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管理> 12個人是如何管理一家企業的

12個人是如何管理一家企業的

12個人是如何管理一家企業的

  你知道維持A股規模最小的上市公司的運作需要多少個員工麼?

  答案:2018年*ST創智只有6個員工。

  這就是A股市場上鮮為人知的一面,上市公司並非都是治理完善的楷模,在兩市兩千多家上市公司中亦存在部分“麻雀”公司,這些公司空有一些行政跟管理上的人員設定,但無實際的生產能力,甚至連家庭作坊都比不上。

  這部分公司的生存狀況如何?其治理和運作模式又是如何的?如果這是一場遊戲,誰才是核心玩家,21世紀網將就此持續關注,推出系列報道,開篇是《6個人的上市公司 一場少數人的“大富翁”遊戲 》。

  以2018年釋出的年報來看,兩市兩千多家上市公司有82家員工總數在100人以下,有42家是ST公司,佔了一半。

  其中,員工人數10人以下的總有4家公司,分別是*ST創智、*ST盛潤A、ST太光、*ST炎黃,員工總人數分別是6人、8人、9人、9人。

  不過,你要是認為這個公司都是潦倒的公司那就大錯特錯。2018年這些公司員工的人均年薪最低是10萬,最高的高達69萬,那這些公司究竟是憑什麼掙錢?

  除了ST公司,還有一部分公司也是“袖珍”企業,特別是“殼公司”。在5月3日晚上公佈將以22.9億元的價格控股位於內蒙古的一礦產企業的`科學城就只有12個員工,包括高階管理人員3人,財務人員3人,其他行政人員6人。

  而這12個人又是如何管理好一家企業的呢?

  “壞公司”的“好待遇”?

  2018年4月30日,滬深兩市的退市制度出臺,市場ST股一片狼籍,5月2日,75只個股跌停;5月3日繼續有30多隻個股跌停。

  除了不叫座的股價,不好叫好的業績,ST股公司這個群體的實際經營情況是怎樣的呢?

  最“袖珍”公司*ST創智原本的主要經營範圍為研製、開發、銷售計算機軟體及配套系統、提供軟體製作及軟體售後服務。

  不過目前這家上市公司基本已經停止了所有的生產,公司2018年的年報裡這樣的描述,“截至報告期末,本公司在職員工6人,均為管理(含財務專業)人員。”

  也就說已經沒有實際的生產人員。

  從2018年的報告看,*ST創智沒有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利潤,2018年營業利潤-4,276,652.25元,營業外支出1000.00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8萬元。

  2018年,*ST創智少有的現金是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947萬元,其中包括收到單位往來款項547萬元,收到債務重組款項400萬元。

  而就是這麼一點現金也作為薪酬分給僅有的6個員工。2018年*ST創智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分別為102.5424萬元,人均年薪17萬元,但其員工年薪17萬在兩市2375家公司中的排名是228名,即兩市排名前10%的公司。

  這種狀況像極了“毀滅前少數人的狂歡”,在審計報告中,會計師事務所明確表示,“由於重組工作尚在進行中,調整後的重組方案能否獲得批准尚不確定,創智科技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但是公司並不認為,*ST創智董事會認為,公司破產重整工作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董事會及董事會成員並無終止公司經營、進行清算的計劃,也未獲知相關的股東要求對本公司進行清算的有關資訊。

  其董事會表示,透過資產重組注入優質資產,可使公司徹底擺脫經營困境,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只是退市新政出來後這個夢能不能在2012年實現就很難說了。

  除了*ST創智,2018年還有4家“超袖珍”公司——*ST盛潤A、ST太光、*ST炎黃,對應的市值分別為24.16億元、5.64億元、6.56億元、和2710萬元(截至5月3日)。

  不過這四家公司淨資產截止2018年年底僅分別有204萬元、-12923萬元、13843萬元、-2442萬元。

  也就是說如果這些公司一旦退市,破產清算,留給投資者的也就寥寥無物。不過這些公司在“退市”前給最後一班站崗的員工的工資卻不低。

  2018年,ST太光9人人均領取25.8萬次之,*ST炎黃9個員人均24.27萬,即使是最少的*ST盛潤A也有每人10萬的薪酬。

  四家公司2018年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分別為84.5388萬元、232.8162萬元、622.1305萬元、218.4189萬元。

  但同樣是ST公司有一些公司就捉襟現肘,ST九發2018年全年支付給37位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只有14萬元,比*ST創智支付給一個員工的薪酬還少,平均每個員工只領取3786元,平均到每個月的工資大概為315元,成為兩市薪酬最低的上市公司。

  少數人的“大富翁”遊戲

  而這個少數人的遊戲並不是只有ST公司在玩轉。

  2018年上市公司支付員工平均薪酬最多的10家公司大部分是“麻雀公司”,分別為外高橋、大眾公用、百視通、科學城、吉林敖東、上實發展、招商輪船、禾嘉股份、ST珠江、航天通訊。

  這十家企業分別只有員工66名、50名、29名、12名、28名、49名、106名、13名、28名、119名,按2018年合併報表現金流表計,這部分公司分別為員工支付的平均薪酬為879萬元,760萬元,677萬元,459萬元,433萬元,411萬元,333萬元,308萬元,296萬元,275萬元。

  不過外高橋表示,“66人為公司本部員工數量,而58017萬元為合併現金流量表資料,包含了公司本部及全部60餘家子公司的員工薪酬支出。”

  2018年外高橋本部只有管理人員22名,技術人員19名,財務人員11名,銷售人員7名,生產服務7名。

  若按外高橋本部的現金流量表資料,公司2018年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2448萬元,人均37萬元。也就並非最高薪酬的公司。

  若按母公司的現金流表資料,2018年的員工薪酬最高的是百視通、龍元建設、安信信託、中信證券、宏潤建設、大眾公用、中海海盛、科學城。

  人均薪酬為260.33萬元、109.83萬元、101.91萬元、83.21萬元、82.11萬元、70.51萬元、62.07萬元、51.32萬元。外高橋公司的66名員工人均薪酬37萬,則位列第17名。

  另外在5月3日晚上公佈將以22.9億元的價格控股位於內蒙古的一礦產企業的科學城在2018年只有12個員工。其中高階管理人員3人,財務人員3人,其他行政人員6人。

  2018年,科學城有僅只有餐飲住宿這一項業務,收入2.43億元,其中淨利潤93802萬元,而這12名員工在2018年也獲得科學城支付的615萬元,平均每人51萬元左右。

  這項幾乎不用“生產員工”投入的業務毛利率近40%,而科學城也為12名員工支付了現金615萬元。

【12個人是如何管理一家企業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