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淺談巧設情景啟用課堂的方法

淺談巧設情景啟用課堂的方法

淺談巧設情景啟用課堂的方法

  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的平臺,是傳播知識的主要場所。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向學生講科學的一般規律,把大量的知識輸送給學生。而新課程標準則要求,科學教育除了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外,還應重視對學生探索興趣及能力,良好思維習慣與創新意識等的培養,使其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即從強調科學知識的內容的獲取向理解科學過程轉變,從強調單純積累知識向探索知識轉變的科學觀。這就要求轉變思想,用好新課程標準,在教學中善於發現,創設情景,啟用課堂,引導學生深入領會知識,做學習和創新知識的主體。

  一、在引入中巧設情景,啟用課堂

  現在的學生資訊來源廣,接受能力強,加上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高,很多孩子在上學之前已經將課本知識學習一遍,對其中的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和認識。教師如果按課本上的知識照搬,引不起學生的興趣,造成學習效果低下。但如果聯絡生活實際,則能拉近師生的距離,使學生教師變得更加融洽和諧。如在講慣性一節時,學生對書中小人和小車的實驗提不起精神。為次,我引入一個故事:話說有一油田突然失火,情況萬分緊急!有人迅速報警。各路消防車陸續趕到,但由於火勢太大,消防隊員無法靠近,火勢一時無法撲滅。正在這時,大家聽到遠處傳來了汽車的轟鳴聲。只見一輛舊消防車疾駛而來,該車幾乎沒有減速就直奔火源中心衝去,車上隊員急忙下車救火,火舌很快被撲滅。油田老闆激動的握住該隊隊長的.手說不出話來。記者急忙採訪隊長並興奮地說:“油田老闆已經許諾,哪隻隊首先滅火,將獎勵一大批錢”。請問:“你們得到錢後,第一件想做的事是什麼?”隊長憤憤地說:“我們首先要換掉車上那個失靈的剎車片!”同學們聽後大笑不已。我馬上提問:“你們為什麼笑?”並在同學們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要講的慣性。”接下來課進行的很順利。再講機械運動時,為了說明運動和靜止具有相對性,引入一例:一天,一隻蝸牛去串親,走到半路,遇到一隻烏龜,蝸牛被撞成重傷,送進了醫院。經過搶救,蝸牛脫離了危險。它的親友們埋怨它道:“你走路時,看到烏龜為什麼不躲開?”蝸牛激動地說:“當時它來得太快,我來不及反應。”同學們聽後又是一陣大笑。我抓緊時機向他們提問“為什麼發笑?”大家回答:“烏龜根本沒那麼快!”我又問:“難道蝸牛錯了?”同學們回答:“蝸牛沒錯!”於是大家對這一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帶著積極向上飽滿的激情聽課,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二、在教學過程中巧設情景,啟用課堂

  科學規律的得出,經過了科學家和科學工作者的反覆實踐,概括總結出來的。但傳授這些規律,則是透過一個實驗完成的。學生理解不深。如在講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學生對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理解不夠深刻。針對這一問題,設計了以下幾個方案:

  1 甲在平直公路上用200牛的力水平向前推動一輛小車,使其向前做勻速直線運動,問此時小車受到的摩擦力為多少?

  2 乙見甲在推車,過來幫忙,乙用了100牛的力水平向前推車,問此時車受的摩擦力為多少?

  3 甲乙推車前進的過程中,突然發現前面公路上,有一小孩兒,甲乙各用100牛的力水平向後拉車,問此時車受的摩擦力為多少?方向如何?

  透過這些問題的解答,學生深刻的理解了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

  三、在教學過程完成後巧設情景,啟用課堂

  學生正處於青春期,思維活躍善於求異創新,對知識充滿了好奇,在解決問題方面充滿了好勝的心理。針對這一特點,在講完課後的剩餘時間內,有針對性的設計情景,培養學生的求異創新精神和探索的能力。如在講完測小燈泡額定電功率的實驗後,設計了以下幾個方案:

  1 利用這套裝置,能否測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

  2 假如電壓表壞了,已知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能否測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

  3 如果電流表壞了,已知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能否測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

  學生對這些問題興趣很高,課下都積極思考。當第二節課開始前我到教室時,很多學生都踴躍的跑到前面,積極地求證自己的方案是否正確。透過這些活動起到了激勵的作用,同時也鍛鍊了學生探索精神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透過新問題新情景的引入,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性,學生學會了質疑,調查和探究,促進了學生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物理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

【淺談巧設情景啟用課堂的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