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教案

傳統文化-教案

傳統文化-教案

  一、 預習目標

  掌握重要字詞,理清文章思路。

  二、 預習內容

  1、 給加點字注音

  媲美 曇花一現 褒貶 威懾 攻訐 鉗制 一蹴而就 自戕

  2、 積累下列詞語並釋義:

  攻訐 媲美 應運而生 明日黃花 斑駁陸離 抱殘守缺 餘風遺響 一蹴而就 曇花一現 孤芳自賞 刮垢磨光

  3、文章的各個部分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文章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總起,闡述什麼是傳統。

  第二部分 :第4—7段,傳統文化的內容、範圍、特性,以及應該採取的方針和態度。

  第三部分:第8—13段將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相比較,從而揭示出文化傳統的特點,探討其誕生、成長、變化的規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礎。

  第四部分:第14—19段,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的兩重屬性。全文是總分總結構,本文是一篇學術論文,著重探討傳統是什麼,它包含哪些內容,我們如何正確對待傳統。

  三、 提出疑惑

  同學們,透過你的自主學習,還有哪些疑惑,請寫在下面。

  課內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能夠提煉關鍵詞句,寫出內容提要。

  2、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情感經歷和已學得的知識,表達對文字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夠認識學術論文在表達方式、語言使用和整體風格上的特點。

  二、學習過程:

  (一)字詞積累和文章的內容提要,理清文章思路。

  (二)文字研習:

  1、作者對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持什麼看法?在闡述這兩個問題時為什麼把“文化 傳統”作為重點?

  作者認為,傳統文化的落腳點在“文化”,是相對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言的,包括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如民族服飾、生活習俗等等,簡言之就是文化遺產。有形的。文化傳統的落腳點在“傳統”,它不可捉摸卻無所不在,產生與民族的歷代生活,成長與民族的反覆實踐,從而形成為民族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簡言之就是民族精神。無形的。在“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這兩部分中,文化傳統也就是民族精神對現實的影響,在現實中的作用,對民族趨向的關係,都比傳統文化重要得多。基於此,作者也就用較多的篇幅來論述這個問題。

  2、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這兩者各有什麼特徵?

  傳統文化:時代性(應運而生)、民族性(影響)。文化傳統:惰性。

  結合以上兩個問題思考作者為什麼要花較大的篇幅來闡釋“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這兩個概念?

  因為作者的意圖(中心論題)就是剖析兩者之間的關係,以便讀者能夠正確的看待傳統。

  3、我們應 該怎樣去正確的看待傳統呢?

  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財富和包袱”部分“財富和包袱”即傳統的兩重屬性,財富——澤被後世,包袱——惰性力量。分析第17段服裝和文物的比喻,得出結論傳統是財富但財富不在於它的惰性;傳統也確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是時裝,所以我們應辨證的去認識傳統,運用它而不被吞沒,防止它而不拒之與千里之外。

  4、分析第17段的過程中,解決傳統為什麼既是財富又是包袱的問題,讓同學們自己找出文中運用了正反論證、比喻論證等說理方法的句子、段落,加以討論分析問題,探討為什麼說傳統“既是財富,又是包袱”?文章論述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

  傳統存在著兩重性,既有其保守的一面,不易變化的一面,也有其與時俱進的一面,儘管這種變化是漸進的,相當緩慢的。保守的一面,是由傳統本身的惰性所決定的,而可變的一面,是指不同文明之間不斷接觸、碰撞,從彼此拒斥 ,相互攻訐,到最終實現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從而成為新傳統,帶來新變化。如果一味迷戀傳統,認為祖上傳下來的一點也不能動,就會排斥外來文化,傳統就成了包袱;如果正確認 識傳統,能辨識其 積極的有意義的部分,吸取外來文化的精髓,並與自身 融合到一起,傳統就成了財富。問題的關鍵是能否辯證 地瞭解和掌握傳統的這兩重屬性。

  六、課文總結:本文是一篇學術論文節選.作者學識淵博,學術選詣頗深。本文所論述亦頗深,我們卻並不感到晦澀難懂。選取你體會最深的一點談談理由。可從語言和論證的角度來談。

【傳統文化-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