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材> 合理使用及處理現行英語教材的分析建議

合理使用及處理現行英語教材的分析建議

合理使用及處理現行英語教材的分析建議

  新課程實施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手中的教材應如何使用呢?教師是關鍵,教師應透過精心設計,把握教材、使用好現有的教材,什麼部分該取用,什麼部分該捨去,都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教學的效果。

  在把握每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的前提下,根據每個年級學生的特點,可對教材中的部分內容做出靈活的處理,讓教材

  “為我所用”、“為生所用”,結合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的探索,大致有以下幾種對現行英語教材處理的方法:

  1、充分尊重並利用教材中的內容。

  對學生而言,對考試而言,教材是不能丟的,教材中現有的內容,如果能讓我們充分運用好,能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的,很好地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的,這樣的內容我們就可以直接拿來使用。畢竟專家在編寫教材時是經過從理論到實踐的多重思考與驗證的,我們首先要尊重教材,而後才能對教材提出質疑和修改。可是該從哪裡開始做呢?從課標開始,鑽研課標、鑽研課標解讀;認真研究教材的編寫意圖,結構等說明,依據課標,結合學情,用好教材。

  2、拓展教材的知識範圍,適當補充教學內容。

  再如:教八年級上unit 4, topic 1, section a時,教材中只是簡單列舉了一些食物鏈,輕描淡寫了一兩句破壞了食物鏈所造成的危害。為了讓學生能瞭解得更深刻些,可以增加閱讀材料how to keep the balance of the nature? 這樣學生既豐富了課外知識又明白了保護我們自然界平衡的重要性。

  結合學生周圍發生的事情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端正學習動機。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現在的教材不限於教科書,而且還包括電視節目、多媒體光碟資料、網路資源以及報刊雜誌等其他的課程資源。教師要幫助學生走出課本,拓寬教學資源的途徑。如中央10套的“希望英語”;課外教材《新概念英語》、《瘋狂英語》等;報刊有《時代英語報》、《英語週報》、《英語輔導報》等。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採用各種形式讓學生親身感受和體驗語言,拓寬學習和應用的渠道,提高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方式,發展到積極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從而切實提高英語水平。

  3、合理修改、創新教學內容

  我們在聽公開課、研討課時往往會發現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需要重新創造和設計教學內容,透過精心準備,新穎而富於生活氣息或具有操作性的教學內容的確促進了學生的學習,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上初三寫作作文複習課時,根據課本教材,只是在每個話題後一篇作文,複習起來雜亂無章,所以可以嘗試改變教材內容,用一根線將各種不同文體的作文聯絡在一起。透過每天的duty report ———— 某個學生沒來上學 ———— 請假條的書寫———— 電話通知———— 電話留言的書寫、通知的書寫———— 去種樹————種樹須知————種樹過程及種樹感受————日記的書寫。整節課圍繞“植樹”這麼一根線展開,將各種文體作文融會貫通。再比如,我們在上初三英語專項練習“用方框中所給詞的正確形式填空”時,這種題型只是在課本練習中偶而碰到,如果按照教材內容,題目出現時才講解,那麼學生根本無法掌握其解題方式和技巧。所以我們可以把它上成一種專題課,先從一個個單句選詞填空著手,注意變化規律,從中歸納出解題技巧,再過渡到短文的造詞填空,這樣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學生掌握瞭解題要領,老師也不會覺得上覆習課眉毛鬍子一把抓。實踐證明這樣富有創造性的設計很成功的,使教師不僅要做課程的實施者,而且要做課程的開發者和建設者。

  4.合理整合教材內容

  學生的教材勿庸置疑,它是由教育專家們精心編寫而成的前人豐富經驗的綜合。但由於編寫教材受人員、地區、環境等條件的影響,它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能”書。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受學生情況、當地實際等因素的`影響,教師要能夠藉助教材的工具性,靈活運用、合理整合,讓教材煥發新的活力。我們使用仁愛版的教材已經三年了,我們英語組進行研究討論,普遍認為要對教材進行單元的整合。在一個單元中,有的內容的安排並不是最好的唯一,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與教學的具體情況作進一步最佳化、整合,這樣不僅可以使教學的過程更適合

  學生的年齡特徵,而且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時顯得更加自然,教學的效果也就會大大地提高。整合教材的方法有:改變教學順序、更改呈現方式等。下面是教學實踐中一些特例:

  1) 教學內容:七年級上unit 4 topic 3 section c

  為了教學的整體性和連貫性,首先對教學內容的順序進行調整,把“描述動物特徵”這部分內容提到“康康幫助迷路的小猴找家”的故事前面進行教學。並把描述動物特徵和幫助小猴找家之間的過渡進行處理,設計人與動物對話,營造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自制道具進行故事表演,加強表演的生動性及可操作性。活動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採用寫作的方式,把本課時兩個內容聯絡起來,設計筆頭作業。利用

  音像及網路資源,把單調的內容生動化,呈現圖形直觀地教學詞彙。採用熟悉的“新年好”曲調和section b 1a的句型編成歌曲複習前課時的內容,把乏味的複習變成愉快的課堂活動。用激勵性的語言、掌聲、獎狀進行課堂評價。同時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加大課堂密度,提高教學效果。written work在課堂上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口頭訓練,並對原有的內容進行延伸,寫一篇我最喜歡的動物,佈置為課後作業。把故事的表演進行擴充套件,增加角色道具,降低表演難度。補充人與動物對話內容,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

  2) 教學內容:七年級下unit 6 topic 1 section b and section c

  3) 教學內容:七年級上 unit 4 topic 2 section a

  這是一節口語課,情景設定為kangkang打電話給jane,引出談論野餐和野餐計劃的話題。可以把本節課中的熱身、呈現、聽力、口語及綜合技能中的寫作整合為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其中包括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為了使教學各環節銜接自然,著手對教學步驟作了適當的調整,以談論野餐為主線,先引出提出建議的句型,再進行聽力的鞏固。在操練完kangkang打電話邀請jane去野餐的對話後,再給kangkang的野餐計劃提出建議,然後過渡到討論學生自已的野餐計劃。同時將part 3編寫一個電話對話調整為課後作業。在教學過程中,採取任務型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全面、主動地自由探究,合作交流,在用中學,在學中用。

  4)教學內容:八年級上unit 3, topic 3,section a

  5)教學內容:八年級上冊unit 3 , topic 2, section b

  總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適當的調整,或前置、或順延,這樣有利於提高教學效果。,因此我們教師不能“就書教書,就知認知”,應該在新的《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下,靈活地運用教材,大膽地對教材進行必要的、合理的創新、整合,使所教的新知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讓學生的學習變得輕鬆、自如,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合理使用及處理現行英語教材的分析建議】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