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放養式教育不等於放任不管

放養式教育不等於放任不管

放養式教育不等於放任不管

  教育孩子,有的家長希望孩子能自由“生長”,於是對孩子採取“放養式”教育,但是家長們要知道,“放養式”教育,不等同於“放任不管”!

  絕大多數父母,都不是教育專家,所以他們在面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時,常常容易進入極端。有的家長把孩子從頭管到腳、事無鉅細,連孩子每天喝幾杯水都要規定,還有一種家長則是相信孩子應該放養,對孩子的行為和學習完全放任、從不管束,例如下面這位老師的日誌中提到的家長:

  前幾天,有個五年級的家長帶孩子過來諮詢。

  媽媽似乎很有教育意識,一上來就跟我聊她一直以來尊崇的教育方式:放養的,寬鬆的,尊重孩子自主權利的,從不為他補習,也不看重他的學習成績……

  嗯,這聽起來是一位很好、很有教育理念的家長。

  然後我問:那孩子的數學遇到什麼問題了嗎?

  “他課堂上完全聽不懂老師說什麼,作業也不會做,我們的親子關係都因為數學產生了很多問題。我現在都不知道怎麼辦了……”

  我看到那個光鮮亮麗的母親彷彿一下子黯然了下來。

  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我發現,五年級的他連三年級的數學水平都沒有達到。

  看到這裡,一定會有人說,孩子絕對不能放養。放養的教育方式本身沒有錯,錯在家長對“放養”的理解有偏差。“放養”並不是不教養,有的家長把“放養”當“放任”,對於孩子的行為不作教導和約束,對孩子的內心世界也一概不聞不問。在現代社會,家庭中應儘量避免封閉式、隔絕式的“圈養”,也應摒棄無拘無束、放任自流式的“放養”——這都易導致孩子的合群性、合作性缺失,最容易形成“問題兒童”。適當的“放養”式教育關鍵是要在玩中培養其規則意識,有的放矢地逐步引導。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生命蛻變的每一個階段,引領他們身體、心靈和精神都能健康發展,是每個父母必須做的事。

  孩子作為獨立的生命個體,我們無法設計和干預他的人生。但在他們成長早期的每一個關鍵驛站,我們都應該在,告訴他:關於這件事,我們的建議是……

  在孩子的眼界和格局還沒有足夠大的時候,他需要我們的指引。

  只有等他有了足夠的視野、足夠大的.力量的時候,他要選擇什麼樣的路,選擇走多遠,就是他的事情了。

  記得有段時間,有一碗很有營養的雞湯刷爆了朋友圈,大致是這樣的內容: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

  有的花開在春天,也有的開在別的季節。當人家的花在春天開放時,你不要急,也許你家的花是在夏天開。如果到了秋天還沒有開,你也不要著急跺他兩腳,說不定你家的這棵是臘梅,到冬天開得會更動人。

  如果你的花到冬天還沒開放,你也不要生氣,沒準你的花就是一棵鐵樹,鐵樹不開花,開花驚豔四方,且炫麗無比。

  真正的園丁不會在意花開的時間,只會默默耕耘,靜待花開……

  多麼美好的一段話。但是,很多家長並沒有真正理解這段話的含義。他們在沒有真正理解“靜待花開”的同時,又忽略了“默默耕耘”:

  當你羨慕人家的孩子表達能力強,寫得一手好作文的時候,請別忽略了,人家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堅持親子共讀;一有空就帶孩子聞花的味道,看樹在風中舞蹈,看滿天繁星,聽一池蛙鳴……

  當你羨慕人家的孩子體格好,運動能力強時,請別忽略了:人家一有空就帶孩子去游泳,週末的時候一家三口爬山、露營;騎著腳踏車去郊外漫步,徒步到蒼翠的山頂。看到了天邊的雲捲雲舒,遠處城市的高樓……

  當你羨慕人家的孩子數學成績很好,邏輯思維很棒時,請別忽略了:人家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帶著孩子玩數學遊戲、搭積木;吃飯的時候有意識地讓孩子對應家裡的人口來分配碗筷、講數學繪本;和孩子一起玩數獨,帶領著他前行……

  當你羨慕人家的孩子那麼有思想、那麼多規劃、那麼有創意的時候,你卻忽略了:在你孩子還小時,你從未為他開啟過一扇窗,讓他看到這個世界的豐富。

  養育孩子,正確的做法,應當是“默默耕耘”,然後“靜待花開”。

【放養式教育不等於放任不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