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場勵志> 君子勇於義、小人勇於利職場勵志

君子勇於義、小人勇於利職場勵志

君子勇於義、小人勇於利職場勵志

  春秋時齊國有三個勇士;叫做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均建有大功,很受齊景公寵愛,他們恃寵而驕,強橫不法,齊相國晏嬰感到如果不除掉這三個人,久之必成大患,便設下一個圈套,他請齊景公派人手持兩隻桃子賞給這三個人,晏嬰說:“桃子是賞給你們三人中功勞最大的的人的,你們可以按功勞大小自己分食。”公孫接和田開疆反應敏捷,立刻一人一個吃下,古冶子沒有拿到,非常羞愧,大喝:“我功勞最大,反而不得食桃,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拔劍自刎,古冶子—死,公孫接和田開疆也覺得臉上無光,自殺而死。

  這三個人無疑是擁有一身武功的勇士,然而從他們的這些作為來看,只能算是一勇之夫。荀子認為,有不避廉恥、不知是非,不避死傷、但僅僅是為了爭奪口中之食的勇夫,這是豬狗之勇;有不講廉恥、兇惡貪婪、好勇善斗的'強粱之徒,是為盜之勇,有為了道義真理、不畏權勢、不計利害、不願妥協、不怕犧牲的大無畏君子之勇。宋代理學家有名的人物程頤進一步說:“勇一也,而用不同。”有勇於氣者,有勇於義者。君子勇於義,小人勇於氣。“見義勇為才是真正的勇。程子繼續說:”赴湯火、蹈白刃,武夫之勇可能也,克已自勝,非君子之大勇不可能也。“這就是說:勇,還表現為敢於正視自己的過失,並改證自己的錯誤。古冶子等三人看起來非常勇敢,其實並非真勇,不過小人之勇,匹夫之勇。他們為爭一時之氣,輕生就死,置國家社稷於不顧,這種勇是不值得提倡的,區區小計就斷送了他們的生命。

  東漢時洛南令董宣,不畏權蟄,執法如山。當時有這樣一個故事,湖陽公主奴僕殺人,公主護短包庇,官吏不敢抓獲罪人,以致此案久不能結,引起民怨。董宣便乘湖陽公主出行時,攔住車駕,抓住奴僕就地正法,並當面指責公主的過失。湖陽公主回宮後向光武帝訴苦,光武帝大怒,要殺董宣。董宣說:“聖海中興之君,聖德佈於天下,如縱容奴僕殺人,置王法於何地。您將何以治天下,既然您也要護短,無須您來殺我,我自己死,說完一頭撞在柱上,血流滿面。光武帝趕忙令人扶住他。為了顧湖陽公主的面子,便說:”你頂撞湖陽公主,你起碼要向她叩頭道歉。”董宣堅持不肯。宮廷衛士強行將他按跪,他便兩手撐地,高昂頭臚不肯屈服。這時光武帝也已想通,便笑著稱他為“強項令”,並賜錢三十萬。董宣將這些錢都分給了下屬。

  董宣只是一個小小的洛陽令,卻不畏權勢,敢於頂撞不可一世的皇帝的姐姐湖陽公主,甚至當堂頂撞皇上,勇於赴死,這是他為官忠於職守,嚴格執法的正義之勇,君子之勇。個人如果沒有這種精神,是不可能具有如此君子大勇的:真君子勇於義,小人勇於利。明瞭這個區分,便應當為了道義真理敢作敢為,不畏強權,不懼犧牲。負一時之氣,忘大義:,輕舉妄動,挺而走險,不是真勇。固執缺點,堅持錯誤也不是真勇,有了缺點錯誤就應該改正。光武帝起初錯怪董宣,當認識到董宣是對的,自己錯了時,就放下九五之尊,立即改過,當場嘉獎董宣。勇於改過,亦是大勇,所以古人說:“知恥近乎勇。”

【君子勇於義、小人勇於利職場勵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