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企業管理>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精選12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接觸到措施的地方越來越多,措施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針對某種情況而採取的處理辦法。我們應當如何寫措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 篇1

  對於任何現代企業來說,在進行企業發展的時候,需要秉承企業管理的核心管理方式,提升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努力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模式,改變傳統的發展方式,實現我國現代企業管理水平的穩步提升。但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很多現代企業的發展卻並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導致很多現代企業的管理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變化。企業的發展沒有達到相應的目標,必然導致很多企業注重自身的管理,不斷提升管理的水平。只有透過企業對自身生產經營活動的計劃和控制,逐漸實現組織指揮和全面協調控制,在提升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的同時,從而確保企業的平穩健康快速發展。

  一、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性

  透過研究發現,現代企業管理是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比較重要的控制環節,而且企業透過有效地合理管理,可以實現市場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對於現代企業來說,只有透過有效地管理,才能夠從質量、成本、時間三個方面,實現企業的核心運用和管理。對於企業進行日常管理的時候,必須要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實現客戶滿意度的提升。確保在進行企業日常操作的時候,可以獲得更多的忠實客戶,提升企業的未來發展空間。對於任何企業來說,資源的使用是具有決定性的,而且對於企業自身的發展具有較為突出的影響。對於任何管理活動和生產活動來說,都需要考慮勞動的成本,因此成本管理對於整個企業的發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從整體上來說,現代企業的管理決定了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對於企業的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而且能夠影響整個企業發展前景。所以,現代企業管理對於企業的發展有決定性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二、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現狀分析

  1.一些企業存在經營管理理念陳舊的問題。從我國目前的企業發展情況來看,企業大多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契機發展起來的,但很多企業的建立者都沒有較為突出的管理水平。很多民營企業的管理者一般都是從基層做起,開始是事事親為,後來逐漸讓自己的家人或者是朋友等進行企業的基層管理。對於一般的企業來說,其中的財務、人事、銷售和宣傳等部門的負責人一般都是具有親屬關係的一家人,所以導致整個企業成為了家庭企業。對於任何企業來說,在進行改革和創新的時候,必須要以企業的未來發展空間為根本,提升企業的綜合發展水平。但是對於家庭企業來說,由於整個企業存在一定的親屬關係,所以在進行規劃和管理的時候,往往受到親屬關係的影響,導致整個企業的發展沒有科學的目標。而且在進行企業人才任用的時候,所考慮首要的也不是人才自身的能力,導致很多家庭企業存在較為嚴重的人才流失,使得整個家庭企業出現了發展的無力。

  2.一些企業管理規劃不明確,而且管理制度不完善。從我國現代企業管理規劃情況來看,很多現代企業管理規劃並不明確,而且管理方式和方法比較老舊,導致整個管理制度不完善。對於每個現代企業來說,為了自身的發展,都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企業發展的管理制度,而且這樣的管理制度具有獨立性。但是很多企業並不注重管理制度的建立,一般都是進行隨意的抄襲,導致企業自身很多管理制度存在較為嚴重的不合理現象。再加上一些企業不懂得做合理的長遠規劃,導致整個企業的發展十分被動。企業沒有較為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企業的發展目標無法達到規範的要求,而且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在經過長久的發展後,十分容易出現錯誤的高層決定,這就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導致整個企業管理執行比較差。

  3.企業缺乏高水平的專業性管理人才。從目前我國的發展情況來看,任何企業的長久發展和進步,都離不開企業自身人才的培養。企業自身的高水平專業性管理人才,是確保企業長久發展的根本,也是對企業進行全面管理,提出合理性管理建議的重要動力。但是我國目前的很多現代企業並沒有認識到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在加上企業自身的薪酬體系存在一些問題,高水平的專業管理人員無法獲得相對應的薪酬,導致很多管理人才的流失。一些企業甚至肆意挖取其他公司的先進管理人才,導致人才的管理十分困難。另外很多國企在對人才進行培養的時候,十分不重視,人才培養體系存在較大的缺陷,有的甚至都沒有相應的人才培養體系。一般的國企在進行人才培養的時候,往往都是隨意的借鑑其他企業的人才培養方法,所以這樣培養出的人才,本身就沒有相應的歸屬感,導致人才的流動性比較大。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人才對於企業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很多國企都逐漸的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開始主動提升人才的培養力度,企業自身的管理能力也在不斷提升。

  三、完善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措施和方法

  1.堅持以顧客為中心的營銷模式的轉變。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商品的銷售,只有以顧客為中心,進行銷售的全面改革,才能夠實現我國現代企業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我國傳統的以產定銷的銷售模式,早已無法適應我國經濟的全面快速發展。而且很多企業所銷售的產品,無法達到顧客的要求,導致整個銷售過程比較被動。透過轉變銷售模式,實現以顧客為中心的銷售模式的轉變,才能夠確保企業具有較多的發展空間,實現企業自身對於產品的合理定位,提升廠家產品的綜合銷售水平。對於企業來說,所面對顧客的轉變,可以更好地讓態度員工有服務於顧客的態度,所以很多員工可以有更加敏捷的思維,在進行工作的時候,可以獲得更高的工作效果,思維賦予更高的創造力,所以能夠獲得較好的銷售結果。對於企業來說,堅持以顧客為主的營銷模式,還能夠實現消費者思想的獲取,提升消費者在消費中的作用,實現企業更好地銷售。

  2.企業需要注重知識和資訊資源的重要性。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知識和資訊資源。隨著我國網際網路的全面發展,很多行業和企業都有較為便利的資訊獲取,並利用這些資料和資訊,實現了企業的全面發展調控和管理。對於企業來說,必須要透過知識和資訊資源的獲取,實現企業自身發展方向的確定。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的速度很快,很多企業都在不斷地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知識,這些技術和知識是確保企業自身良好發展的根本,是不斷提升企業自身發展速度的關鍵。企業注重知識和資訊資源,能夠為企業獲取更廣闊的提升空間,實現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

  3.職業經理人逐漸替代原有的企業管理人員。對於傳統的企業管理,所使用的人才都是經過提拔或者是親屬關係的人員,這樣的管理方式具有片面性,而且管理起來十分被動,無法實現企業發展的最大經濟要求。職業經理人員是目前比較新型的企業管理人員,全面負責企業的綜合經營和管理,並逐漸實現企業的經營權的控制。企業的發展需要領導者有正確的領導,但是對於不同的企業來說,不是每個領導者都有較為成熟的思維模式和領導能力。所以職業經理人員的重要作用逐漸的凸顯出來,透過職業經理人的重要作用,可以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指明道理,提升企業的綜合發展水平,確保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正確性。

  4.國際競爭化加劇,注重自身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企業的發展受到外資企業的影響,所以我國目前的企業發展,受到嚴重的國際競爭的影響。我國的很多企業注意到市場發生的變化,開始透過提升自身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的發展。透過轉變原有的經營方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實現企業自身的全面快速健康發展。我國的市場經濟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是發展的契機,但是國際競爭的加劇,使得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於企業來說,必須要做好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確保企業自身擁有較高的企業競爭力,另外在不斷的競爭中,提升自身的各方面水平,確保不斷地發展和進步,實現相應的發展目標。目前我國的很多企業都在不斷的轉型,傳統的粗放管理已經不在適合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必須要逐步改革和轉變,最終達到細緻管理的要求,更好地服務於顧客,在不斷的轉變和改革中,實現企業自身的發展和強大。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對於企業的發展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且傳統的縱向一體化的發展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達到企業的發展要求。企業為了自身的發展和生存,需要不斷進行改革,轉變原有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的水平。對於傳統的企業管理方式來說,其中有很多問題,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逐漸實現我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轉變,提升我國企業的綜合發展水平。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 篇2

  1 前言

  隨著中國民航事業的快速發展,空中交通擁堵現象頻繁發生,這不僅嚴重地威脅飛行安全,而且導致了大量飛行延誤,給國民經濟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航班延誤成為民航業越來越重要的話題,當前我國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落後於歐美國家,在我國民航空域資源緊張的情況下,研究與促進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非常具有實際意義。

  為更好的利用我國的空域資源,國家空管委在全國設立了七大區域管制中心,這是實現民航空管執行一體化的一項重大部署。全國分為七大中心後,透過統一的調配,各地的高空空域有利於資源配置最佳化,對全面提升空中交通管制水平,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和高效執行,實施統一有效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概述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是保障飛行行安全的重要環節,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就是對現有機場、空域、航路進行準確評估後採用的管理方式,透過合理地放行航空器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加速空中流量,減少空中擁堵。從20 世紀60 年代末期開始,航空飛行數量迅速提高,導致空中交通逐步擁擠因而有了空中交通流量的概念,並在70 年代初開始採取了流量控制的對策限制某航線、區域的流量。1988 年,歐洲建立了兩個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央執行單元(CEU), 分別負責對東歐和西歐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且歐洲各區域管制中心設立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席位支援CEU 的執行。目前,歐洲在布魯塞爾已經建立了歐洲統一的中央流量管理單元,負責歐洲的各項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任務,協調各空中交通管制席位的活動,配合實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我國與先進地區相比,還處在發展的初期,進入90 年代後,隨著經濟的發展,航班量迅猛增加,但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了航班相對集中,各地區的航班流量的不均勻,雖然各地新建了許多新的機場,但是大部分航班還是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直轄市和旅遊熱點城市,比如在京上廣的航路上,飛機較多容易發生擁堵,集中的航班量極易發生延誤,當幾大機場其中的某一個由於天氣或其他特殊情況造成航班延誤時,導致全國範圍內的大面積航班延誤,而隨著中國航空事業的不斷髮展,未來空中交通必然會發生越來越嚴重的擁擠。

  3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思路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實施可以分為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實時管理三個管理階段。前期流量管理是指在實施飛行計劃前進行計劃的調整,在安排航班時刻表時,對航班的進行合理的安排,防止在某一時刻某一機場出現超負荷流量,影響航班安全執行。但這類方法涉及範圍廣、週期長,往往是滯後於空中交通流量的實際情況。

  中期管理是在航空器起飛前,透過調整起飛時間,改變飛行航路的方法去避免擁堵集中發生。中期管理主要以地面等待為主,延誤航班的起飛時間,空中等待為輔,透過改變航空器飛行航路等方法,疏導擁擠的航路。這是調整空中交通流量目前見效最快、使用最普遍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方法。

  實時流量管理是在航班飛行過程中,對發生擁堵的飛機進行延誤,主要是透過對飛行中的航空器進行減速、盤旋等待等方法,透過推後可能產生的超負荷流量,將區域內的飛行流量保持在可控的範圍內。

  4 我國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現狀

  相較歐美等航空發達國家,我國的流量管理還處在起步和探索階段,目前,我國的流量管理的工作是由各地區的流量管理部門分別進行實施,這樣的實施方法會有一定的侷限性,產生只考慮自己的工作,而忽視整體效率的事情,容易發生由於某個地區的限制,導致全國大面積延誤的發生。

  全國各級管制部門多年來一直關注流量管理問題,努力研究流量管理的模式與方法,更有不少單位投入人力物力開發相應的終端區排序、多機場放行等流量管理系統,並有不少已經投入使用,為管制執行做出了一定貢獻。

  近幾年隨著流量的增長,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區域管制中心紛紛設立了流量管理部門與相應的席位,來統籌管理本區域的流量。北京、上海、廣州全國三大區管中心,從成立伊始,就建立了相應的流量管理科室,在管制現場設立了流量管理席位。目前,流量管理席位透過系統軟體的幫助,根據各類限制條件,由流量管理席位直接計算空中航班流控時間,分佈給各相關科室;並計算預計起飛時刻給申請起飛航班,直接傳達到塔臺。同時,流量管理系統也在研究開發協同放行等方面的功能,計劃將每一個航班的受控資訊傳遞給航空公司、各相關管制部門等,實現流量管理資訊的資源共享。流量管理席位已經基本構建了地區級流量管理部門到各塔臺、終端區、中低空管制部門以及航空公司及其它相關部門的一個分級管理模式。流量管理在大區域管制的新時期有了新的發展,具備了新的特點:

  (1)研究開發流量管理系統軟體,提高統計預測水平。

  (2)綜合考慮多元受限條件,統一放行,合理釋出流控。

  (3)合理利用空域資源,最佳化航路,加速空中交通流量。

  (4)協同各方,加速各管制部門、機場、航空公司之間的資訊傳遞。

  5 我國流量管理的發展方向

  未來,在流量管理方面向先進國家靠攏,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空域問題,我國空域管理手段相對比較落後,需加以改進。空域作為國家的重要資源,應該確保其安全、有序、高效率的使用,軍航、民航管制區域應儘可能一致;

  (2)空管體制,從長遠看,我國空管體制應仿效世界上先進國家的做法,採用國家統一管制的模式。這樣的改革思路和做法無疑是正確的,現在的問題是要加大改革力度,就民航內部來說,空管體制並未理順,目前分級管理的方式,不利於形成集中統一的管制指揮和系統配套進行空管設施建設。應當參照國際上的通用做法,研究建立統一管理、集中指揮的空管體制;

  (3)空管基礎設施的完善,加強航路管制中心的建設,重點抓好區管中心的建設工作。認真吸取先進國家建設大型管制中心的經驗教訓,採用統一的系統結構、統一的技術標準、統一的裝置型號、統一的建設模式,為未來全系統的聯網打好基礎。相信透過各方努力,不久的將來將會實現全國民航的統一放行,更加合理地航路排序,更加準確的流量統計預測,以及多方參與的協同決策,我國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統也會得到長足的進步。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 篇3

  摘要: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建築行業也隨著經濟的需要而飛快前行。為了讓我國經濟能夠更加的穩定繁榮,建築行業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隨著建築行業的發展,人們也對建築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為了滿足人們對質量的需求,就要在建築工程的管理方面開展有效的工作形式,以保證在建設的過程中,房屋建築等質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以,本文就對新時期我國建築工程管理的現狀與創新發展進行探討,希望能透過這次的研究,對建築工程的管理現狀提出有益的發展對策,促進建築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建築工程 現狀 創新

  隨著我國建築工程行業的不斷髮展,建築工程的管理工作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怎樣才能不斷的完善建築行業中的管理體制,更新建築工程管理發展的觀念,讓建築工程管理的方法能夠跟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進步,並且不斷提出建築工程發展的新方向,新理念也越來越重要。所以在發展建築工程管理水平時,首先要提高的就是工程工作人員管理人員的知識技能,專業技能和個人素養。因為只有他們的標準提高了,才能夠提高建築行業的管理標準,從而使建築工程的質量不斷向上。但是,就目前的建築行業管理發展來講,我國建築工程管理的現狀仍然處於一個較低的管理層次,在建築管理的各個方面還不夠深入。因此,要想加強我國建築行業的管理水準,只有創新的管理方式才能使其得到逐步有效的提高。

  1、新時期我國建築工程管理的現狀。

  (1)缺少完善的建築工程管理體系。

  想要將建築工程中的質量水平有效的提高,首先就要重視管理的體制,要不斷的完善管理的體制。並且在管理上設定科學合理的管理層次與結構,分出輕重。但是,從實際的管理角度出發,工程管理體制還沒有完善化,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了節約成本,在管理人員的數量以及設定的部門方面仍然沒有按照科學化的標準分配,所以這也就存在著很多設定不合理的問題。由於,缺乏這種完善的管理機制,所以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也是非常突出的,也會對建築行業的整體管理水平提高設定阻礙。

  (2)工程建築的管理形式不符合要求。

  我國的建築企業發展主要是由施工企業,勞務企業,承包企業三方組成,所以這種形式對於加強建築行業的管理,促進建築行業工程質量以及其經濟效益的雙贏都是不利的。所以,目前我國建築行業在發展過程中施工的企業勞作均是自己提供相關的裝置和實施材料,並且建築施工人員也是由施工隊自己組建的,所以其綜合素質也較低,專業化水平較低,這也就造成工程管理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來對工作人員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就阻礙了管理的效率,使得管理形式存在過多的麻煩。因此,這也表現出建築行業在我國發展中管理形式不合理,造成企業過多的經濟負擔。另外,還會影響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的質量,不利於提高建築工程的管理水平。

  (3)建築工程管理缺乏創新理念。

  目前,隨著經濟發展的腳步不斷加快,建築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在尋找發展的機遇。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與競爭,這種高強度的市場發展體系是不利於建築行業管理發展的。如果建築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只顧眼前的利益,就會在工作時只抓技術,從而輕視管理過程中的一些傳統的模式。他們認為老套的經驗會使企業的發展不斷衰弱,所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就會偏向一頭,使得資金的配備越來越不平衡。他們願意花大量的資金放在技術的研發上,而對於管理的機構設定和人員配備則沒有詳細的計劃和投資。所以這也會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建築企業管理工作的開展。

  (4)缺乏過硬的技術人才。

  在大多數的建築工程隊伍中,所採用的施工人員都是以農民工為主。因為農民工的學歷低,所以其自身的文化和素養也比較有限。在施工過程中,很多專業性的問題他們是不瞭解的,也不懂,所以遇到這些問題就不能夠直接解決,這就會使新的裝置難以應用。在建築工程中浪費了時間和效率。並且,在施工時也會存在大量的安全隱患,對施工專業素養的缺乏,也使得工程的進度和專案的質量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建築行業在管理方面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建築工程施工過程中缺乏專業性的施工人員。所以在工程管理方面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和專業知識是關鍵,加大對施工高素質,強專業人員的招聘,也是建築工程管理的首要任務。

  2、新時期我國建築工程管理的創新發展策略。

  隨著科學和經濟的不斷髮展進步,建築領域在目前的發展來看,仍然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對建築工程管理進行不斷的創新,在新興的市場經濟體制下找到適合建築行業發展的市場環境,來實現它的經濟價值。但是,這些創新的前提就是保證建築工程行業的發展質量和完成進度,運用創新的管理策略來在新時期得到更多的機會。

  (1)管理技術的創新。

  在建築工程管理過程中,由於管理會涉及多方面的問題,例如,程式問題、資金問題、人員問題等等,如何將這些複雜的、龐大的問題進行高效快速的處理,這也是建築工程管理人員所面對的挑戰。在建築工程的發展過程中,主要面對的就是機器和技術。隨著我國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在建築工程的施工過程中,也全部用自動化、現代化的技術來代替傳統的資料管理模式。這種創新的科學的管理方式,能夠將複雜的工作以高效快速的方式完成,並做好工作記錄。透過網路資料資訊也能夠讓技術人員快速的對其進行查詢。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補充和更改,同時資訊的管理模式還能夠有效的儲存和共享,這就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保證了工作的質量。

  (2)建築工程觀念上的管理創新。

  要想讓建築工程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有一套自身適合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這套理念和方式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的改革創新。不要墨守成規,要敢於摒棄舊的傳統的管理思想,把管理的重點放在目前對企業最有效,對質量最能保證的前提上來建立一套新的管理理念。並且還要有一個符合建築工程企業長期發展的目標計劃。根據這個計劃來不斷完善管理的理念。從而高效、快速地對技術人員的匹配進行分析安排,在保證建築工程投資落實到位的前提下,來快速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各類問題。

  (3)注重建築工程人員的培訓。

  建築工程在管理和工作過程中,都離不開人員的密切配合。所以管理人員也是建築工程管理中最需要依賴的物件,而工作人員多以農民工為主,所以要想實現建築工程的創新管理,就要加強工作人員以及管理人員的素質和專業性。因此就要對管理人員以及工作人員進行在職的培訓,透過培訓來加強農民工的工作專業性,加強管理人員的素質,使他們能夠對建築工作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並透過每次的培訓來提高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同時培養他們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讓他們能夠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對工作認真負責,保證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另外,透過培訓還要加強他們的監督能力,在保證工作有效性的前提下,也要保證建築工程的質量,避免由於自己的疏忽漏洞使工程存在質量問題。應以此培訓來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使管理水平能夠有效的提升。

  3、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和技術的不斷增強,建築行業也迎來了它新的發展時期。在這個新的時期中,它不僅面臨著挑戰,也面臨著機遇。現階段,我國的工程建工作雖取得很大成績,但是也在發展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並且在解決問題中也得到了很多的經驗,但是在人員管理方面仍然很薄弱,這也就影響了建築工程的良好發展。因此,加強建築工程的管理也是提高建築工程在市場競爭的有效方式,也是促進我國建築行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模式。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 篇4

  一、高校教學管理資訊化的現狀與問題

  以涪陵師範學院為例,教學管理在資訊化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對高校教學管理資訊化的內涵和重要性認識不夠,教學管理觀念陳舊。在教學管理上,依然習慣於傳統的管理觀念、理論和方法,習慣於運用傳統的方式進行資訊建設、管理和交換。在教學管理資訊化建設的機構設定、人員編制上沒有到位,沒有形成相應的資訊化建設隊伍。

  其次,教學管理內容的資訊化含量和程度不高。在教學過程的組織上,多媒體技術特別是網路技術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教學行政管理手段上,網路化、智慧化普及面窄,管理效率低下。軟體重複開發,資料不能共享,資訊資源建設滯後,建設上缺乏協調和合作,分散了資訊資源建設的人力和物力。教學管理人員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水平較低,資訊管理能力不足,網路技術、智慧技術還未能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普遍的應用。

  再次,教學管理資訊化建設經費投入不足。教學管理資訊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既包括硬體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包括資訊資源等軟體建設。教學管理資訊化初期投入比較大,需要有一定的經費保障。但目前我校的辦學經費比較緊張,無法在資訊化建設方面有較大的經費投入,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校的教學管理資訊化建設。人的特徵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傳統文化素養的延續和拓展;使受教育者達到獨立自學及終身學習水平;能夠了解和運用資訊源和資訊工具;必須擁有各種資訊技能,如對需求的瞭解及確認、對所需文獻或資訊的確定和檢索、對檢索資訊進行評估和組織處理並做出決策等。因此,較完整的資訊素養可概括為三個方面:文化素養(知識層面)、資訊意識(意識層面)以及資訊技能(技術層面)。從狹義上來看,資訊素質即是體現在資訊加工、資訊獲取、資訊的處理利用以及資訊創造諸環節中的基本能力。

  1.資訊意識(意識層面)

  資訊意識即駕馭資訊的能力。它包括:高效獲取資訊的能力;熟練、批判性地評價資訊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儲存、快速提取資訊的能力;運用多媒體形式表達資訊、創造性使用資訊的能力。隨著教育資訊化建設的飛速發展及高校教學規模的不斷擴大,使得高校管理工作中的資訊量越來越大,這就要求高校教學管理人員必須具有較強的資訊意識,面對日常大量紛繁複雜的資訊保持一貫的敏感性和判斷力。教學管理人員具有較強的資訊意識,就會在日常工作中積極主動地發掘、蒐集、利用教學管理中的各種資訊,服務於本職工作。高校教學管理人員除了要保持對傳統媒體資訊的敏感性外,更要對網路資訊有積極的內在需求,要能夠在大量的網路資訊中敏銳地發覺、判斷、提取與教學管理工作相關的資訊,並且能夠開發和利用好資訊,使資訊的價值得到充分、持久的應用。

  2.資訊技能(技術層面)

  資訊技能是運用資訊科技進行高效學習與交流的能力,也就是將以上一整套駕馭資訊的能力轉化為自主、高效地學習與交流的能力。作為科技發展最前沿的高校,管理資訊化的程度現已日益成為衡量學校管理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教學管理人員要培養自己快速獲取資訊、鑑定評估資訊、加工提煉資訊的能力,才能及時捕捉資訊,高效製作資訊,快速傳遞資訊。教學管理人員要加強綜合資訊素質的提高,要學習管理學的知識和教育管理規律,提高輔助管理的能力,明確為領導提供管理和決策資訊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學管理人員一方面系統學習資訊學理論,掌握資訊知識和網路技術常識,能夠應用資訊解決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另一方面,能夠熟練運用各種媒體,特別是在網路傳播手段實現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的資訊交流上。

  3.資訊道德

  資訊道德是指在資訊的獲取、使用、創造和傳播過程中應遵循的倫理規範。教學管理人員要嚴格遵守相關的資訊法律法規和安全保密制度,注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個人的自律能力,自覺地抵禦和消除垃圾資訊及有害資訊的干擾和侵蝕;要了解一些保障資訊保安、防範計算機病毒和抵制計算機、網路犯罪的常識。遵循資訊時代的資訊倫理道德是高校教學管理人員資訊行為正確性的重要保證。

  資訊素養的教育關係到人們如何立足於資訊化社會這一基本點。它不是所謂的超前教育觀,而是教育界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問題。資訊化的教學管理環境對教學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提高教學管理人員對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提高其獲取、分析和處理資訊的能力,才能適應高校教學管理。

  資訊化的發展需要。教學管理隊伍建設上要堅持引進與培養相結合,重在培養的原則。一方面,要引進具有較高資訊素養與資訊能力的人才,充實教學管理隊伍;另一方面,要著重培養提高現有教學管理人員的資訊能力,透過培訓提高他們的現代資訊素養,提高他們應用和開發資訊科技的能力。同時,必須建立科學的資訊管理規範,加強規範化管理制度的建設。

  二、實現教學管理資訊化,在執行機制上必須轉變教學管理職能,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管理體制

  教學管理資訊化不僅涉及觀念的更新、資金的投入、技術的變革和管理隊伍水平的提高,而且還涉及到教學管理組織結構、管理體制、執行機制的變革問題,需要把教務處從繁雜的日常事務性工作之中解放出來,建立一套與資訊化相適應的教學管理體制。在傳統教學管理體制下,以教務處為主的教學管理職能部門作為教學管理的指揮中心和管理中心,陷入繁雜的日常事務性工作之中,“全校教務是一家,天天加班很正常”,無暇顧及教學資訊的建設,沒有暢通的資訊渠道,缺乏資訊反饋機制。而教學基層單位缺乏教學管理的自主權和資訊處理能力,始終處於被動地位,嚴重影響了教學管理資訊化的實施與建設,以致教學管理效率低下。要儘快實現日常辦公自動化、教學管理科學化。透過教學管理體制改革,建立起以院系管理為主的教學管理體制,下放管理權,擴大院系辦學和管理的自主權,利用網路召開電子會議、傳遞機關檔案,儘可能減少集中開會、公文旅行,提高對一線教學、科研資訊的收集、處理能力,把領導和機關的精力集中到研宄解決重大問題的決策上去,努力實現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拓寬廣大教師、學生參與院校管理的渠道,利用校園網設定領導資訊、留言板,透過電子郵件、聯機互動交談等方式,提高民意在管理中的參與度,決策更加科學民主。成立教務中心、教學資訊中心、學籍管理中心、教學質量評價中心等機構,出臺相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加強資訊反饋功能,提高對日常教學活動的資訊監控和反應能力,實現資訊管理的分流。透過教學管理體制的改革,可以實現教學管理職能的轉變,教學管理職能部門從原來的全方位、全程式的計劃管理轉變到宏觀調控和增強服務上來,從而使教學管理部門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教學管理資訊化工作。

  三、注意與傳統管理方式的整合

  教務管理資訊化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和質量,但並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傳統管理方式下,教務管理者與師生接觸中的語氣、手勢、微笑等非語言符號有時往往能使複雜的事情變的簡單易行,同時又能加深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這些是現代網路媒體所無法替代的。因此,教務管理資訊化和傳統教務管理手段只有相互配合、互相補充,才能收到更好的整合效果。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 篇5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公司管理機制也隨之完善和最佳化,但是在公司工商管理方面依然表現出了諸多問題,具體體現在管理理念和水平落後、管理模式單一、建設公司文化意識不足、公司員工管理混亂等。本文首先總結了公司工商管理當前情況和問題,而後做出了相應的最佳化策略。

  關鍵詞:公司;工商管理;發展現狀;問題;路徑選擇;策略

  一、闡述當前公司工商管理發展現實狀況與不足之處

  (一)工商管理水平較低實際管理工作粗放。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公司管理的發展和進步,然而在公司工商管理方面依然表現出了種種問題,需要有效對策予以解決,不斷提升公司工商管理水平。主要體現在公司總體發展目標不明確、工商管理理念落後、缺少健全完善的管理機制和人性化管理、公司員工工作熱情不高、執行力差等問題。上述種種問題都是制約公司長期穩定運營和發展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及時採取有效手段予以解決,長此以往公司終將會被市場經濟的大潮所淹沒,淘汰出市場。由於公司管理人員自身工商管理意識薄弱,管理能力和水平不足,很多公司在工商管理方面仍是一種比較粗放的形式,對公司的正常運營和發展必然產生不良影響。還有部分公司照搬套用其他公司的管理模式,並沒有依據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特點和發展目標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無法實現對公司的有效管理致使企業競爭力底下,無法促進公司正常工作的切實開展,最終致使企業經濟收益的減少。

  (二)目前很多公司嚴重缺乏樹立企業文化品牌的意識。目前公司管理人員和員工將注意力都集中在公司的經濟效益上,繼而往往忽視了公司文化及品牌形象的建設。很多公司管理者自身樹立企業文化意識淡薄,工作環境枯燥無味,致使員工工作熱情不高、工作效率低,造成了公司人力財力的損失和浪費。因此這就要求公司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應重視社會效益,加強公司文化的建設,樹立起良好的社會口碑和社會形象。另外,公司具備良好的公司文化可以極大地推動企業的發展,如果缺少良好的企業文化那麼企業凝聚力自然不高,這對公司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三)人才流失問題突出。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下,人才就是最寶貴的資源,知識就是經濟就是財富,對任何公司企業來講只有擁有了高素質人才才能夠保證企業的正常執行和穩定發展,確保公司各項事務的順利開展和完成。然而在目前眾多公司中經常出現人才流失和引不進高素質人才的問題,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司工商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很多高素質人才之所以離開,主要原因是工作環境差、工作氛圍壓抑和薪資待遇不理想,久而久之很多員工就有了想要離開的念頭;從員工的角度考慮,誰都想把工作做好獲得老闆的賞識和認可,升職加薪,但有一些員工在工作上的努力並沒有獲得公司領導的認可和贊同。

  二、解決目前公司工商管理問題有效策略探討

  (一)實現公司管理的人性化和科學規範化。目前公司員工跳槽率不斷提升,人才流失問題日益嚴重,當公司員工跳槽時往往也帶走了公司的原有客戶,這就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發展。怎樣才能使員工真心實意的為公司工作並盡職盡責呢,這與公司管理機制有著密切的關係。公司管理機制是否具備人性化和規範化,直接影響著公司員工工作積極性和公司發展。在管理工作中,應把員工的工作和心理同行重視,透過人性化的管理,將“以人為本”作為公司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企業員工意見維護員工尊嚴,從而打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圍,把員工個人發展和公司發展緊密聯絡在一起。

  (二)加強公司文化建設,提高品牌意識。公司文化是自身發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一個公司是創始人開辦的,但公司各項事務的執行和落實卻需要員工來展開。所以說,沒有員工就不成公司,而公司成員的組成不只是單一的聚集,所有人員的聚集一定有一個原因和信念,這就是此處所講的公司文化。公司具備公司文化後可以大大提升企業員工凝聚力,使公司成為更加團結的一個整體,從而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不斷努力。

  (三)應不斷加強公司的人力資源管理。高素質的優秀人才對公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對公司員工進行管理時除了應關注其工作能力以外,更應重視其心理動態。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夠有效提升員工工作效率,降低公司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科學合理的人力分配能夠充分發揮員工的專業技能,使員工在其工作崗位上高效地完成本職工作,為員工個人價值和職業目標的實現提供良好平臺,從而留住高素質人才,確保公司長期穩定發展。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 篇6

  摘要:目的:研究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方法:以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中國宏翼、小米,義大利阿萊西(Alessi),瑞典宜家(IKEA)等為研究物件,對其發展現狀進行總結;分析該類企業發展現狀內在蘊含的特徵,結合新時代背景,歸納該類企業的發展趨勢。結果:分別從品牌定位、客戶需求、運營模式三方面總結出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的發展趨勢。為該類企業制訂新時代發展戰略提供參考。

  關鍵詞:工業設計;產業鏈;發展現狀;發展趨勢

  引言

  工業設計是一種創造性活動,能夠引領創新、促進經濟發展。但工業設計並不能直接造福於社會。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工業設計必須藉助產業鏈運作才能轉化為社會財富。當今社會已經進入資訊時代,工業設計的使命遠遠超出了引領時尚的範疇,正在演變成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力量之一。工業設計向全產業鏈延展,可以更好地指導產業創新,提高生產經濟效益。在此過程中,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順勢而生。

  一、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相關概念及意義

  (一)工業設計新定義

  2015年,國際工業設計協會(WDO)更新了工業設計的定義,可從目的、途徑兩個角度對新定義進行分析。

  1.目的:從長遠角度分析,“(工業)設計旨在引導創新、促發商業成功及提供更好質量的生活。”從短期需求分析,“(工業)設計目的建立更好的產品、系統、服務、體驗或商業網路,提供新的價值以及競爭優勢。”工業設計作為一種創造性活動,對促進商業發展具有引導性作用,工業設計驅動企業運營大勢所趨。

  2.途徑:工業設計包含產品、系統、服務及體驗設計,核心是產品設計。輸出產品作為工業設計的核心力量,必須經過產業鏈運作才能進入消費者生活。企業若想最大程度發揮工業設計的價值,必須把握產業鏈的控制權,以工業設計為核心向全產業鏈延展。

  (二)工業設計產業鏈

  產業鏈是指從原材料到消費者最終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鏈。工業設計產業鏈包含研發設計、生產加工、物流運輸、推廣營銷等多個環節。傳統模式下,工業設計產業鏈是由設計公司、製造商、銷售商等若干企業依據產業鏈的前後關係所組成的經濟系統。是一系列具有某種內在聯絡的行業聚集,這種行業聚集主要圍繞工業設計的輸出產品展開運作。

  (三)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競爭優勢

  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是以設計創新為驅動的新型企業。往往以工業設計為核心進行產品設計、生產、運營,嚴格掌握研發設計、推廣營銷等多個核心產業鏈環節,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

  1.運作效率較高:產業鏈之間高度協同,免去傳統模式下企業間的對接,提高整體運作效率,帶來較高較穩定的盈利。

  2.資訊傳遞順暢:企業掌握產業鏈核心環節,從推廣營銷等環節快速獲得消費者資訊,從生產加工等環節快速獲得新材料資訊,能夠更敏銳、更及時地對市場變化作出反應。

  3.創意價值提升:傳統模式下,製造商會因為採購、加工原材料的障礙,對已完成的設計方案提出改進意見。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確保了設計的核心地位。產品生產、運營等其他環節以設計環節為核心完成整個產業鏈運作,可最大程度地保留設計創意。

  4.品牌形象穩固:品牌形象打造需要多環節把控,任何環節出錯都有可能造成品牌形象的坍塌。以工業設計為核心的產業鏈運作,可打造出從設計概念、加工工藝到銷售服務風格一體化的品牌形象。

  5.推動產業升級:工業設計創新能夠促進生產技術和營銷模式創新,從而能夠更好把握市場動向,研發市場需求產品,促進產業鏈各環節的創新與改進,從根本上推動整個企業技術、管理模式的創新升級。

  二、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發展現狀

  根據企業的不同模式,可將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分為三類:全產業鏈型企業、產品與品牌創新驅動型企業、產品創新驅動型企業。

  (一)全產業鏈型企業

  工業設計全產業鏈型企業是指以設計創新為驅動,“研、產、銷”高度一體化的企業。將傳統的研發設計、生產加工、推廣營銷全部納入企業高度掌控之中。

  1.宏翼創新集團:作為國內極具代表性的綜合型設計創新企業,宏翼運用“設計+自主品牌”並行的生態鏈孵化模式。由一家設計公司先後孵化出“卡蛙科技”、“如果科技”、“貝蛙母嬰”等多個創新品牌,形成如今的8家成員企業。短短數年,宏翼由一家設計公司轉型升級為全產業鏈型創新產業集團,得益於其獨特的企業架構。宏翼的成員企業採用矩陣式結構平行發展,對外可獨立提供設計、製造、營銷等多項服務。對內各成員企業形成共性平臺,共同構成全產業鏈佈局。這種矩陣式結構一方面加快了成員企業的運作效率和發展速度,另一方面增加了企業服務的多樣性——作為產品開發公司自主設計、生產、運營產品,同時也為其他企業提供全產業鏈服務。宏翼的代表性產品——便攜乾衣器、萌菇滅蚊燈、普羅旺斯香薰機、調奶一體機、家居微照明應急燈、樂享果汁機等,由成員企業“卡蛙科技”、“貝蛙母嬰”、“如果科技”、“迅蛙科技”研發,“宏翼製造基地”生產。產品外觀簡潔、功能強大,很受消費者喜愛。宏翼的產品品類屬於“夾縫式”產品,避免同大型電器企業產生正面競爭。在細分市場領域,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未來的宏翼必將加速擴大現有成員企業的規模,並持續孵化新品類、新領域的企業。形成多領域佈局,增大市場覆蓋面積。宏翼的全產業鏈型生態鏈孵化模式已發展成熟,相信藉助產品創新與品牌孵化可迅速拓寬市場,發展壯大。

  2.阿萊西(Alessi):義大利阿萊西的獨特之道在於其設計管理——整合設計資源、鼓勵設計師充分施展才華。“我們的一些作品是如此不同尋常,其他任何廠商都不會考慮進行生產,因為這是有風險的。但是如果這款設計讓我感覺不錯,我會毫不遲疑地加以採納。”阿爾貝託邙阿萊西(ALBERTOALEssI)說。設計師創意不僅為阿萊西的產品增加了賣點,也推動了公司製造工藝的進步。發展至今,公司製造工藝已兼具傳統手工藝的獨特性與機械化生產的高效性。阿萊西的產品兼具功能與藝術價值。以“自鳴水壺”為例,阿萊西為水壺添加了帶口哨的壺塞。其外形酷似小鳥,水燒開時就像小鳥在唱歌,十分有趣。阿萊西的產品之所以如此受歡迎,究其根本,是因為阿萊西的情趣化設計滿足了人們對高生活品質的追求。為了更好地對接市場,阿萊西對產品進行細分。並由此誕生出3個不同的商標——“OFFICINAALESSI”、“ALESSI”、“AdiALESSI”分別代表最精緻昂貴的產品、最佳量產產品、高功能低價位的大眾化產品。現在的阿萊西已成為生活品味的代表,以其獨特的設計文化風格屹立於家居用品行業中,並長期處於領先地位。與中國宏翼、義大利阿萊西類似,中國鬥禾科技、日本巴慕達、英國戴森也屬於工業設計全產業鏈型企業。都具有自己的研發中心、製造工廠以及銷售部門。

  (二)產品與品牌創新驅動型企業

  產品與品牌創新驅動型企業是指以設計創新為驅動,自主設計運營的具有代表性創新產品並形成獨立品牌的企業。

  1.宜家家居(IKEA):宜家的產業鏈包括研發設計,產品外包生產,物流運輸,自建商場營銷等。其中,研發設計始終處於主導地位,設計指導思想——“低價位,使設計精良、實用性強的傢俱產品為人人所有”始終貫穿整個流程。與宏翼不同的是,宜家抓住了研發設計和推廣銷售這兩個利潤回報較高的環節,生產加工、物流運輸等利潤回報較低的環節基本採用外包的方式完成產業鏈的協同。宜家品牌高品質低價位的特性,迎合了大眾消費者的需求。推動宜家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傢俱企業。宜家超高性價比的關鍵在於企業的設計創新思維。不僅提升了產品獨特性,更從根本上縮減了製造成本,降低了售價。以法格里克杯為例,宜家設計師透過觀察發現:人們通常只用兩個手指拿杯子,手柄做短可節約材料且不影響使用;杯子在運輸過程中是堆疊在一起的,手柄做高可運輸更多杯子,降低物流成本且不損害功能。因為這一設計創新,法格里克杯在中國的售價大大下降,現在它只賣2.9元人民幣。與瑞典宜家類似,日本無印良品也屬於產品與品牌創新驅動型企業。無印良品也崇尚簡約、自然,但風格相比宜家更加樸素。

  2.小米科技:作為消費者心目中“新國貨”的代表,小米科技公司以手機為基礎,MIUI系統為核心。其設計生態鏈覆蓋諸多智慧生活產品,產業鏈涵蓋研發設計、生產外包、網路營銷等。在生產外包給製造商過程中,小米主動採購零部件提供給制造商。以此掌握採購權,實現對產業鏈最大程度的掌控。小米極擅於利用網際網路平臺進行網路營銷。以小米手機為例,小米透過電商渠道進行預售和直銷。預售模式保障了供應鏈上的資金流運轉,縮減了庫存成本;直銷模式則節約了店鋪運營費用,從而提升了小米手機的價效比。發展至今,小米已不僅僅是一家手機公司,更是一家綜合型生態鏈孵化企業。透過“投資+孵化”、“佔股而不控股”的方式。小米與近百家主攻智慧硬體及生活消費產品的公司共同構建手機周邊、智慧硬體、生活消費品三層產品生態鏈。藉助高效的合作伙伴,小米不斷探索新的產業突破口,常以極致價效比殺入目標市場。例如,旗下華米科技公司推出的小米智慧手環上市價僅79元人民幣,在全球範圍迅速擴大市場份額。近年來,小米的生態鏈孵化模式正迅速向多品類產品延展,逐步構建“小米產品生態系統”。小米生態鏈的多品類產品風格難以統一,在品牌定位上小米尚有最佳化空間。起初,小米的品牌口號為“為發燒而生”——追求高效能配置。然而紅米手機等產品的低端形象卻打破了這一品牌定位,造成部分有中高階需求的“米粉”的流失。小米品牌形象的最佳化與強化,是其在產業快速擴張中必須慎重對待的問題。

  (三)產品創新驅動型企業

  產品創新驅動型企業是指以設計創新為驅動,透過自主設計研發、推廣運營將產品推入市場,所研發產品具有一定創新價值,但未形成品牌效應的企業。這類企業中,一部分由於資金限制或開發產品小眾,沒有形成大的市場規模;另一部分企業不僅提供產品設計服務,同時也開發銷售產品創造以創造附加價值,例如雷駿設計、洛可可設計、凸凹設計等公司。長年積累的設計經驗為這類企業提供了優秀的產品創意,同時,在工程技術、供應鏈運轉、品牌營銷等方面也具有較強實力。但是,很多設計類企業不擅長供應鏈、品牌運營,部分企業需要與外部營銷團隊合作完成產品的推廣運營。由於企業模式處於起步階段,以及客觀資源的限制。這類企業尚未形成穩定的產業架構,易受到成熟企業的衝擊。若想獲得穩定的客戶資源以及產業合作體系,管理升級與品牌打造將是其必經之路。

  三、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發展趨勢

  透過對宏翼、阿萊西、宜家、小米等企業的現狀特徵進行分析,結合時代的發展特點,可從品牌定位、客戶需求、運營模式三個方面歸納出企業的發展趨勢。

  (一)品牌定位

  1.以產品為根本:如今的產業競爭已不只是短期銷量與知名度的比拼,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若要長期維繫品牌,其核心是精耕細作、打造優質產品。凡客誠品的品牌營銷做得十分出色,卻恰恰忽視了品牌的根本——產品。過分追求低價、盲目擴張產品品類,讓凡客沒有能力維持基本的質量品控,最終,產品上的失敗導致整個品牌口碑的衰敗。

  2.使用者精準化: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打破了傳統銷售市場格局,弱化了營銷渠道。在新的市場環境中,廣而全的品牌難以吸引消費者,唯有清晰的使用者鎖定,才有機會引起消費者共鳴。這一人群由於擁有相同的喜好特徵,更易形成較高的品牌忠誠度。Kindle銷售火熱的背後,正源於對使用者的精準鎖定——針對愛好紙質閱讀的青年群體,量身打造仿紙質閱讀器。背後連結強大的亞馬遜圖書資源,從細節入手直擊其喜好。

  3.形象差異化:消費者在面對同品類品牌時容易出現“選擇障礙症”,這一現象的存在,從根本上來說是企業品牌間的競爭未形成差異化。”唯有品牌形象與眾不同,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某類顧客的首選。同時,良好的品牌名稱能夠迅速吸引消費者眼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比前文提及的小米企業,華為的愛國營銷則顯得更為獨特。華為董事長任正非擅於提煉華為獨有的品牌價值,利用自身退伍軍人的身份以及華為成立初期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將華為品牌形象打造為時代背景下的愛國創業;華為的名字——“中華作為”,也十分貼閤中老年人的愛國情懷,使其成為一大批愛國人士的首選。

  (二)客戶需求

  未來的消費主力人群是“90後”,他們對於產品設計、品質保證及個性化體驗具有極高的要求,從而可以歸納出客戶需求的主要發展趨勢。

  1.個性化象徵:以“90後”為主力軍的客戶,擁有著強烈的個性主張,他們看重品牌精神與自身個性的契合,渴望透過商品彰顯個人態度。因此,擁有鮮明特色的品牌將更受市場歡迎。[9]此外,當單一品牌已無法滿足消費人群的個性化需求時,私人定製將是更加前沿的趨勢。

  2.情感化體驗:現代生活具有快節奏、高壓力的特點,人們逐漸厭倦了純功能、機械感的商品,更是將消費視為一種娛樂方式,重視商品購買和使用過程中的體驗。Lululemon品牌儘管價格昂貴,卻擁有眾多忠實粉絲,根本原因在於創始人Wilson極擅於捕捉女性消費者對運動產品的“情感訴求”,不僅將產品做得舒適美觀,更開辦專屬瑜伽訓練館,增加情感化體驗,為顧客營造溫馨的“社群”感覺。

  3.品質化生活: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成功的企業將不只是出售產品,而是生活方式。提供更細緻貼心的產品服務,以產品為媒介帶動客戶生活品質的提升,才能帶來使用者黏性。除卻前文提及的阿萊西品牌,無印良品(MUJI)也極具品質感。其產品最大限度剔除裝飾,細節上卻下足功夫,例如,床頭燈底座向中央凹陷,方便睡前放置眼鏡;其店鋪陳設簡潔素雅,售賣的不止是商品,更多的是一種無印良品式的生活方式——反炫耀、攀比,簡單、舒適地生活。[10]

  (三)運營模式

  1.“多層次”產業細分:針對不同客戶對同一產品的多樣性需求,對產品品類進行細分,增加品牌自身的相容性,滿足不同階層的消費習慣。正如阿萊西企業對品牌進行細分,以滿足不同身份的消費者。

  2.“全渠道”營銷佈局:資訊時代的到來,鋪天蓋地的廣告資訊無孔不入。僅依靠“單渠道”營銷,已經無法從市場中脫穎而出,難以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企業必須整合利用所有線上、線下資源,不同渠道間的人員、貨物等資源自由流通,一體化發展形成統一的企業形象。正如小米企業,其線上的小米商城與線下的小米之家相互聯絡、互為補充,為顧客提供各種資訊和售前售後服務。

  3.“共生化”生態圈戰略: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因其設計驅動特性,開發產品常為單項品類,難以形成大規模持續發展。為提高其發展的穩定性,企業必須積極打造“共生化”生態圈。宏翼集團與小米企業皆為產業鏈型孵化模式的代表。他們透過孵化、投資、合作等方式與價值鏈相關組織建立共生關係;有目的地延展設計產業鏈,豐富生態系統的功能;合理擴充產品品類,擴大企業規模。

  結語

  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是一種以設計創新為驅動的新興企業。本研究從相關概念及意義出發,闡述工業設計向全產業鏈延展的時代背景;其次,按照不同模式,將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分成全產業鏈型企業、產品與品牌創新驅動型企業、產品創新驅動型企業三大類別,分別對其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最後,結合該類企業的發展現狀與新時代特徵,歸納其發展趨勢,為該類企業制訂新時代發展戰略提供參考。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工業設計產業鏈型企業將陸續誕生,成為設計企業轉型升級的新方向。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 篇7

  內部控制是由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以及所有員工一起開展的,是在單位內部因為分工所產生的相互聯絡與相互制約的基礎上,為保證企業能夠實現目標而落實的一系列程式與政策。物業企業內部控制包括物業會計內部控制和物業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其中會計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為提升會計資訊質量,確保企業資產完整、安全,確保相關規章制度切實有效執行而制定實施的控制措施、方法與控制過程,是企業規避風險,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專案;而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則是企業為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制定的強制性的參考制度,對企業內部管理起著約束與指導作用。物業企業內部控制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良好的資產保障,也可以為企業的發展和規劃提供科學性和指導性強的意見,加快企業發展方針的執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本文正是在此基礎上研究企業內部控制的內涵以及企業內部控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法旨在促進企業內部控制的發展完善。

  一、物業企業內部控制的內涵

  物業企業內部控制是指物業管理企業根據企業的特點和物業管理區域實際情況制定的企業內部執行的規章制度。物業企業內部控制產生的原因是為了明確各部門、各崗位企業員工的職責,約束物業企業員工的行為,協調物業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的各環節之間的關係,保證物業企業的正常運轉。

  物業企業內部控制是物業管理履行物業服務合同,提高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的保證,也是物業企業得以正常的執行關鍵。如果說物業企業是一臺龐大的機器,那麼物業企業內部控制則是這臺龐大機器的動力,一旦缺少了這個動力,企業便無法正常運轉,也正是因為如此,物業企業內部控制的發展完善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事,對於物業企業的正常運轉、發展壯大具有非凡的意義。

  物業企業內部控制的內容非常複雜,總的來說物業企業內部控制貫穿了整個物業企業經營發展的過程,物業企業內部控制無處不在。

  物業企業綜合管理制度是物業企業全體都務必遵守執行的制度,它主要涵蓋了薪金制度、員工福利制度、 員工行為規範制度;部門職能制度主要指企業內部部門的責任制度,如行政辦公室制度、財務部制度、人力資源部制度、銷售部門制度、技術部門制度、生產裝置保護部門制度、客服部門制度等;崗位制度指員工在實際的工作之中的工作職能制度,這其中包括了工作內容、工作職責、工作要求、工作培訓、工作獎懲。

  在實際工作中,要充分發揮物業企業內部控制的作用,就要做到物業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只有有效地協調好各部分之間的協調與合作,物業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才會發展前進。

  二、物業企業內部控制發展的現狀

  (一)企業內部控制意識淡薄,缺乏企業內部控制經驗,對企業會計控制重視程度不夠

  近年來,企業開始逐漸重視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企業也在企業內部控制的發展上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企業控制意識淡薄、企業缺乏內部控制經驗、對企業會計控制的認識程度不夠。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造成了企業會計資訊失真、企業內部控制滯後,甚至會造成企業經營者的違法亂紀的現象,造成這些問題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企業內部控制的滯後,解決問題的方法唯有改善企業內部控制的方法和管理理念。

  在我國企業的長期發展過程中,相當部分企業對企業內部控制發展現狀的認識程度不夠,比如在物業行業,企業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程度就還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間,物業企業經營者簡單地認為企業內部控制等同於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認為企業內部的會計控制就等同於簡單的成本和內部資產控制從而導致了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滯後的現象由於企業經營者對於企業內部控制的忽視,尤其是對於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的忽視使得企業職工對於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視性也不高,認為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只是領導的事,甚至懷疑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覺得企業有無企業內部控制都一樣,正是這些思想造成企業對於企業內部控制的認識程度不夠,思想觀念意識陳舊,創新性差,使得企業內部控制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發展較為滯後,不健全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體現在多方面,比如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企業內部管理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上企業缺乏全面的、系統的、科學的財務內部管理制度使得企業資訊不全面,會計工作的執行力較差、管控力度薄弱、企業的各項規定無法落到實處,這些都是企業內部會計制度發展滯後不健全所產生的重要原因。除了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滯後,企業內部管理控制制度同樣存在嚴重的滯後性,不適應企業的發展,比如企業缺乏統一的、符合企業實際的、明確各部門職責、有實際約束力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企業在生產經營、人力資源、事後服務、突發性事件以及危機應對的管理中沒有明確的、統一的、預警性強和抗風險性高的制度。

  造成內部控制制度發展滯後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企業自身的網路資訊能力和安全防範水平、比如企業的預警性不強不足以應對突發性事件及重大危機事件的能力不強、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的工作意識、工作態度不端正等等。總之要想充分發揮企業內部控制對企業的實際經營的作用就要不斷髮展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只有透過規章制度來促進和約束企業管理人員和企業職工的行為,企業內部控制才有可能不斷向前發展以符合企業經營發展的實際需要。

  (三)企業內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監督,執行監督不力,沒有明確的稽核標準和獎懲措施

  由於企業對於內部管理制度思想觀念上的淡薄,使得企業職工對內部管理工作的重視性不夠,同時企業內部管理工作人員本身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是影響和制約企業內部控制發展向前的重要原因。

  由於企業經營者和企業內部管理人員思想意識上出現偏差,這就使得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程度,沒有在企業員工之間得到廣泛的認可,更沒有強大的約束力和監督力,這就需要企業從根本上重視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建立統一明確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並對企業內部管理工作提出明確的稽核標準,以便企業經營者能夠有效監督和促進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進行。這種強大的約束力和監督力也是使得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有著強大的執行力的保證,只有領導者從源頭上重視到了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把企業內部控制工作貫徹到企業的日常經營過程中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去,只有這樣,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才會落到實處取得實際成效。

  (四)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管理上的僵化,缺乏創新性,企業治理結構不完善

  企業內部控制在工作管理上還是缺乏一定的創新性,就以物業企業來說,物業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缺乏很大的創新性,尤其物業企業在內部管理控制工作上還存在很嚴重的陳舊性。物業企業的管理不能僅僅只限於日常物業的執行和維護,還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對於可能性出現的災害和安全事件要有詳細的預案,並就每一種自然災害和可能性出現的安全事故根據不同地域、不同的人群做出科學化、高效化、人性化的預案,即便是部分物業企業具有詳細的預警預案,也沒有進行過實際的演練。在生活服務上物業企業對於業主的資料資訊掌握程度不夠,其調查方式還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業主登記。企業物業人員可以透過移動網際網路媒介向所住居民進行調查問卷,問題蒐集,並根據不同人員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一整套生活服務設施,同時物業企業還可以以此為媒介不斷地與業主進行溝通互動,瞭解問題並解決問題,提升工作效率和企業形象,更有助於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的上升。

  在企業內部的治理結構上,企業內部人員還是存在著很嚴重的“獨裁”現象,即經營者一人說了算或是大股東說了算。企業的法人制度相對來說缺乏一定的民主性,對於企業經營者和掌握股份的股東沒有一定的約束力,沒有一種合理的制度規範整個企業不同工作部門的權利與責任關係的話,那麼企業內部控制就會失去實際性從而導致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的現象發生,尤其是在公司的財務問題上,由於企業內部管理結構對股東缺乏實際的約束力,這就造成了很大程度會計資訊的模糊性,阻礙企業財會資訊的公開性和透明性,不僅會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的發展,而且還會嚴重阻礙企業的實際經營。

  三、企業內部控制的科學化和高效化實施途徑

  (一)加大企業內部控制宣傳力度,提高思想認識,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

  企業內部控制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對內部控制的重視和相應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

  企業內部控制程度認識的提高是自上而下的提高,首先企業經營者要充分認識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並以實際行動做為表率帶頭宣傳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企業管理者也要充分的認識到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並把企業內部控制的思想貫徹到企業各個部門、各個崗位中去,最後就是不斷宣傳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把企業內部控制融入到企業文化的建設發展中去,讓每一個企業員工從內心深處重視起來並以實際的規章制度規範員工的行為。

  實際規章制度的建設一方面要科學化,合理化,能夠促進企業自身的經營發展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在規章制度的實施過程,企業經營者和企業管理者自身要做好表率,保證規章制度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只有這樣,企業內部控制規章制度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實效性,才能夠真正引導和監督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行為。

  (二)建立內部會計控制的評估體系,完善公司的法人制度規範法人的行為

  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好壞,要想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工作取得很好的進展就必然要與之相適應的評估體系。

  任何部門、任何崗位的工作驗收和評估要有一定的評估稽核體系,只有有了一定的評估稽核體系,才能對各個部分不同崗位的工作有具體的瞭解和認識,也才會科學的評估各項工作取得的進展,才能更加全面的、綜合的、客觀的分析出工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並提出解決方案。

  企業內部會計工作也是這樣,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工作的繁雜性和瑣碎性本身就決定了企業內部會計工作的難度,所以對於企業內部會計工作更要有一整套的評估方案和稽核標準,尤其企業會計內部控制涉及到公司的財務管理、涉及到公司的財務資金情況,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成績直接反映了企業在階段過程中所取得成績,也是最直觀地反映企業經營過程中是否盈虧的重要憑證。會計部門對於企業的意義不言而喻,這相當於“企業的錢袋子”,在這個部門,企業可以看到最直觀的企業財務資訊,同時也更能為企業決策層和管理層在重大決策上、企業的發展上提供數字上的支援和財務上的支撐,另一方面,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工作也直接影響著企業其他的工作部門,企業可以透過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根據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對公司做出適當的調整。

  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權力組織結構是制約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因素。所以企業在實際的經營過程中,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明確企業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層、管理部門的權力和職責。只有不同組織結構、不同部門的權力和職責有了明確的界定標準,那麼企業的內部控制才會產生真正的約束力和督導作用,避免出現企業的內部控制對少陣列織結構、少數部門失效的局面,造成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和管理的架空從而失去公信力。

  (三)提高物業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決定物業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的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內部控制設計的有效性,內部控制必須在設計過程中有企業的各級管理層以及企業的基層員工共同參與,另外,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必須在法律的許可範圍之內,充分合理地預計風險、堵塞漏洞、服務於企業的戰略發展。除了內部控制設計上的有效性以外,還有一個是企業內部執行實施的有效性,內部控制在實施過程中離不開企業環境、企業制度上的支援,企業對於內部控制要實施到位,內部控制制度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能夠貫徹執行,執行實施是內部控制目標有效性執行層面上的保證。

  物業企業內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就是對企業的所有活動與業務必須具有正確的識別、評估、抵禦風險的作用。

  物業企業內部的控制評價體系有效性缺乏一個科學的、完整的評估標準,由於業主對物業企業的期望值遠遠超過企業的發展服務能力,這就使得物業企業在物業定性指標體系的標準上要多聽取業主的意見,並根據他們的意見不斷地對工作進行調整和改進,以求達到業主的滿意。

  四、結束語

  物業管理作為新生的行業在社會的經濟建設和人們的生活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儘管物業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比如物業管理責權問題、收費問題、物業服務問題,這些都成為阻礙物業向前發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很大一方面是因為物業企業的內部控制不到位,所以物業管理要想取得長足的發展,就必須深化物業管理內部控制的改革,充分發揮物業管理內部控制的作用促進物業管理的發展,使得物業管理更能符合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和人們生活的需要。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 篇8

  目前我國建築企業在財務會計核算上存在許多問題,例如財務管理水平不高、財務會計核算標準不完善、財務會計不符合國家標準、財務會計核算方法存在問題、財務會計核算記錄儲存水平不高、財務會計的基本原則適用性不強等,這些問題制約著我國建築企業的健康發展。[1]我國的建築企業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逐步完善自身的財務會計核算體系,提升財務會計核算人員的工作水平與業務素養,從而有效改善企業的發展經營現狀,提高金融資本的利用率,促進我國建築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建築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大部分建築企業在財務會計核算上都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或大或小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建築企業的曰常運營,阻礙了建築企業的長期發展。所以,我國的建築企業應該從自身發展現狀的實際出發,根據自身發展的具體需要與要求,採取可行的最佳化措施與解決方案,達到建築企業財務會計核算快速發展的目標。以下從幾個關鍵因素為切入點,分析了我國建築企業在財務會計核算上的發展現狀,指出了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機構設定不健全

  會計在企業的管理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每個企業無論規模大小、人員多少,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就理當配備一名專業合格的會計人員。但在我國建築行業中,一些建築企業考慮到自身發展規模不大、發展水平較低的情況,許多企業沒有一個完善的會計機構體系與執行模式,亦或是尚未建立會計機構,就沒有注重會計工作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從而造成會計人員的優勢與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時,由於沒有一個健全的會計機構,企業管理人員對於企業的資產狀況不能形成準確的把握與掌控,面對企業的重大決策也就失去了方向。另外,_前我國建築企業會計機構設定中對於會計人員的基礎業務能力和專業知識水平沒有做出明確的要求,以至於一些學歷與職稱完全不符合企業會計工作要求的人員進入企業,嚴重影響了企業發展的速度。

  (二)基礎工作水平低,基礎業務能力差

  切實做好建築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的基礎工作,是我國建築企業有效開展經營管理工作的基礎與保障。企業財務會計的核算以企業實際的財政狀況為依據,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考慮,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對策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從而推動企業穩定、高效的發展。但就目前而言,我國許多建築企業的會計基礎業務能力較差,基礎工作處於較低水平,在財務會計核算的過程中,時常會出現資料更新不及時、資料保管不善的問題。一方面,財務資料的殘缺性阻礙了財務會計核算的及時與準確;另一方面,建築企業財務會計核算基礎工作不到位讓企業的財務安全乃至資訊保安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因此,建築企業財務會計核算基礎工作中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建築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進行。

  (三)資訊獲取的滯後性

  許多建築企業在進行財務會計核算時,財務資訊的更新速度總是要比現實情況的變更慢一個拍子,諸如企業工作場所的變動、企業實際財政狀況的變更、財務會計部門統計時間的不穩定都會阻礙企業財務會計核算資訊的獲取速度。[2]所以,建築企業在實際的財務會計核算過程中,財務資訊的獲取實際上並非人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因此也引發了財務會計核算管理的滯後性問題。現代建築施工企業面對激烈而殘酷的市場競爭,想要實現經濟利益獲取的最大化,需要充分利用企業的財務核算資訊所帶來的天然優勢,對資訊進行科學管理與合理利用,從而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去引進先進技術與優秀人才,並在第一時間做到使用裝置的更新與更換,全面提高企業在資金、人才、裝置與工藝上的綜合競爭實力。

  (四)制度尚未健全化,管理不夠規範化

  建築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的時效性、準確性對於建築企業的運營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促進會計核算工作的正常、有序,推動財務會計核算過程中問題的及時解決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企業在進行財務會計核算時,需要把握並加強核算的規範性與公正性,建立健全會計核算體系,同時運用現代科技的優勢助推企業財務核算朝著更快、更準、更穩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建築企業在進行財務會計核算的過程中,應當將企業的財務管理行為逐步規範化、制度化,不斷更新會計知識,改善管理經營模式,將企業財務核算水平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二、建築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的最佳化措施

  我國建築企業只有不斷提升自身在財務會計核算上的水平與層次,並針對財務會計核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採取合理的方法與手段加以最佳化解決,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穩穩把握住其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絕佳的發展機遇。以下從兩個方面,闡述瞭如何對我國建築企業財務會計核算工作進行最佳化。

  (一)加強對於會計核算體系的最佳化與完善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我國建築企業會計業務逐步走向標準化、規範化,這就要求企業的會計系統跟緊科技發展的步伐不斷更新與提升,同時加強對於會計核算體系的最佳化與完善,保證企業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有序進行。因此,建築企業應當以我國會計法律檔案的相關規定為依據,逐步完善財務會計核算系統,並搶佔先機,充分利用先進的會計技術推動企業財務會計核算水平的穩步提升。

  (二)加強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業務學習,提升專業水平

  加強企業人事管理和財務管理部門相關人員對於財務會計知識的學習,拓寬對於財務管理和金融政策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全面掌握並熟練運用企業財務會計的先進技術,這不僅有利於核算人員業務能力的增強和工作水平的提高,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企業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狀況。提升財務會計核算人員的專業水準和知識水平,對於管理並改善財務會計核算人員的工作質量、鞏固並提高財務會計核算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和樹立正確的企業財務管理理念,都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國的建築企業應當制定定期的會計訓練和財務培訓計劃,並及時更新財務會計知識,最佳化創新財務會計核算方法,從而為建築企業的財務會計核算提供可靠的保障。建築企業應該重視專業人才在財務會計核算中的重要作用,著力引進一大批高水平、高專業度的財務會計核算人員,從而為建設企業財務會計核算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與業務水平的提升打下牢固根基。

  三、結束語

  隨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的建築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就必須在資金操作和財務會計核算上下功夫,透過採取多種有效、合理的最佳化措施,促進企業逐步實現經濟效益和市場佔有度的最大化。因此,建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當從財務會計核算的現狀出發,充分利用市場條件下科學技術騰飛的背景優勢,加強對於財務會計人才的弓I進與培訓,加強對於企業財務會計設施的日常管理與及時更新,從而為企業財務會計核算綜合實力的提升與改善創造有利條件,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上升與我國經濟快速、穩定發展的雙臝。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 篇9

  摘要:隨著近幾年我國經濟的發展,企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序不斷加快,我國經濟體制迎來了轉型的重要時期,面對日益激烈的企業競爭,我國企業要想在國際環境下得到一定的認可,就必須有完善的企業管理體系。所以針對企業工商管理進行研究就顯得很重要,本文就從企業工商管理的現狀出發進行分析,對其發展方向進行一定的研究,為我國企業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關鍵詞:企業工商管理;現狀研究;發展方向

  在新的經濟發展時期,企業工商管理有著重要地位,面對激烈的競爭,企業要想發展就需要工商管理的不斷最佳化,需要各種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運用企業工商管理的知識和科學的管理手段對企業實現有效管理,保證企業在重大發展方向上的正確性,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由於我國企業工商管理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會遇到各方面問題,造成企業管理經營不當,針對企業工商管理的研究問題非常關鍵。

  一、企業工商管理概述

  所謂的企業工商管理就是運用經濟學和管理學的知識,對企業實現科學有效的管理,企業工商管理設計企業的方方面面,要求管理者熟練掌握現代管理的知識和管理技能,這樣才能勝任企業的管理工作。要明確工商管理對企業的重要性,能夠對企業的管理模式和戰略工作有著重要的保障性作用,促進企業平穩快速發展,同時還能對企業文明和形象有很大的促進效果,實現企業效益和形象的雙重發展。

  二、現階段企業工商管理現狀

  工商管理是市場經濟背景下的有力創舉,工商管理的指導思想引領我國企業從計劃經濟平穩向市場經濟過度,引領我國企業不斷向前發展,但是由於我國工商管理發展速度較慢,針對企業工商管理仍處於初級階段,無論是理念還是制度上都存在缺陷,雖然發達國家的工商管理有豐富的理論體系,但是我們並不能照搬,而是要結合我國的國情進行創新,所以我國企業工商管理仍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

  1.工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缺乏明確的目標。明確的工商管理目標是企業工商管理很重要的一項,它是企業今後發展的主要方向,但是我國大部分企業管理者在目標方面缺乏正確的認識,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盲目追求利益的現象,忽視了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對企業員工培養,與社會的聯絡等方面處於逃避狀態,企業缺乏生機與活力,社會地位和影響力不斷下降,嚴重影響企業今後的發展。缺乏國際化的眼光。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尤其是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下,任何一個企業要想強大就必須用國家化眼光進行思考,實現企業國際化發展。然而很多企業目光短淺,企業工商管理僅僅侷限於本地區或者本國,忽視了國際經濟發展狀況,這極大程度影響了企業管理的判斷力,國際經濟的變化會嚴重影響企業地區經濟的狀況,從而給企業帶來一定的危機,同時企業滿足於以前的成績,喪失了積極進取的意識,很難跟進社會發展狀況,給企業工商管理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2.企業工商管理的進步之處

  我們要肯定企業工商管理給我國企業帶來的明顯的變化,很多企業認識到了工商管理的重要性,招募和培養了很多工商管理方面人才,促進了我國工商管理的發展,提高了企業工商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了網際網路實現了人才的培養和競爭。另一方面隨著工商管理的運用,企業的管理模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實現了我國企業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平穩轉型,適應了經濟體制的變化,隨著對國外經驗的吸收和借鑑,我國企業工商管理實現了由粗放的管理模式向精細化、資訊化管理模式的轉變。

  三、企業工商管理發展方向研究

  面對企業工商管理的嚴峻形勢,我們要明確今後工商管理的發展方向,首先要認識到知識管理的重要性,即注重企業人才的培養,利用現代管理知識來進行企業工商管理,敢於進行創新實踐,總結經驗教訓,形成企業文化管理的模式,這樣能夠加強企業的全域性觀念,形成一個團結的企業氛圍,有利於提高企業競爭力。其次要進行組織結構的變革,實現對企業內部和外部的變革,加快企業升級,使企業的模式更加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將企業從傳統的一對多的模式轉變為多對多的傳遞模式,實現企業管理組織層次和組織結構的升級,要注重理論和實際相聯絡,杜絕形式化現象的產生。最後要注重企業價值的多樣化發展,認識到企業的其他社會價值,不在僅僅追求企業的經濟利潤,而是開發企業更多的社會價值,增強企業的社會地位,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最佳化我國企業發展環境,促進我國經濟體系不斷完善和發展。

  四、結語

  增強企業竟爭力,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環境中的地位是工商管理重要發展目標,面對企業工商管理的發展現狀,我們既要看到優勢又要明確其中的不足,把握企業工商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借鑑先進的管理經驗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不斷完善現階段工商管理體系,把握企業工商管理的方向,促進我國工商管理水平的提升。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 篇10

  近年來,我國企業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內部管理模式也在發生鉅變。企業內部審計是建立於組織內部、服務於管理部門的一種獨立的檢查、監督和評價活動,在維護國家經濟法規、加強內部控制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目前我國企業實施內部審計時,存在著諸多問題,制約著內部審計職能的發揮,阻礙了其監督和控制成效,導致內部審計制度的發育不夠健全。如何消除這些因素的影響以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作用,是當前企業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1 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

  1.1 內部審計環境有待改善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內部審計的發展歷史並不是很久遠,而且過去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上到企業所有者、管理層,下到普通員工,大多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目的、性質和作用瞭解不深,對內部審計工作和審計人員存有牴觸情緒,甚至有人認為審計就是在“找茬”,會影響工作氛圍的融洽和穩定,分散管理人員的精力,限制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客觀上造成內部審計人員與被審計單位在認識和溝通上的障礙,使內部審計工作環境不夠寬鬆和諧。

  1.2 對內部審計的態度不夠重視

  目前存在不少企業沒有設立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受到長傳統計劃經濟的影響,有些企業管理者思維欠缺前瞻性,運營管理企業時未充分考慮到制約機制中,狹隘地認為審計對企業的實際運營沒有重要作用。這樣內部審計部門就不會得到重視,有的企業內部審計機構或合併到其他部門,或直接取消。內部審計部門由於未被足夠的重視,便無法全面展開職責範圍內的審計工作,從而大大降低了內部審計的作用,很難做出成績,這樣就更加難以得到企業的認可,其工作開展就更加艱難,如此便步入了惡性迴圈。

  1.3 在公司治理結構中內審機構的地位不合理,獨立性和客觀性不夠

  內部審計所處的領導層次越高,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就越高,就越有利於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反之,則不利於審計部門客觀公正地發揮作用。在我國,董事會直接領導下的內部審計很少,主要是一些公開發行股票的上市企業,其他大多是在總經理或主管副總經理的領導下工作,在一些較小的企業裡,甚至有財務經理兼管內部審計工作的。這樣就會導致審計工作存在很大弊端:很容易引起財務舞弊,而且審計主要集中在財務材料,在內部控制系統、經營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審計可能被疏忽,影響內審作用的全面發揮。

  1.4 內審人員的總體素質與水平不高

  目前我國從事內部審計的工作人員總體上素質不高,水平和能力還不能完全達到一個出色的內部審計師應有的高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我國內部審計起步較晚,短期內培養出來的合格內審工作者不多;二是我國內部審計人員多從財務部門轉換而來,知識結構比較單一,會計知識較豐富,但精通管理原理和內部控制,特別是風險控制的人才稀少;三是對現代審計手段和技術,如資訊科技、風險導向審計技術普遍缺乏認識,更談不上運用。

  2 我國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

  2.1 審計人員從財務專家型向綜合型轉變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內部審計由單一側重財務逐步向管理經營等綜合領域發展,審計人員不但要精通會計理論,也要懂得金融、經濟、法律、統計及資訊科技等知識,這樣才能做好審計工作,維護所有者利益。為了緊跟社會和經濟的高速發展,內部審計人員必須不斷加強學習,提高綜合技能,適應形勢的需要。

  2.2 內部審計的職能將從監督向服務轉變

  目前,我國的內審人員習慣於監督檢查財務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審計專案立項時,往往按財務收支審計、經濟效益審計等常規專案立項,很少專門為測試和評價內部控制進行立項,對企業的內控不能進行系統評價,無法對管理當局提出實質性和預防性的管理建議。隨著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與電算化的普及,賬面上的錯弊越來越少,內審重點也將向內控分析和評價方面轉變,為組織提供諮詢服務。

  2.3 內審機構在公司結構中的地位將更高

  全球化浪潮對各國經濟發展影響深遠,促進了企業治理結構的建立健全,股東和經營者之間的契約關係也需要專門的機構來監督。隨著企業制度的逐步規範,大規模企業集團將按現代企業制度設立組織機構,應在董事會下設立審計委員會及審計部,審計部的地位應高於其他各職能部門直接向審計委員會和總經理負責並報告工作;對於不設審計委員會的企業,審計部應直接向董事會負責,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3 結論

  現代企業制度使內部審計的發展同時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內部審計部門應當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努力充實相關專業知識,促使企業改進整個管理系統,推動企業長遠發展。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 篇11

  [摘要]本文探討分析了目前企業人才需求現狀和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規格的關係,為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方向提供專業調研和準確定位。

  [關鍵詞]人才需求 教育改革 調研報告

  一、調研基本思路與方法

  為使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縮小與企業人才需求的距離,培養優質的人力資源,我們積極深入大型國有企業進行調研,研究企業的崗位需求和職業學校人才培養規格之間的關係,為職業學校教育改革提供專業調研和準確定位。

  1.調研內容。

  (1)調研目前企業人才學歷層次和比例的基本情況。

  (2)調研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對人才規格內涵的介定情況。

  2.調研方法:調研組以座談、資料統計、下發問卷等形式,對企業員工的學歷結構及比例、專業人才比例、企業用工需求、合作辦學等情況進行調研,聽取企業對職業教育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二、企業用人需求現狀分析

  1.學歷結構和比例分析。根據對某大型國有企業1700多名從業人員進行調查,可以得知其學歷結構。在企業的技術工人中,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所佔的比例接近40%,成為企業技術工人的主體。職業學校學生除了能從事該企業基本組裝等工種外,在專業技術崗位、基層管理崗位均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專業技能等級及對應的比例分析。根據對1700名從業人員進行調查,可知人員根據從事的崗位不同,其職業資格證書一般分為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及技術等級證書兩種。

  企業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一般具有三種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其中高階佔21%,中級佔46%,初級佔22%,無技術資格佔11%。企業技術工人持有五個級別的技術等級證書,不同等級對應的比例如下,初級以下佔72%、中級佔14%、高階佔10%、技師佔3%、高階技師佔1%,從初級到高階技師的比例呈金字塔型分佈。目前企業的技術工人中,技術等級比例不夠合理,初級及以下比例過大。

  3.企業所需的人才規格與專業工種分析。企業隨著社會的發展,產品要不斷更新、不斷升級,需要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及先進的生產裝置,這一切促使企業必須擁有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根本保證。但職業學校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與企業的實際需要有差距,畢業生的實踐經驗和動手能力與企業的要求差距較大。同時,職業學校在人才培養上,與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對接程度還遠遠不夠,部分企業急需專業工種有機械加工、農藥化工、儀器儀表、鍋爐、鑄造、焊接、食品加工、話務員和營業員等,無論在質量與數量上職業學校都難以滿足企業的需要。

  三、企業人才需求現狀對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出的挑戰

  1.企業技術工人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調查顯示我市企業技術工人的比例結構以初、中、高排列為74:16:10,按照國家要求的20:50:30的比例結構,企業技能型人才數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工人數量嚴重不足,無證人員佔技術工人總數的52%。企業員工缺乏現代企業所必須的職業技能和基本知識,影響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職業學校在為企業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等方面有很大的辦學空間,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

  2.企業需求的專業工種和職業學校開設的專業錯位。因為職業學校專業制約和市場用工需求有偏差,導致學生的就業率並不是很高。一部分中職學校並沒有辦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與社會實際需求脫節,不受企業的歡迎,造成招生與就業兩大難。而企業卻因缺少優秀的技術工人,制約著自身發展,也制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

  3.職業學校的學生培養目標和企業的實際員工素質有差距。企業對員工的各種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及工作標準要求較高,但在部分就業的中職生的身上還存在著職業道德教育欠缺,敬業精神不強,責任心較差,不能勝任本職工作。這就需要職業學校在人才培養目標及教育教學改革上進一步深化。

  4.校企合作關係尚未形成良性互動。在調研企業人才需求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受調查企業中管理崗位的領導往往說不出我市各職業學校的特色或品牌專業,對於曾合作過的學校也只能說出與之合作的幾個專業。根據國務院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支援,提高產教結合、加強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之路。職業學校無論是教育教學還是招生就業,無論是教學科研還是生產實踐,都需要與企業相互交流,相互補充。

  四、對推動職業學校教育教學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

  1.規範職業學校專業設定,大力加強校企專業對接。學校要堅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之路。一方面學校要與企業建立緊密的聯絡,把企業的實際需求作為辦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及時掌握企業當前的經濟資訊、技術資訊和今後的發展趨勢,主動調整專業設定和課程設定,使學校的專業與當地產業結構相吻合。在職業學校的專業設定上,力求做到“設定一個專業,培養一類人才”。另一方面,學校要主動積極為企業員工開展培訓,針對企業特點,制定培訓方案,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為在職職工提供繼續學習的機會,實現職前教育與職後教育相結合。按企業需求實現校企聯合,鬆散型、緊密型、合一型均可。

  2.塑造高素質、重技能的勞動者,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學校要將素質教育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要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充分認識職業和技術實踐活動對經濟發展和個人成長的意義和價值,使學生形成良好職業道德和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勞動態度。以就業為導向,以文明禮儀教育為塑造學生職業形象的基礎,以公益勞動為塑造學生職業素養突破點,縮短畢業生適應企業工作的時間,使畢業生儘快地進入職業角色。

  3.加強職業學校教師深入到企業進行自身培訓,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組織教師到企業實踐和鍛鍊,透過零距離接觸企業,親身參加生產勞動,使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服務工作更加貼近企業的需求,提高對教學的指導性。同時,邀請企業專家深入地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探索和建立按企業用人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在確定市場需求的人才規格、知識技能結構、課程設定、教學內容、實訓實習和學習成果評估等各方面聽取企業專家的意見,透過多種渠道培養和引進“雙師型”教師,適應新型職業學校課程的教學要求,為培養企業需求的優質人才。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 篇12

  摘要:會計的管理職能受中國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在企業管理中一直不被重視,其作用弱化,伴隨著管理會計概念的逐步引入,管理職能作用雖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卻仍有待提高。

  關鍵詞:會計 管理 現狀 發展

  會計自伴隨著遠古的商業生產的出現一直髮展到現在,已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在這漫長的發展程序中,會計的核算職能曾得到不斷髮展和提高,而會計的管理職能受中國傳統的“家長制”的深遠影響並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近幾十年來隨著西方管理會計概念的逐步引入,使我國企業內部管理與財務內部風險控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從會計管理的基本職能作用來看,其實際職能作用卻仍很薄弱。

  一、分析原因

  (一)會計人員素質與會計管理職能要求存在差距

  會計管理職能的有效發揮需要透過會計人員才能實現。會計人員只有具備一定的財務管理能力和必備的會計管理知識才能保證會計管理職能有效實施。而目前我國的會計人員其核算記賬能力普遍較強,而管理素質卻普遍較低。大部分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單一,知識儲備不足,無法滿足實現會計管理職能的要求。即便一些會計人員在大學裡學到了一定的會計管理知識,但由於缺乏系統的實際管理經驗,只能是紙上談兵。當前會計人員這種知識結構單一、缺少管理素質的狀況是與中國落後的大學教育體制有很大關係,也與中國的大學教授們本身缺少企業實際管理經驗有很大關係,因為中國的教授們大多是從校門走進校門的“書生”。

  (二)企業管理層對會計的管理職能認識不足

  當前,會計的管理職能作用難以發揮,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企業管理階層對會計管理職能的認識不足。由於管理階層對會計管理作用重視不夠,致使會計人員在企業日常管理工作中很難得到獲取企業戰略性發展相關資訊的機會和途徑,導致會計人員對企業經營管理實際情況與未來發展目標無法全面瞭解,無法完成有效計算,無法進行企業風險準確分析與價值評價,無法為管理階層就企業的戰略發展提供有價值的目標管理企劃。

  (三)企業傳統管理體制對會計管理職能形成制約

  在目前傳統的中國企業管理中,企業管理體制缺乏民主,管理技術手段相對落後,特別在一些中小企業或家族式民營企業中常常是“一把手”說了算,“家長式”作風極大地限制了會計人員會計管理職能的有效發揮,這種管理體制的落後致使會計人員缺少了發揮會計管理職能的必要環境和土壤,形成了會計管理職能發揮的制約。

  二、淺談提高會計管理職能的反思與措施

  (一)提高大學的教育質量,改變大學教育模式

  當今大學普及式的教育模式正在大批次地生產著畢業生,但這種大批次的生產卻只是增長著畢業生的數量卻降低著大學畢業生的整體質量。本人在此並不是想說普及式的大學教育模式不好,而只是想對當前只注重理論知識傳授卻忽視實踐教育狀況表示擔憂。因為這種理論與實踐脫節的教育模式已經嚴重阻礙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顯現了很大的弊端。現在正有大批大批的大學畢業生走上了“畢業即失業”的道路。這種巨大的人力資源浪費不能不令人反思。那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畢業生,也需要到用人單位實際培訓1-2年才能完成合格上崗,而一個技校畢業生實現合格上崗的時間卻較短,這種社會反饋的狀況正說明了當前大學教育模式的亟待改變與改革方向。因此針對提高會計管理職能來說,需要今後大學在教學改革過程中要為學生提供更有效的實踐環境與實踐條件,提供更多的實踐場景、模擬案例,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會計人員對會計管理工作紙上談兵的現狀。

  (二)提高企業領導者對會計管理職能重要性的認識

  會計管理職能否有效運用,企業領導者對會計管理職能的認識是一個關鍵因素。只有領導者對管理會計有足夠的認識,他們在企業管理中才會考慮到會計人員預測、決策、規劃和控制的作用,為他們提供工作必備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只有這樣會計人員才能在企業的管理中發揮應有的財務管理職能。

  (三)加強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管理素質

  針對企業的會計人員的知識單一、知識結構不合理,應加強對會計人員進行繼續教育,提高傳統會計人員對企業財務管理的認識,提高他們的管理知識水平,引導會計人員從傳統的會計核算職能中提升起來,主動研究會計發展動態,瞭解會計發展動向,學習會計新知識,提高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能力,發揮會計的管理職能。在會計實踐中積極推廣應用作業成本法、平衡計分卡等戰略管理會計等內容,使會計管理職能發揮更大的效用。

  (四)加強我國企業會計管理理論建設

  從我國會計管理的發展現狀來看,管理會計的應用還存在著很大難度。管理會計傳入我國,受拿來主義影響,我們自身對其缺少適合中國實際國情的基本理論研究,致使其在我國的具體運用狀況並不理想,沒能形成一整套適合我國國情的真正意義上的管理會計應用體系。因此,呼籲會計相關理論研究專家們能加強對管理會計理論的研究,尋找適合我們國情的會計管理規範,會計管理方式、會計管理技術手段,有效提高會計管理措施,努力實現會計在我國企業管理中發揮科學有效的管理作用,增強會計管理效能,真正提高會計人員管理素質與實際管理能力。

【淺析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現狀與發展措施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