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教學活動個案觀察記錄

教學活動個案觀察記錄

教學活動個案觀察記錄

  幼兒園的孩子發育還不完善,需要多多觀察記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活動個案觀察記錄,歡迎閱讀。

  教學活動個案觀察記錄1

  個案基本情況:

  1、來自於教師的

  段承言小朋友是一個文靜較內向的男孩子,喜歡一個人安靜的進行遊戲,個案追蹤觀察與教育指導記錄。記得他才來幼兒園時的情景,使我們老師都感到頭疼。他是我們見過分離焦慮特別嚴重的一個。其表現為:1、來到幼兒園時,當家長走時,他就像一塊小年糕,粘在媽媽身上,哭得時間長,家長無發離開。2、孩子在哭的時候會出現全身發抖的現象:3、他不喜歡幼兒園,甚至對幼兒園有點仇恨感;4、不會交往,是個“獨行狹”,沒有好朋友,下課時總是一個人安靜的坐著,分享玩具時會表現出很自私蠻橫;5、有入睡困難、遺尿等睡眠問題。

  2、來自於父母的

  孩子在家時會聽話,願意幫助成人做一些事情;情緒穩定,愉快。

  個案生活背景

  段承言的父母均為知識分子,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且很有才幹。沒上幼兒園之前,由於家長工作較忙,大部分時間都是祖父母帶著,老人在平時對他是十分寵愛,百依百順。但是媽媽只要一有空總會把他帶在身邊,對他的'教育問題,媽媽一貫是十分重視的,幼教之友《個案追蹤觀察與教育指導記錄》。可是爸爸總覺得孩子太小,這時候還不可以送幼兒園。在這個問題上,父母出現了分歧。

  個案分析

  幼兒開始上幼兒園,經歷了從一個“家庭人”變為社會人的過程。在順利轉變角色,幼兒要在家庭中掌握一些最簡單的做人處世的原則,如尊重別人,友好相處等。但是,據我們老師觀察到的情況看,段承言的家庭教育總的來說是輕自理重知識,輕德育重智育。所以段承言沒有掌握好這些,給他融入集體帶來了障礙。同時,首先段承言小朋友在家時是受到過度關注的孩子,孩子的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是有親近的人伴隨左右,而且,幫他的人又非常細心,能夠理解孩子每時每刻的需要,及時幫他解決一切問題,那麼,他就不會知道,親近的人不在身邊時該怎麼辦。其次,段承言小朋友由於自理能力差,在畫畫、手工以及日常生活中他卻又遠遠落於人後,更無法獲得成功的喜悅,甚至在做手工時有點自卑,脆弱得經常掉眼淚。這種不平衡的狀態使他依戀家庭,不喜歡幼兒園,不喜歡集體生活。

  個案指導設想

  一、教師方面:

  1、教師給予段承言小朋友特殊的關愛,在生活方面給予幫助,在學習方面開點“小課”,與他建立情感聯絡。

  2、家園配合,教師引導家長調整段承言的家庭教養方式。

  3、以尊重為原則,循序漸進地改變段承言的不良習慣,幫助他與小朋友較和諧地相處。

  4、進行觀察與教育記錄

  二、家長方面:

  1、分離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開始,在家時爸爸媽媽可以短時間地離開孩子的視線,但要讓孩子聽到你的聲音。以後,這個時間可以加長,讓孩子形成信任:現在爸爸媽媽不在,但不久會回來。

  2、“少”一些理解,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

  3、改變關注方式,把關注的重點從孩子每時每刻的生活需要轉向孩子心理成長的需要。有時候,也許要刻意放慢自己已經建立起來的快速反應習慣,留一點時間讓孩子自己去應付困境。

  4、多一些照顧他的人,讓孩子與更多的成人建立信任關係。

  5、在家時適當訓練,讓孩子學會必要的生活技能:自己用杯子喝水、自己上廁所、自己洗手吃飯、自己穿衣服……

  教學活動個案觀察記錄2

  觀察物件:李明聰

  觀察時間:20xx。xx。xx

  觀察地點:班級教室

  今天天氣十分不好,下著大雨,不能像平時一樣到戶外活動了。課後孩子們去喝水,上廁所。就是李明聰一個人沒有去,他一個人在走廊不知道做什麼,一直往欄杆外面望去。我走過去,他好像被我驚嚇到了一樣,一直對我說:“老師我再也不敢了!”我奇怪了,問他是不是做了什麼壞事啦,他又不肯說。我往樓下望了望,這一看不得了了,下面有幾個書包躺在地上,雨水嘩啦啦的往上面流。我趕緊跑到樓下把書包撿起來,由於跑的太匆忙,雨傘沒記得拿淋了一身溼。看到今天發生的事情我想到了上個禮拜發生的一個未解之謎。想想現在應該可以解釋上個禮拜發生的事情了。

  上個禮拜三下午,我讓孩子們去拿書包準備回家時,李宣達的書包不見了。奇怪了,早上書包還在呢,下午就不見了呢?我們幾個老師到處都沒找到,後來還是李宣達的媽媽在樓下找到了他的書包。正好那天也下著大雨,書包拿回來以後裡面的書本衣服都溼透了,多方打聽都沒得到答案。今天又來一個仍書包事件,我們問李明聰,為什麼要把別的小朋友的書包扔下樓?剛開始時他一句話都不肯說,後來在我們老師的耐心引導下,他終於開口了,因為小朋友都不肯跟他玩,他不開心。他覺得扔書包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上個禮拜李宣達的書包也是他扔,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他們倆鬧矛盾了。

  面對他這種情況,我們老師採取了以下措施來幫助他:

  1、 提高幼兒的認識。我在幼兒園經常與他單獨談話,讓他明白什麼是對的是麼是錯的,一個好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並抓住有利時機,積極鼓勵他做一些事情,並適時地表揚他。

  2、 與家長取得共識,對幼兒的教育要靠家庭、社會的支援幼兒才能健康地成長,我經常與他的媽媽交換意見,讓他們瞭解幼兒在學校的情況,並請他們積極配合老師,在家中也要多多引導幼兒,讓他知道什麼事情是對的,什麼事情是不對的,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加強他這些方面的培養,有什麼不明白或不開心的事情可以跟老師說,不要透過這種偏激的行為來得到快樂或是發洩不滿。

  3、 透過與幼兒交談、鼓勵、講道理等方法,在家園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李明聰知道自己錯了,還主動提出要跟老師說對不起,他明白自己錯了,當天晚上還在媽媽的幫助下打電話跟老師說他知道錯了,下次一定改正,要做個好孩子,好學生。看到這樣子的他,我們老師都很開心,期待他更好的表現!

【教學活動個案觀察記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