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有感於彌衡之死美文欣賞

有感於彌衡之死美文欣賞

有感於彌衡之死美文欣賞

  近讀《三國》,名士禰衡可稱得上是歷史第一“憤青”,恃才傲物,狂放不羈。不如他的,不用他的,不真誠的,不恭敬的,他見一個罵一個。曹操在被彌衡當眾羞辱數次後,惱羞成怒,老謀深算的他不動聲色的把他送到死神門前,果然在黃祖那裡呆了沒多久,彌衡死於非命。臨走時還像鶴唳九天一樣高亢地鳴叫著。

  唐朝另一位大才子陳子昂,也是才高八斗,無人賞識。一日,他在京城中偶遇一人,販賣一把珍貴的祖傳古琴,可是無人問津,不禁觸動了他的心事,“縱是好琴,難遇知音”,當即買下這把琴,有人請他撫琴一曲,他說第二天在宣楊樓備下薄酒,再來撫琴。第二天,文人墨客們一個個揣著好奇心都來湊趣。子昂撫完一曲,起身長嘆:“難道子昂的才華不及一把古琴?”頓時把琴砸個稀爛。在座賓客無不吃驚,隨即他們接到了陳子昂的'詩稿,於是,陳子昂的名聲就此傳遍京城。

  兩個人同是有才,同是懷才不遇,卻一個咒罵,一個請客,咒罵的把自己罵到了陰間,請客的把自己請上了九天。

  年輕人,陽剛氣盛是有的,懷才不遇也是有的,畢竟初出茅廬,識得你的人不多,我們要學會綻放自己的光芒,叫別人一點一點地看清自己,而不是一味的高喊,呼籲。

  很有才華的人,往往年輕得一點就炸,那麼請千萬不要憤怒,這只是在浪費時間。在得到別人認可之前,悲傷的時候也要面帶微笑,該道歉時要道歉,當堅持變得沒有意義時要放手,不必以大聲呼喊來引起別人注意,要用心去訴說去傳遞,不論自以為多麼偉大都要保持一顆謙遜的心,收斂鋒芒散發光芒。所謂“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疾風來了,挺直腰板去面對。路就在腳下,是千里馬的自然跑得遠,昂起頭顱,用鐵蹄丈量世界,就不愁不會成功,成功後自然會光芒四射。

  因此,想要傲,必先熬,熬出名堂,熬出資本,十年辛苦磨一劍,這就要看人的忍術了。未成功前,要忍,別人的批評,別人的指摘,以及別人的不在乎,甚至別人的不屑,都要忍。不要因為高調而被看不慣的人扼死在成功的半道上,就算是站在成功的門口,也要忍。忍是一種態度,一種策略,忍可以在痛苦掙扎中自救。忍是在苦難中求生存並發展的基本功夫。“小不忍則亂大謀”。忍亦是一種自尊。不自重的人,他會高聲呼喊,吸引別人的眼球來看自己的窘狀。先賢孟子曾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試想,倘若你不忍,又何以邁開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呢?面對人生悲慘的厄運,不忍,則言不遜;言不遜,則心不靜;心不靜,則思不順。成功之前的一番忍耐就是為了要提升自我,如果讓憤怒阻隔了思考,還怎麼能提高?得不到提高,還忍什麼?忍不了,又怎能成功?彌衡不忍一時之怒氣,終招禍患,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臥薪嚐膽,三千越甲終吞吳。鋒芒畢露,只會徒留狂名;韜晦隱忍,才能脫穎而出。正所謂“欲上天堂,必先下地獄”,“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

  但還有一點須得注意,忍可以磨鍊人的意志,切不可磨掉人的志向。由忍昇華為靜,它是為出擊蓄力,不是一味的退讓。

  削尖了錐子是用來扎東西的,不是用來刺人的。有了才華,又何須高調,正如平原君所說,錐子放進布袋中,只要足夠鋒利,自己便會刺出。而常常呼喝,拿腔作勢的人正是因為他們心虛,擔心自己的光芒會被他人隱匿,急著呼喝告訴別人自己還在這裡。他們用叫囂坦露出愚昧和空洞,還自我感覺良好。就算真是不可多得的良才,風流太過,鋒芒四射,木秀於林,風尚摧之,何況此木不僅不能做棟樑之材,還亂扎人,其瑕疵蓋過了才華,如此之木,風不來摧,也會遭雷劈。最厭生活中一些人,自己說句話、做個事定要讓全世界人一起見證。目中無人,心高氣傲,從不對鏡自照。以自我為中心,恨不能把全世界的人拿來作自己茶餘飯後的笑料,竭自己之所能去否認別人,對別人吆五喝六,借別人的寬容顯擺自己,終究他們不會有好果子吃。

  細緻做事,低調做人,不嚷嚷,不亂咒罵,找到機會適宜地推銷自己,方是良策。憤怒不如請人吃酒,咒罵不如臥薪嚐膽,高調不如綻放光芒,自己唱一曲蛟龍戲水,終有一日百鍊成鋼,扶搖直上九萬里。


【有感於彌衡之死美文欣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