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雕塑> 當代城市雕塑材料探究畢業論文

當代城市雕塑材料探究畢業論文

當代城市雕塑材料探究畢業論文

  雕塑藝術作為傳承千年的經典藝術形式,是人類精神物化的結果,藝術家們透過對雕塑材料與繪畫等各類藝術形式的運用來創造富有各種寓意的雕塑作品,透過對雕塑材料的選擇與加工賦予其個人的思想與情感。這種雕塑藝術不僅給人們帶來了視覺享受,在精神層面也支援著人們不斷提升自我。城市雕塑作為一種公共藝術,發揮著妝點城市形象、改變城市精神面貌與地方文化等多種功能。優秀的城市雕塑作品不僅能滿足人們審美需求與精神享受,還能夠透過文化創意作品來更新公眾的意識,進一步展現雕塑與城市文化互相結合的魅力。雕塑材料作為城市雕塑藝術發展、創作的關鍵,對材料的認知與運用直接決定了雕塑藝術的創作與發展。下面對當代城市雕塑藝術材料進行研究探討。

  一、城市雕塑材料價值分析

  材料作為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事物,對於傳承千年的造型藝術的發展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現代造型藝術的發展與各種新舊材料的應用息息相關。雕塑藝術作為一種典型的三維立體藝術形式,無論其創作還是表現都與材料發展、特性密切聯絡,可以說雕塑藝術的發展就是新舊材料的表現與演繹。當代雕塑藝術的發展經歷了材料的發現與運用多個過程,除去關注雕塑外在造型藝術之外,對材料本身的物質存在的追求也成為了當代審美的重要取向,對雕塑材料的創新、探索與應用為人類精神文化領域的拓展提供了支援,也為現代城市文化與城市形象魅力的展現提供了寶貴途徑。城市雕塑藝術的發展立足於不同材料的應用,材料支撐了雕塑造型的發展,併為雕塑作品創作中文化價值、思想情感的展現提供了建構手段,可以說材料是雕塑得以存在的物質前提,是雕塑藝術發展的根基,對材料的運用是傳承雕塑物質形態、文化價值的重要手段。雕塑藝術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階段,在這一過程中,對雕塑材料的運用除了造型層面之外,許多材料還被賦予了特殊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比如木、石、陶瓷、青銅、玻璃等各自有自身文化特性。雕塑藝術的發展史嚴格來說就是雕塑材料的發展史,二者密切相連,見證了雕塑材料選擇逐步寬泛化的過程與材料運用工藝的精進。當代城市雕塑在材料運用上面臨著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與新觀念,這對城市雕塑藝術的創作與發展提供了諸多全新的表現手法與形式。雕塑材料的運用構成了人們的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城市雕塑藝術的發展在材料物質存在、運用技術水平影響下對審美、文化等多個方面產生影響,各類材料在雕塑創作中的廣泛運用,也展現了不同材料的藝術風格、文化價值與表現力。研究當代城市雕塑材料的發展或者運用,有助於加深對雕塑藝術的全面認識,對於把握不同雕塑材料的文化價值、造型魅力有重要參考價值。

  二、城市雕塑材料的運用

  在城市雕塑發展中,對於雕塑材料的使用和表現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透過對物質材料本身的形式要素表達,如表現材料表面肌理顏色等,直接指向材料本身的自然特性。在這種情況下雕塑材料是主動的、張揚的,除了表現形體造型之外,還展現了本體的自然特性,這類材料運用以陶瓷、石頭、銅等為主。另一種則是將材料塑造為新的形象要素,材料本身的自然屬性不被強調,而關注於所塑造形象的美學和符號內容,比如玻璃、泥土、鋼鐵、有機高分子材料等。雕塑創作中材料服務於造型與藝術形象,透過對材料的加工獲得理想的形象是雕塑的最終目的。城市雕塑創作中廣泛應用的材料主要有泥土、陶瓷、石頭、銅、玻璃、鋼鐵、有機高分子材料、軟材料、現成品等,透過鍛造、鑲嵌、金銀錯、淬火、刨、鑿、樺接、繡、捻、揉等工藝的運用完成對材料自然屬性的加工,從而創作出具備不同藝術魅力的雕塑藝術作品。比如使用不鏽鋼材質的蘇州太湖新城閱湖臺“蘇州灣賦”城市雕塑工程“悅動”,即以純粹現代的塑造手法將詩賦詞句比擬為波動的湖水,形象地展現出賦文的意境文采與音韻節律之美。線條律動如水波浩渺,如餘音嫋嫋,喑合大劇院“凝固的音樂”之形式與選址蘇州灣的濱水優勢,同時,給人以抽象現代的觀感,適合多角度觀看,以獨特的形式吸引了諸多人觀賞,同時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底蘊,可謂是鋼鐵材料在城市雕塑中的巧妙運用。傳統雕塑材料的運用已經被普遍認知,許多新材料的運用是當前雕塑藝術創作的探索重點。玻璃雕塑作為城市雕塑中的常見形式,發展到現在也不過十幾年歷史,比起傳統雕塑更多的運用石頭、銅或者木頭進行加工,時間還很短,但玻璃隨著材料加工技術的進步逐漸以更多巧妙的形式融入雕塑創作中。隨著西方新思潮進軍中國,中國的城市雕塑藝術發展受到了巨大影響,在2007年“泛雕塑”的概念應運而生。市雕塑的創作除了美化城市形象、展現城市文化之外,更多的開始探索材料本身和材料背後的意義,並以此充實雕塑作品的深刻含義。泛雕塑的出現提供了雕塑藝術的全新認識,融合傳統與當代、學院與民間、材料與科技等多方面藝術成果,發掘不同材料藝術形式融合的可能性,探索材料的平等性和相容性,這對於新時期城市雕塑藝術之美的發展帶來了全新的影響。因此諸多新材料在城市雕塑創作中的應用成為必然,玻璃作為其中較為典型的一種,也迎合了現代人的情感審美與心理需求。玻璃配合全新的加工技術將其表面和內在質地的多樣性與豐富性進行深化,引領了視覺層面的新審美。比如世界上最大的玻璃雕塑高達18英尺,透過切割81噸的玻璃面板安裝在花崗岩地基上配合不鏽鋼鑲邊形成了獨特的雕塑群。與其它材料比較,玻璃具有自身的獨立特點,透明、易於加工成型、耐腐蝕、隔熱隔音、色彩多變、可調節透明度等優點意味著其作為雕塑材料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玻璃作為泛雕塑概念下新型材料的代表,藝術家們透過對不同玻璃的熔融狀態逐漸地推進玻璃的形態,讓光線在作品內部折射和反射,色彩變化極為豐富。隨著以玻璃為創作媒介的探索,澆鑄、雕刻、熱熔、拉絲以及吹制等不同的玻璃製作工藝領域內藝術家們積極進行了媒介交叉和融合的嘗試,打開了玻璃雕塑創作與藝術欣賞的新視角。比如荷蘭藝術家彼得佈雷莫斯標誌性的窯鑄雕塑,透過將從自然中吸取的靈感以作品方式歸還於世界,創造出了《冰山與其他》《峽谷與荒原》等系列作品,向自然致敬。玻璃在視覺特徵上晶瑩剔透、五光十色,在不同的光線下,呈現出不一樣的視覺形態,諸如粗糙與細膩、光滑與平滑、反光與亞光、有紋理與無紋理、透明與不透明、規律與不規律等,在城市雕塑作品中,極富表現的材料,極易形成豐富的、舒服的視覺效果。玻璃雕塑藝術的發展與創作無疑是與時俱進的結果,順應了當前文化背景下人們在社會、精神、心理上的.需要,玻璃這種可營造良好空間與環境的材料因而備受推崇,也成為了城市雕塑藝術創新的重要基石。

  三、城市雕塑材料未來發展趨勢

  城市雕塑作為一種典型的藝術,兼具所有藝術形式的根本特徵,即更準確、更完整地物化藝術家內心的價值觀和情感。對於雕塑創作者來說,選擇合適的材料,使用合適的方法,創作出符合自己內心價值觀和情感的雕塑,是最終目的,在創作的過程中配合城市形象、城市文化,迎合群體性審美,則是發揮雕塑精神審美價值的重要途徑。作為三維藝術的雕塑,它除了要透過造型、體量、空間等因素傳達藝術家的情感外,還必須要藉助一定的物質媒介來傳達,這就意味著對材料的運用關係到雕塑的發展與延伸,關係到雕塑本體語言的表達,也是現代城市雕塑得以實現革命性突破的根基。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對各類新型材料的運用。比如玻璃、鵝卵石、樹葉甚至肥皂泡等,都被藝術家們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引入了創作之中。這種更加註重雕塑材料物體實性與材料本身蘊含價值的融合方式,為材料創新運用提供了新的激發點。目前城市建設越來越重視展現文化魅力,城市雕塑作為文化魅力的重要標誌也備受重視。隨著環保、清潔、可持續、文明等觀念在雕塑審美意識中的融入,現代城市更加註重城市雕塑的可持續價值與塑造生態文明社會的價值。城市雕塑在某種意義上說,一直伴隨著對木、石、金屬等物質材料的佔有和消耗,出於對自然的保護、對雕塑新藝術形式的追求、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踐行,如今雕塑材料更多地追求全新的、與生態文明相匹配的雕塑材料觀,最大限度地發揮材料的作用,做到物盡其用,並積極開闢新的材料途徑,使用替代性的材料,透過變廢為寶、化腐朽為神奇讓物質材料重新獲得藝術的生命,所以當前的城市雕塑藝術積極探索如何使用諸如廢棄金屬、棄石等材料的創作,以便為雕塑生態化的發展提供指導。這種全新的材料運用創意也代表了城市雕塑材料運用的新趨勢與新方向。

  四、結語

  綜上所述,當代城市雕塑藝術發展過程中材料的運用有著獨到之處,材料作為推動雕塑藝術發展的重要基石,對於豐富雕塑本身的文化價值與藝術魅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成為城市雕塑傳達視覺之美與藝術之美的關鍵。探索雕塑材料新時期與多種藝術觀念、造型的融合運用,對於中國城市雕塑的發展與創新有重要價值,值得所有雕塑創作者重視。

【當代城市雕塑材料探究畢業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