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機械/重工/工業自動化> 機械製圖與CAD課程標準開發研究論文

機械製圖與CAD課程標準開發研究論文

機械製圖與CAD課程標準開發研究論文

  摘要:高職教育課程標準建設是高職教育發展與改革的重要方面,承載著當代高職教育的理念與發展方向。隨著網際網路和資訊科技的迅速發展,資訊時代已經到來。計算機繪圖的應用日趨廣泛,為了滿足企業對高階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應強化計算機繪圖應用能力。本文按照“市場需求法”和“從做中學”的教學原則,制定“機械製圖與CAD”課程標準,闡述其制定原則及基本思路,為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提供指導。

  關鍵詞:市場需求法;做中學;任務驅動法;機械製圖;計算機輔助設計

  前言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是高職高專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要按照突出應用性、實踐性的原則將課程重新組合,更新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突出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基礎理論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技術課教學要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本文在深入企業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市場需求法”,對原有的機械製圖與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進行整合,遵循“從做中學”的活動課程原則,闡述“機械製圖與CAD”課程標準制定的原則和思路,為高職機電類專業基礎課程改革提供依據和指導。

  1“機械製圖與CAD”課程標準適應人才需求的理論分析

  課程體現出當前社會針對教育方面上的各項要求,也體現出一個國家在學校教育方面的基本的要求,它不僅關係到學生學習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還關係到智力結構。一個學校的教育核心問題之一就是課程。課程不僅僅是一種實現教育目標的工具或者手段,它還對教學質量起著決定性的關鍵作用,也是教學改革中的關鍵環節。當前,高職院校正在將課程的設定從傳統的學科課程上逐步過渡為活動課程。傳統的學科課程重視的是學科中的邏輯關係、知識,相對的理論性強,而在學科間的聯絡上有考慮欠缺,這種課程方式已不能滿足現在的資訊化時代對於高階技能、技術人才培養的需要。而作為活動課程,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令學生在實踐經驗或者社會、企業單位中獲取知識和技能,繼而培養學生的關鍵職業能力。“從做中學”是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杜威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他主張“所有的學習都是行動的副產品,所以教師要透過‘做’,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學得知識。”杜威把“從做中學”貫穿到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形成了活動課程和活動教學。“機械製圖與CAD”課程就是將傳統的機械製圖理論與培養計算機繪圖技能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整合,突出計算機繪圖技能的培養,使學生在計算機繪圖操作中掌握機械製圖基本理論和製圖標準,這樣的活動教學和活動課程有利於達到課時少、作圖快和技能牢的.效果。本文根據“市場需求法”原則,將機械製圖課程與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進行整合,即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滿足企業對高職學生繪圖與讀圖的能力當作是課程改革的目標,以期在社會中能夠發揮高職教育的意義。首先,透過赴企業調研,根據企業實際對技能人才的需要要求,找到關鍵的職業技能,繼而逐步推出相應的課程內容或者是核心的知識,然後,制定符合“市場需求”的課程標準。

  2“機械製圖與CAD”課程設定適應人才需求的途徑分析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我院機電係為瞭解企業對就業技能人才的需要和要求,前後進入數十家相關的企業展開了關於人才需求及課程標準要求的調研活動,繼而確定課程的教學目標,明確了“機械製圖與CAD”課程的關鍵問題和主要思路,為課程標準的合理制定提供可靠依據和實施途徑。

  2.1將滿足就業需求作為導向,按照“市場需求法”,建構“機械製圖與CAD”課程

  我國的製造業正處於迅速發展時期,“中國製造2025”體現製造業的資訊化及智慧化。為滿足未來機械製造業用人要求,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以就業為導向和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模式是當今企業人才需求的根本保障。“機械製圖與CAD”課程可以實現機械製圖理論與CAD技能緊密結合,突出實踐操作技能培養、強化讀圖繪圖技能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機械製圖與計算機輔助設計兩門課程整合的必要性調研中發現:90%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機械製圖與CAD”可以實現機械製圖理論與CAD技能緊密結合;更加突出計算機繪圖技能的培養。因此,“機械製圖與CAD”課程建設是資訊化迅猛發展時期企業的需求所在。

  2.2以培養關鍵能力為目的,按照“做中學”原則,實施活動課程

  調研發現,企業需求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製造和機床操作等人員,均對機械製圖的讀圖和計算機繪圖有較高的能力要求。“做中學”的教學模式,有助於學生培養讀圖和計算機繪圖的能力,具有如下優勢:(1)實踐性本課程在實訓室上課,採用一體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動手作圖,對所學知識加以實踐應用,學生透過自主的CAD繪圖操作練習,直接獲得技能和經驗。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透過看、想、做和問等方式,深入理解所學的製圖理論知識,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提高計算機繪圖的操作技能。(2)應用性教學中,採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首先,讓學生了解和認識產品,學習基本的投影知識;然後,再讓學生進行計算機繪圖練習,再講解CAD繪圖中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並最終成功完成任務,總結知識點及收穫。這樣,他們透過“做中學”一體化課程,就可以紮實地掌握產品的設計方法,充分體現課程的應用性,滿足企業對技能人才的需求。(3)人本性在關注學生職業技能提高、就業質量要求的同時,也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學習能力與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透過活動課程,養成積極動手、積極思考的好習慣,培養他們的知識遷移能力,提高他們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高職教育的終身性是高職教育的終極目標。設計課程教學模式時,特別突出的是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將培養學生的繪圖能力與讀圖能力放在第一位,在實踐活動課程當中,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以期滿足企業對於高職學生綜合能力的需要和要求。

  3“機械製圖與CAD”課程標準的總體思路

  “機械製圖與CAD”是機電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也是學習後續課程的重要基礎。透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機械製圖國家標準,具備識讀與繪製零件圖和裝配圖的能力,具備零件測繪和識讀第三角投影工程圖樣的初步能力,熟練運用CAD軟體繪製零件圖,培養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課程設計的理念和思路如下。

  3.1整合學習內容,突出專業技能培養

  在深入企業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突出資訊化教學要求的“機械製圖與CAD”課程標準。為了使本課程更好地在教學中體現課程改革的理念,達到制定的培養目標,設計時考慮弱化畫法幾何內容和圖板作圖,強化計算機繪圖和徒手繪圖,強調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打破原有的製圖知識體系,將機械製圖與計算機輔助設計有機整合,形成一門綜合性專業基礎課“機械製圖與CAD”。考慮到教育發展的國際化,在教學內容上適當增加第三角投影檢視的識讀練習,更加突出識圖與計算機繪圖技能培養,符合企業用人要求。

  3.2任務驅動教學,重視綜合素養形成

  本課程將教學環境設在實訓室,以“任務驅動”模式進行教學。其根本特徵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聽”的教學模式,形成了學生主動參與、團結協作和不斷探索創新的新型學習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同時,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大提高,滿足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求。

  3.3資訊化手段,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資訊化教育屬於現代教育中的一種新式的教育方法。資訊化教育是一種人機協作,人為主,機為輔的資訊時代特有的教育方式。課程改變了傳統教學媒體,向現代教學媒體轉移,力求做到二者的最最佳化結合。教學環境由教室轉為計算機房,配備了計算機及計算機輔助設計軟體,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及相關軟體,實現資訊化教學,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通過錄制相關零件的加工工藝影片、製作形象生動的動畫、製作內容豐富的多媒體課件及互動式會話場景,完成教學內容,達到傳統教學所無法比擬的理想教學效果。據調查,計算機輔助設計應用範圍已達到78%以上。學生透過這門課程就能紮實地掌握計算機繪圖技能,滿足企業需要,避免了傳統的將計算機輔助設計與機械製圖課程孤立開來的弊病,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前瞻性。綜上,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規格為技術技能型人才。學校課程設定應與企業無縫對接。“機械製圖與CAD”課程標準,依據“市場需求法”原則,採用“做中學”的教學模式,突出識圖與計算機繪圖技能的培養,體現其應用性、人本性、時代性及前瞻性等基本原則,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符合資訊時代教學發展的方向,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需求。

  參考文獻

  [1]蔡澄.教育學基礎[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2]閆寧.運用市場需求法進行高職課程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人民論壇,2012.17.

  [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4]唐小俊,顧建軍.關於高職教育課程標準建設的幾點思考[J].江蘇高教(南京),2014.4.

  [5]樊豔君.中德職業教育關鍵能力的培養比較[J].國外職業教育,2013.1.

  [6]董剛,楊理連.高職教育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2.9.

【機械製圖與CAD課程標準開發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