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會計應用大資料分析例項研究論文

企業管理會計應用大資料分析例項研究論文

企業管理會計應用大資料分析例項研究論文

  一、問題提出

  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過程中會積累大量資料,這些資料涵蓋採購、倉儲、生產、市場、客戶、競爭對手等企業全供應鏈乃至行業全產業鏈方方面面所涉及到的業務發生發展產出,這些資料在近些年來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利用這些企業日常積累下來的大量資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細化分析總結出既往企業資源的投人產出效果,並能夠支援企業未來提高資源投人產出效果的戰略應用,對從企業管理層到一線業務人員均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目前,我國的大資料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大資料探勘和大資料應用的主要職責通常為企業研發部門所承擔,財務部門基本隔離在外。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企業財務系統通常獨立於其他業務系統,財務模組同其他資料模組之間的資料介面所對接的通常是彙總資料,且僅同財務人賬資訊相關,財務人員很少接觸到其他業務系統中的詳細業務資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財務人員的視野。二是企業管理層對財務部門的期望仍有很多是基本需求,如按時結賬、準確報稅、定期出具企業整體財務報表等,財務人員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也相對粗放。三是大資料探勘是具有技術基礎的工作,通常財務人員缺乏處理大量資料的專業軟體和能力,在日常的工作接觸中同企業一線業務部門及研發部門的接觸和合作不夠深人,造成企業財務人員在使用大資料上存在壁壘。

  隨著管理會計在企業財務部門中的位置日趨重要,管理會計逐步走出原來傳統財務會計的範疇,開始參與到企業戰略制定和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因此,企業管理會計可以也應該成為大資料和企業財務結合的切人點,在大資料的挖掘和分析中,從財務視角對企業大資料的應用提出意見和建議。此外,管理會計具有參與全產業鏈各步驟得天獨厚的優勢,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最終都會反映在財務結果中,財務視角更易以全盤的管理視角來審視所發生的業務及其成果,實現以財務結果作為基礎,關聯全業務流程相關大資料。

  本文以某自營電商公司為例,利用其海量訂單所關聯之業務資料及所產生的財務結果資料,實現將公司層面財務報表細化至單品損益層面,並分三個階段實現不同的管理目標和產出效果。

  二、某自營電商公司管理會計應用大資料階段分析

  第一階段:財務準則下細化損益報表至單品層面

  該階段主要目標為搭建出公司整體經營成果及損益報表同單品之間的關係框架,基於公司已有的業務資料維度和資料系統,將足夠的維度和財務結果產生動因納人該基本框架。在該階段會涉及大量的業務訪談、流程梳理、研發部門溝通等步驟。

  1.在收入成本科目中,該公司的收人及成本均基於銷售訂單,訂單資料中包括訂單編號、單品銷售價格、所屬類別、銷售期間等資訊,另外以銷售訂單編號為關聯點,取得退貨系統中單品層面退換貨資訊,這些資訊將作為單品損益分析層面的主要維度進行資料取用。基於公司訂單資料系統,可以取得某個期間的單品層面的收人資料;基於單品本身編碼,取得庫存系統中該單品當期庫存成本;基於訂單編號,取得訂單中所使用的優惠券資料,並按照優惠券不同類別進行區分,非單品直接相關的優惠如滿減優惠,按照訂單相關單品銷售價格按比例進行分拆,得到單品間接銷售優惠。

  涉及系統:訂單系統、優惠系統、庫存系統。

  單品收人=單品該期間銷售收人-單品該期間退貨支出-單品該期間直接/間接相關優惠券

  單品成本=單品該期間基於加權平均法得到的銷售成本

  2.在該自營電商公司的履約成本科目中,主要包括倉儲成本、配送成本、售後成本三類。倉儲成本主要包括當期租賃倉庫支出租金或自建倉庫當期折舊,及倉儲人員相關人工成本。基於倉儲管理系統中,各單品當期的收貨、儲存、發貨資訊,取得當期各單品在庫時長,並基於單品編碼取得庫存系統中單品基礎體積資訊。當期倉庫租金或當期折舊基於當期在庫單品在庫時長及體積在單品進行分攤。倉儲人工成本基於倉儲人工分工,主要負責上架的人工成本按照倉儲系統當期各單品收貨資訊,按照收貨數量及體積在當期上架單品中進行分攤;倉儲撿貨發貨人工成本則按照倉儲系統當期各單品出庫資訊,按照發貨數量及體積在當期發貨單品中進行分攤;倉儲理貨及管理人工成本則可類同於租金折舊成本分攤方式,按當期在庫時長及體積在當期各單品中進行分攤。此外,由於各單品未必各期均會出現銷售,可能會出現部分單品分攤到倉儲費用但並無當期收人成本情況的發生。

  涉及系統:庫存系統、財務系統、薪酬系統。

  單品倉儲費用=單品當期倉庫租金或當期折舊+單品倉儲上架人工成本+單品倉儲撿貨人工成本+單品倉儲理貨人工成本

  3.配送成本同單品銷售訂單直接相關。配送成本主要包括幹線運輸成本及支線配送成本兩類。幹線運輸成本同線路本身長度主要相關,同所配送的商品重量次相關。基於幹線配送系統資料中,當期該條幹線運輸線路成本,及當期該幹線運輸線路實際運輸單品距離及單品標準重量,將當期該條幹線運輸線路成本分配至單品層面。支線配送成本包括配送車輛成本及配送人工成本等,其主要成本動因基本一致,同配送訂單數量相關,由於支線配送的複雜程度較之幹線配送更高,因此基於成本效益原則,選擇配送系統資料中當期配送訂單數量及重量資料為關鍵分配基礎,將支線配送成本進一步分配至單品層面。

  涉及系統:幹線配送系統、支線配送系統、薪酬系統、庫存系統、財務系統。

  單品配送成本=單品幹線運輸成本+單品支線配送成本

  4.售後服務成本同售後服務訂單相關,通常所提供的售後服務可以同單品直接相關,基於客服系統所記錄的各客服人員當期完成的服務次數及所服務相關的訂單資訊,將提供的售後服務按次數分攤至單品層面。回退商品損失則基於各回退單品可變現收人扣減回退單品成本直接記錄於單品層面。

  涉及系統:售後服務系統、薪酬系統、財務系統。

  單品售後服務成本=單品售後服務成本+單品回退商品損失

  5.市場費用在該公司損益表中亦為重要科目,該費用記錄至單品層面將涉及較多假設和估計。市場費用的投人型別多樣且其投人多為未來收人而非當期收人,因此在基於企業會計準則將當期市場費用分配至單品層面時,將出現較多費用動因假設。市場費用可以大致區分為流量採買成本及整體品牌形象成本兩個主要型別。流量採買成本其發生來源多樣,有基於點選次數收費,亦有按期間收費或者按曝光次數收費等計費方式。從流量採買效果角度,流量採買成本與使用者最終消費該單品有關,但其聯絡過程非常複雜,因此在流量採買成本中,視導致使用者點選單品的結果為該流量採買成本帶來的效果。基於上述分析,流量採買成本基於當期所有單品的頁面點選分配至單品層面。另外,這裡同樣會出現某些單品當期有點擊發生但無銷售收人的情況。整體品牌形象成本主要為在媒體投放的廣告或舉辦的活動等,其目的是維護和提高公司整體形象及曝光率,該費用的發生同公司整體經營相關,因此將當期全部單品銷售收人作為單品層面的分配基礎相對比較公正。

  涉及系統:流量資料系統、財務系統、訂單系統。

  單品市場費用=單品流量採買成本+單品承擔整體品牌形象成本

  此外,損益表中如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等,亦同訂單直接相關程度較低,同樣假定關鍵費用動因,並基於關鍵動因將各項此類費用分配至單品層面。

  至此,公司層面損益報表已分拆至單品,其應用則可分不同層面。從公司管理者層面,可以主要關注異常報告及戰略單品業績表現,如當公司損益出現異常波動時,是由於哪些關鍵單品的何種因素導致,並相應調整後續經營策略,或基於不同關鍵維度的分析結果,確立公司內部標準或尋找差距原因;從公司經營者層面,可以進行日常關鍵單品業績表現監控,基於80/20等原則,定義關鍵單品並監控其業績表現變化趨勢,當出現不利趨勢時,適時調整經營方針;從公司業務人員角度,可以及時監控其管轄的單品情況,進行細節管理。企業管理會計團隊可基於細化資料進行深人分析研究,向不同層面使用者提供目的不同的分析支援,亦可以將資料形成不同層面的展示報表更為直觀地提供給各層級使用者。

  第二階段:產品生命週期下細化損益報表至單品層面

  該階段主要目標為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引人單品生命週期的概念,將第一階段所實現的財務準則口徑下的單品損益,透過一定的管理調整,實現該單品在其生命週期下的損益分析。其同財務準則口徑下的單品損益分析的主要區別在於,某些成本費用的專案,並不按照財務準則的要求記錄於費用發生的期間,而是體現在該單品實現銷售的期間,該口徑下的單品損益分析可以體現該單品從採購到銷售最終實現的損益情況,從長期來看其結果同財務準則口徑下的單品損益結果亦趨同。

  要實現上述目標,則需將部分費用科目的計算邏輯進行調整,在財務準則口徑下應記錄於當期的費用,需按一定原則進行遞延,將當期尚未實現銷售的單品所應承擔的費用,遞延至實際實現銷售的期間,下面以倉儲費用為例進行說明。倉儲費用的發生同當期需儲存的商品相關,而當期需儲存的商品並非當期均實現了銷售,當商品銷售節奏波動較大的時候,財務準則口徑下的當期損益在短期內可能會對該單品實際短期損益有一定的誤導。

  例如:單品A單獨租賃一倉庫進行儲存,每月倉儲租金10萬元。單品A年初有100萬件,1月份銷售10萬件,2月份無銷售,3月份銷售剩餘90萬件,銷售均發生在月末,銷售毛利為每件1元(無其他收益成本費用)。在財務準則口徑下,單品A的各月損益分別體現為0元、-10萬元、80萬元,每件銷售損益分別為0元、0元及0.89元。從短期角度來看,如按照該資料進行管理,單品A的損益情況分析可能對將採取的管理手段產生誤導,即認為將產品延期銷售可能取得的收益更優。從產品生命週期角度來看,1月份及2月份所發生的倉儲租金,有一部分所儲存的商品並未在當期實現銷售,其對應發生的費用將遞延至後續實現銷售期間。在該原則下,單品A各月記人當期的倉儲費用分別為1萬元、0萬元、29萬元,各月損益分別體現為9萬元、0萬元、61萬元,每件損益分別為0.9元、0元及0.68元。對比上述兩種結果可以看出,在財務準則口徑下,每件銷售損益看似是3月份最佳,而該結論可以推匯出將商品留存至3月份銷售會優於在1月份銷售。而從產品生命週期的角度,1月份銷售的每件單品損益最高,商品透過長期儲存,所負擔的倉儲費用隨之增長,會抵消銷售帶來的利潤。這一結論可以說明加快商品的週轉有利於提高收益。基於該原則,倉儲費用中單品層面的當期租賃倉庫成本將基於單品在當期期末儲存或銷售的情況進一步拆分為兩個部分:記錄於當期損益的部分及遞延至下期的部分。

  按照上述原則對各項費用成本進行遞延確認後,則取得了產品生命週期口徑下單品層面的損益情況,該結果對於一線業務人員的幫助將更為明顯,在安排採購和銷售節奏時可以參照該結果,如平衡考慮囤貨所取得的收益是否能夠抵消長期倉儲帶來的損益。公司管理者和經營者也可以透過監測期末尚在遞延中的費用,瞭解已經發生但尚未得到彌補(即未銷售前發生的持有成本)的`費用情況,亦可以對關鍵單品的情況進行監控及調整管理手段。

  第三階段:產品生命週期下單品層面損益預測

  在前述兩個階段中,所得到的資料產出均為期間資料,且為歷史期間資料。作為管理會計,除了應及時準確地提供歷史資料的分析支援之外,亦應在預測方面為各報告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資料支援。因此該階段的目標為在第二階段的基礎上,增加一些關鍵假設,最終產出時點下單品後續可能實現的損益情況。透過對關鍵假設的調整,使得各層級報告使用者透過預測結果的變化和傾向,相應調整實際應對戰略,達到最優結果。關鍵假設主要包括產品性質、採購銷售節奏、潛在收益成本等。透過這些關鍵假設的調整,取得在該時點該假設的條件下,單品後期可能實現的損益情況。

  如某電子產品,其產品性質決定了其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6個月後的銷售價格將可能出現明顯降低,銷量在9個月後出現明顯下降。在引人該單品3個月末時,供貨商提供了優厚的採購返利支援,公司在判斷是否需要在此時點進行囤貨時,可以參考基於上述假設條件以及該單品在過去三個月所發生的單品損益資料,後續期間該單品可能實現的損益情況。

  收人成本科目中,需輸人銷售節奏假設、單品平均成本變化假設以及價格變化節奏假設。銷售節奏假設可以透過一定原則基於產品所屬類別性質進行自動設定匹配,亦可以進行人工調整以觀察假設變化對結果的影響。單品平均成本變化假設主要為供貨商所提供的潛在收益成本帶來的相應影響,在前例中,即供貨商提供的優厚的採購返利支援,如公司進行採購囤貨,則可以取得該採購返利並拉低平均成本;價格變化節奏假設亦可基於產品性質進行自動設定匹配或進行人工調整。

  在履約費用中,倉儲成本則需要輸人採購節奏假設,該假設結合銷售節奏假設可以推匯出庫存變化假設。基於第二階段實現的將單品層面倉儲費用拆分至當期實現損益的單品單個成本和遞延確認的單品單個成本,模擬得出在該採購銷售節奏假設下,各期倉儲費用的情況。配送成本則可基於前期實際的單件單品配送成本,得出該銷售節奏假設下,各期發生的配送費用的情況。售後費用、管理費用、市場費用等亦可以參照前期實際資料,結合採購銷售節奏假設,推算假設期間費用資料。至此所形成的單品層面資料產出,同樣可在不同層級和維度上進行應用,把握關鍵單品的預計損益,結合系統配合其他假設,預估後期整體損益情況,或基於後期整體損益預算安排,對關鍵單品調整經營戰略,最終實現損益預算目標。

  綜上,在上述財務資料結合企業大資料使用的過程中,企業管理會計團隊需同各業務部門及研發人員充分溝通,以瞭解業務的流程、相關形成的資料、資料的內容和定義、資料的儲存方式等,使用研發專業資料開發工具,最終形成不同層級的資料分析報表及結果展示方式。基於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和資料資源,企業管理會計團隊以財務視角為出發點,引人和關聯業務關鍵資料,將企業擁有的大資料以財務的視角進行串聯,站在企業整體的角度利用大資料進行分析、戰略資料支援和應用,並反過來對財務管理會計團隊的能力進行提升,迎合大資料趨勢,與業務緊密結合,成為企業內部關鍵戰略單元,將是企業管理團隊的發展趨勢。

【企業管理會計應用大資料分析例項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