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傾聽的藝術的散文

傾聽的藝術的散文

傾聽的藝術的散文

  又到一年五月,我坐在旅遊回程的客車上,不禁回想起幾年前同是一次五一旅遊的收穫。那年的五一假期,我到上海遊玩了一回。在旅途的疲憊中,我患上了咽喉炎,嗓音嘶啞,發言困難。

  只想快點回家休息的我坐上了回程班車,這時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坐到了我身邊。老者聽我咳嗽不斷,關懷道:“年輕人,多注意休息啊,這個季節最容易感冒。”漫長的車程非常乏味,於是我帶著沙啞的音調和這位老者攀談起來。老者拿出數十張蘭花的照片來,語重心長地告訴我,這是蘭花的品種之一,以前生長在中國某地的深山中,但是由於當地人不注意保護環境,這種蘭花已經在中國絕跡了。日本人以前偷偷從中國境內把蘭花種子攜帶出境,現在中國想從日本把這種蘭花引進回來,但是日本人不允許。老者感嘆國人對環保的漠視。

  他這次到上海是為了探望一位身患胰腺癌住院的同齡友人,並且為友人的病情深感痛心。路過一家鍍鋅板單位時,老者開始抱怨社會的工業化。他認為工業帶來了各種汙染,對社會的影響非常惡劣,造成了各種疾病。顯然這位老者環保意識非常強烈,但是思想略顯保守。如果遇上往常的我,一定會滔滔不絕地和老者辯論起來,大談工業化的積極面。但是當天我喉痛難忍,只好點頭附和。整個車程中,我幾乎只是在傾聽的同時點頭附和老者的觀點,沒有發表過多自己的觀點。待到終點站下車時,老者一改同情病友的沉重心情,眉開眼笑地說:“年輕人,你是我遇見的年輕人中教養出眾的一個,與你交流非常愉快。”

  收到這樣的評價,我非常意外。以前我並不是非常善於和長輩交流。這次由於喉痛的緣故,我自己感覺表現很差勁,總是在傾聽對方的意見,沒有發表過什麼出眾的觀點,但是最後老者給我的'評價卻出人意料。回家後,我把以前的我和當天的我做了一下對比,暗自思索。以前的我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總是喜歡強調自己觀點的正確,而忽視別人的感受,所以經常難以受到好評;當天的我在與老者交流的過程中,由於客觀因素無法表達自己的觀點,無形中只能傾聽別人的觀點,所以最終獲得了好評。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必須尊重別人的觀點和感受,不能固執己見。真理只有一個,但是真理總是以不同的面目示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掌握著真理,但是真理並不只是掌握在一個人手中。與人交流的真理就是要獲得別人的好感。想要獲得好感,就必須學會傾聽別人的心聲。

  東漢末年的曹操智勇雙全,為北方的統一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曹操尚未發跡之時,許邵曾經對曹操下過定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慧眼識英雄的許邵曾經寫過一部《予學》。書中寫道:“順由予生,逆自虐起……予人榮者,自榮也;予人辱者,自辱也。”順境是因給予而產生的,逆境是因殘暴而興起的。先予而後取,有施予才有收穫。你給別人以榮耀,別人也會以不同的方式把榮耀回報給你;你給別人以羞辱,別人也會以不同的方式把羞辱回贈與你。

  西晉滅吳功臣杜預的《守弱學》中寫道:“愚以愚勝,愚有餘則逮。智或難為,愚則克已,得無人者皆愚乎?……言智者莫畏,畏言愚也。”愚人用其愚笨作為勝利之法,愚笨十足就能達到目的。智計有的難以做到的事,愚笨卻可以解決它,這恐怕是人們都是愚人的緣故吧。說自己聰明的人不要怕他,要怕說自己愚笨的人。大多數人總是喜歡把自己打扮成聰明人,但是豈不知過於顯露鋒芒經常會引人忌憚。國人喜歡內斂,厭惡張揚。人之所以有兩隻耳朵一張嘴,就是因為做人需要多聽少說,學會包容別人的不同意見,理性看待別人的批評意見。很多時候,人們贏得了一場辯論的勝利,卻失去了一次社交的成功。社會交往不是學術辯論,要想獲得社交的成功,必須學會以退為進。國人最好面子,所以國人的交流過程中,一定要多給對方面子。你給對方面子,對方自然也會給你面子。如果你總是想在交流中佔據上風,那麼勢必得罪人。相反,如果你在交流中放低姿態,以弱者的身段自居,那麼對方自然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雖然失去了些許顏面,但是最終你獲得了社交成果。在社交中,觀點勝出者往往是輸家,而觀點落敗者則往往是贏家。想要贏取社交成果,你應該時常學會成為交流中的輸家,傾聽對方的觀點,抑制自己的想法。好勝心強,固執己見是社交的大忌。先予後取,肯付出才有收穫。每個人都有爭強好勝的潛意識,而當你瞭解這一人性弱點後,你就可以對症下藥,自己甘當弱者,讓別人去當強者,最終總是能夠在社交中不勝而勝。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諸子百家的學說無不發人深省,但是隻靠讀書很難掌握做人的道理。想要真正掌握百家學養,必須配合實踐,在生活中體驗和回味典籍中的精髓。人生的旅途漫長而多彩。在這個充滿迷茫的社會中,人們需要從生活的點滴中領悟真理。

【傾聽的藝術的散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