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在山的那邊》教學案例

《在山的那邊》教學案例

《在山的那邊》教學案例

  《在山的那邊》是詩人王家新根據自己成長經歷寫成的一首充滿哲理的小詩。詩人用形象而非簡單概念化的語言來處理他的想望、痛苦、困惑、思索、信念和經驗。這是學生升入初中後所上的第一篇課文,他們仍然具有兒童的好奇、天真、樂於幻想的特點,又具有小小少年開始學會思考的長處,所以我將教學思路設計為:

  想象──看題想象山那邊美好的世界

  讀懂──詩人登山望海失望而歸的痛苦經歷

  思索──媽媽的話──山、海的多元含義

  發現──詩人思索後的感悟

  聯想──從知識積累中,例舉類似詩人心路歷程的成功事例

  體驗──從生活經驗出發,談自己的山、海故事

  品讀──加深理解,領會主旨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匯入課文,激發想象,讓學生對課文充滿好奇,願學、樂學;反覆誦讀,直至讀懂,在讀中感悟詩人兒童時代痛苦的經歷;然後思索媽媽的話,對山、海產生多元化的理解;再回到詩人的成長經歷與寫詩目的,體會詩人的感悟。從想象到發現教學部分是緊扣詩歌內容的。而從聯想到體驗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學生學習形象的詩歌內容,表現的卻是抽象的哲理,最先在學生心中的認知方式為印證,所以我設計聯想,讓學生透過學習詩人成長經歷,聯想到哪些已知的成功人士的經歷也是如此,加以印證,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再拓展到學生生活實際,聯絡已有的生活體驗,談談詩歌對自己的啟發,這在知識上是遷移,在情感上是昇華,在學習方式上表現為個性化。

  最後的品讀,學生自然飽含感情,帶著各自的理解與感觸,與作者、與文字作深層次交流。

  【片斷一想象】

  師:山那邊是什麼呢?請同學們發揮想象,描述自己心中山那邊最理想的世界。

  生1:山那邊是一個一望無際的波濤洶湧的大海。

  生2:是一片綠草如茵、鮮花遍野的世界。漂亮的別墅里人們過著一種悠閒幸福的生活。

  生3:是一片車水馬龍、熱鬧繁華的都市景象,閃爍的霓虹燈倒映在碧波盪漾的湖中,宛如仙境一般。人們在湖邊漫步,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生4:是一座繁華的城市,那裡有最美麗的學校,孩子們在自己喜歡的教室裡愉快地學習。

  師:這哪裡是山外的世界,分明是我們同學們心中的理想境界。其實,作者也和大家一樣,對外面的世界特別神往,當媽媽不經意說出山那邊是海後,他心中便有了那神秘的大海形象,以至於畢生追尋。

  反思:匯入環節,教師板書課題後,就讓學生看題想象,說說自己心中山的那邊最美、最理想的境界。這樣設計,符合剛入初中學習的學生特點,不僅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充分調動學生對美好生活的構想與憧憬,使學生產生強烈的閱讀期望,為下文理解詩人對山外世界的想望以及為實現理想而百折不撓作心理鋪墊。

  【片斷二讀懂】

  (在師範讀、學生自由讀之後)

  師:現在請大家交流一下朗讀體會:你認為這首詩歌應該怎麼樣讀?為什麼要這樣讀?大家可以以一句為例,也可以談談一節的讀法。先相互交流一下,然後彙報結果。

  生1:我覺得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應該讀出失望的語氣。因為山似乎也在嘲笑我的幼稚。

  師:很好。你認為是山鐵青著臉嗎?

  生1:這裡運用了擬人,是我心情沮喪的心理感受。

  生2:我認為小時候,我常伏在視窗痴想應該讀出對山外世界的神往。痴想要輕讀,如果讀重了似乎會驚醒了作者,打斷了他痴想的思緒。

  師:講得真好。能範讀一下嗎?(生2讀)

  生3:媽媽給我說過:海這句應該讀出語重心長的.語調。

  師:嗯,媽媽循循善誘,是個慈母兼良師啊。

  生4:今天啊,我竟沒想到/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這裡的飄要重音輕讀,讀出飄的感覺,不經意的。

  師:能讀讀這種感覺嗎?好,真有這種感覺。同學們試一試。

  生5: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中的一次又一次應該重讀,因為它強調了失望次數的多。

  師:體會得很到位。

  生6:我覺得下一句一座座、一次次也應該重讀,因為它強調了困難雖然很多,但是詩人仍然毫不灰心,繼續努力。

  師:講得太好了。大家把這三句連起來讀一遍,感受一下詩人不屈不撓的精神。(生齊讀)

  生7: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暄騰這句朗讀時語調應該昂起來,正因為遠方的海在我心中暄騰,詩人才會不屈不撓地戰勝一座座高山的。

  師:你真了不起,讀出了詩人動力的源泉!

  生8:人們啊,請相信後面要讀得堅定,有激情。

  師:好,我們一起用飽滿的激情讀一下。(師生齊讀這節)

  生9:我覺得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也要讀得堅定。

  師:你真有一雙慧眼。這句話在詩中最重要,就像詩歌的眼睛一樣。

  (在對課文朗讀交流之後,學生對課文已經非常熟悉。這時,老師轉入對課文內容的引導,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在詩歌的第一節,你讀懂了詩人什麼樣的痛苦經歷了嗎?)

  反思:閱讀的過程也就是理解的過程,在閱讀中,學生手、眼、口、腦並用,已有知識、情感、生活經歷參與其中,學生對詩歌必然產生一定的理解。

  1、透過自讀、聽老師配樂範讀、再細讀詩歌,學生已經對詩句爛熟於胸了。這時讓他們交流朗讀感受,說說為什麼自己這樣讀,水到渠成。詩句宛如是己寫,詩人彷彿是自己,詩人童年中登大山後失望而歸的感受如同身受,朗讀能夠聲情並茂,理由說得精彩非凡,說明學生真正做到了讀中感悟、真情感悟了。

  2、教師實時評價多元、準確,相當具有鼓勵性。能範讀一下嗎?、我們一起用飽滿的激情讀一下這樣的評價不僅是對回答學生的鼓勵,而且點面結合,讓全體學生參與其中。感受一下詩人不屈不撓的精神、你真了不起,讀出了詩人動力的源泉!這樣的評價適時地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你真有一雙慧眼。這句話在詩中最重要,就像詩歌的眼睛一樣,學生真的具有慧眼,而教師也順勢點出詩眼。正因為教師創設了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學生才能把學習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也正因為教師恰當的鼓勵性評價,使學生更加投入學習。教師又何須吝嗇表揚呢?

  【片斷三發現】

  師:長大後閱歷豐富的詩人,對兒時的山、海已經有了新的認識,作者非常急切的將自己那段登山望海經歷化成一行行充滿哲理的詩句,引領我們步入人生的捷徑。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看誰從詩行中發現詩人想告訴我們什麼?

  (學生討論片刻,紛紛回答。)

  生1:我從詩人登山看到山那邊,依然是山,發現詩人想告訴我們對前進中的困難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如果認識不足,那麼失望是必然的。

  師:你回答得很棒!且能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真令人佩服!

  生2:我從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發現詩人是在告訴我們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

  生3:他說的這句,還告訴我們:理想只能靠不懈的努力來實現,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

  生4: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這句詩告訴我們:信念是走向成功的橋樑。

  生5:詩歌的最後一節,詩人告訴我們: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師:真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們個個獨具慧眼。

  反思:椰殼效應告訴我們,孩子挑食,不願吃飯,換個椰殼碗,孩子居然就吃得津津有味。一篇文章的主題思想,原來的教學方式中一般都由老師抄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記熟背牢,學生學得枯燥無味。在發現這一教學環節,我採用椰殼效應,轉換教學視角,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發現詩人想透過這首詩告訴我們什麼,學生學得很深、很透,回答非常精彩。相信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是取得教學成功的關鍵。同時也充分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主體,他們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應該且只應該起引導者的作用,不能包辦代替。

【《在山的那邊》教學案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