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在數學課堂中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論文

在數學課堂中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論文

在數學課堂中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論文

  現在的社會是資訊化的社會,我們每天都被大量的資訊包圍,生活在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孩子是幸運的,他們有著良好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學習環境,透過電視、網路、書籍,他們每天接觸更多的資訊,知識更加的多樣和全面。在這樣一個張揚個性的時代,我們老師每天都要面對這麼多個性格各異,個性十足的孩子,如果還用老一套的教學很顯然跟不上孩子的腳步,約束了孩子各方面的發展,約束的孩子個性的伸展!所以,我們要從自己開始、從課堂開始,想盡辦法發展學生的素質,讓學生真正實現個性化的學習!

  一、創設個性化的學習環境

  一個學生每天除了睡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現代教學模式論認為“教學就是環境的創造”。創造一個有利於培養學生健康、豐富的個性的環境,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是非常有好處的。

  1.做個有個性的老師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新時代的老師不僅僅要做到傳道、授業、解惑,還得在教學中扮演好媽媽、好姐姐、好朋友、甚至是好學生、好妹妹的角色。有個性的老師在課堂上能夠想出個性的教學方法,學生都喜歡有個性的老師,“親其師,信其道”,首先要讓學生愛上你,才能增加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愛上學習。

  2.佈置有個性的教室環境

  教室是孩子學習生活的地方,每位老師都想把自己的班級佈置的非常美麗。像我們的教室就設計了:班級公約,妙筆生花、書香童年、成長的足跡、五彩的夢想,英語樂園等板塊。“班級公約”裡張貼著經過所有學生一致透過的一些法規、條約,每個同學每天都以班級公約為標準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妙筆生花”裡貼著班級孩子們的寫字和繪畫作品;“書香童年”裡貼著學生和父母看書的一些照片……這些版面生動而有趣,在這些板塊裡可以看到學生的一些生活動態,學習心得,個性特長。我們在教室裡還可以佈置一些特殊的版塊。如:把自己近階段的學習目標設定一個版塊;把不會做的知識點或題目創設一個版塊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3.創設有個性的崗位

  我們學校一直在倡導開展多樣的、個性的崗位建設。我發現很多的班主任都想出了很多的有個性的班級崗位,如:上課提醒員、快樂小信使、天氣預報員、圖書管理員等等,在這些不同的崗位上,學生快樂的工作、個性的工作,愛班級,更愛學習!

  二、個性化的教學

  以往我們的教學是根據書本上的內容,以本為本,嚴格按照書本的安排來教學,教學設計也是照搬教學參考書和備課手冊,年年如此,千篇一律,教師教的沒有個性,學生學的沒有興趣,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自從學習了“新基礎”以後,我們開始學會嘗試著找到教材設計不合理的地方,大膽的重組教材,讓教材更適合學生,讓教學設計更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動手能力,合作能力。

  1.重組教材,個性化教學內容。

  比在教學乘法口訣的時候,書本是按照“小九九”的順序安排的,也就是1的乘法口訣有1句:“一一得一”,2的乘法口訣有2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3的乘法口訣有3句……,我們認為這樣的設計有他的不合理之處,學生越往後學習,記憶的口訣數量就越多、口訣也越難,如9的乘法口決有9句,又難又長。

  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重組了教材,把乘法口訣按照“大九九”的順序安排,重組了以後我們在教學的'時候真的發現了它的好處,1的乘法口訣有9句,但是是最簡單的,最容易的記憶的,越學到大的數字口訣的數量就越少,如9的乘法口訣只有1句:“九九八十一”,學生越學記憶的就越少,這樣設計很方便學生記憶,學生學習的很輕鬆!

  2.創新設計,個性化教學設計

  在教學《認識除法》的第三課時,我們按照華師大的老師的要求,在重組教材的基礎上又重新對教案進行設計。在設計之前,我認真的對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平均分從其分的過程來看,存在兩種不同的方法:一是先確定每一份是多少再分(也就是教材上的平均分第一課時),二是先確定平均分的份數再分(教材上平均分的第二課時)基於對新基礎的學習領悟和吳亞平老師來校的指導,我們重組了教材。把平均分的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組合成一個課時,本節課就從一節新授課變成了一節複習課,本節課是幫助學生在上節課的基礎上進一步的熟練把平均分的的兩種分法加以整合,進一步的體會到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既可以按幾個一份的要求分,也可以按指定的份數平均分,分的過程雖然有差別,但是分的結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從整體上加深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多動手,多交流,多彙報,讓學生透過自己動手操作後發現、和同桌交流、向老師彙報幾個環節,真正的把平均分的兩種分法掌握,融合,從而最終實現“有序分”。對學生的動手,動腦,合作能力是很好的培養!

  3.撰寫數學日記

  數學日記可以讓學生走進生活,記錄生活,感悟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絡,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和提取資訊,運用有關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多讀、多寫數學日記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寫作能力的發展也很有好處。

  總而言之,在教學中,教師多動腦,多用心,要注重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展示自己的個性,按照各自的個性來學習,努力做到教師個性化的教和學生個性化的學的統一。

  參考文獻:

  1.張天孝.《現代小學數學》[M].科學出版社,2004.4.

  2.金成梁.《小學數學課程與與教學論》[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李秉德.《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14次印刷.

  來源:課程教育研究 2017年39期

【在數學課堂中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