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高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論文

高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論文

高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論文

  2006年教育部頒發了《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簡稱“16號”文),提出了“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理念,同時明確提出:“高等職業院校要強化質量意識,尤其要加強質量管理體系建設,重視過程監控,吸收用人單位參與教學質量評價,逐步完善以學校為核心、教育行政部門引導、社會參與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1]高等職業教育歷經二十多年的發展,人數規模的急劇擴張激化了高等職業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等質量方面的問題與矛盾,引發了高等職業院校自身巨大的生存競爭壓力。

  在此背景下,探索“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產教結合”的教學模式,並加強對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控制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它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是完善實踐教學管理模式的基礎。

  一、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現狀及相關概念簡述

  (一)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國內發展現狀

  當今,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工學結合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是比較薄弱的環節。縱觀目前國內的研究情況,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在深入研究和開展工學結合教學體系改革,但大多數高職院校對工學結合課程仍沿用的是理論課堂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對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針對性較弱。

  針對當前高職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現狀分析得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尚未形成系統化的評價體系;二是尚未形成適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的監控模式;三是尚未形成明確、健全的評價質量標準。

  為了進一步研究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相關問題,本文主要探討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教學評價與教學質量評價的區別、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的關係。

  (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內涵的表述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緊密結合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特性,因此研究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以研究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以培養學生的全面職業素質、崗位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為主線,以校企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為平臺,透過學校和合作企業的雙向介入,將學生在校的理論學習、基本技能訓練與在企業實際工作經歷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這種形式是學校根據人才培養計劃和企業的需要,打破傳統的學期安排,將原來的學習計劃重新劃分,在完成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以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進行課程結構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實現企業生產實踐與學校理論學習相互交替,形成“學——工——學”交替形式,也就是“理論——實踐——理論”的人才培養模式,這與傳統的教學評價甚至教學質量評價是完全不同的。

  (三)教學評價與教學質量評價

  教學評價簡單地說就是對教學組織與教學活動的評價,其評價物件主要是教學組織者。教學評價涉及到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如教學計劃設計、教師表現、課堂教學組織、學生學習效果等方面。概括地說,教學評價是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及相關標準,對教學過程進行科學、系統地調查,從蒐集到的各方面資訊,判斷教學活動的價值和存在的優缺點,並據此進行調整和最佳化教學活動的過程。教學質量評價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科學的指標體系和標準,運用有效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對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並給予價值判斷。[2]

  (四)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的關係

  所謂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師和學生依照人才培養目標,透過共同參與並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的程度和水平。課堂教學質量是一個綜合指標,它不僅包括課堂教學活動達成傳授知識、形成既能的目標的程度,還包括對學生情感的.發展、良好態度的培養、個性的完善等方面目標的達成程度。[3]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是教師、學生、學校、企業、社會,透過相互配合,共同參與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實現與崗位“零距離”對接,把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相結合,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和人才培養目標的水平。與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相比,工學結合教學質量評價是更為多層次、多主多維度的綜合指標。它不僅反映了學生的理論學習成效和實踐操作的能力,還反映了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校企合作共建的成效和力度,行業、社會對專業的扶持等多方面情況。

  因此,課堂教學質量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是職業學校教學質量管理、教學能力考核的重要的兩個部分,是改進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充分認識工學結合教學質量評價的概念,有助於區別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內涵,抓住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與核心,建立與之配套的制度措施,使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真正發揮其應有作用。

  二、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現存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的研究尚處於初級階段,尤其是在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方面的質量評價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薄弱環節如下:

  1.高職教育評價體系方面

  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質量的監控與評價體系相對成熟,校企共同參與的工學結合課堂教學的監控和評價方面相對貧乏,使得培養模式與評價體系無法對接。

  2.高職教育評價內容方面

  對高職教學評價內容以理論課及高校教師教學評價為主,評價內容側重於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課堂組織、教學效果等方面,但工學結合教學過程環節的評價內容還欠缺深入系統的探討,使得培養模式與評價內容無法對接。

  3.高職教育評價範圍方面

  以校內評價為主,企業、社會、家庭、學生本人及同行等多方面寬範圍的評價和反饋不夠,使得培養模式與評價範圍無法對接。

  4.高職教育評價主體方面

  工學結合教學質量評價主體應更具多元性。評價主體應不僅僅侷限於學生、教師、督導組人員、管理人員,還應包括企業專家、實習生主管部門、社會、行業專家、家長等。但當前教學質量評價還往往限於專家學者和教師,行業、企業方面的評價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沒有形成共同參與、互動作用的多元評價有效共同體,使得培養模式與評價主體無法對接。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事實上,高職院校工學集合教學質量評價存在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教師、學生、教學管理部門、企業既是評價的主體,也是目前存在問題的多種影響因素,此外還有人員、制度、資金以及評價方案本身也對評價體系的構建產生相應的制約。現將主要原因歸納為以下方面:

  1.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認知不夠

  工學結合教學質量評價的順利有效開展是建立在對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正確和深入認知的基礎上的。保證並提高工學結合教學質量,關鍵是做好教學質量評價工作。這就要求不管是在理論研究還是在實際工作中要正確認知和理解教學質量評價的概念。要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才能深刻認識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研究的特性,包括評價目標、評價主體、評價物件、評價標準、評價方法、評價內容等各要素,以及開展工學結合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2.缺乏科學規範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制度

  評價制度是評價體系執行的載體,是評價得以具體執行和操作的規範體系。教學質量評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約束參與評價工作的各主體的行為,確定辦事的方法和步驟,規範工作程式,從而可以促進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科學化、系統化。大部分高職院校在工學結合教學過程中還沒有建立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教學質量評價和工學結合教學質量評價都還停留在聽取督導和系部領導對與教師教、學生學的一節課或幾個環節的評價,並以此作為整學期的評價依據。或者透過期中或期末教學檢查突擊完成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在評價完成後也很少能夠有詳盡的評價報告提交給相關評價參與者和被評價物件,只是能拿到一個最終的評價分數與相對應的獎懲結果。被評價物件無法得知自身在哪些具體方面存在缺陷,更談不上根據評價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和完善。沒有發揮出教學質量評價應有的溝通、導向、激勵的功能和作用。因此不規範和不完整的教學質量評價,尤其是工學結合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薄弱在適時調控教學管理和改進被評價物件的教學技能、教學手段,以及促進校企合作和提升社會聲譽等方面有著明顯不足。

  三、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框架的構建

  根據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目標,在目前現有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相關研究基礎上,本文嘗試構建系統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

  (一)評價準備

  評價準備是評價體系中的第一個環節,是評價活動得以正常開展的基礎和前提。它的功能主要是規定評價的內容、範圍、方法、手段、程式和組織等評價因素。具體包括確定評價的目標,設計評價專案和準則,設計指標體系並確定權重係數,確定評價指標的評價量表及評價標準,明確資訊採集方法和實施程式等。

  (二)組織保障

  評價必須有相關的組織保障,應構建以校企主管領導為主導,二級學院(系、部)及合作企業管理中層為實施主體,教研室、企業技術部門為基礎,教師與學生、企業技術師傅共同參與的三級網路化組織系統。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建立有效的教學評價指揮系統。(2)多主體的教學質量評價組織能充分發揮作用。(3)根據不同專業工學結合的時間和環境不同及教學需要,合理地安排評價工作。

  (三)評價執行

  建立科學規範的評價執行機制,是保證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順利執行的關鍵環節。評價執行系統的主要功能和任務包括評價活動宣傳動員、收集真實資訊、資料分析、處理,得出綜合性的評價結論等。高職院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過程中,應當建立健全教學管理督導制度、學生評價制度、企業專家評價制度、行業企業評價制度、教學資訊員工作制度等,透過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評價執行工作制度化、規範化,並得以良性發展。

  (四)評價調控

  評價體系中的調控系統是在必要的情況下,採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對評價活動進行調解和控制,其作用是能夠有效識別影響評價活動的環節和因素,並採取一定的修正措施,保證評價活動能夠按照預先設定的目標進行,並解決實際問題。評價的過程不僅僅是收集資訊的過程,更是一個校企雙方的共同調整的過程。它有比較嚴格的程式,能夠較全面、科學地判斷資訊的客觀性,從而有助於及時調控教學目標,診斷教學過程中存在大問題,達到不斷改進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4]

  (五)評價反饋

  評價反饋系統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將評價結果反饋給被評價物件,使教師、學生及企業參與人員瞭解教學效果和改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另一方面,整個評價體系以及評價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和需改進的地方等資訊都是由該環節反饋給評價活動的管理者。評價反饋尤其要重視公開性和透明度,所有被評價物件都有權利及時知曉自己的評價結論和結果。對於優秀者要給予適時的表彰和獎勵,對評價結果較差者要幫他找出自身問題的關鍵並提出整改的具體措施。[5]再次,評價反饋系統是教學質量評價的最後一個環節,為改善評價體系、有效開展下一輪評價活動提供重要建議和改進依據。

  四、結束語

  由於時間、精力以及實際條件的限制,同時由於論者的實踐經驗不足,在體系的研究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許多不完善之處。但深入研究並構建工學結合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是大勢所趨。筆者認為,在今後的研究中,還需要對高職教育質量理論、評價機制、評價指標的標準化以及評價的公平性、有效性等方面繼續做深層次的探究。

【高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