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省級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論文

普通心理學省級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論文

普通心理學省級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論文

  精品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高校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本文介紹了省級精品課程“普通心理學”的建設理念、改革措施和建設成果,旨在為同類院校精品課程建設提供參考。

  2001年教育部為促進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出臺了4號檔案《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2003年精品課程作為“質量工程”建設的先導專案在各高校啟動,形成國家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和校級精品課程三級課程建設模式。“普通心理學”課程2011年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在三年的建設週期中,課程團隊圍繞精品課程建設的六大要素,即內容建設、隊伍建設、教學方法和手段建設、教材建設、實驗內容建設、機制建設[1],進行了有益的嘗試與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突出整體性:從人才培養整體工作出發,科學定位課程

  “普通心理學”課程是應用心理學教育專業的基礎課程,是後續所有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礎,在培養學生專業興趣和專業精神方面發揮著先入為主的作用。在課程建設之初,團隊成員就達成共識,即不是孤立地將“普通心理學”作為一門課程來建設,而是將課程建設緊密服務於人才培養,為整個專業學習奠定良好基礎。為此,團隊認真釐清了三個關係,一是“普通心理學”與其他專業課程的關係;二是與專業建設的關係;三是與整個專業人才培養的關係。透過對三個關係的科學梳理,確立了“普通心理學”的課程地位,即奠定整個專業學習的基礎,是專業基本功和專業精神培養的重要載體,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在課程建設全程始終突出精品課程在專業內部建設的輻射作用。

  二、體現先進性:最佳化課程教學體系與內容,強化專業精神培養

  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是教學內容的改革。有學者指出,精品課程要有“一流的教學內容”,即體現現代教育理念和時代要求,以知識整合為核心,以內涵建設為重點,始終保持課程內容的科學性、先進性和系統性、前沿性[2]。不僅如此,從教學內容的內在價值看,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一門科目在某地某時應該有一個為自己的利益供欣賞的善”,“如果一個科目從來沒有因其自身而被學生欣賞過,那麼它就無法達到別的目的”[3],因此,“普通心理學”精品課程不僅關注教學內容對學生知識建構、能力培養的作用,還十分關注是否給學生的學習過程帶來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以及對學生人生的啟迪,在最佳化教學體系與內容方面做了大膽的革新與嘗試,改革後的教學內容體現出四方面的特徵:

  1.興趣性。心理學是一門嚴肅的科學,但很多學生在進入專業學習前,都不同程度地對其抱有不正確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導致剛接觸“普通心理學”、面對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時,感覺抽象、枯燥,根本沒有想象的有趣。因此增強課程的趣味性、穩定專業思想、培養專業學習興趣是“普通心理學”課程必須面對的問題。為此我們精心設計並引入“課前三分鐘——奇妙的心理效應”、“任務驅動學習——解密自己最感興趣的心理現象”、“心理學與我——分析自己的心理現象”等環節和內容,帶領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感受心理學的魅力,解答生活中的心理謎題,發現心理學的科學價值,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專業學習真正滿足學生求知和自身成長的需要。

  2.專業性。專業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質屬性和基本規定[4],是一個專業立足和生存的根本,也是人才培養最樸素的目標。專業性的培養滲透於專業課程學習全程,每一門專業課程都肩負著專業性培養的使命。“普通心理學”課程的專業性定位於兩方面,一是強化對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每一個概念、每一個原理都要進行深度解析,區分“專業理解”和“經驗理解”的不同;二是培養專業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用心理學的專業視角去認識和分析問題,用專業的語言去闡述和解釋問題,幫助學生樹立專業精神、培育專業氣質、夯實專業基礎。

  3.實踐性。為強化課程的實踐性,將實驗教學部分從理論教學中剝離出來,單獨開設,由兩名青年教師承擔實驗教學,撰寫了獨立的實驗教學大綱和實驗指導書。實驗教學大綱中專門設計了由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的綜合性設計實驗環節,鍛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應用知識、遷移知識的能力;同時加強課程內實踐環節的建設,設計了“你來講”、“心理問題研究”等環節,由學生從感興趣的問題出發,結合教材、作業和資料查閱,分小組合作承擔部分內容的講授,開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探索,既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又培養了綜合能力。

  4.延伸性。為夯實專業基礎,體現“寬基礎”的課程價值觀,課程建設中還注意到教學內容的延伸性,即以教學內容為載體,向下延伸到實際生活中,注重專業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絡,貫穿“心理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同時強調心理學作為一門“幸福學科”,對學生自身發展、成長的重要作用和積極價值;向上延伸是與研究生考試相結合,把近幾年的考研內容引入教學,一方面深化教學內容,一方面為部分考研學生提前奠定基礎;在中間層面將教學內容與後續專業課程內容建立延伸聯結,凸顯“普通心理學”的基礎性。

  三、凸顯有效性:遵循教與學的規律,改革課程教學模式

  教學體系與內容整合最佳化後,緊接著面臨的問題就是教學模式的變革。以往“普通心理學”的開課時間在第一學期,因課時較大,恰逢學生剛入大學,還處於高考後的鬆懈狀態,學習方法、習慣等均不適應,所以學習壓力較大,學習效果不甚理想,最初學習的挫敗對專業學習積極性的打擊不容小視。課程團隊以布盧姆掌握學習理論為指導,進行了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將整合後的“普通心理學”分為兩段開設。一方面分解了學生剛入學的學習和考試壓力,體現了教與學循序漸進的原則;另一方面有意識地邊教學邊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和資源利用的指導,幫助學生改變中學時期機械的、不科學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科學的知識價值觀和學習方法的形成。這一改革收到良好效果,學生期末考試不及格率明顯下降,整體成績普遍提高,有效保護了學生專業學習的自尊心,極大增強了學生專業學習的自信。

  四、彰顯科學性:積極探索課程評價體系改革,以評促學

  教學評價在教與學過程中發揮著診斷、導向、激勵、調控等作用,科學的教學評價能有效促進教與學的過程,幫助師生明確教學進度、反思教學過程、檢驗教學效果、完善教學方式。但長期以來,教學評價被機械地視為“對教學過程及其結果的價值判斷”[5],而忽略了教學過程中學習動機激發、教與學的反思、學習策略運用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等動態的、過程性的因素,導致教學評價只重結果不問過程,與教學過程和教學價值生成相脫離,其作用被極大地削弱。為彰顯評價的功能,切實發揮評價的作用,將教學評價內在於教學過程中,發揮其對教學的動態引領作用,從2012年起“普通心理學”課程逐漸摸索並形成了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小組互評、學生自評相結合的科學的評價機制,並將此模式全程貫穿、滲透於課程教學中,及時反饋,效果明顯。

  課堂教學評價的改革與完善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和教學觀,以人為本,關注“當下的教學”,將對成績目標的關注轉為對學生髮展過程的關注;同時,教學評價的多元化,要求教師對教學有更多的付出和責任感,作為學生學習的陪伴者、引導者和督促者,更多思考的不是如何“完成教學任務”,而是“如何教好”,怎樣不斷創新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對學生而言,雖然考試的壓力有所減輕,但對學習過程的投入和學習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學生不再被當做“知識的口袋”,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發揮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隨時關注並調整自己的學習程序和課堂表現,積累學習與評價“資本”。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不僅有效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教師的專業發展,同時對良好學風的形成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五、發揮教育性:豐富教學資源建設,促進學生自主延伸學習

  優質的課程資源在課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既可以為教學提供豐富的資訊,又承載著學生知識建構、意義學習和能力發展的功能,同時兼具人文教育與豐富精神世界的價值。大學校園充滿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學習資源:網路、圖書館以及各種資訊源,但很多學生不僅不會利用大學豐富的資源提升自己,更不具備這種資源意識。由於“普通心理學”的教學物件為大學一年級學生,問題更為突出。

  著眼於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任課教師十分重視課堂和課外教育資源對學生的作用,不斷積累和建立優質、豐富的教學資源。目前教學資源建設涉及五個系列,包括經典心理學影片、國外心理學教材、心理學必讀書籍、網易名校公開課以及“普通心理學”國家精品課程影片等,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巨大的學習、閱讀空間,同時教師還有意識地在課堂教學內容中滲透與關聯這些資源,在學生課內學習與課外資源學習之間搭建起橋樑,開拓學生的專業視野,豐富專業學習內涵,提升專業學習品味,挖掘學生專業學習潛力,強化了優良學風的形成,使專業學習豐富而充實,彰顯了專業的魅力和大學生活的吸引力。

【普通心理學省級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