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八年級語文《中國石拱橋》教材理解

八年級語文《中國石拱橋》教材理解

八年級語文《中國石拱橋》教材理解

  1.談談《中國石拱橋》中的描寫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說明文。它主要向讀者介紹中國石拱橋的形式、結構、成就和發展等方面的知識。在表達方式上,它以說明為主,適當穿插少量的描寫。如文章概括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徵,接著花費大量的筆墨列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座橋(一座是獨拱石橋中的佳作,一座是聯拱石橋中的典範),具體生動地介紹了我國石拱橋有著悠久的歷史、優美的造型、堅固的結構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在描繪獨拱石橋的形態和盧溝橋兩旁石欄石柱上石獅子神態時,只寥寥幾筆。這些描寫是以說明文為依託,服務於文章中心,體現了說明文文體的特點。

  文中的描寫狀物採用的是引用、擬人的方式進行的。如:在形象說明趙州橋優美造型的時候,引用唐朝張?NFEAF?的話“初月出雲,長虹飲澗”;在摹寫盧溝橋石柱上獅子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運用擬人的手法表現了它們的不同姿態。這些引用、擬人的描寫方法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使說明語言生動形象。

  2.《中國石拱橋》的說明方法

  橋樑專家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一文,成功地運用多種說明方法,為讀者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1)打比方。如“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橋形式上的基本特徵,富有形象性。

  (2)舉例子。作者為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列舉了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個例子。趙州橋是獨拱石橋的代表,盧溝橋是聯拱石橋的代表,且兩座橋都世界聞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類別。如趙州橋:“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橋結構勻稱……”分類說明,條理清楚,使讀者對趙州橋的結構特點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用。如引用《水經注》裡的“旅人橋”,說明我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引用唐朝張嘉貞的話“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說明趙州橋設計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張?NFEAF?的讚語“初月出雲,長虹飲澗”,說明趙州橋形式優美,等等。這些引用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數字。有概數、確數之分,給人以準確鮮明的印象。

  (6)摹狀貌。如“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用摹狀和排比的手法,描繪石刻獅子的“千態萬狀”,說明了盧溝橋的優美裝飾,突出了橋的形式美。

  (7)作比較。如“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從沒出過事……”以盧溝橋與兩岸河堤相比較,充分說明了盧溝橋十分堅固。

  3.談談《中國石拱橋》(張壽康)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複雜的說明文。這篇文章主要是舉例說明石拱橋的特點,說明趙州橋和盧溝橋的結構,另外對石拱橋還有些歷史性的說明和描敘。我這篇示例性的文字,想就“為什麼要寫《中國石拱橋》?這篇文章的材料來源,《中國石拱橋》是怎樣寫的”這三個問題說一說。

  1979年暮春,我正留意說明文的特點、寫法等問題,重讀了《中國石拱橋》,查閱了1962年3月4日發表在《XX》的初稿。為了進一步瞭解《中國石拱橋》的寫作意圖和寫作過程,我兩次拜訪了茅以升先生,向茅老請教,交談了有關寫作《中國石拱橋》的問題,我也向茅老談了我對茅老寫《中國石拱橋》的一些理解。茅老表示希望我寫成文章。後來因瑣務自牽,文章一直沒有寫。今年春天見到茅老時,我也難於提起這件事。現在想來,同茅老的幾次談話,對我極有教益,對寫這篇示例是十分具有啟發性的。

  茅老是著名的橋樑專家,對祖國的橋樑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熱愛橋樑的建設事業,又極重視科學普及工作。由於有這樣的獻身祖國科學事業的精神,數十年來一直勤奮學習,研究橋樑科學。他對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極有研究,正在編寫《中國橋樑史》,認為“在當時的世界上,我國的科學技術是領先的;在科學技術的競賽場上,我國是得過錦標的。”基於這種思想,茅老寫了《橋話》,寫了《中國石拱橋》。上述的思想也正是《中國石拱橋》這篇說明文的中心“說明我國的石拱橋具有光輝的科學成就,表現並歌頌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創造性”的思想來源。這就是茅老為什麼要寫《中國石拱橋》的用意。可見寫好一篇文章,總要熱愛所寫的事物,對所說明的事物有深厚、真摯的感情。讀文章和寫文章都不能忽略這種似乎在文章之外的思想感情,因為這是寫好一篇文章的基本的一點。

  茅老是具有求實精神的。他閱讀有關橋樑史的浩繁的書籍,進行調查研究,忠於史實;他還親自考察過趙州橋、福建的洛陽橋等許多座石拱橋。他還十分愛好文學,有很高的文學素養,認為“文學中有科學,科學中有文學”。因此,他積累了大量的古代詩文和歷史典藉中記載和描繪橋樑的'語句。就在石拱橋的研究中,他不僅研究了《中國石拱橋》中所寫的橋,還研究了蘇州的寶帶橋、吳江縣的垂虹橋、江西省南城縣的萬年橋、北京頤和園的玉帶橋和十七孔橋等許多座石拱橋。茅老雖寫的只是《中國石拱橋》一篇文章,但是他掌握的豐富的研究資料和對橋樑的深堪的研究,都是寫《中國石拱橋》的材料基礎。可見寫一篇說明文是不容易的,要下功夫去調查、研究所寫的事物,要有求實精神,要進行深入的考察,這樣才能保證說明文的科學性,才能給人以正確的知識。這是我要談的第二點。

  第三點談這篇文章是怎樣寫的。這要從兩個方面來說。首先是有了大量的準確的資料,採取怎樣的寫法才能把石拱橋說清楚。我覺得《中國石拱橋》的整體佈局是一種總分結構,也就是由一般到個別、由總括到分述的結構。

  開頭一段是極好的“入話”,留在下面說。下面“石拱橋在世界橋樑史上出現得比較早。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發揮作用”這一段,說明了世界橋樑史上所有的石拱橋的一般特點。這是總的方面。入後即說到個別:我國的石拱橋有悠久的歷史。再往下說,又以中國的石拱橋為總的方面,以傳統的石拱橋和解放後新建的石拱橋為分的方面(兩方面)進行說明。這是寫《中國石拱橋》的總的思路。

  在總分的整體結構中,包含了幾個結構的構件。舉例說,寫中國傳統的石拱橋的時候,又是一個總分結構(構件)。即以傳統的中國石拱橋為“總”,“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附近的盧溝橋”,這一句就又把文章一分為二,話分兩頭,並列地去說明趙州橋和盧溝橋。這種寫法使文章言之有序,條理井然。又如,在說明趙州橋的時候,文章用了“時間延續”的結構樣式(構件)(“趙州橋橫跨洨河上,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古代石拱橋……恢復了青春”一段)和“空間排列”的結構樣式(“趙州橋非常雄偉”,以下由長、寬談橋的設計,到“人不知其所以為”)。至於說明趙州橋的“四個特點”的部分則是屬於“事理說明”的並列結構樣式了。我們說這篇文章是“複雜的說明文”,這也表現了複雜的一面。我覺得這種說明和分析,對閱讀和寫作說明文有好處,這也正是現代文章學要研究的重要問題。以上說的是一個方面,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其次,是怎樣把說明文寫得生動些。這就要靠積累的材料和文學修養了。開頭一段“入話”,是用了描敘的語言表達方式的,如“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用了比喻,以下又引了我國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的形象詞語。古人常把橋比成“虹”“龍”,比如唐杜牧的《阿房宮賦》裡就有“長橋臥波,未云何龍”的句子。文章在以下的幾部分裡,有時插入對橋的歷史性評價,有時引用古人詩文的描繪語句。如引唐張嘉貞和馬可波羅的話就是評價,而引用《水經注》中記的旅人橋和唐朝張?NFEAF?的“初月出雲,長虹飲澗”,就是形象描繪。這些引用,不僅使文章有橫有縱,豐富多彩,而且增加了說明文字的知識性和生動性。至於文章中對石刻獅子的直接描寫,就更富有形象性了。茅老寫科普文字十分認真,“當他寫科普通文章時,每次脫稿都要經過多次的修改,句斟字酌,深怕寫得不夠通俗,不夠生動。有時為了把一個複雜的思想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表現出來,他常常深夜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思索,直到找到了一個比較滿意的表達方式,才允許自己入睡。”我們從《中國石拱橋》這篇裡也完全能體會出茅老在詞、句、章法方面的精巧的表達。我們閱讀這篇文章是不能忽略這一點的。

  最後想談談,這篇文章在編入語文課本時,刪掉了不少材料和語句,如果跟《XX》初發表時的原文對照一下,我覺得有些東西可以作為閱讀這篇文章時的參考材料。現在用補註的方式寫在下面:

  一、原文第一段是:“石拱橋是以石拱為骨幹而修成的橋。拱是彎曲的梁,梁是跨河越谷的橋身,橋身雖是彎曲的,但它上面的結構形成平坦的橋面,面上鋪路就可走人行車。石拱就是用石頭塊拼砌成的拱,石拱橋就是全用石塊造成的橋。”這一段判斷、說明十分準確,讓人對石拱橋有一種整體的認識。

  二、“《水經注》中‘谷水’條提到一座旅人橋,說:‘橋去洛陽宮六七里,悉用大石,下圓以通水,可受大舫過也。’這座橋約建成於公元282年,可能是記載最早的石拱橋。但在洛陽發掘出的一座週末的‘韓君墓’,墓門上就留有石拱,可見在旅人橋前,可能有更早的石拱橋。”

  三、“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中提到盧溝橋時說:‘在這條河上,有一座很好看的石橋,在世界上也許是獨一無二的。’”

  (選自《文章叢談》,知識出版社1982年版)

【八年級語文《中國石拱橋》教材理解】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