可以更好的瞭解與中式思維不太相同的外國的文化,用心體會東西方價值觀念的不同,以及由此產生的思維方式的差異,從而將語言上升到真正意義上的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4、擴大知識面,瞭解風土人情,提高文化素養

  電影是文化的傳播者。由於中外各國在風俗、習慣、人情、環境、傳統、民眾性格等方面存在著客觀差異,這種差異也相應地在各國語言上體現出來。有些差異隨著中外交流的深入和相互影響而已被中國公眾所理解和接受,英文電影中故事的敘述、情節的發展及人物的關係都與中式思維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僅用語言來分析是不夠的,我們還要了解西方的文化、歷史、風土人情及社會問題,在瞭解的基礎上逐步分析並加以總結,用心體會東西方價值觀念的不同以及由此產生的思維差異,透過對西方歷史文化的瞭解,將語言上升到真正意義上的交流。比如《探索》系列電影紀錄片。製作精美,原汁原味的英語,加上精良的音像效果,非常引人入勝,學生們不僅能學習英語,還能學到很多歷史地理知識,瞭解風土人情,提高文化素養。

  二、利用英語電影進行教學的方法

  1 剛合理的選擇英文電影

  英遇電影的選擇將決定學習效果的好壞。選擇電影要以教學目標,學生語言水平為準繩,看語言文化資訊含量,看語言含量是否大,情節內容是否健康,是否貼近生活,看語音語調是否清晰地道。對於初級水平的學生,選擇電影的時候主要以題材輕鬆、內容簡單為原則,如《公主日記》、《音樂之聲》、《怪物史瑞克》和《獅子王》等;中級水平的學生除學習語言本身外,更要提高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的瞭解。因此選擇一些如《阿甘正傳》、《勇敢的心》等歷史題材的影片來學習:對自己的水平比較有信心的學生可以選擇《奈米亞傳奇》等影片,學習一些比較地道的口語表達。選擇影片是還應遵守精泛結合原則。

  2、以建構主義為理論指導組織課堂教學

  建構主義的教育心理學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認為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同時認為教師的作用應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和促進者。在英文電影欣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遵循建構主義的教學思想,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情感及個性需求,以學生為主體組織課堂活動。

  3、加強觀片之前的文化歷史背景知識的匯入

  教師應簡要介紹影片的歷史文化背景、主要內容和人物關係,啟用學生腦中的圖式知識,幫助其更好的接受新知識。也可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鼓勵學生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個角色。並與角色同呼吸、共命運,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不僅使學生進入觀看電影的最佳狀態,注意力更為集中,而且能更好地理解怎樣在實際語境中恰當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從而減少交流中的“語用失誤”。

  4、觀片之後的語言知識的強化及運用

  行為主義理論把語言習慣看成是習慣形成的過程,而習慣形成需要不斷強化進行刺激——反應。語言學習過程是輸入——吸收——輸出的過程。根據輸入輸出之間平衡的觀點,從輸入、儲存到產出之前的階段被稱作“孵化期”。教師應幫助學生有意識地去縮短孵化期。教師不妨為學生設計一些活動,如複述影片故事情節、角色扮演、問題討論、寫自己的感想,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背誦經典對白,給電影角色配音等。讓學生將片中學到的表達方式運用到要討論與寫作中,從而提高口語和寫作水平。防止學生剛從電影中學到的大量習語、表達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遺忘,不能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三、結束語

  英語電影內容豐富,文化特色突出,語料真實,又最貼近學生生活,是外語教學的好幫手。英語電影具有語言、畫面、音響三結合的特點,能使聲音和影象結合,語言和情景結合,視覺刺激和聽覺刺激結合。使學生置身於外語環境中,各種感覺器官同時並用,是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有效途徑,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看英文電影,不僅有助於語言的教學,也有助於語言的學習,學生將從中受益匪淺,透過在英語教學中播放原版電影使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耳濡目染,真正做到“活學”,掌握語音、詞彙、句型、思維和文化,在語言環境中入鄉隨俗,真正做到“活用”,達到理解和表達、交流和溝通。從真正意義上把英語學“活”。

【淺談英語電影與大學英語教學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