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八年級上冊優質課《橋之美》教學設計

八年級上冊優質課《橋之美》教學設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優質課《橋之美》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品味本文詩意的描寫性語言。

  2.過程與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認識橋之美,進而欣賞美,感悟美。

  3.情感、態度、價值觀: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對橋在不同環境中的不同審美效果分析,指導學生獲得一些美學基本知識;品味文中詩意的語言。

  三、教材、學情分析:

  中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八年級(上)第三單元是說明文單元,所選的五篇課文中,《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是比較規範的說明文,《橋之美》《說“屏”》則是帶有一定說明性的小品文。

  學習本課之前,透過《中國石拱橋》的學習,學生已初步瞭解了說明文的特徵、常用的說明方法,也瞭解了說明文語言應準確、周密的特點。但本文與《中》有所不同,它不是一篇規範的說明文。學習本文,要仔細品味文中詩意的描寫性文字,它與帶有說明性的文字相間雜出,讓人在受到美的薰陶的同時,也獲得了一些美學常識。

  四、教具:多媒體輔助教學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 激趣匯入,揭示課題

  1.猜一猜我省一處標誌性建築物。

  (出示海口世紀大橋遠景圖)

  2.欣賞一組橋樑圖片,感受橋樑之美。

  (圖片分別是:蘇州石橋、上海南浦大橋、廣西風雨橋、以及組合圖片)

  3.引出課題。

  (出示“教學導言”幻燈片)

  4. 介紹作者情況。

  (二)學生朗讀課文

  要求:

  1.思考:在作家看來“橋”美在何處?

  2. 請劃出揭示“橋之美”的文句。

  (三)品讀課文:

  1.在作者看來,橋美在何處?

  橋的美,緣於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幻燈片出示中心句)

  2.你是否劃出揭示“橋之美”的句子?請讀一讀。

  品讀句子。

  3. 為了說明橋之美,作者主要舉了哪些例子?

  舉例說明:

  ①.石橋與葦叢配合;

  ②.石橋與細柳合作;

  ③.石橋與水面配合;

  ④風雨橋與廊亭相映;

  ⑤.以及《清明上河圖》中的橋、人造索橋,南京長江大橋、錢塘江大橋。

  4. 同學們想欣賞哪一個畫面呢?

  (這一環節根據學生的閱讀要求進行有目的的閱讀,學生在賞圖讀文中品味語言的`優美與精煉。)

  如:課文是怎麼描寫石橋與葦叢的配合呢?請你讀一讀。

  再如:“風雨橋”的片段內容

  師(啟發):從這段話描述的景象看,風雨橋所處的環境是什麼?[高山、急流]

  師:橋面上的“廊和亭”為什麼是“理想的位置”呢?

  5. 根據學生的閱讀要求賞析、品味“橋之美”

  ① 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彷彿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寫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的特別感受。厚厚實實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② 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遊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寫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的動人景緻。細弱的柳枝拂著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裡有形體上的強與弱、輕與重之分,有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這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型別的不同。差距之大而仍能和諧統一,可能就在於橋有著經過精心設計的輪廓吧。“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這裡說“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是強調細柳與石橋構成的美景本身已夠動人,不再需要別的東西來烘托了。

  ③ 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山區往往碰到風雨橋,橋面上蓋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畫中點綴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橋下多半是急流,人們到此總要駐足欣賞飛瀑流泉,畫家和攝影師們必然要在此展開一番搏鬥。

  寫形式比較獨特的橋——風雨橋。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閒、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峰、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以上例子中,橋或為主體,或為陪襯,或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但都與周圍景物成為和諧的一體,共同構成入畫的景緻。

  [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第一個內容之後,餘下內容可以小組競賽的方式,由小組自由挑選片段內容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在美讀之後能品味其中的語言美,然後由學生互相評價]

  五、小結課文寫作方法

  《橋之美》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它的說明性體現在文中先點明在畫家眼裡,橋美在何處,隨後舉了一些具體例子來說明。

  舉例時,作者不是用科學、平實的語言向讀者解說,而是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六、請同學們把這些句子連起來朗讀一遍,注意把美感讀出來。

  [註明:這一環節視時間鬆緊可省略或保留。]

  七、總結

  學完課文你有何感想?從中得到什麼啟發?

  (提示:作者為什麼能把橋寫得如此美呢?因為作者善於觀察、傾注感情------)

  八、拓展訓練

  現在我們就學習這篇文章的寫法,用藝術家的眼光來說說家鄉的橋。

  九、結束語

  同學們,橋的魅力真是言說不盡,相信你們走過的橋多了,一定會有許多新的發現。讓我們努力去發現不同事物的美,感受其中的美,並能創造新的美。

  板書設計:

  橋之美

  吳冠中

  發現美

  感受美

  創造美

【八年級上冊優質課《橋之美》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