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課堂實錄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課堂實錄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課堂實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課

  師:同學們,自從人類第一次衝出地球、飛向太空、登上月球,接連向火星、木星、土星發出探測器以來,至今仍未發現生命。這說明了什麼呢?

  生:只有地球是惟一適合人類生存的。

  師:對,下面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對地球的讚美,從中去思考人與地球上圈的關係。

  生:(一領讀、全班齊讀)

  師:讀完之後,你們有什麼感受呢?

  生:地球太偉大了,我們有責任關心、愛護它。

  師:生命是否在地球上無處不在呢?

  生:不是。生命只位於地球的表層,即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園。

  師:我們人類的各項生命活動都依賴於生物圈,同時人類的活動還影響和改變著生物圈。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人體的結構和生理,並進一步探究人與生物圈的關係。“我是從哪裡來的?”這是孩提時代你向爸爸媽媽提出的問題。也許爸爸媽媽的回答給你幼小的心靈 以暫時的安慰,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 你們又有了新的困惑。從這一節課開始,讓我們共同解答你們的這些困惑。“人類是從哪裡來的呢?”讓我們追隨科學家的足跡來探究人類起源的奧秘。

  進行新課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與發展

  師:關於人類起源的爭論有數百年的, 現在仍有許多問題是懸而未解的。在這方面你們都知道些什麼呢?想了解些什麼呢?

  生:(學生各抒已見,提出自己的想法、觀點)

  師:說到人類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進化論的建立者達爾文和他的《物種起源》。 請各小組同學交流一下課前蒐集的這方面材料。

  生:(分組彙報交流)

  生1:1859年,達爾文出版了《物種起源》一 書。他在這本書中暗示了他的觀點將 會給人類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線索。後來他在其他著作中,比較明確地指出,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是進化來的,並推測人類與大猩猩和黑猩猩有親緣關係。當時許多科學家堅信神創論,因此,達爾文進化思想的支持者與神創論觀點的支持者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生2:關於人類起源的辯論,是在科學家赫胥黎與威爾伯福斯蘭教之間進行的。 事情發生在1860年6月牛津大不列顛學會的一次會議上,爭論的焦點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達爾文的觀點在這次辯論中最終取得了勝利。 後來,達爾文在比較了人類和類人猿的相似處之後提出,人類和類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進化來的。

  師:你們知道人類和類人猿共同祖先是什麼呢?

  生:森林古猿。

  師:對。下面你們觀察幾種現代類人猿圖片和錄影,結合生活經驗回答下列問題:這些類人猿今天分佈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們的生活方式有什麼共同點?

  生:(小組合作進行觀察、討論,組間進行補充)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東部的赤道地區;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熱帶雨林中;長臂猿生活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以及我國的雲南省;猩猩生活在亞洲的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的熱帶森林中。它們依靠從森林中獲取的果實、嫩芽、昆蟲等食物生存。它們沒有製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環境的,也不能像人類那樣進行語言和文字的交流。

  師:當今,為什麼人類的數量在急劇增加, 而類人猿的數量卻在日益減少呢?請談一下你們的觀點。

  生:(小組討論、組間交流、補充)

  生1:人類具有發明和創造各種技術和工具的本領,使得人類適應自然、改造自然、改善生存條件以及利用醫藥衛生加強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斷加強,這些都使人口數量急劇增加。相反,現代類人猿不具備這些能力。

  生2:人類不斷開發現代類人猿賴以生存的森林,人類對現代類人猿的亂捕亂殺和環境的嚴重汙染等,都使現代類人猿的數量減少。

  師:類人猿在形態結構上確實與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究竟在哪些方面和人有根本的區別呢?

  生:(觀察、討論、交流、回答)

  生1:運動方式不同:類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類則是直立行走。

  生2:製造工具的能力不同:類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會製造工具;人類可製造 並使用各種簡單和複雜的工具。

  生3:腦發育的程度不同:類人猿腦的容量約為400 mL,無語言能力;人腦的容量約為1200 mL,具有很強的能力和語言能力。

  師:由此可見,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是動物進化到最高階段的產物,但人類已超出了動物界,人與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在距今1 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泛分佈在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請同學們觀察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圖片,嘗試著描述出它們的生活狀況。

  生: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裡,主要過著樹上生活,以群居生活為主,以樹上的果實等為食物。

  師: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漸進化成為人類呢?

  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第二課時

  生:(閱讀、分組討論)東非大裂谷兩側的生 態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部分熱帶 雨林變成了稀樹草原,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

  師:在東非大裂谷地帶,古人類學家發現了世界上最多的早期古人類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遺體、遺物等。想一想,為什麼在這裡會有這麼多的早期古人類化 石呢?

  生:可以說明人類的始祖在非洲。

  師:化石是最好的證據。請同學們觀察下面這幾幅古生物學家挖掘出的不同時期古人類化石的圖片。你們能發現什麼問題?

  生:(觀察、思索)

  師:我們來分析一下: (1)就“露西”少女的 骨骼來看,她的上肢和下肢是否有區 別?根據四肢和骨盆的形態,想像一下她的運動方式是怎樣的?(2)“東非人” 用圖中所示石塊做什麼?從石塊的形狀來推測,“東非人”在使用工具方面已經具有什麼能力?

  生:從“露西”少女的骨骼來看,她的上肢比 較細短,下肢比較粗長,具有粗長的下肢骨,骨盆上下扁,左右闊,說明她很可能採取直立行走的運動方式;“東非人” 所用的石器明顯經過加工,分別呈斧狀和鑿狀,可當作工具來砍砸和削刮物體,由此推測“東非人”在逐漸適應直立行走的過程中,已具有製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

  師:再來觀察“東非人”頭骨化石及復原像, 你們能想到些什麼呢?

  生:“東非人”既有現代類人猿的特徵,又有人類的特徵。

  師:這說明了什麼?

  生:這可能說明“東非人”是處在進化當中。

  師:根據上述化石以及它們的遺物,請你們推測一下古人類當時的生活狀況?

  生:(閱讀、回答)

  生1:生活在裂谷東部高地的森林古猿,本來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後來由於環境的劇烈變化,森林面積的大量減少,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於環境的改變和自身結構的'變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發展:下肢用來支撐體重和行走,逐漸變得粗壯有力;而前肢則解放出來,能夠使用樹枝、石塊等來獲取食物、防禦敵害,臂和手也逐漸變得靈巧。

  生2:“露西”時代的古人類就處於這個階段。他們能夠使用工具,相當於使自己 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獵和禦敵能力都大大增強了。

  生3:“東非人”時代的古人類,不僅能使用工具,還能製造簡單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師:對。又經過若干萬年,古人類製造的工具越來越複雜;複雜而精巧的工具的製造和使用,又促進了腦的發展,使他們能夠想出各種辦法來解決困難;在勞動中產生了語言,而且的語言中樞日益完善;豐富的語言,使他們相互之間能更好地交流與合作。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小遊戲。

  生:(分組表演)請一位同學選擇三位好朋友,自己想好一句話並告訴其中一位, 要求他只用表情或動作把這句話的意思傳給第二位,由第二位再用同樣的方式傳給第三位朋友。最後由第三位朋友用語言表達出原意來。

  師:透過這樣的過程,原話的意思改變了沒有?由此可見,語言在生活中是多麼的重要!語言使我們大家能進行很好的交流。沒有語言而僅用肢體去表達,會產生很多的誤會。因此,我們在生活中應充分而恰當地運用語言。用語言進行交流也是動物與人的本質區別之一。

  師:下面在你們觀察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示意圖後,請指出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漸變化的?

  生:(觀察、小組討論交流)

  生1:運動方式使人的形態結構發生了變化: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

  生2:勞動改善了人類的生存條件:不會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製造和使用簡單的工具→製造和使用包括在 內的各種複雜工具。

  生3:赤身裸體→懂得禦寒、遮羞。

  師:在同大自然嚴酷的鬥爭中,人類變得越來越強大。人類現在被稱為“生物圈的主宰者”,改變環境的能力遠遠超過其他的生物。人類是否應與自然界和諧 發展?

  生: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長期鬥爭中逐漸進化來的:適應環境的生存下來;不適應環境的被淘汰掉。人類雖然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員,但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尊重生態規律,人類應與自然界和諧發展。

  師:現代類人猿還能進化成人嗎?

  生:不能。現代類人猿已經適應了現在的環境,不能再進化成人類了。

  師:曹植有首詩,批評哥哥曹丕對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結合本節課,應當怎樣理解?

  生: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莖,釜中的豆子對釜底的豆莖說:“我們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長出來的,你為什麼急於煎熬我,把我煮爛呢!”這首詩以形象生動的比喻,說明兄弟本來像手足一樣生於一體之上,所以不應該互相 殘殺。

  師:那麼,人猿同祖,現代類人猿是人類的近親,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員,同樣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權利,我們應當加強保護。具體應該怎樣做呢?

  生:人類應加大對現代類人猿等各種野生 生物的保護措施,如加強宣傳的力度, 貫徹執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它們生活的森林環境,堅決制止一切破壞它們生存的行為等。

  師:也希望你們能把所說的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小結

  師: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都明白了些什麼呢?想到了些什麼呢?

  生:(歸納總結本節所學)

  課外研究

  師:研究人類的起源和發展,除了化石以 外,還有什麼其他的?請你們課後模仿科學家的研究,透過查閱,蒐集資訊,並與同學交流。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課堂實錄】相關文章: